具有基于含增塑剂的聚乙烯醇缩醛的层压件、包含低增塑剂层的复合层压玻璃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852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层压玻璃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层压至少一个膜A和至少一个膜B,所述膜A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A和含有聚乙烯醇缩醛PA和任选的至少一种增塑剂WA,所述膜B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B和含有聚乙烯醇缩醛PB和至少一种增塑剂WB,其中,在层压过程之前,‑膜A具有小于24重量%比例的增塑剂WA,‑膜B具有至少24重量%比例的增塑剂WB,和‑膜A具有不大于膜B厚度的30%的厚度。

Production method of laminated glass with polyvinyl acetal containing plasticizer and low plasticizer lay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oducing laminated glass by laminating at least one film A and at least one film B between two glass sheets, the film A having a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A and a plasticizer WA containing polyvinyl acetal PA and optionally at least one plasticizer WA, the film B having a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 B and containing There is polyvinyl acetal PB and at least one plasticizer WB in which membrane A has a plasticizer WA of less than 24 wt%, membrane B has a plasticizer WB of at least 24 wt%, and membrane A has a thickness of not more than 30 wt% of the thickness of membrane B before la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基于含增塑剂的聚乙烯醇缩醛的层压件、包含低增塑剂层的复合层压玻璃的生产方法说明用于生产具有隔音性质的层压玻璃层压件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使璃片材与具有低增塑剂含量并且基于聚乙烯醇缩醛的至少一个薄层和由含增塑剂的聚乙烯醇缩醛形成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层粘合结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层压玻璃片材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具有不同增塑剂含量的基于对增塑剂具有不同亲和力的聚乙烯醇缩醛的层组合,随后增塑剂在层之间迁移。为了生产具有隔音或防渗透性质的层压玻璃片材,包含基于含增塑剂的聚乙烯醇缩醛的多个层的膜层压件为已知的。取决于应用领域,在这些膜层压件中的层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质。通常,用于生产隔音釉的膜层压件因此具有与外层相比柔软的中间层。防渗透膜层压件可具有翻转的结构。通过组合PVB子膜来生产膜层压件由WO03/097347A1、EP0566890B1和EP0508864B1已知。在此,组合由含有不同增塑剂的相同PVB聚合物形成的子膜(WO03/097347A1、EP0508864B1)或使用具有高残余的乙酸盐含量的PVB聚合物(EP0566890B1)。在这些公布中,提出基于含增塑剂的聚乙烯醇缩醛的多个层的组合,用于生产膜层压件。由于具有高增塑剂含量的聚乙烯醇缩醛非常粘和柔软(也就是说在机械上不稳定),组合由该材料形成的层为困难的过程。在工业实践中,因此流行借助共挤出来生产隔音膜。在此,具有高增塑剂含量、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延展性和在室温区域内最大机械阻尼的粘性层被两个较不粘的PVB膜层围绕,使得当缠绕和展开时,当放置在玻璃等上面时,这样的三层膜的处理主要由正常柔软度的PVB膜的两个外层的性质决定。与此相反,由于其强粘性和过低的拉伸强度,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具有高增塑剂含量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10℃的薄PVB层的处理是不可能的。共挤出的隔音膜可良好处理和在玻璃片材之间层压。由于它们高度受限的再循环能力,这些多层产品的显著缺点显而易见。在彼此接触的膜层之间增塑剂的不等分布是保持两个不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需的,这需要在相应的层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缩醛的极性差异,所述极性差异通常通过不同的残余乙酸盐含量和/或聚乙烯醇缩醛的缩醛化程度来调节。然而,极性差异意味着聚乙烯醇缩醛不再能没有相分离地混合,在再次挤出的情况下,其导致这样生产的膜乳状浑浊。另一缺点在于,当这些是为了具备其它功能时(所述功能通过专门的方法变化同样地引入到产品中),通过共挤出得到的所讨论的多层膜有特别高的成本。特别是,与另外挤出到其中的墨带组合,或与膜网的厚度分布的楔形过程组合,或这两者,导致显著提高生产成本,该成本传递到市场上。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借助该方法可得到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质的层压玻璃层压件,而不必返回到共挤出的多层膜或难以加工的柔软阻尼层。另一问题是说明用于生产具有组合性质(色调、具有楔形厚度分布用于抬头显示器(head-up)、声效)的层压玻璃层压件的成本高效的备选,当前这需要返回到昂贵的专门的PVB膜。意外地发现,通过使两个玻璃片材与具有24-36重量%的常规增塑剂含量的至少一个较厚PVB膜以及具有较低增塑剂含量的至少一个另外的较薄膜连接,可得到具有良好声学性质的层压玻璃片材。单独挤出薄膜,并且根本不含增塑剂或具有低增塑剂含量,使得在机械载荷下在生产和进一步加工期间既不过度拉伸也不太粘。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层压玻璃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层压至少一个膜A和至少一个膜B,所述膜A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A和含有聚乙烯醇缩醛PA和任选的至少一种增塑剂WA,所述膜B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B和含有聚乙烯醇缩醛PB和至少一种增塑剂WB,其中,在层压过程前,-膜A具有24.1-36.0重量%比例的增塑剂WA,-膜B具有23.9-0重量%比例的增塑剂WB,和-膜A具有不大于膜B厚度的30%的厚度。下文中,“起始状态”应理解为是指在层压前膜A和B的状态,也就是说膜仍分离时的状态。单独生产膜A和B。通过堆放(可能通过展开由膜A和B形成的单独的膜卷轴)形成堆叠将膜A和B层压。不通过膜的接合生产(例如借助膜的接合挤出)生产层压件或膜堆叠。当然可再次卷起由堆放的膜A和B形成的膜堆叠,以形成共同的膜卷轴,随后使其部分展开和布置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层A和B可含有单一的增塑剂以及具有不同和相同组成两者的增塑剂的混合物,在层压各层前的起始状态和在层压玻璃层压件中布置的中间层堆叠两者之中。增塑剂的类型及其在混合物中的比例两者用术语“不同的组成”表示。在层压后,也就是说在成品层压玻璃中,膜A和膜B优选具有相同的增塑剂WA和WB。在层压各层前的起始状态中,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含增塑剂的膜B含有24.1-36.0重量%,优选25.0-32.0重量%,特别是26.0-30.0重量%的增塑剂。在层压各层前的起始状态中,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具有低增塑剂含量的膜A可具有23.9-0重量%,其中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各自为22重量%,20重量%,18重量%,16重量%,14重量%,12重量%,10重量%,8重量%或甚至无增塑剂(0.0重量%),在每一种情况下彼此独立。具有低增塑剂含量的膜A特别优选含有5.0-21.0重量%的增塑剂。分布平衡的位置不仅取决于材料,而且取决于质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在层压各层前的起始状态中,膜A因此具有不大于膜B厚度的30%,优选25%,优选不大于20%的厚度。膜A的厚度的下限应为膜B厚度的至少1%。膜A的厚度特别优选为膜B厚度的5%或10%或15%。在层压各层前的起始状态中,膜A的厚度为20-200µm,优选30-150µm,优选40-120µm,优选60-100µm,最优选70-90µm。在层压玻璃中,通过增塑剂从膜B转移,膜的厚度提高。在起始状态,膜B的厚度为450-1500µm,优选600-1000µm,优选700-900µm。使用多个膜B,其总厚度也如此。如果在生产夹心结构之前拉伸膜B和/或另外采用弧形方式适应片材(例如挡风玻璃)的形状,在层压时,指定的厚度可再次降低最多20%。具有低增塑剂含量的至少一个薄膜A相对于玻璃表面取向。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案中,也可在两个或更多个具有较高增塑剂含量的较厚的膜之间布置具有低增塑剂含量的薄膜A。在两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具有较高增塑剂含量的膜可具有另外的特性,例如带通滤波器、楔形厚度分布、IR-吸收性质、声学性质、色彩等。在汽车上釉的情况下,出于美学和耐久性原因,不优选使用密封剂密封层压玻璃层压件的边缘。这样促使这样的釉容易遭受形成边缘缺陷,例如层与彼此脱落(脱层),或者由非常柔软的阻尼层造成的气泡出现达到层压件的边缘那么远。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可将具有低增塑剂含量的膜A切割成为一定尺寸并且布置,使得其不能达到层压玻璃层压件中的边缘那么远。特别是,在边缘区域中膜A可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此外,在插入玻璃/膜夹心结构之前,可将在起始状态具有低增塑剂含量或不含增塑剂的薄膜A穿孔,使得其可具有凹口,例如任意几何图案的孔、洞或裂缝。膜A可因此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所述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层压玻璃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层压至少一个膜A和至少一个膜B,所述膜A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A和含有聚乙烯醇缩醛PA和任选的至少一种增塑剂WA,所述膜B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B和含有聚乙烯醇缩醛PB和至少一种增塑剂WB,其特征在于,在层压过程之前,‑膜B具有24.1‑36.0重量%比例的增塑剂WB和10‑2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B,‑膜A具有23.9‑0重量%比例的增塑剂WA和15‑7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A,和‑膜A具有不大于膜B厚度的30 %的厚度,在层压前,膜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在层压后由膜A形成的层A高至少5℃。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14 EP 13155178.01.一种用于生产层压玻璃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层压至少一个膜A和至少一个膜B,所述膜A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A和含有聚乙烯醇缩醛PA和任选的至少一种增塑剂WA,所述膜B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B和含有聚乙烯醇缩醛PB和至少一种增塑剂WB,其特征在于,在层压过程之前,-膜B具有24.1-36.0重量%比例的增塑剂WB和10-2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B,-膜A具有23.9-0重量%比例的增塑剂WA和15-7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A,和-膜A具有不大于膜B厚度的30%的厚度,在层压前,膜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在层压后由膜A形成的层A高至少5℃。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包含具有6-16重量%比例的乙烯醇基团的聚乙烯醇缩醛PA,并且膜B包含具有14-26重量%比例的乙烯醇基团的聚乙烯醇缩醛PB。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布置在两个膜A之间,并且两个膜A与玻璃片材直接接触。4.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布置在两个膜A之间,并且两个膜A与玻璃片材直接接触。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包含0.001-0.1重量%的羧酸的碱盐和/或碱土盐。6.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包含0.001-0.1重量%的羧酸的碱盐和/或碱土盐。7.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包含0.001-0.1重量%的羧酸的碱盐和/或碱土盐。8.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包含0.001-0.1重量%的羧酸的碱盐和/或碱土盐。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10.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11.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12.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13.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14.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15.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16.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1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18.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19.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20.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21.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22.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23.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24.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25.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26.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27.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28.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29.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30.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31.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32.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33.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层压后膜A和膜B包含相同的增塑剂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凯勒
申请(专利权)人:可乐丽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