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守谷五男专利>正文

卷绕伞布的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82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卷绕伞布的伞,在使用伞后,若伞骨和伞布处于散乱的状态,则从伞布上飞溅出水滴或伞骨被其它物体挂住等,不仅给周围带来麻烦而且还降低了伞自身的耐久性。另外,在将淋湿的伞骨和伞布卷绕到主柱一侧时,需要两只手,而且,由于不弄湿手是不能进行的,所以出现一些不方便的情况。在伞布上且在相邻的伞骨之间配设具有弹性的细杆,将其一端安装在该伞布外缘部,同时,将该细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固定在主柱的推力方向上且能相对主柱旋转的旋转件上。而且,通过使该旋转件旋转,使细杆也旋转,由此将伞骨和伞布卷绕在主柱一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关闭了伞的情况下,其结构能相对伞骨拧紧且卷绕伞布的伞。现有技术在使用伞时和使用以后,该伞的伞布处于一种被雨水淋湿附着有水滴的状态。在不相对伞的主柱卷绕这种状态下的伞布的褶、原封不动地散乱着移动伞的场合,由于伞布的水滴向周围飞溅,或从伞布流向伞的顶帽一侧前端部的水滴滴落到地板上,所以,将水滴飞溅到周围的人的衣服或商品等上,带来很多麻烦。另外,由于也有时卷绕在伞布中的伞骨与周围的人或东西等缠绕在一起、而折断了等,由于雨伞使用后的外在的原因,也有时缩短了伞的使用年限。因此,在乘坐电车、公共汽车等时或进入商店、会场等人群中时,一般是在其出入口附近相对伞的主柱卷绕伞布的褶、防止从伞布上飞溅出水滴,使其不会带来麻烦,同时,通过在进行该卷绕时,将伞骨聚拢且保持在伞的主柱一侧,来保护雨伞本身。但是,这样一来,在相对伞的主柱卷绕伞布的褶的场合,首先用一只手握着伞的柄,同时用另一只手抓住沾满水滴的伞布、为了使伞的柄和伞布的旋转方向相反,必须使整个伞旋转。而且,如果要整整齐齐地折叠伞布的褶的话,特别是在用伞布一侧的手将淋湿的该褶弄整齐之后,需要进一步进行一边使手从伞的顶帽一侧的前端部向柄一侧移动,一边使其旋转的作业。这种作业,由于不仅不得不使用双手,还会由于该作业手要沾上水滴和污垢,所以,在携带特别重的东西的场合,是非常困难的。再有,由于该作业同样都在上述出入口进行,所以,这成为其周围混乱、人流停滞的原因。作为一种这样的问题的对策,以往提出了将罩子安装在伞本体上的方案。这种方案是设计成,在打开伞时(以下称为开时),使该罩子向伞的顶帽一侧的前端部移动,同时将其收小,在关闭时(以下称为闭时),相反,一边使该罩子向柄一侧移动,一边拉着,将整个伞布收纳到该罩子内。但是,这样的带罩子的伞,由于仍然是在直接用手将淋湿的伞布卷绕到伞的主柱一侧之后,将罩子从顶帽一侧的前端部向柄一侧拉,将整个伞收纳到该罩子内的,所以,依然需要直接用双手进行卷绕伞布的作业。另外,为了使罩子罩住整个伞,还有整个伞重量增加这一缺点。再有,还存在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打开伞时,若该罩子移动,则由于该罩子的存在,除了顶帽一侧的前端部变大了,伞的外观也受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以上这样的现有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操作、作业,能不弄脏手、迅速且完美地将伞布卷绕到伞的主柱一侧的实用性高的伞。另外,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成由于伞本身具备用于贮存附着在伞布上的水滴的贮存部,所以,不会使该水滴四处飞溅弄脏地板或周围的、小型、重量轻且外观好的伞。再有,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打开伞时,由于以上功能,该开伞操作不会迟误、能简单地进行开闭操作的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记载的是一种卷绕伞布的伞,具备一端固定在柄上的主柱;一个端部安装在设置于该主柱的顶帽一侧的另一端的伞骨固定部上的若干伞骨;在上述伞骨的整个外侧上张贴的伞布,其特征是设有固定在上述主柱的推力方向上且能相对上述主柱旋转地安装在上述伞骨固定部上的旋转件;一端安装在上述旋转件上、同时另一端安装在上述伞布的张贴在与上述伞骨相邻的伞骨之间的上述伞布的外缘的基本中间的细杆。在这样的第一方面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伞骨固定部,若固定在主柱的推力方向上的旋转件向该主柱的圆周方向的一侧旋转,则一端安装在该旋转件上的细杆也同时公转。此时,由于该细杆的另一端安装在伞布的、张贴于与伞骨相邻的伞骨之间的伞布的外缘的大致中间,所以,随着上述细杆的公转,伞布也像是由其外缘的大致中间部拉着一样移动,整个伞布向主柱一侧卷绕。而且,在该状态下,若旋转件向与上述卷绕伞布时相反的另一侧旋转,则随着旋转件和细杆的旋转,伞布也像是由其外缘的大致中间部拉着一样向与上述卷绕伞布时相反的方向移动,伞布的相对主柱一侧的卷绕被解除。第二方面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在第一方面所记载的卷绕伞布的伞上设置用于将对伞的从柄一侧朝向顶帽一侧的推压力变换成使上述旋转件旋转运动的驱动力的变换件。在这样的第二方面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对伞从柄一侧向顶帽一侧施加推压力,能使旋转件旋转、进行伞布的卷绕和卷绕的解除。第三方面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在第一或二方面所记载的卷绕伞布的伞上设置使上述旋转件的旋转运动停止的卡合件。在这样的第三方面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在卷绕伞布之后,旋转件被锁定在该位置上,所以,卷绕的伞布不会返回到原状,能保持收纳的原封不动的状态。第四方面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在第一~三方面的任一方面所记载的卷绕伞布的伞上设置相对上述旋转件的旋转运动,用于使上述旋转件始终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运动的弹压件。在这样的第四方面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旋转件的旋转运动由弹压件使其具有一种趋势,像是始终使其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运动一样,所以,在打开伞的场合,由于旋转件靠弹压件的力向打开伞布的方向旋转,所以,能用很轻的力解除伞布的卷绕。特别是,通过与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组合,若进行由卡合件实现的旋转件的解除,则具有能由该弹压件自动地解除伞布的卷绕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第6实施例的伞的外观图,(a)是没有卷绕伞布和伞骨的状态,(b)是卷绕了伞布和伞骨的状态。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第6实施例的伞的柄一侧附近的剖视图,(a)是没有卷绕伞布和伞骨的状态,(b)是卷绕了伞布和伞骨的状态。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整个伞的剖视图,(a)是没有卷绕伞布和伞骨的状态,(b)是卷绕了伞布和伞骨的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伞的顶帽一侧附近的剖视图,(a)是没有卷绕伞布和伞骨的状态,(b)是卷绕了伞布和伞骨的状态,是图(c)的(B-B)剖面,(c)是图(b)的与主柱垂直的(A-A)剖面。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伞的主柱开始移动时的顶帽一侧附近的主要部位的模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整个伞的剖视图,(a)是没有卷绕伞布和伞骨的状态,(b)是卷绕了伞布和伞骨的状态。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伞的顶帽一侧附近的剖视图,(a)是没有卷绕伞布和伞骨的状态,(b)是卷绕了伞布和伞骨的状态,是图(c)的(B-B)剖面,(c)是图(b)的与主柱垂直的(A-A)剖面。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伞的顶帽一侧附近的主要部位的模型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例的整个伞的剖视图,(a)是没有卷绕伞布和伞骨的状态,(b)是卷绕了伞布和伞骨的状态。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例的伞的顶帽一侧附近的剖视图,(a)是没有卷绕伞布和伞骨的状态,(b)是卷绕了伞布和伞骨的状态,是图(c)的(B-B)剖面,(c)是图(b)的与主柱垂直的(A-A)剖面。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伞的主柱开始移动时的顶帽一侧附近的主要部位的模型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例的整个伞的剖视图,(a)是没有卷绕伞布和伞骨的状态,(b)是卷绕了伞布和伞骨的状态。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例的伞的顶帽一侧附近的剖视图,(a)是没有卷绕伞布和伞骨的状态,(b)是卷绕了伞布和伞骨的状态,是图(c)的(B-B)剖面,(c)是图(b)的与主柱垂直的(A-A)剖面。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伞的主柱开始移动时的顶帽一侧附近的主要部位的模型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例的伞的主柱移动结束时的顶帽一侧附近的主要部位的模型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绕伞布的伞,具备:一端固定在柄上的主柱;一个端部安装在设置于该主柱的顶帽一侧的另一端的伞骨固定部上的多个伞骨;在上述伞骨的整个外侧上张贴的伞布,其特征是:设有:固定在上述主柱的推力方向上且能相对上述主柱旋转地安装在上述伞骨固定部上 的旋转件;一端安装在上述旋转件上、同时另一端安装在上述伞布的张贴在与上述伞骨相邻的伞骨之间的上述伞布的外缘的基本中间的细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守谷五男
申请(专利权)人:守谷五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