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821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0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光学系统、控制系统和电压转换电路板,光学系统和控制系统均通过车载电源供电,壳体的前端为激光出光口,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全反射镜和二维振镜;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包括底板、外壳、激光器组件、变焦透镜组和直流电机;二维振镜包括X轴振镜、X轴电机、Y轴振镜和Y轴电机;控制系统包括振镜驱动控制板、激光器温控板、X轴驱动电路板、Y轴驱动电路板和激光控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保养维护简单,作用距离远且稳定,眩目效果好,避免了因距离变化使武器失去效果或对人眼造成永久性伤害,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Vehicle mounted laser dazzle dispersa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mounted laser dazzling dispers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an optical system, a control system and a voltage conversion circuit board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The optical system and the control system are powered by a vehicle-mounted power supply. The front end of the housing is a laser light outlet. The optical system includes a laser and a lens group module. Laser and lens modules include base plate, shell, laser module, zoom lens and DC motor; two-dimensional mirror includes X-axis mirror, X-axis motor, Y-axis mirror and Y-axis motor;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galvanometer drive control board, laser temperature control board, X-axis drive circuit board, Y-axis drive motor. PCB and laser control pan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novel and reasonable design, convenient realization, simple maintenance, long and stable operating distance, good dazzling effect, avoiding the weapon losing effect or causing permanent damage to human eyes due to the change of distance,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easy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
本技术属于反恐处突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
技术介绍
面对形势日益严峻的暴力恐怖事件和大规模突发性事件,部队反恐、处突装备与圆满完成中心任务的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为了更好的完成处突、维稳任务,必须加快研制先进反恐、防暴武器装备的步伐,引进和自主研发大量现代化反恐装备。由于武警部队处置的多为人民内部矛盾,非致命武器作为一种新型反恐、防暴装备,既能驱散人群,制服恐怖分子,保证处突、维稳任务的顺利完成,又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在武警部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平息骚乱任务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光武器是随着激光和光电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应运而生的,而激光眩目武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光眩目武器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以激光束迅速准确地使敌方人员眩晕,致人迷惑和疼痛,致人强直或使敌方武器的光电传感器失灵,造成敌方人员和技术装备失去战斗力的激光武器。激光眩目武器是一种新兴的高技术装备,近年以来越来越显示出极高的应用价值。我国虽然在激光研究领域处于世界上领先水平,但是在眩目武器研发应用方面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却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武警部队列装的激光眩目武器普遍存在作用距离短、光斑作用面积小、容易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或作用效果不足等缺点。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量恒定、作用距离远、作用面积大的新型激光眩目武器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经济性好,保养维护简单,作用距离远且稳定,眩目效果好,避免了因距离变化使武器失去效果或对人眼造成永久性伤害,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光学系统、控制系统和电压转换电路板,所述光学系统和控制系统均通过车载电源供电,所述电压转换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将车载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为所述光学系统和所述控制系统中各用电模块所需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通过供电开关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壳体的前端为激光出光口,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激光眩目驱散装置与车体固定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全反射镜和二维振镜,所述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设置在壳体内下部中间靠前位置处,所述全反射镜设置在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的前方,所述二维振镜设置在全反射镜的上方;所述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包括底板和外壳,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激光器组件、变焦透镜组和用于带动变焦透镜组中的透镜移动实现变焦的直流电机;所述二维振镜包括X轴振镜和用于带动X轴振镜运动的X轴电机,以及Y轴振镜和用于带动Y轴振镜运动的Y轴电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振镜驱动控制板、激光器温控板、X轴驱动电路板、Y轴驱动电路板和激光控制板,所述振镜驱动控制板上设置有振镜驱动控制电路,所述激光器温控板上设置有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所述X轴驱动电路板上设置有X轴电机驱动器,所述Y轴驱动电路板上设置有Y轴电机驱动器,所述X轴电机驱动器和Y轴电机驱动器均与所述振镜驱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X轴电机与X轴电机驱动器连接,所述Y轴电机与Y轴电机驱动器连接,所述激光控制板上设置有激光控制电路。上述的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组件包括激光器、设置在激光器前方的偏振光束镜、设置在偏振光束镜下方的衰减片和设置在衰减片下方的光反射探测器;所述变焦透镜组包括依次设置在偏振光束镜前方的双凹透镜、第一平凸透镜、平凹透镜、第二平凸透镜和调焦镜,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动力传动机构与平凹透镜连接。上述的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控制器模块和用于为激光器制冷的TEC制冷片,所述温度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激光器的温度进行实时采样的温度采样电路,所述温度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接有PID控制电路,所述PID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有TEC驱动电路,所述TEC制冷片与TEC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上述的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样电路包括用于对激光器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PT100铂热电阻和用于对PT100铂热电阻输出的温度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A/D转换处理的温度信号调理电路,所述温度信号调理电路包括型号均为TLC2652的运算放大器U1和运算放大器U2,以及三端稳压芯片TL431和型号为AD620的A/D转换器U3;所述PT100铂热电阻的一端接地,所述PT100铂热电阻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第3引脚和第5引脚以及运算放大器U2的第3引脚均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第2引脚和第6引脚均与三端稳压芯片TL43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三端稳压芯片TL431的第1引脚和第3引脚均通过电阻R1与运算放大器U1的第5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2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2引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4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5引脚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端连接,且通过电阻R5与运算放大器U2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6引脚与A/D转换器U3的同相输入端引脚连接,所述A/D转换器U3的同相输入端引脚和反相输入端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0,所述A/D转换器U3的输出端引脚为温度信号调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且与温度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ID控制电路包括型号均为LM393的比较器U4和比较器U5,所述比较器U4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与温度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5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8与温度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4的同相输入端和比较器U5的同相输入端均接地,所述比较器U4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7,所述比较器U5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容C1,所述比较器U4的输出端和比较器U5的输出端为PID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TEC驱动电路包括比较器U6、比较器U7、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比较器U6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9与PID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6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0接地,且通过电阻R11与所述比较器U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6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接有电阻R15,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接有电阻R16,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且与TEC制冷片的一个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7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2与PID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通过电阻R13与所述比较器U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7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4接地,所述比较器U7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光学系统、控制系统和电压转换电路板(15),所述光学系统和控制系统均通过车载电源供电,所述电压转换电路板(15)上设置有用于将车载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为所述光学系统和所述控制系统中各用电模块所需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通过供电开关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壳体(1)的前端为激光出光口(2),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激光眩目驱散装置与车体固定的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设置有固定孔(4);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7)、全反射镜(8)和二维振镜(9),所述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7)设置在壳体(1)内下部中间靠前位置处,所述全反射镜(8)设置在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7)的前方,所述二维振镜(9)设置在全反射镜(8)的上方;所述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7)包括底板(7‑1)和外壳,所述底板(7‑1)上设置有激光器组件(7‑2)、变焦透镜组(7‑3)和用于带动变焦透镜组(7‑3)中的透镜移动实现变焦的直流电机(7‑4);所述二维振镜(9)包括X轴振镜和用于带动X轴振镜运动的X轴电机(16),以及Y轴振镜和用于带动Y轴振镜运动的Y轴电机(17);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振镜驱动控制板(10)、激光器温控板(11)、X轴驱动电路板(13)、Y轴驱动电路板(12)和激光控制板(14),所述振镜驱动控制板(10)上设置有振镜驱动控制电路,所述激光器温控板(11)上设置有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所述X轴驱动电路板(13)上设置有X轴电机驱动器(13‑1),所述Y轴驱动电路板(12)上设置有Y轴电机驱动器(12‑1),所述X轴电机驱动器(13‑1)和Y轴电机驱动器(12‑1)均与所述振镜驱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X轴电机(16)与X轴电机驱动器(13‑1)连接,所述Y轴电机(17)与Y轴电机驱动器(12‑1)连接,所述激光控制板(14)上设置有激光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光学系统、控制系统和电压转换电路板(15),所述光学系统和控制系统均通过车载电源供电,所述电压转换电路板(15)上设置有用于将车载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为所述光学系统和所述控制系统中各用电模块所需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通过供电开关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壳体(1)的前端为激光出光口(2),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激光眩目驱散装置与车体固定的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设置有固定孔(4);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7)、全反射镜(8)和二维振镜(9),所述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7)设置在壳体(1)内下部中间靠前位置处,所述全反射镜(8)设置在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7)的前方,所述二维振镜(9)设置在全反射镜(8)的上方;所述激光器及透镜组模块(7)包括底板(7-1)和外壳,所述底板(7-1)上设置有激光器组件(7-2)、变焦透镜组(7-3)和用于带动变焦透镜组(7-3)中的透镜移动实现变焦的直流电机(7-4);所述二维振镜(9)包括X轴振镜和用于带动X轴振镜运动的X轴电机(16),以及Y轴振镜和用于带动Y轴振镜运动的Y轴电机(17);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振镜驱动控制板(10)、激光器温控板(11)、X轴驱动电路板(13)、Y轴驱动电路板(12)和激光控制板(14),所述振镜驱动控制板(10)上设置有振镜驱动控制电路,所述激光器温控板(11)上设置有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所述X轴驱动电路板(13)上设置有X轴电机驱动器(13-1),所述Y轴驱动电路板(12)上设置有Y轴电机驱动器(12-1),所述X轴电机驱动器(13-1)和Y轴电机驱动器(12-1)均与所述振镜驱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X轴电机(16)与X轴电机驱动器(13-1)连接,所述Y轴电机(17)与Y轴电机驱动器(12-1)连接,所述激光控制板(14)上设置有激光控制电路。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组件(7-2)包括激光器(7-21)、设置在激光器(7-21)前方的偏振光束镜(7-22)、设置在偏振光束镜(7-22)下方的衰减片(7-23)和设置在衰减片(7-23)下方的光反射探测器(7-24);所述变焦透镜组(7-3)包括依次设置在偏振光束镜(7-22)前方的双凹透镜(7-25)、第一平凸透镜(7-26)、平凹透镜(7-27)、第二平凸透镜(7-28)和调焦镜(7-29),所述直流电机(7-4)的输出轴通过动力传动机构与平凹透镜(7-27)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控制器模块(11-1)和用于为激光器(7-21)制冷的TEC制冷片(11-2),所述温度控制器模块(11-1)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激光器(7-21)的温度进行实时采样的温度采样电路(11-3),所述温度控制器模块(11-1)的输出端接有PID控制电路(11-4),所述PID控制电路(11-4)的输出端接有TEC驱动电路(11-5),所述TEC制冷片(11-2)与TEC驱动电路(11-5)的输出端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样电路(11-3)包括用于对激光器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PT100铂热电阻和用于对PT100铂热电阻输出的温度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A/D转换处理的温度信号调理电路,所述温度信号调理电路包括型号均为TLC2652的运算放大器U1和运算放大器U2,以及三端稳压芯片TL431和型号为AD620的A/D转换器U3;所述PT100铂热电阻的一端接地,所述PT100铂热电阻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第3引脚和第5引脚以及运算放大器U2的第3引脚均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第2引脚和第6引脚均与三端稳压芯片TL43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三端稳压芯片TL431的第1引脚和第3引脚均通过电阻R1与运算放大器U1的第5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2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2引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4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5引脚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端连接,且通过电阻R5与运算放大器U2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6引脚与A/D转换器U3的同相输入端引脚连接,所述A/D转换器U3的同相输入端引脚和反相输入端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0,所述A/D转换器U3的输出端引脚为温度信号调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且与温度控制器模块(11-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ID控制电路(11-4)包括型号均为LM393的比较器U4和比较器U5,所述比较器U4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与温度控制器模块(1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5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8与温度控制器模块(1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4的同相输入端和比较器U5的同相输入端均接地,所述比较器U4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7,所述比较器U5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容C1,所述比较器U4的输出端和比较器U5的输出端为PID控制电路(11-4)的输出端;所述TEC驱动电路(11-5)包括比较器U6、比较器U7、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比较器U6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9与PID控制电路(11-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6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0接地,且通过电阻R11与所述比较器U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6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接有电阻R15,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接有电阻R16,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且与TEC制冷片(11-2)的一个电源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7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2与PID控制电路(11-4)的输出端连接,且通过电阻R13与所述比较器U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7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4接地,所述比较器U7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接有电阻R17,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接有电阻R18,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且与TEC制冷片(11-2)的另一个电源端连接。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控制电路包括激光控制器模块(14-1)、激光器恒流源控制电路(14-2)和变焦控制电路,所述激光器恒流源控制电路(14-2)与光反射探测器(7-24)的输出端和激光控制器模块(14-1)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变焦控制电路包括均与激光控制器模块(14-1)的输入端均连接的距离检测电路(14-3)和透镜位置检测传感器(14-4),以及与激光控制器模块(14-1)的输出端连接的电机换向H桥电路(14-5),所述直流电机(7-4)与电机换向H桥电路(14-5)的输出端连接。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恒流源控制电路(14-2)包括运算放大器U8、三极管Q5、三极管Q6、二极管D5、电容C2和开关K1,所述运算放大器U8的反相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电阻R91和电阻R92接地,且通过电阻R96与运算放大器U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8的同相输入端接有电阻R93和电阻R94,且通过电阻R95接地;所述电阻R93未连接运算放大器U8的一端和电阻R94未连接运算放大器U8的一端均为激光器恒流源控制电路(14-2)的输入端,且与光反射探测器(7-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运算放大器U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激光器(7-21)的电源正极、二极管D5的阴极、电容C2的一端和开关K1的一端连接,所述激光器(7-21)的电源负极、二极管D5的阳极、电容C2的另一端和开关K1的另一端均通过电阻R97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98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电阻R99与激光控制器模块(14-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开关K1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K1的另一端接地。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式激光眩目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电路(14-3)包括距离传感器(14-31)和与距离传感器(14-31)连接的信号放大采样电路,所述信号放大采样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N3A和运算放大器N3B,所述运算放大器N3A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44与距离传感器(14-31)的输出端连接,且通过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仁军单宁刘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