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745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线固定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壳体、盖体、固定部、连接部,所述壳体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后侧面和底面,所述底面的中央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前侧设有第一扣合部,所述壳体和盖体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盖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盖体上部和盖体前部,所述盖体上部的前侧设有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相互配合,所述盖体前部设有第一通线孔,所述固定部设置在底面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连接线固定装置,结构简单,连接线从底部的通孔穿入固定装置,再从前部的第一通线孔穿出,形成圆弧状,避免出现直线形连接线容易受到拉扯而损伤的问题出现;固定部通过安装孔可固定在桌面、墙板等位置,安装牢固,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线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部件的
,特别是一种连接线固定装置的

技术介绍
现有连接线的种类越来越多,例如电源输出连接线、数据连接线、电器连接线等。连接线连接在主板或电源处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松动、脱落。常见的一些连接线固定装置固定方式比较复杂,并且固定后的连接容易被拉扯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连接线固定装置,固定方便、牢固,对连接线的保护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连接线固定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壳体、盖体、固定部、连接部,所述壳体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后侧面和底面,所述底面的中央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前侧设有第一扣合部,所述壳体和盖体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盖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盖体上部和盖体前部,所述盖体上部的前侧设有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相互配合,所述盖体前部设有第一通线孔,所述固定部设置在底面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左固定头、右固定头和中央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左固定孔、右固定孔和中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左固定头和左固定孔相互配合,所述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壳体(1)、盖体(2)、固定部(3)、连接部(4),所述壳体(1)包括左侧面(11)、右侧面(12)、后侧面(13)和底面(14),所述底面(14)的中央设有圆形的通孔(140),所述通孔(140)的前侧设有第一扣合部(141),所述壳体(1)和盖体(2)之间通过连接部(4)连接,所述盖体(2)包括一体成型的盖体上部(21)和盖体前部(22),所述盖体上部(21)的前侧设有第二扣合部(20),所述第一扣合部(141)和第二扣合部(20)相互配合,所述盖体前部(22)设有第一通线孔(220),所述固定部(3)设置在底面(14)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壳体(1)、盖体(2)、固定部(3)、连接部(4),所述壳体(1)包括左侧面(11)、右侧面(12)、后侧面(13)和底面(14),所述底面(14)的中央设有圆形的通孔(140),所述通孔(140)的前侧设有第一扣合部(141),所述壳体(1)和盖体(2)之间通过连接部(4)连接,所述盖体(2)包括一体成型的盖体上部(21)和盖体前部(22),所述盖体上部(21)的前侧设有第二扣合部(20),所述第一扣合部(141)和第二扣合部(20)相互配合,所述盖体前部(22)设有第一通线孔(220),所述固定部(3)设置在底面(14)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141)包括左固定头(1411)、右固定头(1412)和中央的第一连接部(1413),所述第二扣合部(20)包括左固定孔(201)、右固定孔(202)和中央的第二连接部(203),所述左固定头(1411)和左固定孔(201)相互配合,所述右固定头(1412)和右固定孔(202)相互配合,所述左固定孔(201)和右固定孔(202)为圆形的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线孔(220)为设置在盖体前部(22)底部的半圆形缺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线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华何素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品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