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744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其特征在于:第一套体(31)上设置有母头接触部(34),母头接触部(34)与母头连接器(1)上靠近插接部位的外周接触的位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沿着该防水胶套的轴向相互间隔且等间距分布的母头动态气体平衡腔(341);第二套体(32)上设置有公头接触部(35),公头接触部(35)与公头连接器(2)上远离插接部位的外周接触的位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沿着该防水胶套的轴向相互间隔且等间距分布的公头动态气体平衡腔(351);所述防水胶套(3)的内部还嵌设有复合塑性材料(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胶套,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
技术介绍
RF射频电缆组件与射频连接器连接后,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是用防水胶泥带对设备引出端的连接器端口和RF射频电缆组件部位进行包裹缠绕,从而获得防水的效果,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中,母头连接器1与公头连接器2相互配合且插接在一起后,再通过公头连接器2上设置的啮合套21对插接部位进行啮合锁紧,然后如图3所示,在母头连接器1与公头连接器2的插接位置设置防水胶泥带0。但防水胶泥带的使用至少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由于防水胶泥带在缠绕过程中对连接器端口的周围空间是有具体要求的,至少单边要满足一卷胶泥带和施工空间,这样就限制了在有限空间安装密度的提高;其次,防水胶泥带的缠绕的松紧、叠层间隔距离、缠绕预拉伸等等施工注意事项,势必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造成影响,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防水功能性的失效;第三、该种防水结构形式只能一次性使用,再次拆卸后安装需对原来防水胶泥带拆除、清理,然后重新包裹上新的防水胶泥带,耗时耗力,还会造成材料浪费、环境破坏。目前RF射频电缆组件与射频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要求越来越密集化、小型化,对施工效果的一致化、降低施工难度越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为满以上足市场“快速施工重复使用防水密封”的需求,需要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水下1米浸泡240小时的严格防水要求;(2)采用动平衡结构腔实现弹性缓冲密封,易于快速装配;(3)满足户外抗紫外线的要求;(4)可以重复使用。气相法白碳黑补强气橡胶,具有优良的抗撕裂性,抗紫外线性能,复合材料填充的使用可以保证密封主体良好的强度,可以满足重复使用次数≥500次,防水等级满足水下1米24小时的技术指标;此外,气相法白碳黑补强气橡胶还具备耐紫外线、耐盐雾、承受环境温度急骤变化,耐弯曲、振动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包括相互配合且插接在一起的母头连接器与公头连接器,母头连接器与公头连接器插接在一起后,再通过公头连接器上设置的啮合套对插接部位进行啮合锁紧,在母头连接器与公头连接器的插接部位外周设置有防水胶套,防水胶套由靠近母头连接器的第一套体和靠近公头连接器的第二套体相互连接且成型为一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套体上设置有母头接触部,母头接触部与母头连接器上靠近插接部位的外周接触的位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沿着该防水胶套的轴向相互间隔且等间距分布的母头动态气体平衡腔;第二套体上设置有公头接触部,公头接触部与公头连接器上远离插接部位的外周接触的位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沿着该防水胶套的轴向相互间隔且等间距分布的公头动态气体平衡腔;所述防水胶套的内部还嵌设有复合塑性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塑性材料选用气相法白碳黑补强气橡胶。进一步地,在该防水胶套的径向上,按照公头接触部的内径、第二套体的内径、母头接触部的内径、第一套体的内径的顺序从小到大依次排布。进一步地,在该防水胶套固定时和拔出时,所述母头接触部在该防水胶套的轴向上的朝向相反,在固定时,所述母头接触部在该防水胶套的轴向上朝向公头连接器的一侧;在拔出时,所述母头接触部在该防水胶套的轴向上远离公头连接器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公头动态气体平衡腔的设置数量大于所述母头动态气体平衡腔的设置数量。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塑性材料嵌设于所述防水胶套的内部部分位置,该内部部分位置不包括所述母头接触部与所述公头接触部。进一步地,在该防水胶套的轴向上,按照第一套体的长度、第二套体的长度、公头接触部的长度、母头接触部的长度的顺序从大到小依次排布。进一步地,在该防水胶套的径向上,所述啮合套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二套体的内径尺寸,且小于第一套体的内径尺寸。进一步地,在该防水胶套的径向上,在该防水胶套固定时,母头接触部的外径小于啮合套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母头接触部和所述公头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啮合套的左右两侧,且在该防水胶套的轴向上,所述啮合套整体位于所述第一套体的内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母头动态气体平衡腔和公头动态气体平衡腔,充分运用空气受压体积被压缩的原理,使得防水胶套外部水下压力要传递到防水胶套的内部,需要依次从位于外部的动态气体平衡腔一个一个传递到位于内部的动态气体平衡腔,每个腔内空气受压,平衡腔内部体积减小,平衡腔内气体压力随之增大,依次累计传递后,越靠近内部的动态气体平衡腔内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并最终动态气体平衡腔内的气体压力达到与外部水下压力相等,通过动态气体平衡腔内的空气自身压力就实现了与左侧防水胶套内部压力与右侧外部水下压力的动态平衡;(2)防水胶套的内部局部嵌入复合塑性材料,可以有效地增加弹性橡胶材料的支撑强度,从而获得更大和更稳定的内部压强,有效实现内外压力平衡,同时选用的复合塑性材料选用气相法白碳黑补强气橡胶还具备耐紫外线、耐盐雾、承受环境温度急骤变化,耐弯曲、振动的特点;(3)在防水胶套固定时和拔出时,母头接触部在防水胶套的轴向上的朝向相反,在固定时,母头接触部在该防水胶套的轴向上朝向公头连接器的一侧;在拔出时,母头接触部在防水胶套的轴向上远离公头连接器的一侧,装卸方便,不需要额外工具的介入即可以实现防水胶套的安装和拆卸;(4)在防水胶套的径向上,啮合套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二套体的内径尺寸,且小于第一套体的内径尺寸,在防水胶套的径向上,在防水胶套固定时,母头接触部的外径小于啮合套的外径,使得在轴向上拔出防水胶套时,母头接触部受到啮合套的轴向阻挡而自动变形,方便拆卸,同时实现单向插拔;(5)可重复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母头连接器与公头连接器插接之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母头连接器与公头连接器插接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母头连接器与公头连接器插接之后设置防水胶泥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的公头接触部的结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的复合塑性材料的结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的安装过程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4-8所示,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包括相互配合且插接在一起的母头连接器1与公头连接器2,母头连接器1与公头连接器2插接在一起后,再通过公头连接器2上设置的啮合套21对插接部位进行啮合锁紧,在母头连接器1与公头连接器2的插接部位外周设置有防水胶套3,防水胶套3由靠近母头连接器1的第一套体31和靠近公头连接器2的第二套体32相互连接且成型为一体;第一套体31上设置有母头接触部34,母头接触部34与母头连接器1上靠近插接部位的外周接触的位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沿着该防水胶套的轴向相互间隔且等间距分布的母头动态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包括相互配合且插接在一起的母头连接器(1)与公头连接器(2),母头连接器(1)与公头连接器(2)插接在一起后,再通过公头连接器(2)上设置的啮合套(21)对插接部位进行啮合锁紧,在母头连接器(1)与公头连接器(2)的插接部位外周设置有防水胶套(3),防水胶套(3)由靠近母头连接器(1)的第一套体(31)和靠近公头连接器(2)的第二套体(32)相互连接且成型为一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套体(31)上设置有母头接触部(34),母头接触部(34)与母头连接器(1)上靠近插接部位的外周接触的位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沿着该防水胶套的轴向相互间隔且等间距分布的母头动态气体平衡腔(341);第二套体(32)上设置有公头接触部(35),公头接触部(35)与公头连接器(2)上远离插接部位的外周接触的位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沿着该防水胶套的轴向相互间隔且等间距分布的公头动态气体平衡腔(351);所述防水胶套(3)的内部还嵌设有复合塑性材料(33)。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动态气体平衡腔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包括相互配合且插接在一起的母头连接器(1)与公头连接器(2),母头连接器(1)与公头连接器(2)插接在一起后,再通过公头连接器(2)上设置的啮合套(21)对插接部位进行啮合锁紧,在母头连接器(1)与公头连接器(2)的插接部位外周设置有防水胶套(3),防水胶套(3)由靠近母头连接器(1)的第一套体(31)和靠近公头连接器(2)的第二套体(32)相互连接且成型为一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套体(31)上设置有母头接触部(34),母头接触部(34)与母头连接器(1)上靠近插接部位的外周接触的位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沿着该防水胶套的轴向相互间隔且等间距分布的母头动态气体平衡腔(341);第二套体(32)上设置有公头接触部(35),公头接触部(35)与公头连接器(2)上远离插接部位的外周接触的位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沿着该防水胶套的轴向相互间隔且等间距分布的公头动态气体平衡腔(351);所述防水胶套(3)的内部还嵌设有复合塑性材料(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塑性材料(33)选用气相法白碳黑补强气橡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其特征在于:在该防水胶套的径向上,按照公头接触部(35)的内径、第二套体(32)的内径、母头接触部(34)的内径、第一套体(31)的内径的顺序从小到大依次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防水胶套,其特征在于:在该防水胶套固定时和拔出时,所述母头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