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钠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钠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自1990年代锂离子电池成功实现商业化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在储能领域尤其是便携式电子设备供电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化石资源导致的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以及其自身不可再生引起的人类对于未来能源供应的担忧,使得具有清洁可再生属性的化学电池有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对化学电池产生了大量的需求以及对其性能标准的更高要求。锂离子电池在众多的化学电池种类中,由于其具有质量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强、循环寿命强、储能效率高等属性优势,拥有满足未来储能对于化学电池性能的基本需求,但是由于其资源有限、全球分布不均匀、资源分散、开采难度大等资源缺陷,使得锂离子电池并不能满足未来大规模储能的需求。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拥有相似的工作机理,都是通过钠(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中的迁入/脱出获得电流。钠离子电池的优势在于地球上钠资源储备丰富,尤其是海水中几乎有取之不尽的钠资源,所以从资源上来说,钠离子电池可以满足未来大规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采用球磨法,将块体红磷球磨至纳米红磷;步骤(2)、采用球磨法,将所述纳米红磷和石墨烯进行复合,得到纳米红磷和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步骤(3)、采用球磨法,将所述纳米红磷和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和钛酸钡进行复合,得到活性材料;步骤(4)、将所述活性材料和粘结剂、导电剂进行混合,然后经涂膜、烘干、切片,得到钠离子电池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采用球磨法,将块体红磷球磨至纳米红磷;步骤(2)、采用球磨法,将所述纳米红磷和石墨烯进行复合,得到纳米红磷和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步骤(3)、采用球磨法,将所述纳米红磷和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和钛酸钡进行复合,得到活性材料;步骤(4)、将所述活性材料和粘结剂、导电剂进行混合,然后经涂膜、烘干、切片,得到钠离子电池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步骤(5)、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所述钠离子电池负极表面包覆三氧化二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之后还包括:步骤(6)、将包覆三氧化二铝后的钠离子电池负极在电场中进行极化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将块体红磷按照球料比20:1~50:1、转速为800~1200rpm、球磨时间为10~20h、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球磨,得到纳米红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宏伟,王营涛,张培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