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73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伞,它具有一个伞杆(2)和一个设置在伞杆(2)上的伞架(3),该伞架由一个由伞辐(4)构成的、支承一个伞面(5)的伞网组成并由铰接地与一个在伞杆(2)上纵向滑移支承的滑块(7)和伞辐(4)连接的撑开辐(6)组成。在至少一个撑开辐(6)上铰接地连接一个支撑辐(8),它在其另一端具有一个铰接连接的滑移部件(9),它纵向滑移地支承在伞辐(4)的面对自由端的区段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它具有一个伞杆和一个设置在伞杆上的伞架,它由一个由伞辐构成的、支承一个伞面的伞网(Schirmspinne)组成并由铰接地与一个在伞杆上纵向滑移支承的滑块和伞辐连接的撑开辐组成。由实践中已知这种伞,它们以这种结构尤其作为雨伞被广泛使用,其使用条件是在天气不好下雨时使用,但是雨经常伴随着风甚至风暴。所述伞面对于风提供了一个具有相应的伞架强负荷的大的作用面,该作用面在结构上通过伞辐的弯曲和伞辐的存在考虑到这种情况,即是在风从顶面上吹到伞面上的时候,这在伞指向伴随风而来的雨滴的一般情况下都是适用的。但是在阵风和旋风时,当风从底面进入伞并从底面作用于伞架时,则出现问题。存在这种可能性,即伞架折合,这一方面使得使用者无保护地处于雨中,而另一方面伞架本身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坏的危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构成一种上述形式的伞,在强烈的风作用下排除或者说明显地减少具有伞面的伞架折合的危险。这个目的对于一个上述形式的伞由此得以实现,在至少一个撑开辐上铰接地连接一个支撑辐,它在其另一端具有一个铰接连接的滑移部件,它纵向滑移地支承在伞辐的面对自由端的区段上。与这种结构的伞相结合的优点是,使所述伞辐在其自由端与伞辐与撑开辐之间的铰接点之间的长的自由杠杆臂明显缩短并且更好地承受从下面吹到撑开的伞上的风力并且可以传导到整个伞架。在此要注意,通过这种结构也可以提高伞对于有规律地从上面吹到伞面上的风的承载能力,因为支撑辐不仅可以承受拉力也可以承受推力。特别优选的是,所述伞辐在其自由端与撑开辐的铰接连接之间的长度至少对应于支撑辐的累积长度以及撑开辐在铰接地与伞辐和与支撑辐的连接之间的长度。通过这种结构保证,所述伞在闭合状态保持其紧凑的形状而不会加大直径。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特别优选的是,在撑开辐与伞辐之间设置多个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的支撑辐,因为由此伞的使用者不必再注意,使特殊可承载的伞辐向上指向,用于在那里作为加强的防风保护防止伞面开始折合。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优选使所述伞辐由塑料杆构成并且所述伞面的张力在打开状态与塑料杆以及支撑辐的弯曲弹性这样相协调,使得只能使伞架与伞面实现扇形折合并且抑制伞罩在圆周方向上的完全折合。作为塑料杆加工的伞辐与成型的金属杆相比尤其具有明显的优点,即在由于极大的狂风强迫的折合不产生伞辐的不可逆的变形,而是伞在回折后继续使用。已经充分证实有利的是,所述塑料杆具有一个2-6mm、最好3-4mm的直径,因为特别是较小的直径已经提供一个足够的强度,而无需增加伞的重量。此外还优选的是,使所述支撑辐也由塑料杆构成,用于在足够的强度条件下能够保持轻型结构形式。此外同样防止不可逆的变形。此外,通过由伞网与伞面构成的伞架在打开状态构成一个弹性元件作为阻尼体,它反作用于折合,使伞的阻力相对于风力也提高。如果这样设计所述阻尼体的弹性强度,使得只能实现扇形折合并由此在风压减小时通过张紧的阻尼体强迫产生自动复位,则明显提高使用效率。因此使用者不必自己主动地操作,用于将伞再回折到基本状态,这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伞中经常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在完全折合的状态伞仍然占据一个稳定的、但是不期望的状态,它通常要求闭合伞,其中使用者由于增加的或变化的伞罩应力而经常夹住手指。只对于特别剧烈承载的具有大的伞面面积的伞要求对每个撑开辐配有一个支撑辐,由此出于减轻重量的原因优选为每个第二撑开辐配有一个支撑辐。为了保证能够轻易地且自动地响应滑移部件在伞辐上的滑移,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还规定,所述滑移部件通过一个包围伞辐的套构成,该套具有一个套钩,在套钩中设置用于铰接连接的铰接轴。也存在这种方案,即所述配属于支撑辐的伞辐至少在其用于支撑辐滑移的长度上作为U形型材构成,在其中导引由滑靴构成的滑移部件。当所述支撑辐的直径小于U形型材的开口宽度的时候,还存在这种方案,即,在伞的闭合状态所述支撑辐定位在伞辐内部。如果所述配属于支撑辐的伞辐具有一个止挡,该止挡用于限制在指向伞杆的方向上的滑移运动,由此进一步提高伞架抵抗从下面吹来的风的承载性,因为所述伞辐不再能够方便地在打开状态相对于滑移部件在打开方向上滑移。在此特别优选的是,所述止挡以一个与自由端的间距设置在伞辐上,该间距通过支撑辐在打开的伞架的预应力的意义上在与折合相反的方向上起到使伞辐弯曲的作用,因为由此提高作用力并由此提高所需的风力,它对于使伞架折合是必需的。下面借助于一个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伞在打开位置的立体图,图2示出图1中的伞在闭合位置。在图1中所示的伞1由一个伞杆2和一个设置在伞杆2上的伞架3构成,该伞架由一个由伞辐4构成的、支承一个伞面5的伞网和撑开辐6构成,它们铰接地与一个在伞杆2上纵向滑移支承的滑块7以及伞辐4连接。在至少一个、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二撑开辐6上铰接地连接一个支撑辐8,它在其另一端上具有一个铰接连接的滑移部件9,它纵向滑移地支承在伞辐4上,也就是在其面对自由端的区段上。所述伞辐4在其自由端与铰接地与撑开辐6的连接之间的长度在此至少对应于支撑辐8的累积长度以及撑开辐6在铰接地与伞辐4和与支撑辐8的连接之间的长度。所述伞辐4和支撑辐8由塑料杆构成,其中所述伞面在打开状态的应力与伞辐4以及支撑辐8的弯曲弹性这样协调,使得具有伞面5的伞架3只能实现一个扇形的折合并且抑制伞罩在圆周方向上的完全折合。所述塑料杆的直径为2-6mm,最好3-4mm。此外要注意,由伞网与伞面5构成的伞架3在打开状态构成一个作为阻尼体的弹性元件,它反作用于折合,其中这样设计所述阻尼体的弹性强度,使得只能实现一个扇形折合并由此在风压减小时通过张紧的阻尼体强迫产生自动复位。对于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滑移部件9通过一个包围伞辐4的套构成,它具有一个套钩,在套钩中设置用于铰接连接的铰接轴。按照一个没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也存在这种方案,即,所述配属于支撑辐8的伞辐4至少在其作为支撑辐8滑移的长度上作为U形型材构成,在该型材中导引由滑靴构成的滑移部件9,其中所述支撑辐8的直径小于U形型材的开口宽度。所述配属于支撑辐8的伞辐4具有一个止挡用于限制滑移部件9在指向伞杆2的方向上的滑移运动。按照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在此规定,所述止挡在伞辐4上以一个间距与伞辐自由端间隔地设置,该间距通过支撑辐8在打开的伞架3的预应力的意义上在与折合相反的方向上起到使伞辐4弯曲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伞架3的承载能力并且采用一个弹性元件作为阻尼体。权利要求1.一种伞,其具有一个伞杆(2)和一个设置在伞杆(2)上的伞架(3),它由一个由伞辐(4)构成的、支承一个伞面(5)的伞网组成并由铰接地与一个在伞杆(2)上纵向滑移支承的滑块(7)和伞辐(4)连接的撑开辐(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撑开辐(6)上铰接地连接一个支撑辐(8),它在其另一端具有一个铰接连接的滑移部件(9),它纵向滑移地支承在伞辐(4)的面对自由端的区段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辐(4)在其自由端与撑开辐(6)的铰接连接之间的长度至少对应于支撑辐(8)的累积长度以及撑开辐(6)在铰接地与伞辐(4)和与支撑辐(8)连接之间的长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在撑开辐(6)与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其具有一个伞杆(2)和一个设置在伞杆(2)上的伞架(3),它由一个由伞辐(4)构成的、支承一个伞面(5)的伞网组成并由铰接地与一个在伞杆(2)上纵向滑移支承的滑块(7)和伞辐(4)连接的撑开辐(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撑开辐(6)上铰接地连接一个支撑辐(8),它在其另一端具有一个铰接连接的滑移部件(9),它纵向滑移地支承在伞辐(4)的面对自由端的区段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戈贝尔
申请(专利权)人:埃伯哈德戈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