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及其锁口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6860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及其锁口结构,涉及围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围堰锁口结构止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包括围堰本体、与围堰本体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为圆管结构,第二管体为沿自身轴向设有开口的圆管,第一管体的内径小于第二管体的内径且大于开口的宽度尺寸,第一管体的轴向方向与第二管体的轴向方向相平行;该用于围堰的锁口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围堰时其中一个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的第一管体能套入相邻的另一个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的第二管体中形成互锁连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改进用于围堰的锁口结构的止水效果。

Locking device for cofferdam and locking structure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ock device for a cofferdam and a lock structure thereof,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cofferdam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poor sealing effect of the lock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cofferdam. The lock device for cofferdam comprises a cofferdam body, a first pipe body and a second pipe body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cofferdam body, a first pipe body being a circular pipe structure, a second pipe body being a circular pipe with an opening along its axis, and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first pipe body being smaller than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second pipe body and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opening, and the first pipe body being a circular pipe structure.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body is parallel to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tube body; the lock structure for the cofferdam comprises at least two lock devices for the cofferdam, in which the first tube of the lock device for the cofferdam can be sleeved into the second tube body of the adjacent lock device for the cofferdam to form an interlock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 The invention is used to improve the sealing effect of the locking structure for cofferd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及其锁口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围堰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及其锁口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深水基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锁口钢管桩以其截面刚度大、抗弯性好、可重复利用等特点而被大量应用于钢围堰的建造中。但现有技术中的钢管桩与钢管桩,或钢管桩与围堰板之间采用连接结构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早期连接结构处理简单,易漏水,导致施工过程中必须长期使用水泵抽水,甚至还需要在锁口外侧投放粘土炉渣混合物来进行止水,增加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一些工程项目专利技术了可以严密锁水的结构,但构件较多,钢材使用量大,加工复杂拖慢了整个工程进度。目前锁口的连接形式主要有L-T型和C-T型等主流形式。现有钢管桩锁口结构或止水效果一般,或加工方式复杂,须准备大量配套产品。其中,L-T型在几种大类中止水效果较差;C-T型止水效果一般且在插打的过程中不易准确定位,不利于施工。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围堰锁口结构止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及其锁口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围堰锁口结构止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包括围堰本体、与所述围堰本体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体为圆管结构,所述第二管体为沿自身轴向设有开口的圆管,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且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一管体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二管体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围堰的锁口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其中,围堰时其中一个所述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的第一管体能套入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的所述第二管体中形成互锁连接结构。进一步,所述围堰本体是钢管或者钢围堰板,所述第一管体为钢花管,所述第二管体为钢圆管。进一步,所述钢花管的底部为锥形,围堰时所述钢花管的底部与所述围堰本体的底部一同打入水下地表内。进一步,所述钢花管底部封闭,且所述钢花管底端周向开至少两排透浆孔,所述钢花管插入水下地表后所述透浆孔的位置高于水下地表,止水材料能从所述透浆孔渗出至所述钢花管与所述钢圆管之间。进一步,所述透浆孔朝向围堰内部,止水材料从所述透浆孔渗出至所述钢花管与所述钢圆管之间时首先流至围堰内部的一侧。进一步,所述钢花管和/或所述钢圆管分别通过加劲板与所述围堰本体相连接,所述钢花管和/或所述钢圆管的轴心线分别位于与其相连接的所述加劲板所在的平面内。进一步,与所述钢花管相连接的所述加劲板和与所述钢圆管相连接的加劲板之间的角度为180度、90度、锐角或钝角。进一步,所述钢圆管底部标高距离所述围堰本体底部标高3-5m。进一步,所述钢圆管的外径比所述钢花管的内径多50-7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内径差,以及第二管体轴向上的开口,在插打时将第一管体套入相邻锁口结构的第二管体中形成一种管管组合的互锁连接锁口结构,由于第一管体的外表面的弧线能同第二管体的内表面的弧线相配合形成较为严密的封闭空间,止水效果较好,无需再长期使用水泵抽水或者在锁口外侧投放粘土炉渣混合物来进行止水,因而也减少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围堰的锁口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1、围堰本体;2、加劲板;3、加劲板;4、钢花管;5、钢圆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包括围堰本体1、与围堰本体1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为圆管结构,第二管体为沿自身轴向设有开口的圆管,第一管体的内径小于第二管体的内径且大于开口的宽度尺寸,第一管体的轴向方向与第二管体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围堰的锁口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围堰时其中一个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的第一管体能套入相邻的另一个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的第二管体中形成互锁连接的锁口结构。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内径差,以及第二管体轴向上一侧设置的开口,在拼装两个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时将第一管体套入相邻锁口结构的第二管体中形成一种管管组合的互锁连接锁口结构,由于第一管体的外表面的弧线能同第二管体的内表面的弧线相配合形成较为严密的封闭空间,止水效果较好,无需再长期使用水泵抽水或者在锁口外侧投放粘土炉渣混合物来进行止水,因而也减少了施工成本。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围堰本体1是钢管或者钢围堰板,第一管体为钢花管4,第二管体为钢圆管5。钢管和钢板桩作为围堰本体1强度较大,材料易得,加工较便利;同理,钢花管4和钢圆管5作为锁口结构的部件强度足够大,材料易得,加工较便利;钢花管4为圆管结构,钢圆管5沿自身轴线的一侧开口。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钢花管4的底部为锥形,围堰时钢花管4的底部与围堰本体1的底部一同打入水下地表内。钢花管4和普通钢管相比其底部带有锥形处理,这样施工过程中随着钢板桩或者钢管被打入水下地表的同时钢花管4也被打入水下地表,这时钢花管4锥形的底部减小了地表对打入时的阻力,减小了施工难度。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钢花管4底部封闭,且钢花管4底端周向开至少两排透浆孔,钢花管4插入水下地表后透浆孔的位置高于水下地表,止水材料能从透浆孔渗出至钢花管4与钢圆管5之间。由于钢花管4与钢圆管5形成的锁口结构还是存在一定的缝隙,因此在钢花管4底端周向开至少两排透浆孔,方便注入止水材料并能自动填入锁口结构中钢花管4与钢圆管5之间的空隙;而钢花管4插入水下地表后透浆孔的位置高于水下地表,这样透浆孔不会被堵塞;具体注浆的实施方式为:向钢花管4内注入液体止水材料,止水材料可通过钢花管4本身的透浆孔渗出到钢花管4和钢圆管5之间的空隙,封堵围堰外侧向内侧渗水。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透浆孔朝向围堰内部,止水材料从透浆孔渗出至钢花管4与钢圆管5之间时首先流至围堰内部的一侧。透浆孔在钢花管4上的位置设置为朝向围堰内部,这样止水材料从透浆孔渗出至钢花管4与钢圆管5之间时首先流至围堰内部的一侧,并将围堰内部首先密封住,避免透浆孔朝向围堰外部而使止水材料进入水中,浪费止水材料,降低凝固和密封效果。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钢花管4和钢圆管5分别通过加劲板2和加劲板3与围堰本体1相连接,钢花管4和钢圆管5的轴心线分别位于与其相连接的加劲板2和加劲板3所在的平面内。围堰本体1与钢花管4之间、围堰本体1与钢圆管5之间分别焊有加劲板2和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堰本体、与所述围堰本体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体为圆管结构,所述第二管体为沿自身轴向设有开口的圆管,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且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一管体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二管体的轴向方向相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堰本体、与所述围堰本体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体为圆管结构,所述第二管体为沿自身轴向设有开口的圆管,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且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一管体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二管体的轴向方向相平行。2.一种用于围堰的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其中,围堰时其中一个所述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的第一管体能套入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用于围堰的锁口装置的所述第二管体中形成互锁连接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围堰的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本体是钢管或者钢围堰板,所述第一管体为钢花管,所述第二管体为钢圆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围堰的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花管的底部为锥形,围堰时所述钢花管的底部与所述围堰本体的底部一同打入水下地表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围堰的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花管底部封闭,且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勋丘润兴余珈陈尚星姚明洲虞璇高贞
申请(专利权)人:欧领特上海重型冷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