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660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果;并且减少成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提高实用性;包括箱体、出气管、离心风机、喷淋箱、喷雾箱、第一连通风管、第二连通风管、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曝气机和曝气管,喷淋箱的内部设置有喷淋腔,并在喷淋腔的内盛有清水,喷淋箱的左端中部设置有进气管,并在进气管内设置有轴流风机,进气管位于清水水平面的上方,喷淋腔的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喷雾箱内部设置有喷雾腔,并在喷雾腔内盛有吸收液,喷雾腔内设置有喷雾装置和生物填料,曝气管位于吸收液内底部,并在曝气管的顶端设置有多组膜片式曝气头。

An organic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waste gas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an organic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which improve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waste gas, reduces the cost, does not generate two pollution and improves practicability, including a box body, an air outlet pipe, a centrifugal fan, a spray box, a spray box and a first connected air pipe. The second connected air duct, the first water pump, the second water pump, the aerator and the aeration pipe are provided with a spray chamber in the spray tank, and clear water is contained in the spray chamber, an inlet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eft end of the spray tank, and an axial flow fan is arranged in the inlet pipe, the inlet pipe is located above the level of clean wat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spray cavity. A spray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spray chamber, and a spray chamb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pray box, and an absorption liquid is filled in the spray chamber. The spray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pray device and a biological filler, and the aeration pipe is positioned at the bottom of the absorption liquid, and a plurality of membrane aeration heads are arranged at the top end of the aeration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工厂建设起来,像一些电镀、化工、制药等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有机废气,而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是一种用于对含有有机成分的废气进行处理,避免废气直接排放污染大气环境和改善车间环境的辅助装置,其在电子加工、化工、制药、喷涂等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出气管和离心风机,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竖向设置有活性吸附体,箱体的左端设置有进气管,出气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箱体的右端和离心风机的左侧输出端连通,离心风机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现有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使用时,在离心风机的带动下,废气自进气管导入至工作腔内,通过活性炭吸附体对废气中的有机成分进行吸附,经过处理的废气自排气管导出即可;现有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使用中发现,随着活性炭吸附体上杂质的增多,其吸附能力越来越差,导致对废气的处理效果较差;并且待活性炭吸附体吸附饱和后需要对其进行更换或者脱附再生,成本较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导致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果;并且减少成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提高实用性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出气管和离心风机,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出气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箱体的右端和离心风机的左侧输出端连通,离心风机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还包括喷淋箱、喷雾箱、第一连通风管、第二连通风管、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曝气机和曝气管,所述喷淋箱的内部设置有喷淋腔,并在喷淋腔的内盛有清水,喷淋箱的左端中部设置有进气管,并在进气管内设置有轴流风机,所述进气管位于清水水平面的上方,喷淋腔的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自喷淋箱的左端底部伸入至喷淋腔内,第一水泵的输出端自喷淋箱的左端顶部伸入至喷淋腔内并与喷淋装置连通,所述喷雾箱内部设置有喷雾腔,并在喷雾腔内盛有吸收液,喷雾腔内设置有喷雾装置和生物填料,所述喷雾装置位于喷雾腔上方,所述生物填料上设置有好氧生物群且位于吸收液中,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自喷雾箱的左端底部伸入至喷雾腔内,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自喷雾箱的左端顶部伸入至喷雾腔内并与喷雾装置连通,所述第一连通风管的一端自喷淋箱的顶端伸入至喷淋腔内,第一连通风管的另一端自喷雾箱的另一端自喷雾箱的左端中部伸入至喷雾腔内且位于吸收液的上方,所述第二连通风管的一端自喷雾箱的顶端伸入至喷雾腔内,第二连通风管的另一端自箱体的左端伸入至工作腔内,所述曝气管位于吸收液内底部,并在曝气管的顶端设置有多组膜片式曝气头,所述曝气机的输出端自喷雾箱的左端伸入至喷雾腔内并与曝气管的右端连通。本技术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多组框架和多组光解模块,并在多组框架上均设置有多组紫外线灯,所述每组光解模块均位于两组框架之间。本技术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烘干机,所述烘干机安装在箱体的顶端,并在烘干机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烘干管,所述烘干管的底端自箱体的顶端伸入至工作腔内且位于第二连通风管输出端的上方。本技术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温度感应器、加热棒和控制器,所述温度感应器和加热棒均位于吸收液中,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喷雾箱的左端,并且温度感应器和加热棒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箱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维修口,并在维修口内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与箱体的前侧壁通过铰链连接,并在门板上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后端位于工作腔内,散热片的前端位于工作腔外,所述维修口与工作腔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轴流风机将废气抽送至喷淋腔内,第一水泵将清水通过喷淋装置对废气进行逆向喷淋,增加废气中固态颗粒、灰尘的重力,使其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在清水中,然后废气通过第一连通风管进入喷雾腔,第二水泵将吸收液通过喷雾装置对废气进行逆向喷雾,废气中的有机成分被雾状的吸收液吸收并随吸收液一同掉落进吸收液中,通过生物填料上的好氧生物群对大分子有机物进行分解,通过曝气机为好氧生物群的有氧呼吸提供足够的氧气,提高好氧生物群的分解效率,可以对废气中的固态颗粒、粉尘、有机成分进行有效的处理,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果;并且成本较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提高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框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箱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箱体;2、出气管;3、离心风机;4、排气管;5、喷淋箱;6、喷雾箱;7、第一连通风管;8、第二连通风管;9、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11、曝气机;12、曝气管;13、清水;14、进气管;15、喷淋装置;16、吸收液;17、喷雾装置;18、生物填料;19、膜片式曝气头;20、框架;21、光解模块;22、紫外线灯;23、烘干机;24、烘干管;25、温度感应器;26、加热棒;27、控制器;28、门板;29、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出气管2和离心风机3,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出气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箱体的右端和离心风机的左侧输出端连通,离心风机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4;还包括喷淋箱5、喷雾箱6、第一连通风管7、第二连通风管8、第一水泵9、第二水泵10、曝气机11和曝气管12,喷淋箱的内部设置有喷淋腔,并在喷淋腔的内盛有清水13,喷淋箱的左端中部设置有进气管14,并在进气管内设置有轴流风机,进气管位于清水水平面的上方,喷淋腔的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15,第一水泵的输入端自喷淋箱的左端底部伸入至喷淋腔内,第一水泵的输出端自喷淋箱的左端顶部伸入至喷淋腔内并与喷淋装置连通,喷雾箱内部设置有喷雾腔,并在喷雾腔内盛有吸收液16,喷雾腔内设置有喷雾装置17和生物填料18,喷雾装置位于喷雾腔上方,生物填料上设置有好氧生物群且位于吸收液中,第二水泵的输入端自喷雾箱的左端底部伸入至喷雾腔内,第二水泵的输出端自喷雾箱的左端顶部伸入至喷雾腔内并与喷雾装置连通,第一连通风管的一端自喷淋箱的顶端伸入至喷淋腔内,第一连通风管的另一端自喷雾箱的另一端自喷雾箱的左端中部伸入至喷雾腔内且位于吸收液的上方,第二连通风管的一端自喷雾箱的顶端伸入至喷雾腔内,第二连通风管的另一端自箱体的左端伸入至工作腔内,曝气管位于吸收液内底部,并在曝气管的顶端设置有多组膜片式曝气头19,曝气机的输出端自喷雾箱的左端伸入至喷雾腔内并与曝气管的右端连通;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轴流风机将废气抽送至喷淋腔内,第一水泵将清水通过喷淋装置对废气进行逆向喷淋,增加废气中固态颗粒、灰尘的重力,使其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在清水中,然后废气通过第一连通风管进入喷雾腔,第二水泵将吸收液通过喷雾装置对废气进行逆向喷雾,废气中的有机成分被雾状的吸收液吸收并随吸收液一同掉落进吸收液中,通过生物填料上的好氧生物群对大分子有机物进行分解,通过曝气机为好氧生物群的有氧呼吸提供足够的氧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出气管(2)和离心风机(3),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出气管(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箱体(1)的右端和离心风机(3)的左侧输出端连通,离心风机(3)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箱(5)、喷雾箱(6)、第一连通风管(7)、第二连通风管(8)、第一水泵(9)、第二水泵(10)、曝气机(11)和曝气管(12),所述喷淋箱(5)的内部设置有喷淋腔,并在喷淋腔的内盛有清水(13),喷淋箱(5)的左端中部设置有进气管(14),并在进气管(14)内设置有轴流风机,所述进气管(14)位于清水(13)水平面的上方,喷淋腔的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15),所述第一水泵(9)的输入端自喷淋箱(5)的左端底部伸入至喷淋腔内,第一水泵(9)的输出端自喷淋箱(5)的左端顶部伸入至喷淋腔内并与喷淋装置(15)连通,所述喷雾箱(6)内部设置有喷雾腔,并在喷雾腔内盛有吸收液(16),喷雾腔内设置有喷雾装置(17)和生物填料(18),所述喷雾装置(17)位于喷雾腔上方,所述生物填料(18)上设置有好氧生物群且位于吸收液(16)中,所述第二水泵(10)的输入端自喷雾箱(6)的左端底部伸入至喷雾腔内,所述第二水泵(10)的输出端自喷雾箱(6)的左端顶部伸入至喷雾腔内并与喷雾装置(17)连通,所述第一连通风管(7)的一端自喷淋箱(5)的顶端伸入至喷淋腔内,第一连通风管(7)的另一端自喷雾箱(6)的另一端自喷雾箱(6)的左端中部伸入至喷雾腔内且位于吸收液(16)的上方,所述第二连通风管(8)的一端自喷雾箱(6)的顶端伸入至喷雾腔内,第二连通风管(8)的另一端自箱体(1)的左端伸入至工作腔内,所述曝气管(12)位于吸收液(16)内底部,并在曝气管(12)的顶端设置有多组膜片式曝气头(19),所述曝气机(11)的输出端自喷雾箱(6)的左端伸入至喷雾腔内并与曝气管(12)的右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出气管(2)和离心风机(3),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出气管(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箱体(1)的右端和离心风机(3)的左侧输出端连通,离心风机(3)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箱(5)、喷雾箱(6)、第一连通风管(7)、第二连通风管(8)、第一水泵(9)、第二水泵(10)、曝气机(11)和曝气管(12),所述喷淋箱(5)的内部设置有喷淋腔,并在喷淋腔的内盛有清水(13),喷淋箱(5)的左端中部设置有进气管(14),并在进气管(14)内设置有轴流风机,所述进气管(14)位于清水(13)水平面的上方,喷淋腔的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15),所述第一水泵(9)的输入端自喷淋箱(5)的左端底部伸入至喷淋腔内,第一水泵(9)的输出端自喷淋箱(5)的左端顶部伸入至喷淋腔内并与喷淋装置(15)连通,所述喷雾箱(6)内部设置有喷雾腔,并在喷雾腔内盛有吸收液(16),喷雾腔内设置有喷雾装置(17)和生物填料(18),所述喷雾装置(17)位于喷雾腔上方,所述生物填料(18)上设置有好氧生物群且位于吸收液(16)中,所述第二水泵(10)的输入端自喷雾箱(6)的左端底部伸入至喷雾腔内,所述第二水泵(10)的输出端自喷雾箱(6)的左端顶部伸入至喷雾腔内并与喷雾装置(17)连通,所述第一连通风管(7)的一端自喷淋箱(5)的顶端伸入至喷淋腔内,第一连通风管(7)的另一端自喷雾箱(6)的另一端自喷雾箱(6)的左端中部伸入至喷雾腔内且位于吸收液(16)的上方,所述第二连通风管(8)的一端自喷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媛周彬廉延武申新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水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