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学清专利>正文

一种小儿肠套叠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6213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8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儿肠套叠治疗装置,包括臀部托板、闷盖、集便箱、真空箱、锁块、灌肠管以及灌肠器等。所述的臀部托板内部设有闷盖,下方密封连接有集便箱,集便箱与真空箱贯通连接,灌肠管顶端伸入到臀部托板内部,末端穿设过集便箱与灌肠器连接,灌肠管上套设有锁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结肠注气以及钡灌肠、水灌肠,功能丰富,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带有集便器,方便清理。

A device for treating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eatment device for infantile intussusception, which comprises a buttock bracket, a stuffy cover, a toilet box, a vacuum box, a locking block, an enema tube and an enemator, etc. The inner part of the buttock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stuffy cover, and the lower part is sealed and connected with a toilet box. The toilet box and the vacuum box are connected through each other. The top of the enema tube extends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buttock bracket. The end of the enema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ema device through a toilet box, and a lock block is sleeved on the enema tube.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colon gas injection, barium enema and water enema, has abundant functions, reduces the workload of medical staff, and has a toilet collector for convenient clea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肠套叠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为一种小儿肠套叠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肠套叠是指近端肠段及其肠系膜套入远端肠腔,导致肠梗阻的一种婴幼儿常见急腹症。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肠套叠的治疗方法有两种:结肠注气(注钡)整复法和手术复位法。其中结肠注气方法较为普遍,成功率可达95%以上。2015年10月22日,中国专利公布了申请号为201520818672.3的空气灌肠器专利,其结构包括灌肠管和正压气体发生器,灌肠管的管身上设置有一段刚性管体,在刚性管体的管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套环,固定套环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坡面,坡面之间的固定套环外壁上设置有内环状气囊和外环状气囊,内环状气囊设置在外环状气囊内腔,灌肠管的刚性管体的前端设置为前端柔性管体,前端柔性管体的管壁上均匀分布的开设有注气孔。该专利需要另配集便装置,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儿肠套叠治疗装置,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结肠注气以及钡灌肠、水灌肠,功能丰富,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带有集便器,方便清理。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儿肠套叠治疗装置,包括臀部托板、集便箱、灌肠管以及灌肠器。所述的臀部托板中间设有下凹的排便斗,所述的排便斗由四根弧形支撑条组成,所述的排便斗中心设有贯穿的管孔Ⅰ,所述的排便斗上方设有闷盖,所述的闷盖上设有把手。所述的集便箱位于排便斗下方,所述的集便箱上端面与臀部托板下端面密封连接,所述的集便箱下端面向下设有螺柱,所述的螺柱中间设有贯穿的管孔Ⅱ,所述的管孔Ⅱ轴线与管孔Ⅰ轴线重合。所述的集便箱左侧设有真空箱,所述的真空箱上方设有真空泵,所述的真空泵与真空箱之间连接有真空管,所述的真空箱下端面处设有排便门,所述的排便门与真空箱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的真空箱与集便箱之间通过排便管路贯通连接,所述的排便管路中间设有卡槽,所述的排便管路下方固定有排便阀门,所述的排便阀门内部设有推力弹簧Ⅰ,所述的推力弹簧Ⅰ上方设有弹簧座Ⅰ,所述的弹簧座Ⅰ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的挡板设于卡槽内部将排便管路堵死,所述的排便阀门下方外部设有拉环,所述的拉环与弹簧座Ⅰ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灌肠管前端依次设有中间管以及前端头,所述的灌肠管、中间管以及前端头的直径逐渐增大,所述的前端头设于排便斗内部,所述的前端头内部设有半球形的前端腔,所述的前端头端面上设有与前端腔贯通连接的排出孔,所述的中间管直径与管孔Ⅰ内径相同,所述的中间管上端穿入管孔Ⅰ与前端头贯通连接,所述的中间管末端与集便箱的底面接触,所述的灌肠管直径与管孔Ⅱ直径相同,所述的灌肠管上端穿入管孔Ⅱ与中间管贯通连接。所述的灌肠管上套设有锁块,所述的锁块上端面向上延伸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中间设有与螺柱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的锁块内部下方设有水平布置的推杆腔,所述的推杆腔远离锁块轴线的两端向上设有将推杆腔与螺纹孔贯穿连接的顶杆腔,所述的顶杆腔中间设有弹簧腔Ⅰ,所述的顶杆腔内部设有顶杆,所述的顶杆上端伸入到螺纹孔内部,所述的顶杆中间设有弹簧座Ⅱ,所述的弹簧座Ⅱ位于弹簧腔Ⅰ内部上方,所述的弹簧座Ⅱ与弹簧腔Ⅰ下端面之间设有推力弹簧Ⅲ,所述的顶杆下端设有斜面顶头,所述的斜面顶头斜边面向锁块轴线方向,所述的推杆腔内部设有端板,所述的端板上设有倾斜的导入口。所述的推杆腔靠近锁块轴线一端的外侧设有挤压板,所述的挤压板与端板之间固定有推杆,所述的推杆外侧套有推力弹簧Ⅱ。所述的灌肠管末端伸入到灌肠器内部并向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水管以及气管,所述的水管上设有水阀,所述的气管上设有气阀,所述的水阀以及气阀的手柄设于灌肠器上端面外部。所述的灌肠器内部左侧设有水箱,所述的水管穿设入水箱内部,其末端至于水箱内部下方,所述的水箱内部设有电子液位计、温度传感器、恒温加热器以及温包Ⅰ,所述的温包Ⅰ顶杆上设有堵板Ⅰ,所述的堵板Ⅰ位于水管端口的正下方且与其尺寸相同,所述的水箱左侧设有加水管,所述的加水管末端穿设至灌肠器外侧并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管帽。所述的水箱右侧设有气泵Ⅰ,所述的气泵Ⅰ与水箱之间设有气泵管。所述的气泵Ⅰ右侧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电源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的电源装置右侧设有气泵Ⅱ,所述的气泵Ⅱ右侧进气管道上末端设有滤网,所述的滤网镶嵌入灌肠器侧壁内部与外部贯通连接,所述的气泵Ⅱ上端排气口贯通连接有进气道,所述的进气道内部设有恒温加热片。所述的进气道上方贯通连接有气箱,所述的气箱上端设有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下端端头处设有温包Ⅱ,所述的温包Ⅱ顶杆末端设有与排气管尺寸相同的堵板Ⅱ,所述的温包Ⅱ与气箱内壁之间设有支撑架。所述的排气管与气管之间设有调压阀,所述的调压阀转柄设有灌肠器外部。所述的气管位于调压阀上方位置上向右设有保护气支管,所述的保护气支管末端贯通连接有过压保护器,所述的过压保护器内部左侧设有滑块,所述的过压保护器内部右侧设有压盘,所述的滑块与压盘之间设有推力弹簧Ⅳ,所述的压盘上转动连接有压力调节杆,所述的压力调节杆与过压保护器右端面螺纹连接,其右侧末端穿设至过压保护器外部,所述的过压保护器上端面上设有保护气排出孔,所述的过压保护器下端面设有泄气孔,当滑块位于最左侧时保护气排出孔完全漏出,当滑块向右移动时,使得保护气排出孔再一次完全漏出时,滑块将泄气孔完全遮挡。所述的保护气排出孔上方贯穿连接有保护气排出管。所述的气管上位于保护气支管上方处设有限压阀,所述的限压阀内部左侧设有密封槽,所述的限压阀内部右侧设有与密封槽贯通的弹簧腔Ⅱ,所述的弹簧腔Ⅱ与保护气排出管贯通连接,所述的密封槽内部设有左右滑动的密封板,所述的密封板右侧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右端穿设至弹簧腔Ⅱ内部并设有弹簧座Ⅲ,所述的连接杆外部套设有推力弹簧Ⅴ,所述的推力弹簧Ⅴ位于弹簧座Ⅲ与弹簧腔Ⅱ左端面之间。所述的真空泵、电子液位计、温度传感器、恒温加热器、气泵Ⅰ、气泵Ⅱ、恒温加热片、电源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的进气道内部设有三个恒温加热片,所述的恒温加热片表面上设有蜂窝状电热丝。优选的,所述的集便箱内部底面位于管孔Ⅱ的外围设有向上凸起的密封环,所述的中间管下端面设有与密封环配合连接的凹槽。优选的,所述的集便箱外围环绕有环绕水箱,所述的环绕水箱上方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水箱盖,所述的环绕水箱底部与集便箱之间设有排水阀,所述的排水阀内部设有阀体腔,所述的阀体腔将环绕水箱底部与集便箱贯通连接,所述的阀体腔面向环绕水箱的一端设有挡圈,所述的阀体腔内部面向集便箱的一侧设有阀体,所述的阀体内部设有排水通道,所述的排水通道由一条水平通道以及一条垂直通道贯通而成,所述的水平通道与环绕水箱贯通连接,垂直通道端口位于阀体下端面上,所述的阀体与挡圈之间设有拉力弹簧。优选的,所述的臀部托板上设有固定带,所述的固定带包括左侧环形带以及右侧环形带,所述的左侧环形带与臀部托板之间设有支带Ⅰ,所述的右侧环形带与臀部托板之间设有支带Ⅱ,所述的左侧环形带上设有针孔,所述的右侧环形带弧形两端各设有一个针孔卡头,所述的针孔卡头通过针孔将左侧环形带与右侧环形带固定连接。一种小儿肠套叠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患者放置在臀部托板上:取下闷盖,向上拉动前端头并将其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肠套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臀部托板(1)、集便箱(3)、灌肠管(6)以及灌肠器(7),所述的臀部托板(1)中间设有下凹的排便斗(1a),所述的排便斗(1a)由四根弧形支撑条组成,所述的排便斗(1a)中心设有贯穿的管孔Ⅰ(1b),所述的排便斗(1a)上方设有闷盖(2),所述的闷盖(2)上设有把手(2a),所述的集便箱(3)位于排便斗(1a)下方,所述的集便箱(3)上端面与臀部托板(1)下端面密封连接,所述的集便箱(3)下端面向下设有螺柱(3c),所述的螺柱(3c)中间设有贯穿的管孔Ⅱ(3c1),所述的管孔Ⅱ(3c1)轴线与管孔Ⅰ(1b)轴线重合,所述的集便箱(3)左侧设有真空箱(4),所述的真空箱(4)上方设有真空泵(4a),所述的真空泵(4a)与真空箱(4)之间连接有真空管(4a1),所述的真空箱(4)下端面处设有排便门(4b),所述的排便门(4b)与真空箱(4)内壁之间通过转轴(4b1)连接,所述的真空箱(4)与集便箱(3)之间通过排便管路(4c)贯通连接,所述的排便管路(4c)中间设有卡槽(4c1),所述的排便管路(4c)下方固定有排便阀门(4d),所述的排便阀门(4d)内部设有推力弹簧Ⅰ(4d2),所述的推力弹簧Ⅰ(4d2)上方设有弹簧座Ⅰ(4d11),所述的弹簧座Ⅰ(4d11)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板(4d1),所述的挡板(4d1)设于卡槽(4c1)内部将排便管路(4c)堵死,所述的排便阀门(4d)下方外部设有拉环(4d12),所述的拉环(4d12)与弹簧座Ⅰ(4d11)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灌肠管(6)前端依次设有中间管(6b)以及前端头(6c),所述的灌肠管(6)、中间管(6b)以及前端头(6c)的直径逐渐增大,所述的前端头(6c)设于排便斗(1a)内部,所述的前端头(6c)内部设有半球形的前端腔(6a),所述的前端头(6c)端面上设有与前端腔(6a)贯通连接的排出孔(6c1),所述的中间管(6b)直径与管孔Ⅰ(1b)内径相同,所述的中间管(6b)上端穿入管孔Ⅰ(1b)与前端头(6c)贯通连接,所述的中间管(6b)末端与集便箱(3)的底面接触,所述的灌肠管(6)直径与管孔Ⅱ(3c1)直径相同,所述的灌肠管(6)上端穿入管孔Ⅱ(3c1)与中间管(6b)贯通连接,所述的灌肠管(6)上套设有锁块(5),所述的锁块(5)上端面向上延伸有凸台(5e),所述的凸台(5e)中间设有与螺柱(3c)螺纹连接的螺纹孔(5d),所述的锁块(5)内部下方设有水平布置的推杆腔(5b),所述的推杆腔(5b)远离锁块(5)轴线的两端向上设有将推杆腔(5b)与螺纹孔(5d)贯穿连接的顶杆腔(5a),所述的顶杆腔(5a)中间设有弹簧腔Ⅰ(5c),所述的顶杆腔(5a)内部设有顶杆(5f),所述的顶杆(5f)上端伸入到螺纹孔(5d)内部,所述的顶杆(5f)中间设有弹簧座Ⅱ(5f1),所述的弹簧座Ⅱ(5f1)位于弹簧腔Ⅰ(5c)内部上方,所述的弹簧座Ⅱ(5f1)与弹簧腔Ⅰ(5c)下端面之间设有推力弹簧Ⅲ(5i),所述的顶杆(5f)下端设有斜面顶头(5f2),所述的斜面顶头(5f2)斜边面向锁块(5)轴线方向,所述的推杆腔(5b)内部设有端板(5g2),所述的端板(5g2)上设有倾斜的导入口(5g2),所述的推杆腔(5b)靠近锁块(5)轴线一端的外侧设有挤压板(5g),所述的挤压板(5g)与端板(5g2)之间固定有推杆(5g1),所述的推杆(5g1)外侧套有推力弹簧Ⅱ(5h),所述的灌肠管(6)末端伸入到灌肠器(7)内部并向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水管(6d)以及气管(6e),所述的水管(6d)上设有水阀(6d1),所述的气管(6e)上设有气阀(6e1),所述的水阀(6d1)以及气阀(6e1)的手柄设于灌肠器(7)上端面外部,所述的灌肠器(7)内部左侧设有水箱(8),所述的水管(6d)穿设入水箱(8)内部,其末端至于水箱(8)内部下方,所述的水箱(8)内部设有电子液位计(8c)、温度传感器(8d)、恒温加热器(8f)以及温包Ⅰ(8e),所述的温包Ⅰ(8e)顶杆上设有堵板Ⅰ(8e1),所述的堵板Ⅰ(8e1)位于水管(6d)端口的正下方且与其尺寸相同,所述的水箱(8)左侧设有加水管(8a),所述的加水管(8a)末端穿设至灌肠器(7)外侧并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管帽(8b),所述的水箱(8)右侧设有气泵Ⅰ(9),所述的气泵Ⅰ(9)与水箱(8)之间设有气泵管(9a),所述的气泵Ⅰ(9)右侧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电源装置(20)以及控制装置(10),所述的电源装置(20)右侧设有气泵Ⅱ(11),所述的气泵Ⅱ(11)右侧进气管道上末端设有滤网(12),所述的滤网(12)镶嵌入灌肠器(7)侧壁内部与外部贯通连接,所述的气泵Ⅱ(11)上端排气口贯通连接有进气道(14),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肠套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臀部托板(1)、集便箱(3)、灌肠管(6)以及灌肠器(7),所述的臀部托板(1)中间设有下凹的排便斗(1a),所述的排便斗(1a)由四根弧形支撑条组成,所述的排便斗(1a)中心设有贯穿的管孔Ⅰ(1b),所述的排便斗(1a)上方设有闷盖(2),所述的闷盖(2)上设有把手(2a),所述的集便箱(3)位于排便斗(1a)下方,所述的集便箱(3)上端面与臀部托板(1)下端面密封连接,所述的集便箱(3)下端面向下设有螺柱(3c),所述的螺柱(3c)中间设有贯穿的管孔Ⅱ(3c1),所述的管孔Ⅱ(3c1)轴线与管孔Ⅰ(1b)轴线重合,所述的集便箱(3)左侧设有真空箱(4),所述的真空箱(4)上方设有真空泵(4a),所述的真空泵(4a)与真空箱(4)之间连接有真空管(4a1),所述的真空箱(4)下端面处设有排便门(4b),所述的排便门(4b)与真空箱(4)内壁之间通过转轴(4b1)连接,所述的真空箱(4)与集便箱(3)之间通过排便管路(4c)贯通连接,所述的排便管路(4c)中间设有卡槽(4c1),所述的排便管路(4c)下方固定有排便阀门(4d),所述的排便阀门(4d)内部设有推力弹簧Ⅰ(4d2),所述的推力弹簧Ⅰ(4d2)上方设有弹簧座Ⅰ(4d11),所述的弹簧座Ⅰ(4d11)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板(4d1),所述的挡板(4d1)设于卡槽(4c1)内部将排便管路(4c)堵死,所述的排便阀门(4d)下方外部设有拉环(4d12),所述的拉环(4d12)与弹簧座Ⅰ(4d11)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灌肠管(6)前端依次设有中间管(6b)以及前端头(6c),所述的灌肠管(6)、中间管(6b)以及前端头(6c)的直径逐渐增大,所述的前端头(6c)设于排便斗(1a)内部,所述的前端头(6c)内部设有半球形的前端腔(6a),所述的前端头(6c)端面上设有与前端腔(6a)贯通连接的排出孔(6c1),所述的中间管(6b)直径与管孔Ⅰ(1b)内径相同,所述的中间管(6b)上端穿入管孔Ⅰ(1b)与前端头(6c)贯通连接,所述的中间管(6b)末端与集便箱(3)的底面接触,所述的灌肠管(6)直径与管孔Ⅱ(3c1)直径相同,所述的灌肠管(6)上端穿入管孔Ⅱ(3c1)与中间管(6b)贯通连接,所述的灌肠管(6)上套设有锁块(5),所述的锁块(5)上端面向上延伸有凸台(5e),所述的凸台(5e)中间设有与螺柱(3c)螺纹连接的螺纹孔(5d),所述的锁块(5)内部下方设有水平布置的推杆腔(5b),所述的推杆腔(5b)远离锁块(5)轴线的两端向上设有将推杆腔(5b)与螺纹孔(5d)贯穿连接的顶杆腔(5a),所述的顶杆腔(5a)中间设有弹簧腔Ⅰ(5c),所述的顶杆腔(5a)内部设有顶杆(5f),所述的顶杆(5f)上端伸入到螺纹孔(5d)内部,所述的顶杆(5f)中间设有弹簧座Ⅱ(5f1),所述的弹簧座Ⅱ(5f1)位于弹簧腔Ⅰ(5c)内部上方,所述的弹簧座Ⅱ(5f1)与弹簧腔Ⅰ(5c)下端面之间设有推力弹簧Ⅲ(5i),所述的顶杆(5f)下端设有斜面顶头(5f2),所述的斜面顶头(5f2)斜边面向锁块(5)轴线方向,所述的推杆腔(5b)内部设有端板(5g2),所述的端板(5g2)上设有倾斜的导入口(5g2),所述的推杆腔(5b)靠近锁块(5)轴线一端的外侧设有挤压板(5g),所述的挤压板(5g)与端板(5g2)之间固定有推杆(5g1),所述的推杆(5g1)外侧套有推力弹簧Ⅱ(5h),所述的灌肠管(6)末端伸入到灌肠器(7)内部并向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水管(6d)以及气管(6e),所述的水管(6d)上设有水阀(6d1),所述的气管(6e)上设有气阀(6e1),所述的水阀(6d1)以及气阀(6e1)的手柄设于灌肠器(7)上端面外部,所述的灌肠器(7)内部左侧设有水箱(8),所述的水管(6d)穿设入水箱(8)内部,其末端至于水箱(8)内部下方,所述的水箱(8)内部设有电子液位计(8c)、温度传感器(8d)、恒温加热器(8f)以及温包Ⅰ(8e),所述的温包Ⅰ(8e)顶杆上设有堵板Ⅰ(8e1),所述的堵板Ⅰ(8e1)位于水管(6d)端口的正下方且与其尺寸相同,所述的水箱(8)左侧设有加水管(8a),所述的加水管(8a)末端穿设至灌肠器(7)外侧并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管帽(8b),所述的水箱(8)右侧设有气泵Ⅰ(9),所述的气泵Ⅰ(9)与水箱(8)之间设有气泵管(9a),所述的气泵Ⅰ(9)右侧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电源装置(20)以及控制装置(10),所述的电源装置(20)右侧设有气泵Ⅱ(11),所述的气泵Ⅱ(11)右侧进气管道上末端设有滤网(12),所述的滤网(12)镶嵌入灌肠器(7)侧壁内部与外部贯通连接,所述的气泵Ⅱ(11)上端排气口贯通连接有进气道(14),所述的进气道(14)内部设有恒温加热片(13),所述的进气道(14)上方贯通连接有气箱(15),所述的气箱(15)上端设有排气管(15d),所述的排气管(15d)下端端头处设有温包Ⅱ(15a),所述的温包Ⅱ(15a)顶杆末端设有与排气管(15d)尺寸相同的堵板Ⅱ(15c),所述的温包Ⅱ(15a)与气箱(15)内壁之间设有支撑架(15b),所述的排气管(15d)与气管(6e)之间设有调压阀(16),所述的调压阀(16)转柄设有灌肠器(7)外部,所述的气管(6e)位于调压阀(16)上方位置上向右设有保护气支管(6f),所述的保护气支管(6f)末端贯通连接有过压保护器(17),所述的过压保护器(17)内部左侧设有滑块(17c),所述的过压保护器(17)内部右侧设有压盘(17e),所述的滑块(17c)与压盘(17e)之间设有推力弹簧Ⅳ(17f),所述的压盘(17e)上转动连接有压力调节杆(17d),所述的压力调节杆(17d)与过压保护器(17)右端面螺纹连接,其右侧末端穿设至过压保护器(17)外部,所述的过压保护器(17)上端面上设有保护气排出孔(17b),所述的过压保护器(17)下端面设有泄气孔(17a),当滑块(17c)位于最左侧时保护气排出孔(17b)完全漏出,当滑块(17c)向右移动时,使得保护气排出孔(17b)再一次完全漏出时,滑块(17c)将泄气孔(17a)完全遮挡,所述的保护气排出孔(17b)上方贯穿连接有保护气排出管(17g),所述的气管(6e)上位于保护气支管(6f)上方处设有限压阀(18),所述的限压阀(18)内部左侧设有密封槽(18a),所述的限压阀(18)内部右侧设有与密封槽(18a)贯通的弹簧腔Ⅱ(18b),所述的弹簧腔Ⅱ(18b)与保护气排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清
申请(专利权)人:徐学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