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6182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8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外用中药擦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1‑5份、苦参1‑5份、野坝子1‑5份、丹参1‑5份、黄芩1‑5份、雪胆1‑5份、甘草1‑5份、冰片0.5‑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并按中医的配伍组方要求,以君,臣,佐,使进行组方,最终选择青蒿、苦参、野坝子、丹参、黄芩、雪胆、甘草、冰片8味药物作为防治粉刺的原料药,其疗效高,药物无相互影响,毒副作用小;本发明专利技术从配方上以中药的药理功效组方,减少用药,节约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合理,有效成份提取更完全,不用添加任何防腐剂,药物的稳定性强,药效高。

External use Chinese medicine liniment for preventing acne skin diseas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niment for preventing acne skin diseases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external Chinese medicine liniment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with weight parts: Artemisia annua 1 5, Sophora flavescens 1 5, wild basi 1 5, Salvia miltiorrhiza 1 5,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1 5, snow gall 1 5, licorice 1 5, borneol 0.5 1. The external Chinese medicine liniment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acne skin diseas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atibility prescrip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monarch, the minister and the assistant, the prescription is made, and the Artemisia annua, the Sophora flavescens, the wild bazi, the salvia miltiorrhiza, the scutellaria, the snow gall, the licorice and the borneol are finally selected as the raw material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acne diseases, with high curative effect, no mutual influence and toxicit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side effects, less medication and cost, reasonable technology, more complete extraction of effective ingredients, no need to add any preservatives, strong stability and high efficacy of th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是一种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粉刺,俗称青春痘、暗疮、现代医学称痤疮,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粉刺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内分泌因素、皮脂的作用、毛囊内微生物是粉刺发病的主要因素。据学者们统计,在青春期男性有95%,女性有85%患过不同程度的粉刺。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现代医学发现皮脂毛囊中存在的四组微生物(毛囊蠕形螨虫、痤疮棒状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卵圆形糠疹芽抱菌)虽均能分解脂肪,但以痤疮棒状杆菌和毛囊蠕形螨为特点,只有此种菌减少时游离脂肪酸才减少。虽然痤疮棒状杆菌在皮表脂类的游离脂肪酸产生中起主要作用,但却不是唯一的原因,主要是毛囊蠕形螨寄生造成,致使毛囊壁损伤破裂阻塞,皮脂排泻障碍引起粉刺。继而引发感染,导致角化细胞、皮脂和皮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以及痤疮棒状杆菌等进入真皮中,从而引起毛囊周围不同程度的深部炎症结节。治疗方面,西药多用激素类如乙烯雌酚、抗菌素如四环药类和维生素B族,这类治疗方法只能治表,且不宜久服,因内分泌和生理因素,愈后易复发。局部治疗多用霜剂涂于患处,如GN1137890A95106278.6公开的消除痤疮及其沉积色素的美容品青春霜,它是由田竹草萃取液、维生素C、珍珠粉、甲硝唑、甘油及其它化妆品添加剂加工成膏,这类产品对痤疮及其沉积色素有一定治疗作用,但对皮肤存有一定刺激性,且膏状制剂涂抹后防碍皮肤正常代谢。现在也出现了许多防治痤疮皮肤病的中药,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1年4月20日公开了一项公开号为CN102018937A,申请号为201010585918.9,名称为“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及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所用原料及质量份数为:白芷、苦参、黄芩、黄柏、大黄、金银花、野菊花、芦荟、栀子、薄荷、姜黄、茯苓各50-70份,胆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葛根、玉竹各30-50份,珍珠粉、硫磺、冰片各6份。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粉刺、痤疮、及其痤疮后留下的疤痕。它属于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廉。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1年7月6日公开了一项公开号为CN102114216A,申请号为201010571732.8,名称为“一种外敷抗菌消炎药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敷抗菌消炎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消炎药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原料薄荷、荆芥、防风、大黄、黄柏、穿心莲、连翘、黄芩、柴花地丁、丹参、苦参、白芷、牡丹皮、芦荟、黄芪、大青叶、青蒿、龙胆草、紫草、甘草、五倍子、黄连、决明子、板蓝根、金银花、菊花、山楂、百部、艾叶、蛇床子、冰片粉、硼砂粉、蜂蜜、丙三醇、丙二醇、吐温60、OP10、蓖麻油、松节油加工制成。本产品抗菌消炎效果好,细菌不会产生抗体,避免细菌变异成超级细菌,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但是上述两篇专利文献中的中药配方依然存在以下缺点:未按中医的配方原则:方从法出、以君、臣、佐、使的配伍组方,其配方用药复杂,功用不明确,疗效不高,药物有相互影响,增加毒副作用;上述专利中的中药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未按中药的有效成份选用提取溶液,粉碎后直接外用,所以存在有效成份提取不完全等缺陷和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1-5份、苦参1-5份、野坝子1-5份、丹参1-5份、黄芩1-5份、雪胆1-5份、甘草1-5份、冰片0.5-1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1份、苦参1份、野坝子1份、丹参1份、黄芩1份、雪胆1份、甘草1份、冰片0.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5份、苦参5份、野坝子5份、丹参5份、黄芩5份、雪胆5份、甘草5份、冰片1份。一种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青蒿1-5份、苦参1-5份、野坝子1-5份、丹参1-5份、黄芩1-5份、雪胆1-5份、甘草1-5份、冰片0.5-1份,备用;B、然后将青蒿、苦参、野坝子、丹参、黄芩、雪胆、甘草和冰片分别粉碎成20-40目粉粒;C、配制水醇溶液:取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40-50份、软化水40-60份,配置成水醇溶液,再用硼酸调节pH值至5.5-6.5;D、将步骤B得到的粉粒加入水醇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在常温下浸渍回流循环提取,每次进行浸渍回流循环提取0.5-2h,静置24h后再进行浸渍回流循环提取0.5-2h,重复浸渍回流循环提取4-7次,静置、过滤、滤液灌装即得成品。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D中,浸渍回流循环提取为浸渍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交替循环使用对药物进行提取的方法。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软化水的制备方法为:将饮用水放入加热到90-92℃,保持3-5分钟,然后冷却、过滤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根据中医辩病施治与辩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并按中医的配伍组方要求,以君,臣,佐,使进行组方,最终选择青蒿、苦参、野坝子、丹参、黄芩、雪胆、甘草、冰片8味药物作为防治粉刺的原料药,其疗效高,药物无相互影响,毒副作用小;本专利技术从配方上以中药的药理功效组方,减少用药,节约成本;本专利技术工艺合理,有效成份提取更完全,不用添加任何防腐剂,药物的稳定性强,药效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1份、苦参1份、野坝子1份、丹参1份、黄芩1份、雪胆1份、甘草1份、冰片0.5份。一种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青蒿1份、苦参1份、野坝子1份、丹参1份、黄芩1份、雪胆1份、甘草1份、冰片0.5份,备用;B、然后将青蒿、苦参、野坝子、丹参、黄芩、雪胆、甘草和冰片分别粉碎成20目粉粒;C、配制水醇溶液:取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40份、软化水60份,配置成水醇溶液,再用硼酸调节pH值至5.5;D、将步骤B得到的粉粒加入水醇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在常温下浸渍回流循环提取,每次进行浸渍回流循环提取0.5h,静置24h后再进行浸渍回流循环提取0.5h,重复浸渍回流循环提取4次,静置、过滤、滤液灌装即得成品。步骤D中,浸渍回流循环提取为浸渍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交替循环使用对药物进行提取的方法;单次浸渍提取或回流提取的时间不限,保持每次进行浸渍回流循环提取0.5h即可。所述的软化水的制备方法为:采用GB5749《生活饮用水》、含有多种矿物成分的饮用水,将饮用水放入加热到90℃,保持3分钟,然后冷却、过滤即得;该软化水去除了水中钙镁离子及大分子胶体物质,水分子集团小,渗透性好,有较强活性。该外用中药擦剂的使用方法为:使用时,用棉签沾药液涂擦患处或药液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1‑5份、苦参1‑5份、野坝子1‑5份、丹参1‑5份、黄芩1‑5份、雪胆1‑5份、甘草1‑5份、冰片0.5‑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1-5份、苦参1-5份、野坝子1-5份、丹参1-5份、黄芩1-5份、雪胆1-5份、甘草1-5份、冰片0.5-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1份、苦参1份、野坝子1份、丹参1份、黄芩1份、雪胆1份、甘草1份、冰片0.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5份、苦参5份、野坝子5份、丹参5份、黄芩5份、雪胆5份、甘草5份、冰片1份。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防治粉刺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擦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青蒿1-5份、苦参1-5份、野坝子1-5份、丹参1-5份、黄芩1-5份、雪胆1-5份、甘草1-5份、冰片0.5-1份,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雪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