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学致专利>正文

一种超音波导引及注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611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8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音波导引及注射方法,以独特的摆位姿势再加上病患另一侧的手适度的压著肘关节能让肩峰下滑囊在超音波下更容易显影,并且可在棘上肌肌腱长轴下由近端进针;由于独特的摆位姿势可姿位引流肩峰下滑囊积液,并且将超音波探头移至肱骨大结节附近在矢状面下,由近端将积液抽吸。通过本案的技术手段可达到内旋肱骨大结节,防止肩胛骨遮挡肩峰下滑囊显影,并且容易进针。

A supersonic waveguide injection and injec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ultrasonic waveguide guide and injection method, in which the subacromial bursa can be easily visualized under ultrasound with a unique posture and a proper compression of the elbow join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tient's hand, and can be inserted from the proximal end under the long axis of the superior spinous muscle tendon; and the subacromial bursa can be drained in a postural position due to a unique posture posture. Hydrocele was removed and the ultrasonic probe was moved to the vicinity of the greater tubercle of the humerus under the sagittal plane and sucked from the proximal end. Through the technical means of this case, the greater tubercle of internal rotation of humerus can be achieved, scapula can be prevented from occluding subacromial bursa development, and needle insertion is eas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音波导引及注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音波导引及注射方法。
技术介绍
骨骼肌肉超音波导引下肩峰下滑囊1注射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技术;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将肩峰下滑囊1积液抽吸或者注射具有止痛效果的针剂在肩峰下滑囊1,可减缓肩膀产生的剧烈疼痛感。图1为肩峰下滑囊1的构造图,肩峰下滑囊1位于肩胛骨2下方与肱骨大结节3之间,为了探测出肩峰下滑囊1位置,医师会要求病患插腰把手置于髋部方式,通过超音波器材探测位置后,在通过上述的注射针剂或是将肩峰下滑囊1积液抽吸。但是在临床上病患以插腰的姿势检测肩峰下滑囊1位置以及进行注射或抽吸的疗程常常发现下列的问题:(1)肩峰下滑囊1容易被肩峰或者被肱骨大结节3遮挡,导致入针容许角度受限易误刺肱骨大结节;(2)在注射或抽吸中,又能分成远端进针或近端进针两种,以远端进针而言,现用的检测方式患者需要缩著脖子和针头略为朝上方进针,这样的姿势会造成医生与病患之间会感受别扭与坐姿不舒适,且远端进针是由下往上进针,范围相对狭小(约进针角度小于10°),肱骨大结节3挡住进针方向,容易产生插入过深碰触肱骨大结节3,若入针角度太浅则无法到三角肌里面;(3)近端进针则由上往下进针,容易被肩胛2下缘的骨头所挡住造成进针困难,进针角度则不免相当陡,且超音波探针不容易让针头显影;(4)以插腰把手置于髋部方式也造成病患与医师在检测或注射进针的过程相当疲劳;(5)现有的插腰把手置于髋部的姿势无法达到引流积液的效果,在超音波器材显示下会造成医师判读数据不正确而不去抽吸积液,使得病患就诊后仍感觉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超音波导引及注射方法,通过独特的摆位姿势让超音波探头在侦测时,让超音波探头显示时能保持和超音波机器的萤幕平行状态,提供医师最舒适的进针姿势,让肩峰下滑囊容易显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音波导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手摊平伸直;步骤二:掌心朝下,手臂朝腹部方向旋转;步骤三:将另一支手捉住旋转侧的手肘;步骤四:通过超音波器材的探头移至一肱骨大结节附近的矢状面;步骤五:经由上述超音波器材的探头将一肩峰下滑囊显示于显示器。一种通过超音波导引的注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应用权利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超音波导引方法;步骤二:将一注射针由棘上肌肌腱长轴下由近端进针,且该超音波探头移到矢状面。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注射针是抽出所述肩峰下滑囊的积液。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注射针进针角度为15°以上进针。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超音波探头移到矢状面时,该超音波探头与显示器的画面保持平行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1)、经由超音波导引的独特摆位姿势,病患不需要缩脖子,医师也不需要弯身进行检测;换言之即是病患与医师之间以最舒服情况下进行超音波侦测及引导肩峰下滑囊的位置;(2)、由独特摆位姿势透过超音波器材检测肩峰下滑囊,该肩峰下滑囊内的积液集中,且超音波器材准确显影,能协助医师快速判断是否要抽吸积液;(3)、独特摆位姿势能避免肩胛骨下缘的骨头遮挡肩峰下滑囊,当进针时是由棘上肌肌腱长轴下由近端进针,具有高准确性,且让医师能在操作时相当自在,进行肩峰下滑囊注射,避免注射针插入骨头或者没有到达肩峰下滑囊的位置;(4)、本案另一个特点在于针对治疗棘上肌肌腱钙化性炎相当有效,在超音波机器的萤幕平行状态下进行肩峰下滑囊的注射,使得肩峰下滑囊稍微扩张使得针头容易在肩峰下滑囊内微调角度,再针对钙化的病灶来回进行开窗术。【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肩峰下滑囊的构造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超音波导引方法动作示意图,其表示出病患的手伸直的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超音波导引方法动作示意图,其表示出病患旋转手臂状态;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超音波导引方法动作示意图,其表示出病患将另一支手捉住旋转侧的手肘;图6是本专利技术独特摆位姿势在超音波器材下的显影状态,其中,该肩峰下滑囊厚度约0.98公分可以抽吸积液;图7是本专利技术在矢状面下近端进针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在收吸积液中的超音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在收吸完积液的超音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进针角度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应用在治疗棘上肌肌腱钙化性炎示意图。图中:其中,1、肩峰下滑囊;2、肩胛骨;3、肱骨大结节;A、手;A1、掌心;B、手;SP、矢状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3至6图,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音波导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如图3所示,将手A摊平伸直;步骤二:如图4所示,掌心A1朝外,手臂朝腹部方向旋转;步骤三:如图5所示,将另一支手B捉住旋转侧的手A的手肘或肘关节;步骤四:如图6所示,透过一超音波器材的探头移至一肱骨大结节3附近的矢状面(以下元件符号以SP代表)下;步骤五:如图6所示,经由该超音波器材的探头将一肩峰下滑囊1显示于一显示器。透过上述的步骤方法,本案的医师与病患在检测的过程中保持著正常的坐姿即可进行肩峰下滑检测,由于病患的肩胛骨2与肱骨大结节3都呈现内旋,使得超音波器材的探头能准确的探测肩峰下滑囊1的位置。并且,病患在本案独特摆位姿势下,能让肩峰下滑囊1集中积液(姿位引流poolingeffect),因此,透过超音波探测后,能准确的将肩峰下滑囊1显示于一显示器,医师能透过超音波器材的影像量测下,正确做出是否要抽吸积液的决定,一般而言积液低于0.5公分以下是无法抽吸积液,本案所提供的技术可将积液集中并抽吸。在上述的实施方式,若病患不方便旋转手臂时,亦可透过下述方法达到摆位姿势,同样的先伸直手A,接著旋转身体朝著手臂方向,再以另一只B捉握手肘,即可达到第3-5图的摆位姿势。请参阅图7至图10,本案进一步可通过上述的超音波引导方式衍生出一注射方法其包含:(1)应用前述的超音波导引方法;(2)将一注射针由棘上肌肌腱长轴下由近端进针,且该超音波探头移到矢状面SP下,可将肱骨大结节3外侧的肩峰下滑囊1积液顺利抽吸。请继续参阅图6至图9,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以抽吸肩峰下滑囊1积液;如图6所示,独特摆位姿势下,能让肩峰下滑囊1集中积液,在图6中肩峰下滑囊1的积液大约0.98公分,可以抽吸积液,如图7所示,医师即可透过注射针由棘上肌肌腱长轴下由近端进针,且该超音波探头移到矢状面SP,如图7中,在进针时注射针不会被肩胛骨2所遮挡,相当容易进针,医师可依据积液的位置微调注射针的角度,如图8即是在抽吸积液的过程,医师将肩峰下滑囊1的积液逐渐地抽出,当积液抽出后该肩峰下滑囊1会逐渐回复到原有的大小;如图9所示,将肩峰下滑囊1的积液完全抽出后的状态,据此,能减缓病患的疼痛感,当然也能注射如止痛药的针剂於肩峰下滑囊1减轻疼痛感并增加恢复速度。如图10所示,透过本案的技术由于肩胛骨2及肱骨大结节3不会遮挡进针方向及位置,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大致上能从进针角度容许由15°以上,相较于现有技术医师要从小于10°进针方式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可减轻医师进针的难度,并能对病患不舒服处进行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音波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手摊平伸直;步骤二:掌心朝下,手臂朝腹部方向旋转;步骤三:将另一支手捉住旋转侧的手肘;步骤四:通过超音波器材的探头移至一肱骨大结节附近的矢状面;步骤五:经由上述超音波器材的探头将一肩峰下滑囊显示于显示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音波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手摊平伸直;步骤二:掌心朝下,手臂朝腹部方向旋转;步骤三:将另一支手捉住旋转侧的手肘;步骤四:通过超音波器材的探头移至一肱骨大结节附近的矢状面;步骤五:经由上述超音波器材的探头将一肩峰下滑囊显示于显示器。2.一种通过超音波导引的注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应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超音波导引方法;步骤二:将一注射针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学致
申请(专利权)人:余学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