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4968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其特包括:转接横杆、第一旋转卡件和第二旋转卡件、第一扶手连接件和第二扶手连接件;第一旋转卡件与第二旋转卡件均包括横杆连接部和卡件对接部;第一扶手连接件与第二扶手连接件均包括扶手连接部和连接件对接部;转接横杆的第一端部插入第一旋转卡件的横杆连接部,第二端部插入第二旋转卡件的横杆连接部;第一扶手连接件的转轴安装槽插入第一旋转卡件的转轴。本新型楼梯扶手连接装置是专门为装配式建筑设计,安装方便、使用灵活、角度可时随调节,解决了装配式建筑楼梯由于构件工厂预制误差、现场施工安装偏差等因素带来的安装不协调、甚至安装不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预制型建筑施工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生产、运输、安装等因素,装配式楼梯的上下两跑一般是两个独立的结构,通常在厂里生产完成后,在现场进行拼装,最后利用连接件将上下两跑楼梯连接为一体,但是由于构件工厂预制误差、现场施工安装偏差等因素,往往存连接件安装不协调、不统一、甚至安装不上的问题,导致上下两跑之间的连接成为楼梯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以解决上下两跑之间的连接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其包括:转接横杆、第一旋转卡件和第二旋转卡件、第一扶手连接件和第二扶手连接件;所述第一旋转卡件与第二旋转卡件均包括横杆连接部和卡件对接部,横杆连接部和卡件对接部垂直连接为一体,在横杆连接部的一侧具有转轴;所述第一扶手连接件与第二扶手连接件均包括扶手连接部和连接件对接部,扶手连接部和连接件对接部垂直连为一体,在连接件对接部设置转轴安装槽;转接横杆的第一端部插入第一旋转卡件的横杆连接部,第二端部插入第二旋转卡件的横杆连接部;第一扶手连接件的转轴安装槽插入第一旋转卡件的转轴,第二扶手连接件的转轴安装槽插入第二旋转卡件的转轴。本技术如上所述的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进一步,第一旋转卡件与第二旋转卡件的卡件对接部的外部轮廓为圆弧结构,内部轮廓为圆弧结构。本技术如上所述的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进一步,第一扶手连接件与第二扶手连接件的连接件对接部的外部轮廓为圆弧结构;第一扶手连接件与第二扶手连接件的扶手连接部的内部轮廓为圆弧结构。本技术如上所述的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进一步,所述转接横杆为铝合金型管,第一旋转卡件、第二旋转卡件、第一扶手连接件和第二扶手连接件均为铝铸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楼梯扶手连接装置是专门为装配式建筑设计,安装方便、使用灵活、角度可时随调节,不仅体现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理念,满足楼梯扶手的使用功能,而且很好地解决了装配式建筑楼梯由于构件工厂预制误差、现场施工安装偏差等因素带来的安装不协调、甚至安装不上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1为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俯视示意图;图1-2为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正视示意图;图1-3为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后视示意图;图1-4为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左侧示意图;图2-1为一种实施例的转接横杆俯视示意图;图2-2为一种实施例的转接横杆正视示意图;图2-3为一种实施例的转接横杆左侧示意图;图3-1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旋转卡件俯视示意图;图3-2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旋转卡件正视示意图;图3-3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旋转卡件后视示意图;图3-4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旋转卡件左侧示意图;图3-5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旋转卡件右侧示意图;图3-6为图3-3的E-E剖视图;图3-7为图3-3的F-F剖视图;图3-8为图3-3的G-G剖视图;图4-1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扶手连接件俯视示意图;图4-2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扶手连接件正视示意图;图4-3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扶手连接件后视示意图;图4-4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扶手连接件左侧示意图;图4-5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扶手连接件右侧示意图;图4-6为图4-3的A-A剖视图;图4-7为图4-3的B-B剖视图;图4-8为图4-3的C-C剖视图;图4-9为图4-1的D-D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转接横杆,2、第一扶手连接件,21、扶手连接部,22、连接件对接部,23、扶手连接部的内部轮廓,24、转轴安装槽,3、第一旋转卡件,31、横杆连接部,32、卡件对接部,33、转轴。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1至1-4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其包括:转接横杆1、第一旋转卡件3和第二旋转卡件、第一扶手连接件2和第二扶手连接件;如图3-1至3-8所示,第一旋转卡件3与第二旋转卡件均包括横杆连接部31和卡件对接部32,横杆连接部31和卡件对接部32垂直连接为一体,在横杆连接部31的一侧具有转轴33;如图4-1至4-9所示,第一扶手连接件2与第二扶手连接件均包括扶手连接部21和连接件对接部22,扶手连接部21和连接件对接部22垂直连为一体,在连接件对接部22设置转轴安装槽24;转接横杆1的第一端部插入第一旋转卡件3的横杆连接部31,第二端部插入第二旋转卡件的横杆连接部31;第一扶手连接件2的转轴安装槽24插入第一旋转卡件3的转轴33,第二扶手连接件的转轴安装槽24插入第二旋转卡件的转轴33。为了解决上下两跑之间的连接问题,本新型通过扶手连接件与上下跑扶手连接,随后分别与旋转卡件、转接横杆组合,实现了楼梯扶手转弯处的完美组合,随着扶手连接件绕旋转卡件的转动,能满足-30°~30°范围内任意坡度的调动,当两个扶手连接件与上下跑扶手坡度一致时用螺丝钉固定,从而完美的解决了装配式楼梯两跑之间因坡度不统一或不协调带来的安装难题。在一种优选实施例的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中,如图3-4、3-6、3-8所示,第一旋转卡件3与第二旋转卡件的卡件对接部32的外部轮廓为圆弧结构,内部轮廓为圆弧结构。在一种优选实施例的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中,如图4-6、4-7所示,第一扶手连接件2与第二扶手连接件的连接件对接部22的外部轮廓为圆弧结构,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棱角刮伤使用者;如图4-8所示,第一扶手连接件与第二扶手连接件的扶手连接部的内部轮廓23为圆弧结构。在一种优选实施例的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中,转接横杆1为铝合金型管,转接横杆1的结构如图2-1至2-3所示,在矩形轮廓的相对两边为半圆形结构,其作用是提供更加稳固的连接,防止插入旋转卡件后发生旋转;同时由于边缘为弧形结构,能够防止楼梯使用者碰撞棱角造成伤害。为了便于制造生产,第一旋转卡件3、第二旋转卡件、第一扶手连接件2和第二扶手连接件均为铝铸件。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专利技术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技术之目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横杆、第一旋转卡件和第二旋转卡件、第一扶手连接件和第二扶手连接件;所述第一旋转卡件与第二旋转卡件均包括横杆连接部和卡件对接部,横杆连接部和卡件对接部垂直连接为一体,在横杆连接部的一侧具有转轴;所述第一扶手连接件与第二扶手连接件均包括扶手连接部和连接件对接部,扶手连接部和连接件对接部垂直连为一体,在连接件对接部设置转轴安装槽;转接横杆的第一端部插入第一旋转卡件的横杆连接部,第二端部插入第二旋转卡件的横杆连接部;第一扶手连接件的转轴安装槽插入第一旋转卡件的转轴,第二扶手连接件的转轴安装槽插入第二旋转卡件的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楼梯扶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横杆、第一旋转卡件和第二旋转卡件、第一扶手连接件和第二扶手连接件;所述第一旋转卡件与第二旋转卡件均包括横杆连接部和卡件对接部,横杆连接部和卡件对接部垂直连接为一体,在横杆连接部的一侧具有转轴;所述第一扶手连接件与第二扶手连接件均包括扶手连接部和连接件对接部,扶手连接部和连接件对接部垂直连为一体,在连接件对接部设置转轴安装槽;转接横杆的第一端部插入第一旋转卡件的横杆连接部,第二端部插入第二旋转卡件的横杆连接部;第一扶手连接件的转轴安装槽插入第一旋转卡件的转轴,第二扶手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昱张健飞陈宝光孙松峰毕岩刘长城李明慧赵崔勇王柯循武骏宇刘华庆张小福高增俊高宝虎田强张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集成房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