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
本技术属于建筑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
技术介绍
当工程结构的荷载较大、地基土质又较软弱(强度不足或压缩性大)、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时、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各种人工加固处理的方法、以改善地基性质、提高承载力、增加稳定性、减少地基变形和基础埋置深度,地基加固的原理是:将土质由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高变低、即可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工程实践中各种加固方法、诸如机械碾压法、重锤夯实法、挤密桩法、化学加固法、预压固结法、深层搅拌法等均是从这一加固原理出发。但在拟定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方面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严禁单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否则、不仅会增加工程费用、而且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现有的地基加固桩还存在着抗压效果差且承受能力较小、防护效果差且容易受到水或潮湿空气的影响、紧固性较差且容易松动和容易出现倾斜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以解决现有的地基加固桩抗压效果差且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其特征在于,该建筑地基加固桩,包括加固桩主体(1),减压块结构(2),加固架结构(3),防护边结构(4),连接底座结构(5)和连接环结构(6),所述的减压块结构(2)安装在加固桩主体(1)和加固桩主体(1)之间;所述的加固架结构(3)和防护边结构(4)分别镶嵌在加固桩主体(1)的内部;所述的连接底座结构(5)安装在加固桩主体(1)的底部;所述的连接环结构(6)套接在加固桩主体(1)外壁的上方;所述的减压块结构(2)包括支撑柱(21),挤压盘(22),减压圈(23),第一加固块(24),左弧形板(25),右弧形板(26),减压块主体(27),第二加固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其特征在于,该建筑地基加固桩,包括加固桩主体(1),减压块结构(2),加固架结构(3),防护边结构(4),连接底座结构(5)和连接环结构(6),所述的减压块结构(2)安装在加固桩主体(1)和加固桩主体(1)之间;所述的加固架结构(3)和防护边结构(4)分别镶嵌在加固桩主体(1)的内部;所述的连接底座结构(5)安装在加固桩主体(1)的底部;所述的连接环结构(6)套接在加固桩主体(1)外壁的上方;所述的减压块结构(2)包括支撑柱(21),挤压盘(22),减压圈(23),第一加固块(24),左弧形板(25),右弧形板(26),减压块主体(27),第二加固块(28)和受力盒(29),所述的挤压盘(22)分别焊接在支撑柱(21)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减压圈(23)套接在支撑柱(21)的外壁上;并在内部镶嵌有第一加固块(24);所述的减压块主体(27)胶接在受力盒(29)内部的外侧,并在内部镶嵌有第二加固块(28);所述的受力盒(29)套接在挤压盘(22)的外壁上;所述的加固架结构(3)包括安装钢筋(31),套接管(32),第一安装孔(33),第二安装孔(34),加固钢筋(35)和顶紧螺栓(36),所述的套接管(32)套接在安装钢筋(31)的外壁上,并焊接住;所述的第一安装孔(33)和第二安装孔(34)分别开设在套接管(32)的左侧,并在内部插接有加固钢筋(35);所述的顶紧螺栓(36)穿过套接管(32)与加固钢筋(35)连接;所述的防护边结构(4)包括固定钢筋(41),连接块(42),第一防护板(43),第二防护板(44)和第三防护板(45),所述的连接块(42)左端与固定钢筋(41)焊接,右端与第一防护板(43)胶接;所述的第二防护板(44)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防护板(43)和第三防护板(45)连接;所述的连接底座结构(5)包括盒体(51),盒腔(52),穿插管(53),受力块(54),破土头(55),旋转杆(56)和固定杆(57),所述的盒腔(52)开设在盒体(51)的内部;所述的穿插管(53)分别焊接在盒体(51)左右两端的下部;所述的受力块(54)和破土头(55)相互焊接,并放置在盒腔(52)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旋转杆(56)下部的左右两端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