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机集成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485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工设施领域内的一种门机集成坝,包括安装在闸墙之间的门体,门体的左右两侧通过安装侧止水橡皮与闸墙形成密封结构防止侧面漏水,门体的底部与底槛之间安装有底止水橡皮形成密封结构防止底部漏水,所述底槛上固定有若干支铰座;门体底部与支铰座的前端经前销轴铰接连接,门体背水侧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一端经上销轴铰接连接在门体背面,液压油缸的另一端经后销轴铰接连接在支铰座的后端。该装置成本低廉、控制简单、管理方便,其可用于各种河道中,尤其是在较宽的河道上实施,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机集成坝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工设施,尤其涉及一种翻转式闸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内容,其除应符合防洪安全要求外,还需满足改善和美化环境要求,从而要求水利工程逐步实现从传统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的转变,注重水利工程的景观和美学要求,寻求城市景观水利规划设计的新思路。由于传统闸门布置需要较厚的闸墩及突起的启闭机排架,影响防洪能力及景观效果,为顺应景观水利的要求,各类新型闸门大量涌现,目前国内外使用较为广泛的具有景观功能的闸门,主要有橡胶坝、钢坝、翻板门等。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底横轴钢坝闸门,其结构主要包括安装在门槽内的门体,门体的左右两侧通过安装侧止水橡皮与门槽形成密封结构防止侧面漏水,门体的底部与底槛之间安装有底止水橡皮形成密封结构防止底部漏水,所述底槛上固定有支铰座;门体底部设有底轴管,底轴管从河道两侧的闸墙穿过并伸入到启闭机室内,底轴管两端或一端设有拐臂,拐臂与启闭机的活塞杆伸出端相铰接,启闭机的油缸体铰接在启闭机室内,底轴管是整体相连的。当启闭机驱动拐臂转动时,门体旋转立起进行拦水,门体放倒实现放水。其不足之处在于:1、为保证启闭机可以从两端驱动整个门体转动,需要设置较大强度的底轴管,而且底轴管必须是一体的,尤其是针对较宽河道,底轴管的尺寸增加,导致成本急剧上升,底轴管需要与支铰座之间形成活动偶件,其防腐要求、强度要求、同轴度要求等均比较高,相当于大尺寸的精加工部件,其造价大约为整体钢坝闸门的40%以上。2、由于是从两端或一端驱动门体转动,导致启闭机需要设置较大,拐臂也需要设置较大尺寸,启闭机本身是一种油缸,其需要设置在启闭机室内,因此,启闭机室的设置也会造成成本上升。3、由于来自上游的水的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河道内往往需要设置多个中墩,用于安装支撑底轴管的支铰座,中墩的尺寸也相应地比较大,这样设置会严重影响行洪。4、由于底轴管穿墙设置,导致底轴管与启闭机室之间密封处理较为困难,常常因为从河道向启闭机室内漏水,导致启闭机、电控装置锈蚀以及绝缘失效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机集成坝,使其造价低廉,控制简单,不影响河道行洪。为此,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门机集成坝,包括安装在闸墙之间的门体,门体的左右两侧通过安装侧止水橡皮与闸墙形成密封结构防止侧面漏水,门体的底部与底槛之间安装有底止水橡皮形成密封结构防止底部漏水,所述底槛上固定有若干支铰座;门体底部与支铰座的前端经前销轴铰接连接,门体背水侧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一端经上销轴铰接连接在门体背面,液压油缸的另一端经后销轴铰接连接在支铰座的后端。本技术工作时,通过液压油缸驱动门体转动,当门体立起时,实现拦水蓄水,当门体放倒时,实现放水,门体处于悬停位置时,还可以通过门顶过水实现水位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每一个液压油缸均可视为一个支撑杆,其起加强作用,保证门体的结构强度足够大,由于转动力矩不是完全作用在底轴管端部,可以由底轴管各处分散受力,因此,底轴管的尺寸可以做得相对较小;2、液压油缸可以设置多个,形成多点支撑,因此底轴管不必是一体的,可以分段设置,避免了底轴管长尺寸、大直径带来的焊接问题,同时,使其拆装相对方便,底轴管的同轴安装相对容易调整;3、底轴管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普通碳钢材料制成,只需要处理好前销轴和支铰座即可,成本可以大幅降低。4、无需设置启闭机室、启闭机和拐臂,降低施工难度和造价。5、在河道内无大尺寸的中墩,不影响行洪。6、两端的底轴管无需穿墙设置,不存在底轴管穿墙密封防水的问题。以上种种优点决定了该装置成本低廉、控制简单、管理方便,其可用于各种河道中,尤其是在较宽的河道上实施,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门体由多个单元门体顺序拼接而成,单元门体下部设有底轴管,每一单元门体对应的底轴管分段设置,支铰座设置在底轴管的断开处,前销轴与底轴管同轴线设置。通过多个单元门体接续,可以在较宽的河道上设置,单元门体可以联动动作,也可独立动作,相邻单元门体之间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在单元门体之间设置密封件,相邻单元门体运动到位时,密封件实现密封。通常液压油缸由电机驱动油泵工作,液压油经控制阀控制液压油缸工作,通过使各单元门体依次动作,可以保证同时工作的电机很少,通过更少的油泵控制整个装置工作,可以降低对电网的冲击负荷。此外,在日常使用时,也可以根据需求开关一部分的单元门体,实现局部放水,进一步保证使用便利和节能。为保证操控和拆装方便,每一单元门体对应设置两个支铰座,每一支铰座上同轴设有两个铰接套,铰接套内插接有轴套,前销轴插装在轴套内。为进一步保证制造方便且具有足够的强度,所述单元门体由面板、横梁、纵梁、底轴管焊接连接而成,面板设置在迎水面一侧,横梁和纵梁纵横交错设置。该方案可以保证门体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重量。其进一步改进在于,底轴管断开处连接在对应的纵梁上,纵梁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套装在轴套的凸肩上;底轴管上位于支铰座两侧设有操作口,操作口的外圆侧设有U型加强板,U型加强板上安装有活动盖板,前销轴上连接有转臂,活动盖板上设有与转臂相对应的槽口,所述转臂外端配合插入所述槽口内。轴套通过凸肩插装在铰接套内,门体通过安装孔套装在轴套的凸肩上,为避免轴套轴向掉入底轴管内,通过转臂和盖板的设置,可以挡住轴套,避免其轴向窜动,此外,转臂本身也可以传递一部分扭矩,保证底轴管与支铰座之间转动顺畅,更重要的是,该结构中,底轴管的安装无需采用螺母锁紧,也不需要采用定位销定位,使其在高腐蚀的河道环境中更耐用,经长期使用后,仍能方便地进行拆装,方便了检修和更换。为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可靠性,所述支铰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槛埋件上,底槛上设有L形的台阶,底槛埋件埋置在L形的台阶的相互垂直的两个面上。底槛埋件埋置在L形的台阶的相互垂直的两个面上,可以提供两个面的支撑,不仅可以增大支撑强度,而且方便了底止水橡皮与底轴管之间的密封,底止水橡皮安装更加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油缸为二级油缸。二级油缸行程长,可以驱动门体转动更大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拆除闸墙和底槛后的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图2对应的另一角度的本技术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单元门体的立体结构图,左侧底轴管上拆除了U型加强板和活动盖板。图7为单元门体与支铰座之间的拆装关系图。图8为图7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U型加强板、活动盖板、前销轴与支铰座之间的拆装关系图。图10单元门体与支铰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底轴管上拆除了U型加强板和活动盖板。其中,1门体,1a横梁,1b纵梁,1c面板,1d安装孔,2支铰座,2a铰接套,3液压油缸,4底槛,5闸墙,6后销轴,7前销轴,8底槛埋件,9底轴管,9a操作孔,10底止水橡皮,11上销轴,12U型加强板,12aU型口,13活动盖板,13a槽口,14转臂,15轴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为一种门机集成坝,包括安装在闸墙5之间的门体1,门体1的左右两侧通过安装侧止水橡皮与闸墙5形成密封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机集成坝,包括安装在闸墙之间的门体,门体的左右两侧通过安装侧止水橡皮与闸墙形成密封结构防止侧面漏水,门体的底部与底槛之间安装有底止水橡皮形成密封结构防止底部漏水,所述底槛上固定有若干支铰座;其特征在于:门体底部与支铰座的前端经前销轴铰接连接,门体背水侧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一端经上销轴铰接连接在门体背面,液压油缸的另一端经后销轴铰接连接在支铰座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机集成坝,包括安装在闸墙之间的门体,门体的左右两侧通过安装侧止水橡皮与闸墙形成密封结构防止侧面漏水,门体的底部与底槛之间安装有底止水橡皮形成密封结构防止底部漏水,所述底槛上固定有若干支铰座;其特征在于:门体底部与支铰座的前端经前销轴铰接连接,门体背水侧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一端经上销轴铰接连接在门体背面,液压油缸的另一端经后销轴铰接连接在支铰座的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机集成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由多个单元门体顺序拼接而成,单元门体下部设有底轴管,每一单元门体对应的底轴管分段设置,支铰座设置在底轴管的断开处,前销轴与底轴管同轴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机集成坝,其特征在于:每一单元门体对应设置两个支铰座,每一支铰座上同轴设有两个铰接套,铰接套内插接有轴套,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明陆伟刚王勇顾永明高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