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ductive film structure, a manufacturing method, a touch panel and a display screen. In the conductive film structure, the total nano-metal wire layer is divided into at least two nano-metal wire layers by the first antireflective film layer. The thickness of each nano-metal wire layer is thinner than that of the total nano-metal wire layer, thus reducing the reflective light of the nano-metal wire layer and eventually reducing the haze of the conductive film structure. Furthermore, by setting the first antireflective film layer, the transmitted light is increased, and the reflected light of the nanometer metal line layer is further reduced, thereby reducing the haze of the conductive film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膜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显示屏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具体涉及一种导电膜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显示屏。
技术介绍
触控设备因其便于操作、成像效果好、功能多元化等优点逐渐受到电子通讯行业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资讯系统设备、家电设备、通讯设备、个人便携设备等产品上。而伴随近年来触控面板在通讯行业的迅速崛起,特别是在手机通讯行业的蓬勃发展,触控面板一举成为现今成像显示设备的首选产品。使用率最高的触控面板主要是电阻式触控面板和电容式触控面板,但是使用者出于可控性,易用性和表面外观的考虑,大多会选用电容式触控面板作为其最佳首选设备。在传统智能手机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触控电极的材料通常为氧化铟锡(简称为ITO)。ITO的透光率很高,导电性能较好。但随着触控面板尺寸的逐步增大,特别是应用于15寸以上的面板时,ITO的缺陷越来越突出,其中最明显的缺陷就是ITO的面电阻过大,价格昂贵,无法保证大尺寸触控面板良好的导电性能与足够的灵敏度,也无法适用于电子产品不断低价化的发展趋势。正因如此,产业界一直在致力于开发ITO的替代材料,其中纳米银线(silvernanow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纳米金属线层;设置在相邻两层纳米金属线层之间的第一增透膜层,所述第一增透膜层中形成有多个通孔;所述相邻两层纳米金属线层通过所述通孔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纳米金属线层;设置在相邻两层纳米金属线层之间的第一增透膜层,所述第一增透膜层中形成有多个通孔;所述相邻两层纳米金属线层通过所述通孔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结构包括2-6层纳米金属线层;任意相邻两层纳米金属线层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增透膜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结构的总厚度为10nm~200n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第一增透膜层的折射率均介于1.0~1.5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第一增透膜层的厚度相当于四分之一波片的厚度。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纳米金属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凡中,徐磊,郭瑞,史梁,林昶,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