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医疗固态废弃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395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医疗固态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顶部内壁内设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底部尾端动力连接有向下伸展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动力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蜗杆右方的涡轮,所述涡轮固定连接有前后伸展的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前后伸展尾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前后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应的第一传递轮,所述机身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下方的安放腔,所述安放腔内设有前后伸展的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前后尾端贯穿所述安放腔前后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二转向轴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二传递轮,所述第二传递轮与所述第一传递轮之间通过传递带动力连接。

An efficient medical solid waste disposal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medical solid waste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uselage and a first accommodation chamber arranged in the fuselage. A first motor is arranged in the top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accommodation chamber, and a first worm is dynamically connected with a downward extending first worm at the bottom and tail end of the first motor. A turbin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worm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front and rear extended first steering shaft, a front and rear extended tail end of the first steer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on fit of the front and rear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housing chamber, and the first steering shaft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front and rear corresponding first transmission wheel, and the fuselage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and rear corresponding first transmission wheel.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second steering shaft penetrate the front and rear inner walls of the placement cavity and extend into the first accommodation cavity. The second steer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ransmission wheel located in the first accommodation cavity, and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wheel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accommodation cavity. The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transfer wheel through a transmission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医疗固态废弃物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废弃物处理
,具体是一种高效的医疗固态废弃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中常常会产生较多的固态废弃物,然而这些固态废弃物中有较多的是无污染且能够被土壤完全降解的,因此对于这一种类的废弃医疗废弃物常常采用安全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传统中的填埋装置无法实现翻土、落料以及覆土一体式操作,严重降低了填埋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劳动强度以及设备购入成本,存在较大弊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医疗固态废弃物处理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医疗固态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顶部内壁内设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外侧设有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与降热铝片,所述第一马达底部尾端动力连接有向下伸展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动力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蜗杆右方的涡轮,所述涡轮固定连接有前后伸展的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前后伸展尾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前后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应的第一传递轮,所述机身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下方的安放腔,所述安放腔内设有前后伸展的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前后尾端贯穿所述安放腔前后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二转向轴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二传递轮,所述第二传递轮与所述第一传递轮之间通过传递带动力连接,所述机身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右方的投放腔,所述投放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投放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方的第一收放装置,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上下贯穿的存放腔,所述存放腔后端内壁内固定设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前端尾端动力连接有向前伸展的第三转向轴,所述第三转向轴外表面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存放腔右方设置有第一转向腔,所述存放腔下方设有第二转向腔,所述第一转向腔顶部内壁内固定设有第三马达,所述第三马达底部尾端动力连接有第五锥边轮,所述第一转向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展的第四转向轴,所述第四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五锥边轮配合连接的第六锥边轮,所述第四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六锥边轮右方的第三传递轮,所述第一转向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展且位于所述第四转向轴下方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左端伸展尾端贯穿所述第一转向腔左端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二转向腔,所述第二螺杆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三传递轮下方的第四传递轮,所述第四传递轮与所述第三传递轮通过传递带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二螺杆配合连接的滑板,所述滑板向下伸展且伸进所述投放腔,所述滑板左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存放腔连通的排放管,所述滑板右部端面设有开沟块,所述滑板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螺杆下方的滑腔,所述滑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向右伸展的支柱,所述支柱右端端面与所述第二转向腔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投放腔右方设有翻土腔,所述翻土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翻土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方的第二收放装置,所述第二滑块内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展的第五转向轴,所述第五转向轴前后两端贯穿所述第三容纳腔前后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五转向轴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旋转刀片,所述第五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前后对应的第四传递轮,所述第三容纳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五转向轴上方且前后伸展的第六转向轴,所述第六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四传递轮上方的第五传递轮,所述第五传递轮与所述第四传递轮通过传递带动力连接,所述第六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五传递轮之间的第十一锥边轮,所述第三容纳腔顶部端面固定设有第四马达,所述第四马达底部尾端动力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十一锥边轮配合连接的第十二锥边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收放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投放腔顶部内壁内的第五马达,所述第五马达底部尾端动力连接有第一锥边轮,所述投放腔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对应的第一凸臂,所述第一凸臂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展的第七转向轴,所述第七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第一凸臂之间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边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边轮,所述第七转向轴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边轮,所述第一滑块内配合连接有上下伸展且左右对应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三锥边轮配合连接的第四锥边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收放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翻土腔顶部内壁内的第六马达,所述第六马达底部尾端动力连接有第七锥边轮,所述翻土腔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且左右对应的第二凸臂,所述第二凸臂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展的第八转向轴,所述第八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第二凸臂之间用以与所述第七锥边轮配合连接的第八锥边轮,所述第八转向轴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九锥边轮,所述第二滑块内配合连接有上下伸展且左右对应的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上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九锥边轮配合连接的第十锥边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翻土腔底部设有左右对应的滚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机身内设有上下贯穿且位于所述存放腔上方的通透槽,所述第七转向轴位于所述通透槽后方,所述通透槽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一凸臂底部端面平齐。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螺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三螺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除振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除振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马达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多片所述降热铝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滑板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一凸臂底部端面接触,所述排放管左部端面与所述第二转向腔左部端面接触,所述第二滑板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二凸臂底部端面接触,保证了废弃物在所述存放腔内掉落且保护了所述开沟块与所述旋转刀片。当需要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进行填埋工作时,首先启动所述第六马达带动所述第二滑块下移,同时启动所述第四马达带动所述旋转刀片旋转,当所述第二滑块底部端面与所述翻土腔底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六马达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第一马达带动所述碾压轮转动,使机身向前运动,同时启动所述第五马达带动所述第一滑块下移,当所述第一滑块底部尾端与所述投放腔底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五马达停止转动,当所述碾压轮运动一段距离时,启动所述第三马达带动所述滑板向右移动,当所述滑板右部端面与所述第二转向腔右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三马达停止转动,此时所述排放管上部开口与所述存放腔下部端口相通,启动所述第二马达带动所述叶片转动使废弃物有序下落,保证了翻土、落料、挤压覆土同时进行。当填埋工作结束时,控住所述第二马达、第一马达、第四马达停止转动,然后启动所述第三马达带动所述滑板向左移动,当所述排放管左部端面与所述第二转向腔左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三马达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五马达带动第一滑块向上移动,当所述第一滑块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一凸臂底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五马达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六马达带动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医疗固态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一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顶部内壁内设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外侧设有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与降热铝片,所述第一马达底部尾端动力连接有向下伸展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动力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蜗杆右方的涡轮,所述涡轮固定连接有前后伸展的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前后伸展尾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前后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应的第一传递轮,所述机身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下方的安放腔,所述安放腔内设有前后伸展的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前后尾端贯穿所述安放腔前后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二转向轴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二传递轮,所述第二传递轮与所述第一传递轮之间通过传递带动力连接,所述机身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右方的投放腔,所述投放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投放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方的第一收放装置,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上下贯穿的存放腔,所述存放腔后端内壁内固定设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前端尾端动力连接有向前伸展的第三转向轴,所述第三转向轴外表面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存放腔右方设置有第一转向腔,所述存放腔下方设有第二转向腔,所述第一转向腔顶部内壁内固定设有第三马达,所述第三马达底部尾端动力连接有第五锥边轮,所述第一转向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展的第四转向轴,所述第四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五锥边轮配合连接的第六锥边轮,所述第四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六锥边轮右方的第三传递轮,所述第一转向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展且位于所述第四转向轴下方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左端伸展尾端贯穿所述第一转向腔左端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二转向腔,所述第二螺杆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三传递轮下方的第四传递轮,所述第四传递轮与所述第三传递轮通过传递带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二螺杆配合连接的滑板,所述滑板向下伸展且伸进所述投放腔,所述滑板左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存放腔连通的排放管,所述滑板右部端面设有开沟块,所述滑板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螺杆下方的滑腔,所述滑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向右伸展的支柱,所述支柱右端端面与所述第二转向腔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投放腔右方设有翻土腔,所述翻土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翻土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方的第二收放装置,所述第二滑块内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展的第五转向轴,所述第五转向轴前后两端贯穿所述第三容纳腔前后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五转向轴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旋转刀片,所述第五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前后对应的第四传递轮,所述第三容纳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五转向轴上方且前后伸展的第六转向轴,所述第六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四传递轮上方的第五传递轮,所述第五传递轮与所述第四传递轮通过传递带动力连接,所述第六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五传递轮之间的第十一锥边轮,所述第三容纳腔顶部端面固定设有第四马达,所述第四马达底部尾端动力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十一锥边轮配合连接的第十二锥边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医疗固态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一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顶部内壁内设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外侧设有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与降热铝片,所述第一马达底部尾端动力连接有向下伸展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动力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蜗杆右方的涡轮,所述涡轮固定连接有前后伸展的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前后伸展尾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前后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应的第一传递轮,所述机身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下方的安放腔,所述安放腔内设有前后伸展的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前后尾端贯穿所述安放腔前后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二转向轴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二传递轮,所述第二传递轮与所述第一传递轮之间通过传递带动力连接,所述机身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右方的投放腔,所述投放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投放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方的第一收放装置,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上下贯穿的存放腔,所述存放腔后端内壁内固定设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前端尾端动力连接有向前伸展的第三转向轴,所述第三转向轴外表面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存放腔右方设置有第一转向腔,所述存放腔下方设有第二转向腔,所述第一转向腔顶部内壁内固定设有第三马达,所述第三马达底部尾端动力连接有第五锥边轮,所述第一转向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展的第四转向轴,所述第四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五锥边轮配合连接的第六锥边轮,所述第四转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六锥边轮右方的第三传递轮,所述第一转向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展且位于所述第四转向轴下方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左端伸展尾端贯穿所述第一转向腔左端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二转向腔,所述第二螺杆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三传递轮下方的第四传递轮,所述第四传递轮与所述第三传递轮通过传递带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二螺杆配合连接的滑板,所述滑板向下伸展且伸进所述投放腔,所述滑板左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存放腔连通的排放管,所述滑板右部端面设有开沟块,所述滑板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螺杆下方的滑腔,所述滑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向右伸展的支柱,所述支柱右端端面与所述第二转向腔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投放腔右方设有翻土腔,所述翻土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翻土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方的第二收放装置,所述第二滑块内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展的第五转向轴,所述第五转向轴前后两端贯穿所述第三容纳腔前后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五转向轴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一端上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永春县开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