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649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机和电极贴;所述治疗仪主机包括输出导电装置、主机后盖及位于主机后盖内的治疗仪本体;电极贴上设有输入导电装置;输出导电装置与输入导电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输入导电装置包括两个杯型导电扣,该杯型导电扣包括直径不同的三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第二段直径小于第一段和第三段直径;所述主机后盖上设有两个倒Y型槽口,因为倒Y型槽口的上端槽宽度小于杯型导电扣第一段的直径从而形成卡扣。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良好的导电性以及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的稳定工作。

Transcranial neurophysiotherapy apparatu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to a transcranial neurophysiotherapy instrument. The transcranial nerve physiotherapy apparatus comprises a therapeutic apparatus host and an electrode sticker; the therapeutic apparatus host comprises an output conductive device, a rear cover of the main engine and a therapeutic apparatus body located in the rear cover of the main engine; the electrode sticker is provided with an input conductive device; and the output conductive devic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conductive device. The input conductive device comprises two cup-shaped conductive buckles, the cup-shaped conductive buckle comprises three section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the first section, the second section and the third section respectively, and the second section is smaller than the first section and the third section in diameter. The diameter of the first segment of the conductive buckle forms a fastener. The invention ensures goo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stable work of the transcranial neurophysiotherapy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
技术介绍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疾病,伴有恶心、呕吐,患者常有抑郁等精神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偏头痛甚至会引起残疾。目前,对于偏头痛的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以及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药物治疗的方法见效慢。且伴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对身体有损伤,且每天需要三餐按时服用,比较麻烦,且花费高。目前市面上的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大多为穿戴式,电极贴的方式大多为按扣式以及触点式电极贴,但是按扣式以及触点式电极贴均穿戴不方便且易产生电极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使得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容易断开并停止工作。治疗仪穿戴在额头位置,双倒Y形槽口结构提供穿戴导向,解决了眼睛看不到而无法穿戴电极贴的问题;传统金属触片抵触电极贴来传递脉冲信号时,金属触片多次弹性形变后容易出现疲劳,加上电极贴为柔性结构,易出现电极贴接触不良,造成治疗的中断;纽扣按压式电极贴固定方式,穿戴时需用力挤压额头,治疗结束时,电极贴贴合在额头位置,不易取下;公母座永磁体电极贴固定方式无穿戴导向,同时自身重量易增加额头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倒Y型槽口与杯型导电扣相配合形成卡扣的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机和电极贴;所述治疗仪主机包括输出导电装置、主机后盖及位于主机后盖内的治疗仪本体;电极贴上设有输入导电装置;所述输出导电装置包括两个输出导电接触件,所述输出导电接触件一端与治疗仪本体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输入导电装置实现连接;输出导电接触件包括水平端和弓形端,水平端固定于治疗仪本体上,所述弓形端一端与水平端通过圆弧光滑过渡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输入导电装置包括两个杯型导电扣,该杯型导电扣包括直径不同的三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第二段直径小于第一段和第三段直径;所述主机后盖上设有两个倒Y型槽口,所述倒Y型槽口包括相互连通的上端槽和下端槽,所述下端槽宽度>杯型导电扣第一段直径,杯型导电扣第二段直径<上端槽宽度<杯型导电扣第一段的直径;所述杯型导电扣的第一段伸入倒Y型槽口的下端槽同时将杯型导电扣向上滑动至倒Y型槽口的上端,因为倒Y型槽口的上端槽宽度小于杯型导电扣第一段的直径从而形成卡扣。所述下端槽为圆柱,上端槽为长方体,下端槽圆柱直径大于上端槽长方形宽度。其中,所述的输出导电接触件通过电极接触片支架固定在治疗仪本体上。所述上端槽和下端槽均为长方体,下端槽宽度大于上端槽宽度。其中,输出导电接触件通过螺钉在治疗仪本体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治疗仪的主机后盖上设有倒Y型槽口,导电扣为杯型导电扣;杯型导电扣未伸入倒Y型槽口时,杯型导电扣与输出导电接触件的接触端为弓形,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及形变回复能力;当杯型导电扣进入倒Y型槽口时时刻挤压输出导电接触件的弓形端保持连接,弓形端对杯型导电扣一个反作用力,使得杯型导电扣与接触片良好接触,弓形端与水平端形成悬臂弹性结构,持续有效的弹性作用可以保证杯型导电扣无法轻易滑出倒Y型槽口,保证良好的导电性以及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的稳定工作。该产品适用于原发性头疼、神经性头疼的治疗,紧张、焦虑、失眠的辅助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输出导电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倒Y型槽口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倒Y型槽口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机和电极贴5;所述治疗仪主机包括输出导电装置、主机后盖及位于主机后盖内的治疗仪本体;电极贴5上设有输入导电装置;所述输出导电装置包括两个输出导电接触件2,所述输出导电接触件2一端与治疗仪本体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输入导电装置实现连接;输出导电接触件2包括水平端和弓形端,水平端固定于治疗仪本体上,所述弓形端一端与水平端通过圆弧光滑过渡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输入导电装置包括两个杯型导电扣4,该杯型导电扣4包括直径不同的三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第二段直径小于第一段和第三段直径;所述主机后盖上设有两个倒Y型槽口1,所述倒Y型槽口1包括相互连通的上端槽和下端槽,所述下端槽宽度>杯型导电扣4第一段直径,杯型导电扣4第二段直径<上端槽宽度<杯型导电扣4第一段的直径;所述杯型导电扣4的第一段伸入倒Y型槽口1的下端槽同时将杯型导电扣4向上滑动至倒Y型槽口1的上端,因为倒Y型槽口1的上端槽宽度小于杯型导电扣4第一段的直径从而形成卡扣。实施例2在实施例1基础上,下端槽为圆柱,上端槽为长方体,下端槽圆柱直径大于上端槽长方形宽度,如图4及图5所示。其中,所述的输出导电接触件2通过电极接触片支架3固定在治疗仪本体上。实施例3在实施例1基础上,上端槽和下端槽均为长方体,下端槽宽度大于上端槽宽度,如图6及图7所示。其中,输出导电接触件2通过螺钉在治疗仪本体上。本专利技术治疗仪的主机后盖上设有倒Y型槽口1,导电扣为杯型导电扣4;杯型导电扣4未伸入倒Y型槽口1时,杯型导电扣4与输出导电接触件2的接触端为弓形,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及形变回复能力;当杯型导电扣4进入倒Y型槽口1时时刻挤压输出导电接触件2的弓形端保持连接,弓形端对杯型导电扣4一个反作用力,使得杯型导电扣4与接触片良好接触,弓形端与水平端形成悬臂弹性结构,持续有效的弹性作用可以保证杯型导电扣4无法轻易滑出倒Y型槽口1。保证良好的导电性以及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的稳定工作。该产品适用于原发性头疼、神经性头疼的治疗,紧张、焦虑、失眠的辅助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机和电极贴(5);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主机包括输出导电装置、主机后盖及位于主机后盖内的治疗仪本体;电极贴(5)上设有输入导电装置;所述输出导电装置包括两个输出导电接触件(2),所述输出导电接触件(2)一端与治疗仪本体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输入导电装置实现连接;输出导电接触件(2)包括水平端和弓形端,水平端固定于治疗仪本体上,所述弓形端一端与水平端通过圆弧光滑过渡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输入导电装置包括两个杯型导电扣(4),该杯型导电扣(4)包括直径不同的三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第二段直径小于第一段和第三段直径;所述主机后盖上设有两个倒Y型槽口(1),所述倒Y型槽口(1)包括相互连通的上端槽和下端槽,所述下端槽宽度>杯型导电扣(4)第一段直径,杯型导电扣(4)第二段直径<上端槽宽度<杯型导电扣(4)第一段的直径;所述杯型导电扣(4)的第一段伸入倒Y型槽口(1)的下端槽同时将杯型导电扣(4)向上滑动至倒Y型槽口(1)的上端,因为倒Y型槽口(1)的上端槽宽度小于杯型导电扣(4)第一段的直径从而形成卡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颅神经物理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机和电极贴(5);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主机包括输出导电装置、主机后盖及位于主机后盖内的治疗仪本体;电极贴(5)上设有输入导电装置;所述输出导电装置包括两个输出导电接触件(2),所述输出导电接触件(2)一端与治疗仪本体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输入导电装置实现连接;输出导电接触件(2)包括水平端和弓形端,水平端固定于治疗仪本体上,所述弓形端一端与水平端通过圆弧光滑过渡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输入导电装置包括两个杯型导电扣(4),该杯型导电扣(4)包括直径不同的三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第二段直径小于第一段和第三段直径;所述主机后盖上设有两个倒Y型槽口(1),所述倒Y型槽口(1)包括相互连通的上端槽和下端槽,所述下端槽宽度>杯型导电扣(4)第一段直径,杯型导电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锋石玉航周皓楠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诺奕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