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22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联轴器领域,尤其是高速联轴器,针对现有技术中输出轴在荷载过大情况下容易导致电机烧毁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且第一螺栓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第一轴衬套,且第一轴衬套的内表面安装有指引凸条,所述第一轴衬套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弹性紧固条,且第一轴衬套与弹性紧固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一轴衬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动轴,所述弹性紧固条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三角定位凸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使用便捷,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机调节不同的摩擦力,防止输出电机烧毁,该可以提高联轴器与活动轴之间的固定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High speed coupling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upling, especially high-speed coupling. 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prior art is liable to cause the motor to burn out when the load is too large, the following scheme is proposed: a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olt hole and a first fixing bolt is arranged inside the first bolt hole. The outer surface of one side of the fix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first axle bushing,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irst axle bushing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convex,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one end of the first axle bushing away from the fix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n elastic fastening strip,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axle bushing and the elastic fastening strip are both provided with a threaded groove,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irst axle bushing is provided with a A triangular movable block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elastic fastening strip. The invention is novel in design and convenient in use, and can adjust different friction forc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otors to prevent the output motor from burning out. The fixing speed between the coupling and the movable shaft can be increased and the working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联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
,尤其涉及高速联轴器。
技术介绍
联轴器是指联接两轴或轴与回转件,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一同回转,在正常情况下不脱开的一种装置,有时也作为一种安全装置用来防止被联接机件承受过大的载荷,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目前的联轴器大多数都采用刚性连接的方式与输出轴连接,使用此种连接方式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问题,但在输出轴的荷载过大时,电机的转轴就可能存在无法转动的情况,直接会导致电机烧毁,造成经济损失,且联轴器与活动轴之间的连接方式比较麻烦,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使用起来十分不便,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我们设计出高速联轴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速联轴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出轴的荷载过大时,电机的转轴就会无法转动,直接会导致电机烧毁,以及联轴器与活动轴之间连接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高速联轴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且第一螺栓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第一轴衬套,且第一轴衬套的内表面安装有指引凸条,所述第一轴衬套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弹性紧固条,且第一轴衬套与弹性紧固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一轴衬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动轴,所述弹性紧固条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三角定位凸块,且三角定位凸块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凸条,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设置有螺套,且螺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第一活动轴上开设有三角定位凹槽与指引凹槽,且三角定位凹槽与指引凹槽相连通,所述三角定位凹槽上设置有与定位凸条相对应的定位插槽,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套筒,且套筒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轴衬套,且固定圈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轴衬套的外表面开设有刻度槽,且第二轴衬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动轴,所述第二活动轴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限位板靠近第二活动轴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第一防滑圈,所述第二活动轴上活动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靠近第一防滑圈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圈,所述支撑板远离第二防滑圈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凹槽,且第二防滑圈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卡扣,且弹性卡扣的内部设置有卡紧螺栓,所述弹性卡扣的一端外侧固定有卡位凸块,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卡槽。优选的,所述螺套套接在第一轴衬套与弹性紧固条上,且螺套与第一轴衬套与弹性紧固条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指引凹槽的一端与第一活动轴靠近固定板的端面相持平,所述指引凸条的外表面与指引凹槽的内表面均为光滑平面。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滑圈与第二防滑圈相接触,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与调节凹槽的内表面相接触。优选的,所述限位板、支撑板与第二防滑圈均设置在套筒的内部,且套筒的侧表面与固定圈的侧表面相持平,所述套筒的厚度小于固定圈的厚度。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第二活动轴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螺栓与第一固定螺栓的数量为若干组。优选的,所述刻度槽的数量为若干组,相邻两刻度槽之间设置有刻度标识符。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滑圈通过卡紧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且支撑板与第二防滑圈套接在第二活动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第一防滑圈与第二防滑圈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输出轴转动,当输出轴的荷载过大,也就是摩擦力小于荷载时,第一防滑圈与第二防滑圈会发生相对转动,此时,电机转轴会持续转动,而输出轴则保持不懂,有效的避免了电机烧毁的情况发生。2、利用第二螺栓孔内的调节螺栓能够调节第一防滑圈与第二防滑圈之间的压力,从而调节第一防滑圈与第二防滑圈之间的摩擦力大小,采用此种结构,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机调节第一防滑圈与第二防滑圈发生滑动的临界点,从而增强了联轴器的适用性能。3、通过旋转螺套,将三角定位凸块压进三角定位凹槽中,此时,定位凸条插入到定位插槽的内部,即可快速便捷的固定住活动轴,且固定后的稳定性较高,不会发生意外脱落的情况,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求,提高了活动轴的固定效率。4、通过在弹性卡扣内插入卡紧螺栓,使得卡位凸块卡在卡槽内,方便了第二防滑圈的拆装,使得第二防滑圈的更换更加简单方便,且操作过程简单,适于推广。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使用便捷,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机调节不同的摩擦力,防止输出电机烧毁,该可以提高联轴器与活动轴之间的固定速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速联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速联轴器的第一活动轴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速联轴器的第二轴衬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速联轴器的固定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速联轴器的第一活动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速联轴器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2第一螺栓孔、3第一固定螺栓、4第一轴衬套、5螺纹槽、6指引凸条、7弹性紧固条、8第一活动轴、9三角定位凸块、10定位凸条、11螺套、12防滑纹、13三角定位凹槽、14定位插槽、15指引凹槽、16套筒、17固定圈、18第二轴衬套、19第二螺栓孔、20调节螺栓、21刻度槽、22第二活动轴、23限位板、24第三螺栓孔、25第二固定螺栓、26第一防滑圈、27支撑板、28第二防滑圈、29调节凹槽、30固定孔、31弹性卡扣、32卡紧螺栓、33卡位凸块、34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高速联轴器,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2,且第一螺栓孔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3,固定板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第一轴衬套4,且第一轴衬套4的内表面安装有指引凸条6,第一轴衬套4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弹性紧固条7,且第一轴衬套4与弹性紧固条7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5,第一轴衬套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动轴8,弹性紧固条7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三角定位凸块9,且三角定位凸块9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凸条10,螺纹槽5的内部设置有螺套11,且螺套1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12,第一活动轴8上开设有三角定位凹槽13与指引凹槽15,且三角定位凹槽13与指引凹槽15相连通,三角定位凹槽13上设置有与定位凸条10相对应的定位插槽14,固定板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套筒16,且套筒16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固定圈17,固定圈1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轴衬套18,且固定圈17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19,第二螺栓孔19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栓20,第二轴衬套18的外表面开设有刻度槽21,且第二轴衬套1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动轴22,第二活动轴2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板23,且限位板23上开设有第三螺栓孔24,第三螺栓孔2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25,限位板23靠近第二活动轴2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第一防滑圈26,第二活动轴22上活动安装有支撑板27,且支撑板27靠近第一防滑圈2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圈28,支撑板27远离第二防滑圈28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凹槽29,且第二防滑圈28上开设有固定孔30,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速联轴器,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2),且第一螺栓孔(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3),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第一轴衬套(4),且第一轴衬套(4)的内表面安装有指引凸条(6),所述第一轴衬套(4)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弹性紧固条(7),且第一轴衬套(4)与弹性紧固条(7)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5),所述第一轴衬套(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动轴(8),所述弹性紧固条(7)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三角定位凸块(9),且三角定位凸块(9)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凸条(10),所述螺纹槽(5)的内部设置有螺套(11),且螺套(1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12),所述第一活动轴(8)上开设有三角定位凹槽(13)与指引凹槽(15),且三角定位凹槽(13)与指引凹槽(15)相连通,所述三角定位凹槽(13)上设置有与定位凸条(10)相对应的定位插槽(14),所述固定板(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套筒(16),且套筒(16)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固定圈(17),所述固定圈(1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轴衬套(18),且固定圈(17)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19),所述第二螺栓孔(19)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栓(20),所述第二轴衬套(18)的外表面开设有刻度槽(21),且第二轴衬套(1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动轴(22),所述第二活动轴(2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板(23),且限位板(23)上开设有第三螺栓孔(24),所述第三螺栓孔(2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25),所述限位板(23)靠近第二活动轴(2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第一防滑圈(26),所述第二活动轴(22)上活动安装有支撑板(27),且支撑板(27)靠近第一防滑圈(2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圈(28),所述支撑板(27)远离第二防滑圈(28)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凹槽(29),且第二防滑圈(28)上开设有固定孔(30),所述固定孔(30)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卡扣(31),且弹性卡扣(31)的内部设置有卡紧螺栓(32),所述弹性卡扣(31)的一端外侧固定有卡位凸块(33),所述支撑板(27)上开设有卡槽(34)。...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速联轴器,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2),且第一螺栓孔(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3),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第一轴衬套(4),且第一轴衬套(4)的内表面安装有指引凸条(6),所述第一轴衬套(4)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弹性紧固条(7),且第一轴衬套(4)与弹性紧固条(7)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5),所述第一轴衬套(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动轴(8),所述弹性紧固条(7)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三角定位凸块(9),且三角定位凸块(9)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凸条(10),所述螺纹槽(5)的内部设置有螺套(11),且螺套(1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12),所述第一活动轴(8)上开设有三角定位凹槽(13)与指引凹槽(15),且三角定位凹槽(13)与指引凹槽(15)相连通,所述三角定位凹槽(13)上设置有与定位凸条(10)相对应的定位插槽(14),所述固定板(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套筒(16),且套筒(16)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固定圈(17),所述固定圈(1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轴衬套(18),且固定圈(17)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19),所述第二螺栓孔(19)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栓(20),所述第二轴衬套(18)的外表面开设有刻度槽(21),且第二轴衬套(1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动轴(22),所述第二活动轴(2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板(23),且限位板(23)上开设有第三螺栓孔(24),所述第三螺栓孔(2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25),所述限位板(23)靠近第二活动轴(2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第一防滑圈(26),所述第二活动轴(22)上活动安装有支撑板(27),且支撑板(27)靠近第一防滑圈(2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圈(28),所述支撑板(27)远离第二防滑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荣马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