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303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包括步骤一:在围护灌注桩上定位植筋孔;步骤二:在围护灌注桩与剪力墙之间灌满混泥土;步骤三:在剪力墙外侧安装模板;步骤四:在模板外侧设置竖向内楞和横向外楞;步骤五:将对拉螺杆的一端植入围护灌注桩内300mm,对拉螺杆另一端与横向外楞拉结;步骤六:在底板浇筑时预埋斜撑固定杆件;步骤七:安装内侧斜撑。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操作地方很小的情况下支模的现场施工难题,且满足施工要求,适合推广使用。

One way supporting method for shear wall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unilateral formwork support of shear wal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ositioning the reinforcement holes on the enclosing cast-in-place piles; filling the concrete between the enclosing cast-in-place piles and the shear wall; installing a formwork outside the shear wall; installing a vertical inner and a horizontal outer corrugation outside the formwork; and filling the concrete between the enclosing cast-in-place piles and the shear wall; One end of the pulling screw is inserted into the enclosing cast-in-place pil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ulling screw is tied with the transverse outer rib. Step 6: The inclined brace fixing rod is embedded when the bottom plate is poured; Step 7: Installing the inner inclined brac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on-site construction of formwork support when the operation place is very small, and meets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模方法,具体的说是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地操作经常会碰到地下基坑围护结构距地下外墙距离过小,外墙施工操作面不够导致模板无法支设的情况,给工程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围护灌注桩上定位植筋孔;步骤二:在围护灌注桩与剪力墙之间灌满混泥土;步骤三:在剪力墙外侧安装模板;步骤四:在模板外侧设置若干竖向内楞,并在竖向内楞外侧设置横向外楞;步骤五:将对拉螺杆的一端植入围护灌注桩内,对拉螺杆另一端与横向外楞拉结;步骤六:在底板浇筑时预埋斜撑固定杆件;步骤七:安装内侧斜撑,斜撑一端固定在斜撑固定杆件上,斜撑另一端固定在对拉螺杆上。所述的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采用16mm厚的胶合板。所述的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内楞采用钢管,竖向内楞之间的间距为450mm。所述的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外楞有三根,均为钢管,横向外楞之间的间距为450mm,相邻上下两根横向外楞的搭接位置需错开至少500mm,且相邻上下两根横向外楞的搭接位置不能设在相同两排对拉螺杆之间。所述的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的一端植入围护灌注桩内300mm。所述的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的纵向间距为900mm,斜撑每四个为一组,一组中的四个斜撑的横向间距为1000mm,每组斜撑之间的横向间距为2000mm。所述的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灌注桩内侧采用满铺油毛毡进行隔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在操作地方很小的情况下支模的现场施工难题,且满足施工要求,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需单侧支模墙体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围护灌注桩1上定位植筋孔;步骤二:在围护灌注桩与剪力墙之间灌满混泥土7;所述围护灌注桩内侧采用满铺油毛毡6进行隔离。步骤三:在剪力墙外侧安装模板;所述模板采用16mm厚的胶合板。步骤四:在模板外侧设置若干竖向内楞2,并在竖向内楞外侧设置横向外楞;所述竖向内楞采用48×3.0钢管,竖向内楞之间的间距为450mm;所述横向外楞有三根,均为48×3.0钢管,横向外楞之间的间距为450mm,相邻上下两根横向外楞的搭接位置需错开至少500mm,且相邻上下两根横向外楞的搭接位置不能设在相同两排对拉螺杆之间。步骤五:将M14对拉螺杆3的一端植入围护灌注桩内300mm,对拉螺杆另一端与横向外楞拉结;步骤六:在底板8浇筑时预埋斜撑固定杆件4;步骤七:安装内侧斜撑5,斜撑一端固定在斜撑固定杆件上,斜撑另一端固定在对拉螺杆上;所述斜撑的纵向间距为900mm,斜撑每四个为一组,一组中的四个斜撑的横向间距为1000mm,每组斜撑之间的横向间距为2000mm。单侧模板支撑施工工艺:1、模板安装顺序:围护灌注桩上植筋孔水平、竖向间距测量定位→钻孔植筋(对拉螺杆)→绑扎剪力墙钢筋→自下而上拼装模板,搭设钢管内、外楞→模板位置、标高、垂直度检查复核→对拉螺杆拉结固定→斜撑搭设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围护桩及搅拌桩表面附着的松散混凝土和泥土应清理干净,鼓肚的混凝土应凿除。植筋孔的间距、标高、深度应准确,拉结螺杆的植入长度不能小于300mm,且螺杆应水平。螺杆孔底部应尽量靠近围护桩的中心位置,孔内的混凝土碎屑、粉沫在植筋前应用高压气冲刷干净。在对拉螺杆植入后的2小时内,不得扳拉、碰撞。如遇桩身混凝土较松散、不密实,则对拉螺杆的植入长度还应相应增加,以保证拉结力。对拉螺杆直径、强度应满足受力要求,表面应平直,不能有硬弯,不能锈蚀、有油渍、污迹。丝扣长度应满足连接固定要求,不出现滑丝(包括螺母)。电焊止水片和定位短钢筋时,螺杆不能咬肉有凹坑。钢管壁厚不能小于设计要求,表面应平直光滑,不能有裂缝、结疤、错位硬弯、压痕及深的划道。“3”形卡的厚度和强度应符合标准,不能有弯折变形、裂缝和其他硬伤。钢管内楞相邻杆件的搭接长度不少于1.0m,外楞(牵杠)相邻杆件的搭接位置应错开≥500mm,且相邻上下两道牵杠的搭接接长位置不应设在相同两排对拉螺杆之间。组装的模板应符合规范要求,拼缝严密不漏浆。安全保证措施:1、支撑搭设前,应按本施工方案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2、对钢管、配件、加固件应进行检查验收。3、模板支撑搭设完毕,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4、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5、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应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6、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7、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安排专人看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 在围护灌注桩上定位植筋孔;步骤二:在围护灌注桩与剪力墙之间灌满混泥土;步骤三: 在剪力墙外侧安装模板;步骤四:在模板外侧设置若干竖向内楞,并在竖向内楞外侧设置横向外楞;步骤五:将对拉螺杆的一端植入围护灌注桩内,对拉螺杆另一端与横向外楞拉结;步骤六:在底板浇筑时预埋斜撑固定杆件;步骤七:安装内侧斜撑,斜撑一端固定在斜撑固定杆件上,斜撑另一端固定在对拉螺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围护灌注桩上定位植筋孔;步骤二:在围护灌注桩与剪力墙之间灌满混泥土;步骤三:在剪力墙外侧安装模板;步骤四:在模板外侧设置若干竖向内楞,并在竖向内楞外侧设置横向外楞;步骤五:将对拉螺杆的一端植入围护灌注桩内,对拉螺杆另一端与横向外楞拉结;步骤六:在底板浇筑时预埋斜撑固定杆件;步骤七:安装内侧斜撑,斜撑一端固定在斜撑固定杆件上,斜撑另一端固定在对拉螺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采用16mm厚的胶合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力墙单侧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内楞采用钢管,竖向内楞之间的间距为4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树国范振江许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