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维专利>正文

土壤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273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土壤处理装置,包括收集舱,漏泥孔,旋转轴和螺旋器;所述前板和后板通过一根旋转轴配合轴承的方式铰合在一起,形成旋转式两部分的板状组合体结构,其中在前板的顶面安装有一处挂套和一处起固套,在后板的端面安装有左右两处脚踏板;所述后板的顶面通过螺纹连接套连接有一根T形结构的把杆,并且还在后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有一处地脚支撑件,后侧更方便的向收集舱内收集杂草或地面助生薄膜,并且在收集舱内还具有螺旋推进器结构的挂拉轴件,同时具有绞挂杂草的作用,也具有便于螺旋式不同角度除草的结构性,除杂过程便于旋转调节去除。

Soil treatment pla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oil treatment device, including a collecting cabin, a leak hole, a rotating shaft and a screw; the front plate and the rear plate are hinged together by a rotating shaft matching with a bearing to form a rotating two-part plate-like combination structure, wherein a hanging sleeve and a fixing sleeve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ront plate and a fixing sleeve are arranged together on the rear plat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rear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T-shaped handle rod through a threaded connecting sleeve, and a foot support piece is penetrated through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rear plate, and the rear side is more convenient to collect weeds or ground-assisted growth film from the collection cabin, and the screw is also provided in the collection cabin. The hanging and pulling shaft of the propeller structure has the function of hanging weeds, and also has the structure of convenient helical weeding at different angles. The weed removal process is easy to rotate and adju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壤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土壤处理
,尤其涉及土壤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农业生产中,收获季都需要对土壤进行翻土处理,提高土壤疏松度,以迎接新农业植物的再次种植,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利土壤处理装置,应用比较广泛的为水山区小型耙犁式结构的翻土刮拉装置,本设计针对这种类型的装置进行结构改进,以提高实用性。类似于申请号:201520921445.3提供的一种农用耙子,涉及农用设备领域,该耙子设置为倒三角状结构耙齿,且耙齿齿刃上方设置镂空分流孔,在整平耕地时起到很好的抗阻分流效果,同时,耙体还设置杂物收集槽。又类似于申请号:201720437532.0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耙齿的农用耙,包括两个横杆,两个所述横杆的外侧均设有安装槽,所述直角板的正面右侧设有与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和第一螺孔内通过螺栓固定螺接,所述直角板正面远离第二螺孔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铁耙齿,所述直角板远离第二螺孔的一侧设有限定活动铁耙齿的限位块,所述直角板的正面中部设有L型架,所述L型架靠近转轴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吸铁磁。基于上述提到的类似结构的专利,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用于翻土用的农业机械耙齿式结构的土壤处理装置,后侧悬挂的整土装置结构单一,多为单一结构式的耙犁结构,铰接式结构的耙犁使用完毕后不便实现整理收纳,且耙尺结构功能性差,多为单环,或单排排布,刮拉杂草性能较差,并且耙地后,装置后侧用于大量收集杂草或薄膜的收集舱带出的杂草薄膜不易挂住,而带有挂料结构的收集舱又容易使这些杂草或薄膜形成频次绞合,又不便排出,影响工作效率。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结构合理的土壤处理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土壤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用于翻土用的农业机械后侧悬挂的整土装置结构单一,多为单一结构式的耙犁结构,铰接式结构的耙犁使用完毕后不便实现整理收纳,且耙尺结构功能性差,多为单环,或单排排布,刮拉杂草性能较差,并且耙地后,装置后侧用于大量收集杂草或薄膜的收集舱带出的杂草薄膜不易挂住,而带有挂料结构的收集舱又容易使这些杂草或薄膜形成频次绞合,不便排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土壤处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土壤处理装置,包括前板,收纳槽,耙齿,后板,活动槽,旋转轴,挂套,把杆,脚踏板,限位螺栓,起固套,起固座,起固轴,脚轮,地脚支撑件,垫脚,引料板,导流杆,收集舱,漏泥孔,旋转轴和螺旋器;所述前板和后板通过一根旋转轴配合轴承的方式铰合在一起,形成旋转式两部分的板状组合体结构,其中在前板的顶面安装有一处挂套和一处起固套,在后板的端面安装有左右两处脚踏板;所述后板的顶面通过螺纹连接套连接有一根T形结构的把杆,并且还在后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有一处地脚支撑件;所述后板的底面安装有一处收集舱,且收集舱的底面安装有一处长板状结构的引料板,并且在引料板的底面还安装有四处弹性脚轮;所述后板的顶面右侧位置还安装有一处套管座结构的起固座,且起固座的套管内设有一定距离段的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前板的底面镶嵌有两排锥度结构的耙齿,且后排高度尺寸大于前排高度尺寸,并且这两排耙齿呈插孔交错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前板的左端面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为限位阶梯状中间开设有圆孔的插孔结构。进一步的,述脚踏板为翘起状结构,其上面均通过螺纹套均还贯穿配合有三处限位螺栓。进一步的,所述起固套和起固座在同一轴线上,并且起固座内的起固轴的螺纹尺寸与起固套的内螺纹尺寸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地脚支撑件为顶面焊接有手轮的螺杆结构,其通过螺纹套贯穿配合在后板上,并且在支撑件的底端焊接有锥台状结构的垫脚。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舱为长方形开口式舱盒结构,其底面为倾斜状,使得安装在其底面上的引料板也为倾斜状安装,并且还在引料板的前端面又按下倾斜方式焊接有一排锥形杆结构的导流杆。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舱的后端面还开设有多排长条状结构的漏泥孔,且漏泥孔类似于百叶窗,开口倾斜朝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由前后两块铰接在一起的板组成,前侧板为耙犁功能板,后侧板为承重板,同时也是一块带有收集功能的杂草薄膜的收集板,与其它类似于本结构所不同的是,本结构前后两块铰接板顶面设有令前板拉起后呈现收纳功能的起固结构,使得带有耙齿的前板可进行旋转上升,减少整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便于施工完毕后装车托运或地点存放,结构合理,并且耙齿为双排交错排列结构,因此深入土壤工作时,清理或耙地效果更好。装置后板可承载工作人员,并安装有可拆卸式的手扶把杆,以及在前板端面设有用于存入此把杆的收纳槽,工作人员踩踏的脚踏板为翘起结构,并安装有结构合理的螺栓组件,可以放置重力物件,并进行螺旋式限位卡紧,结构合理,应用方便,后板设有的左右两组可调式结构的地脚支撑件应用也比较方便后板用于收集部分杂草或地面助生薄膜的收纳舱,舱开口下沿设有一排锥形导流杆,用于后侧更方便的向收集舱内收集杂草或地面助生薄膜,并且在收集舱内还具有螺旋推进器结构的挂拉轴件,同时具有绞挂杂草的作用,也具有便于螺旋式不同角度除草的结构性,除杂过程便于旋转调节去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前侧方向视角仰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后侧方向视角仰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后板断开后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图8,图9是本专利技术由图1引出的A,B,C方向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仅收集舱端面漏泥孔下倾结构示意图。图中:前板-1,收纳槽-102,耙齿-101,后板-2,活动槽-201,旋转轴-3,挂套-4,把杆-5,脚踏板-6,限位螺栓-601,起固套-7,起固座-8,起固轴-801,脚轮-9,地脚支撑件-10,垫脚-1001,引料板-11,导流杆-1101,收集舱-12,漏泥孔-1201,旋转轴-13,螺旋器-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土壤处理装置,包括前板1,收纳槽102,耙齿101,后板2,活动槽201,旋转轴3,挂套4,把杆5,脚踏板6,限位螺栓601,起固套7,起固座8,起固轴801,脚轮9,地脚支撑件10,垫脚1001,引料板11,导流杆1101,收集舱12,漏泥孔1201,旋转轴13和螺旋器14;所述前板1和后板2通过一根旋转轴3配合轴承的方式铰合在一起,形成旋转式两部分的板状组合体结构,其中在前板1的顶面安装有一处挂套4和一处起固套7,在后板2的端面安装有左右两处脚踏板6;所述后板2的顶面通过螺纹连接套连接有一根T形结构的把杆5,并且还在后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有一处地脚支撑件10;所述后板2的底面安装有一处收集舱12,且收集舱12的底面安装有一处长板状结构的引料板11,并且在引料板11的底面还安装有四处弹性脚轮9;所述后板2的顶面右侧位置还安装有一处套管座结构的起固座8,且起固座8的套管内设有一定距离段的内螺纹。其中,所述前板1的底面镶嵌有两排锥度结构的耙齿101,为便于其与土壤的贴合,及便于刮拉移动,防止与土壤产生较大阻力,且后排高度尺寸大于前排高度尺寸,并且这两排耙齿101呈插孔交错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土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土壤处理装置,包括前板(1),收纳槽(102),耙齿(101),后板(2),活动槽(201),旋转轴(3),挂套(4),把杆(5),脚踏板(6),限位螺栓(601),起固套(7),起固座(8),起固轴(801),脚轮(9),地脚支撑件(10),垫脚(1001),引料板(11),导流杆(1101),收集舱(12),漏泥孔(1201),旋转轴(13)和螺旋器(14);所述前板(1)和后板(2)通过一根旋转轴(3)配合轴承的方式铰合在一起 ,形成旋转式两部分的板状组合体结构,其中在前板(1)的顶面安装有一处挂套(4)和一处起固套(7),在后板(2)的端面安装有左右两处脚踏板(6);所述后板(2)的顶面通过螺纹连接套连接有一根T形结构的把杆(5),并且还在后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有一处地脚支撑件(10);所述后板(2)的底面安装有一处收集舱(12),且收集舱(12)的底面安装有一处长板状结构的引料板(11),并且在引料板(11)的底面还安装有四处弹性脚轮(9);所述后板(2)的顶面右侧位置还安装有一处套管座结构的起固座(8),且起固座(8)的套管内设有一定距离段的内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土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土壤处理装置,包括前板(1),收纳槽(102),耙齿(101),后板(2),活动槽(201),旋转轴(3),挂套(4),把杆(5),脚踏板(6),限位螺栓(601),起固套(7),起固座(8),起固轴(801),脚轮(9),地脚支撑件(10),垫脚(1001),引料板(11),导流杆(1101),收集舱(12),漏泥孔(1201),旋转轴(13)和螺旋器(14);所述前板(1)和后板(2)通过一根旋转轴(3)配合轴承的方式铰合在一起,形成旋转式两部分的板状组合体结构,其中在前板(1)的顶面安装有一处挂套(4)和一处起固套(7),在后板(2)的端面安装有左右两处脚踏板(6);所述后板(2)的顶面通过螺纹连接套连接有一根T形结构的把杆(5),并且还在后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有一处地脚支撑件(10);所述后板(2)的底面安装有一处收集舱(12),且收集舱(12)的底面安装有一处长板状结构的引料板(11),并且在引料板(11)的底面还安装有四处弹性脚轮(9);所述后板(2)的顶面右侧位置还安装有一处套管座结构的起固座(8),且起固座(8)的套管内设有一定距离段的内螺纹。2.如权利要求1所述土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的底面镶嵌有两排锥度结构的耙齿(101),且后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维
申请(专利权)人:韦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