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2492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包括:终端接口、数据交互设备和网络接口。其中,所述终端接口用于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数据交互设备与所述终端接口连接,所述数据交互设备用户不同数据之间的相互转化;所述网络接口与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连接,以使所述数据交互设备对所述终端接口与所述网络接口之间的往来数据进行相互转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终端接口与移动终端连接,获取移动终端传输信号,而与终端接口连接的数据交换设备能够将移动终端的数据转化为能够在有线网络中进行传输的网络数据,也能够将网络数据转化为移动终端能够识别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了移动终端直接通过有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网络通讯领域,尤其是一种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
技术介绍
智能移动终端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便携式终端的总称”。智能移动终端已从功能性手机发展到以Android、IOS系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时代,而智能移动终端的佼佼者智能手机的通讯技术已发展至5G时代。现有技术中,智能移动终端与以太网进行数据交互时,通常采用蜂窝网络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和转化。现有技术中蜂窝网络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时必须依托于SIM卡插槽的技术,受限于不同运营商采用的通讯协议,智能移动终端只能通过SIM卡供应商的蜂窝网络系统才能进行数据传输。本技术创造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网络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受限于本身必须集成sim卡卡槽和网络传输硬件模块。才能够将信号转换至有线网络中进行传输,造成数据传输受SIM卡供应商与流量的限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与移动终端进行多路径信息交互的且突破sim卡卡槽和网络传输硬件模块限制,将移动终端信号接入有线网络的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创造的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包括:终端接口,所述终端接口用于与移动终端连接;数据交互设备,所述数据交互设备与所述终端接口连接,所述数据交互设备用户不同数据之间的相互转化;网络接口,所述网络接口与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连接,以使所述数据交互设备对所述终端接口与所述网络接口之间的往来数据进行相互转化。可选地,所述终端接口为通用串行接口,所述通用串行接口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可选地,所述通用串行接口为USB集线器,所述USB集线器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USB数据线连接。可选地,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还包括:网络配置模块;所述网络配置模块分别与所述终端接口和所述网络接口连接,所述网络配置模块根据所述终端接口位置移动终端的数据流量的占比,分配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网络接口数据传输时的权重。可选地,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还包括:监听模块;所述监听模块分别与所述网络配置模块和所述终端接口连接,所述监听模块用于监听所述终端接口位置处各移动终端的数据流量。可选地,所述数据交互设备包括:协议转换模块;所述协议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终端接口和网络接口连接,所述协议转换模块预存储至少一种数据转换协议,所述数据转换协议用于移动终端数据与网络传输数据之间的相互转化。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还包括:网线接口;所述网线接口与所述网络接口连接。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还包括:WiFi接收器;所述WiFi接收器通过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并与所述网络接口通过有线连接。可选地,所述终端接口为:蓝牙适配器;所述蓝牙适配器与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连接。可选地,所述终端接口为: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终端接口与移动终端连接,获取移动终端传输信号,而与终端接口连接的数据交换设备能够将移动终端的数据转化为能够在有线网络中进行传输的网络数据,也能够将网络数据转化为移动终端能够识别的数据信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通过接入多个移动终端,将移动终端转化为数据聚合传输设备的网络接口,从而将数据在多个网络接口上分发出去,在服务器端上聚合。从而实现了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在部分环境下能够脱离数据传输设备本身的传输硬件模块和sim卡卡槽,进行数据的分发和聚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基本结构连接框图;图2为本技术本实施例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的有一种实施方式结构框图。附图说明:100、终端接口;110、通用串行接口;120、网线接口;130、WiFi连接器;140、蓝牙适配器;150、红外线接收器;200、数据交互设备;300、网络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施例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基本结构连接框图。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包括:终端接口100、数据交互设备200和网络接口300。其中,所述终端接口100用于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数据交互设备200与所述终端接口100连接,所述数据交互设备200用户不同数据之间的相互转化;所述网络接口300与所述数据交互设备200连接,以使所述数据交互设备200对所述终端接口100与所述网络接口300之间的往来数据进行相互转化。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终端接口100能够是有线接口(如USB接口),终端接口100也能够为无线接口(如蓝牙适配器140和红外线接收器150)。终端接口100能够将移动终端中不适合远距离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口的数据就近(在上述传输口有效的接受范围内)接收。数据交互设备200是用于数据转换的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交换设备由处理器与存储器组成。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对应的信息转化协议(如USB-NET转化协议、蓝牙-NET转化协议和红外数据-NET转化协议)。存储器内存储的转化协议不局限与此,根据适配移动终端的不同,能够按不同的手机型号预存储不同的转化协议,例如USB2.0-NET转化协议或USBtype-c-NET转化协议等。处理器根据接入终端接口100的移动终端的接入方式或机型型号,在存储器内调用与该移动终端接入方式以及型号相适配的转化协议进行调用,然后根据调用的转化协议将移动终端的数据转化为能够在有线网络中传输的数据信号。网络接口300指的网络设备的各种接口,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网络接口300为RJ-45接口。RJ-45接口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网络设备接口,俗称“水晶头”,专业术语为RJ-45连接器,属于双绞线以太网接口类型。但网络接口300的型号不局限与此,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网络接口300能够是(不限于):RJ-11接口、SC光纤接口、FDDI接口、AUI接口、BNC接口或Console接口。上述实施方式通过终端接口与移动终端连接,获取移动终端传输信号,而与终端接口连接的数据交换设备能够将移动终端的数据转化为能够在有线网络中进行传输的网络数据,也能够将网络数据转化为移动终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接口,所述终端接口用于与移动终端连接;数据交互设备,所述数据交互设备与所述终端接口连接,所述数据交互设备用户不同数据之间的相互转化;网络接口,所述网络接口与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连接,以使所述数据交互设备对所述终端接口与所述网络接口之间的往来数据进行相互转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接口,所述终端接口用于与移动终端连接;数据交互设备,所述数据交互设备与所述终端接口连接,所述数据交互设备用户不同数据之间的相互转化;网络接口,所述网络接口与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连接,以使所述数据交互设备对所述终端接口与所述网络接口之间的往来数据进行相互转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口为通用串行接口,所述通用串行接口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有线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串行接口为USB集线器,所述USB集线器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USB数据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口具体为RJ-45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数据聚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口为:RJ-11接口、SC光纤接口、FDDI接口、A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逸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