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2482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所述光伏边框包括侧边框;与所述侧边框垂直连接的底边框,所述底边框包括第一底边框及第二底边框,所述第一底边框的一端与所述侧边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底边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边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底边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底边框的厚度,所述第二底边框沿垂直其宽度方向为长条肋状结构;以及贯通所述第二底边框的安装孔。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解决了现有光伏组件安装孔厚度与底边框厚度相同,在风力较大场合应用时,容易发生安装孔撕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组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常规光伏组件的边框10的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直接在底边框11的相对位置上开设与安装螺栓对应的安装孔12;由此可见,现有安装孔处的12厚度一般与底边框11的厚度相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光伏组件一般与地面倾斜一定角度安装,在风力较大的场合(如台风场合),光伏组件因承受较大风力的冲击,容易发生从安装孔12处被撕裂,使得光伏组件从安装支架上脱落,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解决了现有光伏组件安装孔厚度与底边框厚度相同,在风力较大场合应用时,容易发生安装孔撕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边框,所述光伏边框包括:侧边框;与所述侧边框垂直连接的底边框,所述底边框包括第一底边框及第二底边框,所述第一底边框的一端与所述侧边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底边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边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底边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底边框的厚度,所述第二底边框沿垂直其宽度方向为长条肋状结构;以及贯通所述第二底边框的安装孔。优选地,所述第二底边框包括加厚边框,及分别与所述加厚边框两端连接的厚度渐增边框;其中,所述安装孔贯通所述加厚边框。优选地,所述第一底边框的厚度为1.4mm~1.6mm;所述加厚边框的厚度为2.2mm~2.8mm;所述厚度渐增边框的最小厚度与所述第一底边框的厚度相同,所述厚度渐增边框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加厚边框的厚度相同。优选地,所述加厚边框的宽度为14mm~16mm,所述厚度渐增边框的宽度为2.6mm~2.8mm。优选地,所述侧边框包括:第一竖边框,与所述第一竖边框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横边框,与所述第一竖边框另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横边框,位于所述第一横边框及所述第二横边框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竖边框垂直连接的第三横边框,一端与所述第二横边框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边框垂直连接的第二竖边框;其中,所述第一竖边框、所述第一横边框及所述第三横边框形成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竖边框、所述第二横边框、所述第三横边框及所述第二竖边框形成一矩形腔体。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一侧还设有接地孔。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椭圆形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边框;以及通过胶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光伏边框上的光伏层压件。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底边框设置为第一底边框和第二底边框,并设置第一底边框的厚度小于第二底边框的厚度,以增加安装孔位置的厚度来补强结构的强度,进而增加安装孔处的抗撕裂性能,避免光伏组件安装后因台风等恶劣条件导致安装孔处的边框的撕裂问题。2.本技术通过厚度渐增边框的设置,使得第二底边框在第一底边框的基础上通过厚度的均匀增加实现,而非垂直增厚实现,进而增加了加厚边框在受力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现有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光伏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光伏边框的俯视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0现有光伏边框11底边框12安装孔20光伏边框21侧边框211第一竖边框212第一横边框213第二横边框214第三横边框215第二竖边框216安装槽217矩形腔体22底边框221第一底边框222第二底边框2221加厚边框2222厚度渐增边框23安装孔24接地孔30胶体40光伏层压件50安装支架60固定件61螺栓62螺母70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请参阅图2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边框20,所述光伏边框20包括:侧边框21;与所述侧边框21垂直连接的底边框22,所述底边框22包括第一底边框221及第二底边框222,所述第一底边框221的一端与所述侧边框21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底边框2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边框222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底边框22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底边框222的厚度,所述第二底边框222沿垂直其宽度D1方向为长条肋状结构;以及贯通所述第二底边框222的安装孔23。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将所述第二底边框222沿垂直其宽度D1方向设置为长条肋状结构,以增加其抗撕裂的能力。作为示例,如图2所示,所述侧边框21包括:第一竖边框211,与所述第一竖边框211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横边框212,与所述第一竖边框211另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横边框213,位于所述第一横边框212及所述第二横边框213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竖边框211垂直连接的第三横边框214,一端与所述第二横边框213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边框214垂直连接的第二竖边框215;其中,所述第一竖边框211、所述第一横边框212及所述第三横边框214形成一安装槽216,所述第一竖边框211、所述第二横边框213、所述第三横边框214及所述第二竖边框215形成一矩形腔体217。作为示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底边框222包括加厚边框2221,及分别与所述加厚边框2221两端连接的厚度渐增边框2222;其中,所述安装孔23贯通所述加厚边框2221。具体的,所述第一底边框221的厚度H1为1.4mm~1.6mm;所述加厚边框2221的厚度H2为2.2mm~2.8mm;所述厚度渐增边框2222的最小厚度与所述第一底边框221的厚度H1相同,所述厚度渐增边框2222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加厚边框2221的厚度H2相同。具体的,所述加厚边框的2221宽度D1为14mm~16mm,所述厚度渐增边框2222的宽度D2为2.6mm~2.8mm。作为示例,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孔23一侧还设有接地孔24。优选地,所述接地孔的半径为2.46mm~2.54mm。作为示例,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孔23的数量为4个,于实际实施时,安装孔23的数量是与实际光伏组件的尺寸大小相关,以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23为椭圆形结构。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边框包括:侧边框;与所述侧边框垂直连接的底边框,所述底边框包括第一底边框及第二底边框,所述第一底边框的一端与所述侧边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底边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边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底边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底边框的厚度,所述第二底边框沿垂直其宽度方向为长条肋状结构;以及贯通所述第二底边框的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边框包括:侧边框;与所述侧边框垂直连接的底边框,所述底边框包括第一底边框及第二底边框,所述第一底边框的一端与所述侧边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底边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边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底边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底边框的厚度,所述第二底边框沿垂直其宽度方向为长条肋状结构;以及贯通所述第二底边框的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边框包括加厚边框,及分别与所述加厚边框两端连接的厚度渐增边框;其中,所述安装孔贯通所述加厚边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边框的厚度为1.4mm~1.6mm;所述加厚边框的厚度为2.2mm~2.8mm;所述厚度渐增边框的最小厚度与所述第一底边框的厚度相同,所述厚度渐增边框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加厚边框的厚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边框的宽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惠
申请(专利权)人:茂迪马鞍山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