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23508 阅读:661 留言:1更新日期:2018-09-12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放线装置,包括壳体,其中壳体设有收线装置、放线装置、张紧装置和出线口,收线装置包括收线盘、收线转轴和收线电机,其中收线转轴设于收线盘的中心处,且收线转轴连接有收线电机,放线装置包括放线盘、放线转轴、传送机构和放线电机,其中放线转轴设于放线盘的中心处,放线转轴连接有放线电机,且传送机构沿周向均匀布置在放线盘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收线、放线速度可控,且收线、放线过程中电线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有效避免多线束堆积或是线束过少卡机的现象发生,保证工作效率,设备运行稳定,降低设备损坏几率,减少维修费用,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放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放线装置是一种与绞线机配套,起到放线缆作用的电线电缆辅助设备,传统的放线装置主要是通过电机带动线盘转动进行放线缆,线材缠绕与多组缓冲轮上,这样在放线缆过程中线材阻力小,无法保证放线缆设备的匀速放线缆,常出现长短线的现象,而且,放线装置中不存在对线束的张力进行检测的装置,无法将线束的张紧松弛信号进行有效的反馈,经常会造成放线缆过多线束堆积或是线束过少卡机的现象发生,影响后期线束的剪切,工作效率较低,同时会对放线装置本身造成相应的损坏,增加了维修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放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放线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壳体,其中壳体设有收线装置、放线装置、张紧装置和出线口,且张紧装置设于收线装置和放线装置之间,放线装置设于靠近出线口的一侧,收线装置包括收线盘、收线转轴和收线电机,其中收线转轴设于收线盘的中心处,且收线转轴连接有收线电机,放线装置包括放线盘、放线转轴、传送机构和放线电机,其中放线转轴设于放线盘的中心处,放线转轴连接有放线电机,且传送机构沿周向均匀布置在放线盘的外侧。作为优选的,壳体内侧设有与出线口相连通的导线管,且导线管远离出线口的一端与放线盘之间的距离大于传送机构的长度。作为优选的,壳体外侧设有与出线口相连通的容纳腔,且容纳腔内设有固定电线的限位夹。作为优选的,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收线转轴活动连接的收线支架,顶部设有与放线转轴活动连接的放线支架。作为优选的,张紧装置包括张紧轮和定位轮,其中张紧轮与壳体的底部相连接,且张紧轮设于靠近收线装置的一侧。作为优选的,定位轮设有连接有驱动电机的滑块,且壳体设有与滑块适配的滑槽。作为优选的,滑槽为直线形或波浪形或锯齿形或弧形,且滑槽的两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作为优选的,传送机构包括连接杆和传线爪,且传线爪通过连接杆与放线盘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收线、放线速度可控,且收线、放线过程中电线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有效避免多线束堆积或是线束过少卡机的现象发生,保证工作效率,设备运行稳定,降低设备损坏几率,减少维修费用,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放线工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收线工作示意图;图中:1-壳体,2-出线口,3-收线盘,4-收线转轴,5-收线电机,6-放线盘,7-放线转轴,8-放线电机,9-导线管,10-容纳腔,11-电线,12-限位夹,13-收线支架,14-放线支架,15-张紧轮,16-定位轮,17-驱动电机,18-滑块,19-滑槽,20-连接杆,21-传线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放线装置,包括壳体1,其中壳体1设有收线装置、放线装置、张紧装置和出线口2,且张紧装置设于收线装置和放线装置之间,放线装置设于靠近出线口2的一侧,所述的收线装置包括收线盘3、收线转轴4和收线电机5,其中收线转轴4设于收线盘3的中心处,且收线转轴4连接有收线电机5,所述的放线装置包括放线盘6、放线转轴7、传送机构和放线电机8,其中放线转轴7设于放线盘6的中心处,放线转轴7连接有放线电机8,且传送机构沿周向均匀布置在放线盘6的外侧。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1内侧设有与出线口2相连通的导线管9,且导线管9远离出线口2的一端与放线盘6之间的距离大于传送机构的长度。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1外侧设有与出线口2相连通的容纳腔10,且容纳腔10内设有固定电线11的限位夹12。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1的底部设有与收线转轴4活动连接的收线支架13,顶部设有与放线转轴7活动连接的放线支架14。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张紧装置包括张紧轮15和定位轮16,其中张紧轮15与壳体1的底部相连接,且张紧轮15设于靠近收线装置的一侧。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轮16设有连接有驱动电机17的滑块18,且壳体1设有与滑块18适配的滑槽19。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滑槽19为直线形或波浪形或锯齿形或弧形,且滑槽19的两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连接杆20和传线爪21,且传线爪21通过连接杆20与放线盘6相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请参阅图1,为放线过程,放线转轴7作为主动轴,首先转轴4作为从动轴,放线转轴7联动传线爪21在放线电机8的带动下向出线口2方向转动,电线11从收线盘3依次穿过张紧轮15、定位轮16和导线管9后从出线口2穿出,在转动过程中,驱动电机17控制定位轮16设于滑槽19的最高处,使传线爪21在放线过程中可以卡住电线11,增大电线11与传线爪21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电线11可以匀速从出线口2穿出,导线管9不仅具有对电线11的保护和限位功能,导线管9远离出线口2的一端还可以将电线11从传线爪21上剥离。剪断后的电线11留在壳体1外部的端部可以通过限位夹12固定在容纳腔10中,方便下次使用。请参阅图2,为收线过程,驱动电机17控制定位轮16不处于滑槽19的最高处,使传线爪21在收线过程中不接触电线11,收线电机5控制收线转轴4转动,使电线11匀速从出线口2依次穿过导线管9、定位轮16和张紧轮15后缠绕在收线盘3上,电线11留在壳体1外部的端部可以通过限位夹12固定在容纳腔10中,方便下次使用。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收线、放线速度可控,且收线、放线过程中电线11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有效避免多线束堆积或是线束过少卡机的现象发生,保证工作效率,设备运行稳定,降低设备损坏几率,减少维修费用,延长使用寿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中壳体设有收线装置、放线装置、张紧装置和出线口,且张紧装置设于收线装置和放线装置之间,放线装置设于靠近出线口的一侧,所述的收线装置包括收线盘、收线转轴和收线电机,其中收线转轴设于收线盘的中心处,且收线转轴连接有收线电机,所述的放线装置包括放线盘、放线转轴、传送机构和放线电机,其中放线转轴设于放线盘的中心处,放线转轴连接有放线电机,且传送机构沿周向均匀布置在放线盘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中壳体设有收线装置、放线装置、张紧装置和出线口,且张紧装置设于收线装置和放线装置之间,放线装置设于靠近出线口的一侧,所述的收线装置包括收线盘、收线转轴和收线电机,其中收线转轴设于收线盘的中心处,且收线转轴连接有收线电机,所述的放线装置包括放线盘、放线转轴、传送机构和放线电机,其中放线转轴设于放线盘的中心处,放线转轴连接有放线电机,且传送机构沿周向均匀布置在放线盘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侧设有与出线口相连通的导线管,且导线管远离出线口的一端与放线盘之间的距离大于传送机构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外侧设有与出线口相连通的容纳腔,且容纳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平崔宇石琳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国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电信] 2020年04月14日 08:38
    很实用,很好的专利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