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易春梅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81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两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钢结构梁柱的端部抵住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一个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翼片,翼片与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互相垂直,翼片与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互相平行,翼片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一个第一通孔与一个第二通孔同轴;角钢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且一体设置的贴合板和插板,插板上开设有插接缝隙,翼片插接在插接缝隙中,插板上卡设有多个第三通孔,一个第三通孔与一个第二通孔同轴,贴合板与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侧部焊接,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通过螺栓连接。此种设计,结构简单,牢固度高。

A beam column connection node of steel structure based on BI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eam-to-column connection node of a steel structure based on BIM,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eam-to-column of the first steel structure; an end of the beam-to-column of the second steel structure is held against the side of the beam-to-column of the first steel structure; and a wing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eam-to-column of the second steel structure; and the wing and the second steel knot are arranged respectively. The side parts of the beam and column are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and the flaps are parallel to the side parts of the beam and column of the first steel structure. A plurality of second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flaps, and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a second through hole are coaxial; the angle steel connectors include a vertical and integral plywood and an insertion board, and the insertion gap is arranged on the insertion board, and the flaps are inserted into the insertion board. In the joint gap, a plurality of third through holes are clamped on the insertion board, a third through hole is coaxial with a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the bonding board is welded to the side of the beam and column of the second steel structur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the third through hole are connected by bolts. The desig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firm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梁柱,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现有的对于钢结构梁柱的节点连接主要包括普通内隔板式连接,隔板贯通式连接、加强外环板式连接等等。但是,这些节点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缺点,如普通的内隔板式连接节点,构造比较复杂,有隔板,可能给混凝土浇灌带来困难,不能确保浇灌混凝土的质量,加工节点需将钢管柱打断才能进行内隔板的施工,现场焊接工作量大,施工质量较难控制;隔板与钢梁翼缘连接柱壁经过两次焊接后,残余应力较大,容易发生脆性断裂。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强度高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结构梁柱连接构造复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第一钢结构梁柱,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两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钢结构梁柱,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端部抵住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一个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翼片,所述翼片与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互相垂直,所述翼片与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互相平行,所述翼片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同轴;四个角钢连接件,所述角钢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且一体设置的贴合板和插板,所述插板上开设有插接缝隙,所述翼片插接在所述插接缝隙中,所述插板上卡设有多个第三通孔,一个所述第三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同轴,所述贴合板与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侧部焊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通过螺栓连接。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角钢连接件之间的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上从一个端面到另一端面开设有多个第二连通孔;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中灌装有发泡水泥。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上粘贴有BIM定位片,所述BIM定位片携带位置、孔位和角度信息;所述BIM定位片为二维码或三维码。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侧部分别一体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端部与所述贴合板端部焊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厚度与所述贴合板的厚度相同。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侧部分别一体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端部与所述插板的端部焊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厚度与所述插板的厚度相同。作为优选,所述发泡水泥的气泡直径为0.15mm~0.25mm,所述发泡水泥的孔隙率为10%~30%。作为优选,所述发泡水泥的气泡直径为0.2mm,所述发泡水泥的孔隙率为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通过翼片插接在插板之中,形成贴合固定的效果,然后通过贴合板固定第二钢结构梁柱,再而,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使多层重叠的插板、翼片和第一钢结构梁柱相互固定,然后形成四角固定的状态,再通过贴合板的焊接,加强总体牢固度。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结构梁柱,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两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钢结构梁柱,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端部抵住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一个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翼片,所述翼片与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互相垂直,所述翼片与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互相平行,所述翼片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同轴;四个角钢连接件,所述角钢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且一体设置的贴合板和插板,所述插板上开设有插接缝隙,所述翼片插接在所述插接缝隙中,所述插板上卡设有多个第三通孔,一个所述第三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同轴,所述贴合板与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侧部焊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通过螺栓连接;多个三角架板,所述三角架板呈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架板的两个直角边上焊接有支撑翅片,一个所述直角边上的所述支撑翅片焊接在所述贴合板上,另一个所述直角边上的所述支撑翅片焊接在所述插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通过翼片插接在插板之中,形成贴合固定的效果,然后通过贴合板固定第二钢结构梁柱,再而,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使多层重叠的插板、翼片和第一钢结构梁柱相互固定,然后形成四角固定的状态,再通过贴合板的焊接,加强总体牢固度。通过三角架板的作用,加强插板与贴合板之间的牢固度,通过支撑翅片的设置,增大三角架板分别与插板和贴合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其整体牢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钢结构梁柱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钢结构梁柱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角钢连接件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三角架板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钢结构梁柱,2、第二钢结构梁柱,3、角钢连接件,4、三角架板,5、BIM定位片,11、第二加强板,12、第一连通孔,21、翼片,22、第二通孔,23、第二连通孔,24、第一加强板,31、插板,32、插接缝隙,33、贴合板,41、三角架板,42、支撑翅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第一钢结构梁柱1,第一钢结构梁柱1的两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钢结构梁柱2,第二钢结构梁柱2的端部抵住第一钢结构梁柱1的侧部,一个第二钢结构梁柱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翼片21,翼片21与第二钢结构梁柱2的侧部互相垂直,翼片21与第一钢结构梁柱1的侧部互相平行,翼片2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2,一个第一通孔与一个第二通孔22同轴;四个角钢连接件3,角钢连接件3包括相互垂直且一体设置的贴合板33和插板31,插板31上开设有插接缝隙32,翼片21插接在插接缝隙32中,插板31上卡设有多个第三通孔,一个第三通孔与一个第二通孔22同轴,贴合板33与第二钢结构梁柱2的侧部焊接,第一通孔、第二通孔22和第三通孔通过螺栓连接。此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通过翼片21插接在插板31之中,形成贴合固定的效果,然后通过贴合板33固定第二钢结构梁柱2,再而,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22和第三通孔,使多层重叠的插板31、翼片21和第一钢结构梁柱1相互固定,然后形成四角固定的状态,再通过贴合板33的焊接,加强总体牢固度。相邻两个角钢连接件3之间的第一钢结构梁柱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通孔12;第二钢结构梁柱2上从一个端面到另一端面开设有多个第二连通孔23;一个第一连通孔12与一个第二连通孔23连通,第一连通孔12和第二连通孔23中灌装有发泡水泥。通过灌装发泡水泥,使第一连通孔12与第二连通孔23之间能够得到很好的连接。并且采用的连接的发泡水泥质量轻,便于减轻第一钢结构梁柱1与第二钢结构梁柱2的负担。在第一钢结构梁柱1上粘贴有BIM定位片5,BIM定位片5携带位置、孔位和角度信息;BIM定位片5为二维码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结构梁柱,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两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钢结构梁柱,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端部抵住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一个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翼片,所述翼片与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互相垂直,所述翼片与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互相平行,所述翼片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同轴;四个角钢连接件,所述角钢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且一体设置的贴合板和插板,所述插板上开设有插接缝隙,所述翼片插接在所述插接缝隙中,所述插板上卡设有多个第三通孔,一个所述第三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同轴,所述贴合板与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侧部焊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结构梁柱,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两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钢结构梁柱,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端部抵住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一个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翼片,所述翼片与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互相垂直,所述翼片与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的侧部互相平行,所述翼片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同轴;四个角钢连接件,所述角钢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且一体设置的贴合板和插板,所述插板上开设有插接缝隙,所述翼片插接在所述插接缝隙中,所述插板上卡设有多个第三通孔,一个所述第三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同轴,所述贴合板与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侧部焊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通过螺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角钢连接件之间的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上从一个端面到另一端面开设有多个第二连通孔;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中灌装有发泡水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钢结构梁柱上粘贴有BIM定位片,所述BIM定位片携带位置、孔位和角度信息;所述BIM定位片为二维码或三维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结构梁柱的侧部分别一体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端部与所述贴合板端部焊接固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厚度与所述贴合板的厚度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易春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