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红霞专利>正文

检验科用试管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144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试管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油缸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相对向内滑动,使第一半圆凹槽与第二半圆凹槽对接后形成一个可容纳试管的圆腔,将盛放有血液的试管放置到该圆腔内,启动驱动电机,使输送带转动,并将采集区的试管带到检测区,然后启动油缸,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相对向外滑动,避免试管歪倒,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将试管取出。输送带转动时,滚轮随之转动,这样就使得承接板对输送带起到托起的作用,避免输送带上重力大造成下垂现象。

Test tube conveying device in laborato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st tube conveying device for laboratory us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n oil cylinder makes the first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late slide inward relative to each other, makes the first half-circle groove dock with the second half-circle groove to form a circular cavity which can accommodate the test tube, places the test tube containing blood in the circular cavity, and starts driving electricity. The machine makes the conveyor belt rotate, and takes the test tube of the collection area to the testing area, then starts the cylinder, so that the first and second positioning plates slide outward, avoiding the test tube tilting, and facilitates the medical staff to take out the test tube. When the conveyor belt rotates, the roller rotates along with it, thus making the bearing plate play a supporting role on the conveyor belt, avoiding the conveyor belt gravity caused by the droop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验科用试管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验科用试管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检验科在进行血液收集和分析时,需要先对患者进行抽血,然后将盛放有血液的试管放置到试管架上,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将试管架送至检测仪器处,检测人数多时,就需要医护人员频繁运送试管,浪费时间,增大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检验科用试管输送装置,该检验科用试管输送装置便于试管的运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机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机架上间隔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所述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之间套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可沿输送带宽度方向滑移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相对内侧面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半圆凹槽,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相对内侧面间隔设有多个与第一半圆凹槽对应的第二半圆凹槽;机架上设有位于输送带下部的托起装置。所述输送带的上表面设有滑轨,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座。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相对外侧部均设有安装在输送带上表面的油缸,油缸伸缩杆的端部分别与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相对外侧面固接。所述托起装置包括固接在机架上的两个支撑板,两支撑板之间固接有位于输送带下方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中部间隔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的上表面均高于承接板的上表面且与输送带的下表面接触。所述输送带的上表面设有与防滑凸起。所述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轴通过皮带与第一转辊动力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自锁式万向轮。所述第一半圆凹槽和第二半圆凹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海绵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启动油缸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相对向内滑动,使第一半圆凹槽与第二半圆凹槽对接后形成一个可容纳试管的圆腔,将盛放有血液的试管放置到该圆腔内,启动驱动电机,使输送带转动,并将采集区的试管带到检测区,然后启动油缸,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相对向外滑动,避免试管歪倒,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将试管取出。输送带转动时,滚轮随之转动,这样就使得承接板对输送带起到托起的作用,避免输送带上重力大造成下垂现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的一种状态图;图3是图1俯视的另一种状态图;图4是承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检验科用试管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自锁式万向轮19,自锁式万向轮19便于本技术的移动和锁止。机架1上间隔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2和第二转辊3,第一转辊2和第二转辊3之间套装有输送带4,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主轴通过皮带与第一转辊2动力连接,驱动电机10正反转,即可带动输送带4往复移动。如图1-图3所示,输送带4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可沿输送带4宽度方向滑移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6,一个第一定位板5和一个第二定位板6为一组,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6可以设置多组,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组,本实施例中输送带4的上表面设有滑轨41,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6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与滑轨41配合的滑座7,滑座7与滑轨41的滑动配合关系为现有技术。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6的相对外侧部均设有安装在输送带4上表面的油缸8,油缸8伸缩杆的端部分别与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6的相对外侧面固接,机架1的侧部设有与油缸8连接的供油装置,本实施例中供油装置及供油装置与油缸8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使用时启动油缸8即可使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6相对向内或向外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板5的相对内侧面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半圆凹槽51,第二定位板6的相对内侧面间隔设有多个与第一半圆凹槽51对应的第二半圆凹槽61,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圆凹槽51和第二半圆凹槽61分别设有三个,第一半圆凹槽51与第二半圆凹槽61对接后形成一个可容纳试管的圆腔,第一半圆凹槽51和第二半圆凹槽61的槽壁上均设有海绵层66,试管与第一半圆凹槽51和第二半圆凹槽61的槽壁接触,海绵层66可以避免划伤及碰撞的现象发生。输送带4的上表面设有与防滑凸起42,试管的底部与防滑凸起42接触,避免试管打滑。使用时启动油缸8使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6相对向内滑动,使第一半圆凹槽51与第二半圆凹槽61对接后形成一个可容纳试管的圆腔,将盛放有血液的试管放置到该圆腔内,启动驱动电机10,使输送带4转动,并将采集区的试管带到检测区,然后启动油缸8,使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6相对向外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6相对向外移动距离较小,避免试管歪倒,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将试管取出。如图1和图4所示,机架1上设有位于输送带4下部的托起装置。托起装置包括固接在机架1上的两个支撑板80,两支撑板80之间固接有位于输送带4下方的承接板81,承接板81的中部间隔设有多个通孔82,每个通孔82内均转动连接有滚轮83,滚轮83的两侧部均设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通孔82的内壁上,滚轮83的上表面均高于承接板81的上表面且与输送带4的下表面接触,输送带4转动时,滚轮83随之转动,这样就使得承接板81对输送带4起到托起的作用,避免输送带4上重力大造成下垂现象。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形式,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
人员来说,基于本技术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验科用试管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间隔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2)和第二转辊(3),所述第一转辊(2)和第二转辊(3)之间套装有输送带(4),所述输送带(4)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可沿输送带(4)宽度方向滑移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6),所述第一定位板(5)的相对内侧面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半圆凹槽(51),所述第二定位板(6)的相对内侧面间隔设有多个与第一半圆凹槽(51)对应的第二半圆凹槽(61);机架(1)上设有位于输送带(4)下部的托起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科用试管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间隔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2)和第二转辊(3),所述第一转辊(2)和第二转辊(3)之间套装有输送带(4),所述输送带(4)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可沿输送带(4)宽度方向滑移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6),所述第一定位板(5)的相对内侧面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半圆凹槽(51),所述第二定位板(6)的相对内侧面间隔设有多个与第一半圆凹槽(51)对应的第二半圆凹槽(61);机架(1)上设有位于输送带(4)下部的托起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科用试管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输送带(4)的上表面设有滑轨(41),所述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6)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与滑轨(41)配合的滑座(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验科用试管输送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6)的相对外侧部均设有安装在输送带(4)上表面的油缸(8),油缸(8)伸缩杆的端部分别与第一定位板(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霞王广成
申请(专利权)人:杨红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