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纤维材料的立式粗粉碎装置及其刃部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105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从含纤维材料中得到解纤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立式粗粉碎装置进行改进。以保持高效率的连续运转,增大纸片投入量。立式粗粉碎装置X,将具有借助旋转在有底圆筒内产生向上气流的叶片构造和在旋转面外周设有若干旋转刃安装部的。旋转刃台沿轴向分离多级设置,在底圆筒箱的下侧壁的一个或若干个部位,形成气体吸引部。并抵抗有底圆筒箱内产生的向上气流和被粉碎物的流动,从下方产生大的吸引流,将被粉碎物从一个或多个方向随时排出、回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纤维材料的立式粗粉碎装置及其刃部构造。该立式粗粉碎装置,在从作为再生原料(使用过的物品)或中间产品所供给的废纸、旧布、木片、木浆片等含有纤维的材料中,得到解纤物时的干式解纤处理的前处理中,对含有纤维的材料进行切碎。本专利技术人曾提出了干式处理方式的纸片解纤装置(日本专利公开第215595/1996号,下面称为前申请装置)。作为其构成要素(进行干式解纤处理的前处理部分),揭示了物理性切碎含纤维材料的立式粗粉碎部件(公报中的粗解纤部1和第一解纤部2)。在本专利技术中,前申请装置的说明中采用的标记与上述公报附图中的标记相同,与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的标记无关。粗解纤部1是粉碎机,第一解纤部2在构造上是本专利技术原型的解纤机。前申请装置的第一解纤部2,设有有底圆筒箱11(公报中是解纤用的固定筒11)、多孔筛16、旋转刃14(含有刃尖14a)和气体吸引部15~18。上述有底圆筒箱11在内侧设有固定刃13。上述多孔筛16在与上述有底圆筒箱11的内壁之间可间隙地呈圆周状设置。上述旋转刃14轴装在上述有底圆筒箱11的轴中心,并与固定刃13协同动作,切断或撕裂含有纤维的材料。上述气体吸引部15~18在工作中吸引有上述底圆筒箱11内的气体,并将被粉碎物通过上述多孔筛16排出、回收。解纤(本专利技术中的粉碎)的过程是,先将纸片(被处理物)投入粗解纤部1,粗解纤(粗粉碎)为短条状、细片状等,经过进场路12导入第一解纤部2的解纤部17,并进行更加细质地解纤(粉碎)。第一解纤部2的旋转刃14的平面为三角形的三角柱状(见公报图4)。但是,前申请装置的两个阶段的粉碎处理,不容易加大处理量。因为在解纤(粉碎)处理时,不一定产生向上的气流,从而不能得到均匀的粉碎,当被粉碎物滞留在装置(筒)的下部时,其结果是被粉碎物不能顺畅排出。因此,不能保持高效率的连续运转,且不容易提高纸片的投入量(处理量)。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纤维材料的立式粗粉碎装置及其刃部构造。本专利技术的立式粗粉碎装置,可解决上述前申请中存在的问题,变更包含旋转刃的粉碎部件,通过均匀地粉碎和顺畅排出(回收),可高效率地连续运转,从而增大处理量。另外,被处理物不限于废纸,如果是含有纤维的材料、不损伤旋转刃的比较软的材料,即使不是片状、粒状(φ10mm左右),都可作为处理对象。例如,作为再生原料(使用过的物品)或中间产品供给的含有纤维的材料,有旧布、木片、木浆片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含纤维材料的立式粗粉碎装置,在从作为再生原料(使用过的物品)或中间产品所供给的废纸、旧布、木片、木浆片等含纤维材料中,得到解纤物时的干式解纤处理的前处理中,可对该含纤维材料进行切碎,而且其装置设有有底圆筒箱、多孔筛、旋转刃和气体吸引部;上述有底圆筒箱在内侧设有固定刃;上述多孔筛与有底圆筒箱的内壁之间可间隙地呈圆周设置;上述旋转刃轴装在上述有底圆筒箱的轴中心,并与固定刃协同动作,切断或撕碎含有纤维的材料;上述气体吸引部在工作中吸引有底圆筒箱内的气体,并将被粉碎物通过上述多孔筛排出、回收;其特点是,沿轴方向分离地多级设置的旋转刃台,其由具有借助旋转在有底圆筒箱内产生向上气流的叶片构造,该旋转刃台在旋转面的外周等距离地配有若干旋转刃安装部,在有底圆筒箱下部侧壁上的一个或若干部位形成气体吸引部;在工作中抵抗有底圆筒箱内产生的向上气流和被粉碎物的流动,而从下方产生大的吸引气流,将被粉碎物从一个或多个方向随时排出、回收。另外,专用于上述立式粗粉碎装置的刃部构造,其特点是,在旋转面外周等距离地配设具有若干旋转刃安装部的旋转刃台,且具有借助旋转在有底圆筒箱内产生向上气流的叶片构造,在上述旋转刃安装部安装着可装卸的旋转刃,该旋转刃的刃面与固定刃的接触角度是钝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上述立式粗粉碎装置的旋转刃部设置构造中,其特点是,在上下级旋转刃台间,上级的旋转刃相对于下级的旋转刃,在旋转方向上最大45度范围内滞后地与固定刃接触。另外,上述构成的刃部构造中,其特点是,叶片构造是翼形,将旋转方向的前端缘形成为斜面,其倾斜角度为2~10度范围。另外,叶片构造是螺旋桨形,其扭转角度为2~10度范围。根据上述各构造,装置工作中,使被粉碎物向上流动(上扬或上吹),不滞留在有底圆筒箱下部,沿多孔筛朝吸引方向(设在一个或若干部位的气体吸引部)进行收集后排出、回收。另外,由于分开地设置多级旋转刃台(包括旋转刃),所以工作中可延缓多孔筛内被粉碎物的下落,使被粉碎物与刃部的接触次数(切断次数)增加,从而可充分地粉碎到所需的大小程度。因此,不需要前申请那样进行2阶段处理的机构。另外,被粉碎物通常处于流动状态,由于被粉碎物不堵塞在旋转刃与固定刃之间,因此可高效率地连续运转,从而处理量增大。同时,也可避免粉碎过程中被粉碎物的体积膨张。图1是表示装置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装置的断面图。图3是装置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刃部构造的平面图。图5A是图4中的沿Ⅰ-Ⅰ线放大的断面图,图5B是图4中的沿Ⅱ-Ⅱ线放大断面图。图6是图4中的A部详细说明图。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中的标记与前申请装置说明中的标记无关。如图所示,实施例装置X,是在要从含有纤维的材料中得到解纤物时的干式解纤处理的前处理(粗粉碎处理)中,对含纤维的材料进行切碎。如上所述,含有纤维的材料,最好是废纸、旧布、木片等再生原料(使用过的物品)或木浆片(中间产品)。主要的构造与前申请装置的解纤机(第一解纤部)相同,其设有有底圆筒箱2、多孔筛3、旋转刃4和气体吸引部5。有底圆筒箱2在内侧设有固定刃1。多孔筛3与有底圆筒箱2内壁之间可有间隙地呈圆周状设置。旋转刃4轴装在有底圆筒箱2的轴中心,并与固定刃1协同动作,切断或撕碎含有纤维的材料。上述气体吸引部5在动作中吸引有底圆筒箱2内的气体,并将被粉碎物通过上述多孔筛3向外部相出、回收。下面,说明多孔筛3的设置构造。多孔筛3是所谓的中孔金属,立设在圆形底板8的外周缘,该圆形底板8与有底圆筒箱2的底面分离地设置。多孔筛3分割圆周地安装在固定刃安装用肋21间(固接在该肋21的周方向侧面)。圆形底板8设在固定刃安装用肋21的下端。固定刃安装用肋21位于有底圆筒箱2的侧壁的若干部位(等分位置),形成内侧厚度大,沿上下方向(不到底面,到圆形底板8的设置位置)且断面为凸状的轨道。因此,有底圆筒箱2和多孔筛3的间隙,可与圆形底板8和底面的分离空间连通。另外气体吸引部5可朝着该分离空间开口。其构造特点是,备有用于安装旋转刃4的旋转刃台6,该旋转刃台6具有借助旋转在有底圆筒箱2内产生向上气流的叶片构造,并且,在旋转面外周可等距离地配设若干旋转刃安装部61。图中,把2台旋转刃台6、6a、6b通过隔板7沿轴方向(上下)设置成2级。在该设置构造中,在位于上下的旋转刃台6、6a、6b之间,上级的旋转刃4a相对于下级的旋转刃4b,在旋转方向以最大45度的范围滞后地与固定刃1接触。气体吸引部5形成在有底圆筒箱2的下部侧壁上。这样,在工作中,可抵抗有底圆筒箱2内产生的向上气流和被粉碎物的流动,而从下方产生吸引气流,将被粉碎物从一个或多个方向随时排出、回收。图示实施例的装置X中,气体吸引部5只在一个部位有,但是装置规模(处理量)大时,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含纤维材料的立式粗粉碎装置,在从作为再生原料(使用过的物品)或中间产品供给的废纸、旧布、木片、木浆片等含纤维材料中,得到解纤物时的干式解纤处理的前处理中,可对该含纤维材料进行切碎,设有有底圆筒箱、多孔筛、旋转刃和气体吸引部;上述有底圆筒箱在内侧设有固定刃;上述多孔筛与有底圆筒箱的内壁之间可间隙地呈圆周状设置;上述旋转刃轴装在有底圆筒箱的轴中心,并与上述固定刃协同动作,从而对上述含有纤维的材料进行切断或撕碎;上述气体吸引部可在工作中吸引有底圆筒箱内的气体,并将被粉碎物通过上述多孔筛排出、回收;其特征在于,沿轴方向分离地多级设置旋转刃台,该旋转刃台具有借助旋转在有底圆筒箱内产生向上气流的叶片构造,在旋转面的外周沿轴方向等距离地配设有若干个旋转刃安装部,在有底圆筒箱下部侧壁上的一个或若干部位形成气体吸引部;在 工作中抵抗有底圆筒箱内产生的向上气流和被粉碎物的流动,而从下方产生大的吸引气流,将被粉碎物从一个或多个方向随时排出、回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冈荣祐末兼康正
申请(专利权)人:西日本技术开发有限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