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布浸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092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布浸染装置,包括并排的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原料辊、若干个染布辊、压布辊组,若干个支撑辊和成品辊,第一缸体侧壁为中空的,若干个染布辊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固定连接在第一缸体内,还包括吹风管、扇叶和加热丝,吹风管位于第二缸体后方,且吹风管与第二缸体内腔连通,扇叶、加热丝分别固定在吹风管的两端,扇叶与一个压布辊之间设有锥齿轮组,第二缸体上开设有连通第二缸体内腔和第一缸体侧壁空腔的连通口,第一缸体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转轴为中空管,转轴内填充有染料,转轴上开有条形口,压布辊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本方案解决了布料一次浸染只能染一个颜色,不能染出花纹,且烘干效果不好的问题。

An impregnation device for textile fabric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xtile fabric dipping and dye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ylinder block, a second cylinder block, a raw material roller, a plurality of dyeing and cloth pressing rolls,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and finished rollers, a plurality of hollow side walls of the first cylinder block, a plurality of dyeing and cloth roller rotating and connecting rotating shafts, the rotating shafts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in the first cylinder block, and the package is returned. The blow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econd cylinder block. The fan blade and the heating wire are respectively fixed at the two ends of the blower pipe. A bevel gear grou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an blade and a cloth roller. A cavity connecting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econd cylinder block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cylinder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ylinder block. The first cylinder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port on the side wall, the rotating shaft is a hollow pipe,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lled with dye, the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strip opening, and a number of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cloth pressing roller. The scheme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fabric can only be dyed one color at a time, the pattern can not be dyed, and the drying effect is not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布浸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加工
,具体是一种纺织布浸染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布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来制作衣物,也可以作为装饰材料使用,不管应用在哪个领域,纺织布料的染色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印染布料需要先上色,再烘干,在布料上色过程中,布料与染液接触,布料吸附染液,染液渗透布料中,达到染色效果,然而染色时,经常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中国公开号为CN105332189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布料印染装置,用于对布料进行染色,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轧布辑组、第一卷布辑、第二卷布辑、过渡辑和连通管;第一箱体设置在第二箱体的上方,第一箱体的体壁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内壳以及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之间的第一加热空腔,第一箱体内部设有轧布辑组,第二箱体的体壁包括第二外壳、第二内壳以及第二外壳和第二内壳之间的第二加热空腔,第二加热空腔的设有若干加热片,第二箱体内部设有多个绕布辑,用于改变布料的走向;第一加热空腔和第二箱体内部通过连通管连通。通过设置第一卷布辑收布、第二卷布辑放布,待染布料依次穿过第二箱体和第二箱体,在第一箱体内进行上色,在第二箱体内进行烘干。在服装生产的时候,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要求,会采用各种带条纹、花纹的布料。上述方案中布料上色单一,若需要带花纹的布料还需要对布料进行另外的印染,工序复杂,费时费力;且上述方案中利用加热片对第二箱体加热进行烘干,没有进行空气流通,加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纺织布浸染装置,以解决布料一次浸染只能染一个颜色,不能染出花纹,且烘干效果不好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纺织布浸染装置,包括并排的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原料辊、若干个染布辊、压布辊组,若干个支撑辊和成品辊,所述第一缸体侧壁为中空的,若干个所述染布辊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第一缸体内,压布辊组转动连接在第一缸体的右上角,还包括吹风管、扇叶和加热丝,所述吹风管位于第二缸体后方,且所述吹风管与第二缸体内腔连通,所述扇叶、加热丝分别固定在吹风管的两端,所述扇叶与一个压布辊之间设有锥齿轮组,压布辊转动带动扇叶转动,所述第二缸体上开设有连通第二缸体内腔和第一缸体侧壁空腔的连通口,所述第一缸体侧壁上开有排气口,所述转轴为中空管,所述转轴内填充有染料,所述转轴上沿轴向开设有条形口,所述压布辊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基础方案的原理:操作时,将布料从原料辊上拉出,依次绕过染布辊,然后穿过压布辊组之间的缝隙,再依次绕在支撑辊上,最后绕在成品辊上。第一缸体内装有染液,染液没过染布辊,转轴内装有与染液颜色不同的染料,布料拉动带动染布辊转动,染布辊转动使得染布辊上的通孔与转轴上的条形口连通,转轴内的染料流出从而在布料上染上不同颜色的花纹,随着染布辊的转动,通孔与条形孔将错开,转轴内的染料也停止流出。如此循环,布料上将间隔被染上其他颜色的染料,形成自然、随意的花纹。布料在第一缸体内完成染色后,通过压布辊组,将布料上多余的染液挤出,既节约了染料也能缩短烘干的时间。当布料带动压布辊组转动时,与一个压布辊通过一组锥齿轮连接的扇叶也将转动,扇叶转动使得吹风管内产生吸附力,从而将空气吸进吹风管中,吹风管中的空气经由加热丝加热后,在扇叶的作用下将热空气吹进第二缸体中对布料进行烘干。烘干完成的成品布料最后绕在成品辊上。第二缸体内的热空气通过连通口流进第一缸体的侧壁空腔内,利用热空气的温度对第一缸体内的染液进行加热,使得染色过程更加快速,着色也更加稳固。最后空气从排气口流出。基础方案的优点:1.在对布料进行染色的同时,在布料上染出自然、随意、不规则的花纹,满足了服饰、装饰等对布料花纹的需求,且不需要单独的工序对布料进行花纹印染,减少了工序,节约了劳动成本和时间成本。2.利用压布辊组对浸染完成的布料进行挤压,节约了染液,也缩短了烘干所需要的时间。3.布料拉动从而带动压布辊转动,利用压布辊的转动提供动力,向用于烘干布料的第二缸体内输送热空气,节约了能源,且相对于只对缸体进行加热,流动的气流更能加速布料的干燥。4.利用干燥完布料的废热空气,对第一缸体内的染液进行加热,节约能源,且适当的加热可以加快浸染完成的速度以及增强着色的稳定性。进一步,还包括矩形框和不完全齿轮,所述矩形框上下边框内侧均设有齿条,所述矩形框滑动连接在第一缸体侧壁上,所述不完全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不完全齿轮由电机驱动,所述转轴均固定在矩形框上。浸染开始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转动,不完全齿轮上的齿间隔的与上、下方的齿条啮合,并带动矩形框左右往复滑动,从而使得染布辊跟随矩形框一起左右往复移动,使得与染布辊接触的布料变换,避免了一直是同一个区域的布料与染布辊接触,与染布辊接触部分的布料染色效果不好,导致染色不均匀的情况出现。染布辊的左右往复移动,保证了均匀的对布料进行染色。且染布辊的左右往复移动对染液进行搅拌,避免了染液出现沉淀、分层的情况,也使得染液各部分的温度均匀。进一步,所述染布辊为五个,且呈“W”形分布。五个染布辊呈“W”形,从而实现用较少的染布辊对较长长度的布料进行染色。进一步,所述第一缸体的底部还设有加热片。第一缸体内的加热片可以在第一缸体侧壁的热空气温度不够的情况下,可直接使加热片对缸体内的染液进行加热。进一步,所述第二缸体内设有加热片,第二缸体内的加热片对第二缸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再次升高了第二缸体内的温度,加快了对布料干燥的速度。进一步,所述染布辊上开设有五个通孔,五个通孔可以使得染出来的花纹更加精细和复杂。进一步,五个所述转轴内填充的染料颜色各不相同,从而得到花纹更加繁复,颜色更加丰富的带花纹布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纺织布浸染装置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纺织布浸染装置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缸体1、第二缸体2、原料辊3、矩形框4、不完全齿轮5、转轴6、染布辊7、条形孔8、通孔9、压布辊10、支撑辊11、成品辊12、吹风管13、加热丝14、扇叶15、锥齿轮16、连通口17、排气口18、布料19。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一种纺织布浸染装置,包括并排的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第一缸体1上方设有原料辊3,原料辊3相对的第一缸体1顶壁上设有进料口。第一缸体1的侧壁为中空的,第一缸体1的侧壁内侧面上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框4,如图2、图3所示,矩形框4的上下边框内侧均固定有齿条,矩形框4内设有与齿条啮合的不完全齿轮5,不完全齿轮5由电机驱动。矩形框4上边框上固定有三个转轴6,矩形框4下边框上固定有两个转轴6,且下边框的两个转轴6与上边框上的三个转轴6之间的间隔相对。转轴6为中空圆柱,转轴6内装有染料,且转轴6上沿轴向开设有条形孔8。转轴6上转动连接有染布辊7,染布辊7上开设有五个通孔9。第一缸体1内装有染液,且染液没过五个染布辊7;染液液面上方的第一缸体1侧壁上固定有压布辊10组,压布辊10组包括两个压布辊10,两个压布辊10并列设置,且两个压布辊10之间的缝隙宽度等于布料19的厚度。压布辊10组旁的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侧壁上均开设有布料通道。第二缸体2内设有两列支撑辊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布浸染装置,包括并排的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原料辊、若干个染布辊、压布辊组,若干个支撑辊和成品辊,所述第一缸体侧壁为中空的,若干个所述染布辊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第一缸体内,压布辊组转动连接在第一缸体的右上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风管、扇叶和加热丝,所述吹风管位于第二缸体后方,且所述吹风管与第二缸体内腔连通,所述扇叶、加热丝分别固定在吹风管的两端,所述扇叶与一个压布辊之间设有锥齿轮组,压布辊转动带动扇叶转动,所述第二缸体上开设有连通第二缸体内腔和第一缸体侧壁空腔的连通口,所述第一缸体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转轴为中空管,所述转轴内填充有染料,所述转轴上沿轴向开有条形口,所述压布辊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布浸染装置,包括并排的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原料辊、若干个染布辊、压布辊组,若干个支撑辊和成品辊,所述第一缸体侧壁为中空的,若干个所述染布辊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第一缸体内,压布辊组转动连接在第一缸体的右上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风管、扇叶和加热丝,所述吹风管位于第二缸体后方,且所述吹风管与第二缸体内腔连通,所述扇叶、加热丝分别固定在吹风管的两端,所述扇叶与一个压布辊之间设有锥齿轮组,压布辊转动带动扇叶转动,所述第二缸体上开设有连通第二缸体内腔和第一缸体侧壁空腔的连通口,所述第一缸体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转轴为中空管,所述转轴内填充有染料,所述转轴上沿轴向开有条形口,所述压布辊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根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雯泽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