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座部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50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座部品,包括模座部品,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第一固定螺钉,所述第一固定螺钉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座顶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限位板连接处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受力垫和受力板,冲压模具进行工作时,受力板受力带动限位块在滑槽内向下运动,受力板经受力槽对受力垫进行做功,缓力腔受力变形对压力进行泄力,缓力腔变形后多余空气经散气通道由散气窗排出受力垫,冲压模具与受力板分离后,外部空气进入缓力腔带动受力垫恢复原形,从而带动受力板恢复原位,限位板和连接板可防止模座本体受力时发生横向位移,可达到有效的减震效果。

A mold seat par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ld base part, including a mold base part, including a connecting seat, wherein a first fixing screw is arranged, a limit plat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fixing screw, a connection plat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limit plate, a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connection seat, and a limit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on place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limit plate. Grooves. The utility model sets a force cushion and a force plate, and when the stamping die is working, the force plate forces the limit block to move downward in the chute, the force plate works on the force cushion through the force chute, the force deformation of the retarding chamber relieves the pressure, and the excess air after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etarding chamber is discharged and received by the deflation window. Force pad, stamping die and force plate separated, the external air into the retarding chamber to drive the force pad to restore its original shape, so as to drive the force plate to restore its original position. Limit plate and connecting plate can prevent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the body of the die base when it is stressed, which can achieve effective damp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座部品
本技术涉及机械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座部品。
技术介绍
模座是冲压模具的组成部件。由于冲压过程频繁,导致模座底部发生严重的翘曲变形导致冲压件出现次品。同时由于模座内部的摩擦,使得模座内部磨损严重,同时对冲头也会产生磨损。模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进行更换,现有模座在更换时拆卸麻烦且固定效果不明显,若发生位移会使模座效果降低。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模座部品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座部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座部品,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第一固定螺钉,所述第一固定螺钉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座顶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限位板连接处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与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固定螺钉,所述底座与连接板连接处设有固定槽,所述底座顶部设有模座本体,所述模座本体内部设有放置仓,所述放置仓内部设有受力垫,所述受力垫内部设有缓力腔,相邻所述缓力腔只之间设有散气通道,所述散气通道顶部设有散气窗,所述散气窗一侧设有受力槽,所述受力槽顶部设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两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模座本体连接处设有滑槽。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与限位槽相适配,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槽相适配,所述放置仓与受力垫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受力板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槽和受力板的形状均设置为弧形。优选的,所述受力垫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散气通道贯穿缓力腔与散气窗相连。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板和连接板均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二固定螺钉相适配。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受力垫和受力板,冲压模具进行工作时,受力板受力带动限位块在滑槽内向下运动,受力板经受力槽对受力垫进行做功,缓力腔受力变形对压力进行泄力,缓力腔变形后多余空气经散气通道由散气窗排出受力垫,冲压模具与受力板分离后,外部空气进入缓力腔带动受力垫恢复原形,从而带动受力板恢复原位,限位板和连接板可防止模座本体受力时发生横向位移,可达到有效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连接座,使用者通过第一固定螺钉将连接座与冲压模具进行固定,需更换模座时可松动第二固定螺钉,经连接板与固定槽分离,带动限位板与限位槽分离,从而将模座本体与连接座进行分离,更换新的模座本体经底座与连接座进行从新固定,达到方便使用者拆卸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受力垫俯视图。图中:1连接座、2第一固定螺钉、3限位板、4连接板、5底座、6限位槽、7第二固定螺钉、8固定槽、9模座本体、10放置仓、11受力垫、12缓力腔、13散气通道、14散气窗、15受力槽、16受力板、17限位块、18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模座部品,包括连接座1,所述连接座1上设有第一固定螺钉2,所述第一固定螺钉2一侧设有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一侧设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座1顶部设有底座5,所述底座5与限位板3连接处设有限位槽6,所述底座5与连接板4之间设有第二固定螺钉7,所述底座5与连接板4连接处设有固定槽8,所述底座5顶部设有模座本体9,通过设置连接座1,使用者通过第一固定螺钉2将连接座1与冲压模具进行固定,需更换模座时可松动第二固定螺钉7,经连接板4与固定槽8分离,带动限位板3与限位槽6分离,从而将模座本体9与连接座1进行分离,更换新的模座本体9经底座5与连接座1进行从新固定,达到方便使用者拆卸的效果,所述模座本体9内部设有放置仓10,所述放置仓10内部设有受力垫11,所述受力垫11内部设有缓力腔12,相邻所述缓力腔12只之间设有散气通道13,所述散气通道13顶部设有散气窗14,所述散气窗14一侧设有受力槽15,所述受力槽15顶部设有受力板16,所述受力板16两端均设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与模座本体9连接处设有滑槽18。所述限位板3与限位槽6相适配,所述连接板4与固定槽8相适配,所述放置仓10与受力垫11相适配,所述限位块17与滑槽18滑动连接,所述受力板16与限位块17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槽15和受力板16的形状均设置为弧形,所述受力垫11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散气通道13贯穿缓力腔12与散气窗14相连,通过设置受力垫11和受力板16,冲压模具进行工作时,受力板16受力带动限位块17在滑槽18内向下运动,受力板16经受力槽15对受力垫11进行做功,缓力腔12受力变形对压力进行泄力,缓力腔12变形后多余空气经散气通道13由散气窗14排出受力垫11,冲压模具与受力板16分离后,外部空气进入缓力腔12带动受力垫11恢复原形,从而带动受力板16恢复原位,限位板3和连接板4可防止模座本体9受力时发生横向位移,可达到有效的减震效果,所述限位板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板3和连接板4均与连接座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二固定螺钉7相适配。本实用工作原理:该模座部品使用时,使用者通过第一固定螺钉2将连接座1与冲压模具进行固定,需更换模座时可松动第二固定螺钉7,经连接板4与固定槽8分离,带动限位板3与限位槽6分离,从而将模座本体9与连接座1进行分离,更换新的模座本体9经底座5与连接座1进行从新固定,冲压模具进行工作时,受力板16受力带动限位块17在滑槽18内向下运动,受力板16经受力槽15对受力垫11进行做功,缓力腔12受力变形对压力进行泄力,缓力腔12变形后多余空气经散气通道13由散气窗14排出受力垫11,冲压模具与受力板16分离后,外部空气进入缓力腔12带动受力垫11恢复原形,从而带动受力板16恢复原位,限位板3和连接板4可防止模座本体9受力时发生横向位移。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座部品,包括连接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上设有第一固定螺钉(2),所述第一固定螺钉(2)一侧设有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一侧设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座(1)顶部设有底座(5),所述底座(5)与限位板(3)连接处设有限位槽(6),所述底座(5)与连接板(4)之间设有第二固定螺钉(7),所述底座(5)与连接板(4)连接处设有固定槽(8),所述底座(5)顶部设有模座本体(9),所述模座本体(9)内部设有放置仓(10),所述放置仓(10)内部设有受力垫(11),所述受力垫(11)内部设有缓力腔(12),相邻所述缓力腔(12)只之间设有散气通道(13),所述散气通道(13)顶部设有散气窗(14),所述散气窗(14)一侧设有受力槽(15),所述受力槽(15)顶部设有受力板(16),所述受力板(16)两端均设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与模座本体(9)连接处设有滑槽(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座部品,包括连接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上设有第一固定螺钉(2),所述第一固定螺钉(2)一侧设有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一侧设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座(1)顶部设有底座(5),所述底座(5)与限位板(3)连接处设有限位槽(6),所述底座(5)与连接板(4)之间设有第二固定螺钉(7),所述底座(5)与连接板(4)连接处设有固定槽(8),所述底座(5)顶部设有模座本体(9),所述模座本体(9)内部设有放置仓(10),所述放置仓(10)内部设有受力垫(11),所述受力垫(11)内部设有缓力腔(12),相邻所述缓力腔(12)只之间设有散气通道(13),所述散气通道(13)顶部设有散气窗(14),所述散气窗(14)一侧设有受力槽(15),所述受力槽(15)顶部设有受力板(16),所述受力板(16)两端均设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与模座本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睿祥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