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精制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415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精制生产线。本生产线包括分筛机,分筛机的一口连通第一风选机;第一风选机的一口茶经由补火车色工段后进入抖筛机,抖筛机的一口连通第三色选机进口,第三色选机的一口依次经由切轧机、第五风选机后连通圆身路工段;分筛机的二、三、四口依次连通第二、第三、第四风选机进口;第二、第三、第四风选机的一口以及抖筛机二口均连通第一色选机进口;第一色选机的一口连通第二色选机的进口,第一、第二及第三色选机的二口均连通至筋梗路工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极大的提升目前茶叶精制工序的工作效率,并具有提高茶叶精制调控力度、增加工作效率、防止毛茶囤积和减少粉尘污染的效果。

A green tea refining lin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a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green tea refining production line. The production line includes a screening machine, one port of the screening mach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ir separator, a tea of the first air separator enters the shaking screen machine through the train color section, one port of the shaking screen mach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mport of the third color separator, and one port of the third color separator is success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round road section after the rolling mill and the fifth air separator. The first color separ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color separator in turn; the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air separator and the shaking screen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lor separator; the first color separ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lor separator, and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color separators are connected to the rib road s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present tea refining process, and has the effects of improving the intensity of tea refining control, increasing working efficiency, preven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raw tea and reducing dust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茶精制生产线
本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精制生产线。
技术介绍
茶叶从鲜叶到成品茶,需要经过初制和精制两个阶段。初制是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毛茶的过程,而茶叶精制主要是通过筛分、切轧、风选等工序,实现分号、除杂、分级而形成规格匀净的商品茶的过程。尤其是绿茶精制过程通常至少包括两路,也即圆身路和筋梗路。圆身路是指在精制中筛分出来的毛茶头的加工过程,抖筛筛面茶一般多为圆形,称为“圆身路”。筋梗路则是指绿茶精制中拣剔出来的筋梗等称为“筋梗茶”的加工过程;筋梗茶来源广、数量少、净度差、加工难、潜力大,更须采取精工细做。茶叶精制可以去除杂质,提高净度,且通过对茶叶的进一步处理,有助于提高茶叶品质,延长保存时间,充分挖掘茶叶的经济价值。茶叶精制是一项多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对加工设施、加工设备、加工工艺、产品标准、质量管理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设备改型和工艺优化是目前提高茶叶精制流程的有效方法。是否可以寻求一种精制流程简洁合理的简化绿茶精制的生产工艺,从而提高茶叶精制调控力度、增加工作效率、防止毛茶囤积和减少粉尘等污染,为本领域近年来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的绿茶精制生产线,其可极大的提升目前茶叶精制工序的工作效率,并具有提高茶叶精制调控力度、增加工作效率、防止毛茶囤积和减少粉尘污染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茶精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本生产线包括分筛机,分筛机进口连通毛茶工段的输出口,分筛机的一口连通第一风选机;第一风选机的一口茶经由补火车色工段后进入抖筛机,抖筛机的一口连通第三色选机进口,第三色选机的一口连通切轧机入口,切轧机出口连通第五风选机入口,第五风选机出口连通圆身路工段;分筛机的二口连通第二风选机进口,分筛机的三口连通第三风选机进口,分筛机的四口连通第四风选机进口;第二风选机、第三风选机、第四风选机的一口以及抖筛机的二口均连通第一色选机进口,而第二风选机、第三风选机及第四风选机的二口均连通待选工段以便二次风选;分筛机的五口连通待分工段以便二次分筛;第一色选机的一口连通第二色选机的进口,第一色选机的二口、第二色选机的二口以及第三色选机的二口均连通至筋梗路工段;第二色选机的一口经由定级后进入待拼配工段。优选的,所述第一色选机、第二色选机及第三色选机均为光电色选机,且第一色选机的灵敏度数值小于第二色选机的灵敏度数值。本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1)、茶叶加工中,“屯绿”精制工艺繁多复杂,茶叶要反复同一工序才能符合要求,造成劳动成本高、强度大、生产率低。目前,茶厂都将色选工序置于风选之后剔除茶梗等杂物。然而,在风选工序之前,长茶梗等夹杂物经过多次切轧而短碎,短碎的茶梗等造成色选效果差、产品净度低。本技术另辟蹊径,通过将色选工序提前至风选后,并在抖筛之后再增加色选步骤,从而在切轧及最后道风选之前首先剔除长茶梗,减少甚至避免茶梗进入切轧工序,进而降低后续风选及拣剔难度,最终达到简化“屯绿”精制工艺的目的。而至于在定级前选用第一色选机及第二色选机而达到两次色选效果的原因,在于第一次色选尽量减少二口茶,防止一口茶走料,以带出比最小为好。而第二次色选的目的则是保证一口茶的净度达到号头茶要求,以误选比最小为好。本技术通过两次色选以及通过对工艺路线的调整,深入运用色选机的色选功能,从而减少了毛茶精制过程中的反复筛制,提高了精制的制提率,进而可极大的提升目前茶叶精制工序的工作效率。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色选机优选光电色选机。同时的,由于光电色选机的灵敏度数值越大,带出比越大,设置的越小成品越少;按此原理,第一色选机灵敏度数值设置较第二色选机小,以使第一色选机的二口基本不含茶,第二色选机的一口净度符合要求。而第三色选机灵敏度数值可酌情设置,只需防止走料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流程示意框图。图示各标号与本技术的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10-分筛机21-第一风选机22-第二风选机23-第三风选机24-第四风选机25-第五风选机30-抖筛机41-第一色选机42-第二色选机43-第三色选机50-切轧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参照图1及表1-4,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以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绿茶精制流程参照图1所示,首先毛茶直接进入分筛机10,分筛机10一口、二口、三口、四口分别与第一风选机21、第二风选机22、第三风选机23和第四风选机24的进口连接。第一风选机21的一口茶作为最优质茶,需补火车色后直接进入抖筛机30。第二风选机22、第三风选机23、第四风选机24的一口与第一色选机41的进口连接,各风选机的二口均连通待选工段,以便待重选。分筛机10的五口含有大量参差不齐的茶,并具备大量茶粉,因此另外通过单独支线进入待分工段中二次分筛。第一色选机41的一口茶也即正口茶进入第二色选机42复选,而二口茶也即副口茶则进入筋梗路工段。第二色选机42的一口茶也即正口茶定级后进入待拼配工段,而二口茶即副口茶同样进入筋梗路工段。第一风选机21的一口茶补火车色后进入抖筛机30,抖筛机30的一口与第三色选机43的进口连接,抖筛机30的二口与第一色选机41的进口连接。第三色选机43的一口茶依次经切轧机50和第五风选机25后进入圆身路工段,第三色选机43的二口茶进入筋梗路工段。实际分筛机10进行分筛时,分筛机10一口处出来的茶叶最大,而以此类推后,五口茶的茶叶自然是最小,甚至已经含有大量茶粉。而对于各风选机而言,各风选机的一口茶的茶叶最重,二口的茶叶最轻。对于色选而言,一口处出来的茶叶为可直接定级拼配的茶,而二口处则含有茶叶筋梗,可进入筋梗路工段进行后续处理。此外,上述工序中,待选工段、待分工段、筋梗路工段、圆身路工段以及待拼配工段为茶叶加工常见工段,考虑到全部补入本技术后会导致本技术需描述对象过多,且该类工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工段,因此不作赘述。上述系统中,各色选机优选光电色选机。光电色选机是指利用特殊识别镜头捕捉物料表面像元素信号,采集物料透光率信号及其它成分的信息,并利用PLC控制及CPU处理,实现光电信号互换,并与标准信号对比分析出物料的品质优劣,再利用压缩空气将该劣质物料剔除的集光、电、气、机于一体高科技机电设备。选别率、带出比、灵敏度及稳定性是评价色选机性能的主要指标。使用光电色选机拣剔茶梗等夹杂物,无需使交付色选的筛号茶长短粗细过于规格化,不但除杂效果好,还可优化茶叶精制工艺,减少反复切、抖、撩等筛制作业,避免茶叶过多的断碎、短钝,并达到拣剔质量高、工效高、制茶成本降低、制提率提高的加工效果,基本解决了以往茶叶拣剔质量差和工效低的缺陷。各色选机选用光电色选机时,第一色选机41、第二色选机42参数设置应当不同。第一色选机41灵敏度数值设置较小,以保证一口不走料,而二口基本不含茶叶。第二色选机42灵敏度数值设置较大,以保证一口净度符合要求。第三色选机43灵敏度数值可酌情设置,只需防止走料即可。进一步的,本技术根据新工艺得到的在制品作为原料,研究不同灵敏度、病斑参数设置下的色选效果,从而获得表1-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色选参数的设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茶精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本生产线包括分筛机(10),分筛机(10)进口连通毛茶工段的输出口,分筛机(10)的一口连通第一风选机(21);第一风选机(21)的一口茶经由补火车色工段后进入抖筛机(30),抖筛机(30)的一口连通第三色选机(43)进口,第三色选机(43)的一口连通切轧机(50)入口,切轧机(50)出口连通第五风选机(25)入口,第五风选机(25)出口连通圆身路工段;分筛机(10)的二口连通第二风选机(22)进口,分筛机(10)的三口连通第三风选机(23)进口,分筛机(10)的四口连通第四风选机(24)进口;第二风选机(22)、第三风选机(23)、第四风选机(24)的一口以及抖筛机(30)的二口均连通第一色选机(41)进口,而第二风选机(22)、第三风选机(23)及第四风选机(24)的二口均连通待选工段以便二次风选;分筛机(10)的五口连通待分工段以便二次分筛;第一色选机(41)的一口连通第二色选机(42)的进口,第一色选机(41)的二口、第二色选机(42)的二口以及第三色选机(43)的二口均连通至筋梗路工段;第二色选机(42)的一口经由定级后进入待拼配工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茶精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本生产线包括分筛机(10),分筛机(10)进口连通毛茶工段的输出口,分筛机(10)的一口连通第一风选机(21);第一风选机(21)的一口茶经由补火车色工段后进入抖筛机(30),抖筛机(30)的一口连通第三色选机(43)进口,第三色选机(43)的一口连通切轧机(50)入口,切轧机(50)出口连通第五风选机(25)入口,第五风选机(25)出口连通圆身路工段;分筛机(10)的二口连通第二风选机(22)进口,分筛机(10)的三口连通第三风选机(23)进口,分筛机(10)的四口连通第四风选机(24)进口;第二风选机(22)、第三风选机(23)、第四风选机(24)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汉琛王辉黄建琴王光熙雷攀登胡善国王海燕时永良朱红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