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带防跑偏结构及跑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172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跑带防跑偏结构及跑步机,属于健身器材领域。该跑带防跑偏结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跑板底架两侧或者跑板底部两侧的两组防跑偏挡件;防跑偏挡件与位于跑板下方的环形跑带的侧部以预设间隙相对;且,当环形跑带偏移至与防跑偏挡件接触时,防跑偏挡件原位转动。通过设置可转动的防跑偏挡件,当环形跑带居中传动时,其不会与防跑偏挡件接触,利于减少其磨损,同时能获得静音效果。如若环形跑带发生偏移,并偏移至与防跑偏挡件接触时,防跑偏挡件将原位转动并对环形跑带构成限位防止其继续跑偏,此时,环形跑带侧部与防跑偏挡件滚动摩擦,如此设置,不仅能够显著减少摩擦噪音,且能够进一步利于减少对环形跑带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跑带防跑偏结构及跑步机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特别涉及跑带防跑偏结构及跑步机。
技术介绍
跑步机包括:跑板组件、用于驱动跑板组件运行的驱动组件、用于控制驱动组件的控制组件。其中,跑板组件包括:跑板、设置在跑板底部的跑板底架、可传动地间隙套设于跑板上的环形跑带。相关技术中,通过将L型铁片的一边与跑板底部连接,另一边用于对跑板下方的跑带侧部进行限位,来防止跑带跑偏。当跑带转动时,其侧部将与L形铁片接触并摩擦,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跑带防跑偏结构及跑步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跑带防跑偏结构,所述跑带防跑偏结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跑板底架两侧或者跑板底部两侧的两组防跑偏挡件;所述防跑偏挡件与位于所述跑板下方的环形跑带的侧部以预设间隙相对;且,当所述环形跑带偏移至与所述防跑偏挡件接触时,所述防跑偏挡件原位转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间隙为2mm-5mm。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跑偏挡件上设置有环形挡面;所述环形挡面与所述环形跑带的侧部以预设间隙相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形挡面上设置有减摩涂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跑偏挡件为滚轮;所述滚轮的轮面作为所述环形挡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组所述防跑偏挡件对称设置在所述跑板底架两侧或者所述跑板底部两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跑偏挡件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跑板底架两侧或者所述跑板底部两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顺次形成的连接段和支撑段;所述连接段固定在所述跑板底架两侧或者所述跑板底部两侧;所述防跑偏挡件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支撑段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段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跑板底架两侧或者所述跑板底部两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跑步机,该跑步机上述的任一种跑带防跑偏结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跑带防跑偏结构,通过设置可转动的防跑偏挡件,当环形跑带居中传动时,其不会与防跑偏挡件接触,利于减少其磨损,同时能获得静音效果。如若环形跑带发生偏移,并偏移至与防跑偏挡件接触时,防跑偏挡件将原位转动并对环形跑带构成限位防止其继续跑偏,此时,环形跑带侧部与防跑偏挡件滚动摩擦,如此设置,不仅能够显著减少摩擦噪音,且能够进一步利于减少对环形跑带的磨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当防跑偏挡件设置在跑板底架上时,跑带防跑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当防跑偏挡件设置在跑板底架上时,跑板底架、跑板、环形跑带、防跑偏挡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当防跑偏挡件设置在跑板底架上时,跑板底架、环形跑带、防跑偏挡件、连接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图3和图4所示区域均是从跑步机中截取的,包含有跑带防跑偏结构的区域。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防跑偏挡件,101-环形挡面,2-连接件,M-跑板底架,N-跑板,F-环形跑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对于跑步机来说,其上的环形跑带在工作时,会往左侧或者右侧偏移,如果偏移量一旦超过安全阈值,则会影响跑步机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对环形跑带进行防跑偏设计。相关技术中,为了防止跑带跑偏,将L型铁片的一边与跑板底部连接,另一边与跑板下方的跑带侧部接触,以实现对其限位,进而防止跑带跑偏。当跑带转动时,其侧部将与L形铁片接触并滑动摩擦,不仅会产生噪音,而且该滑动摩擦对跑带侧部的磨损较严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跑带防跑偏结构,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该跑带防跑偏结构包括:两组防跑偏挡件1,其可转动地设置在跑板底架M两侧或者跑板N的底部两侧。其中,防跑偏挡件1与位于跑板N下方的环形跑带F的侧部以预设间隙相对;且,当环形跑带F偏移至与防跑偏挡件1接触时,防跑偏挡件1原位转动。其中,附图3和附图4示出了跑板底架M、跑板N、环形跑带F、防跑偏挡件1的之间的位置关系。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跑带防跑偏结构,通过设置可转动的防跑偏挡件1,当环形跑带F居中传动时,其不会与防跑偏挡件1接触,利于减少其磨损,同时能获得静音效果。如若环形跑带F发生偏移,并偏移至与防跑偏挡件1接触时,防跑偏挡件1将原位转动并对环形跑带F构成限位防止其继续跑偏,此时,环形跑带F侧部与防跑偏挡件1滚动摩擦,如此设置,不仅能够显著减少摩擦噪音,且能够进一步利于减少对环形跑带F的磨损。可以理解的是,防跑偏挡件1与环形跑带F侧部之间的预设间隙在安全阈值内,即,环形跑带F向左或者向右偏移的偏移量小于或等于安全阈值时,属于可接受的偏移,不会对跑步机的正常工业以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示例地,防跑偏挡件1与环形跑带F侧部之间的预设间隙可以为2mm-5mm,例如2mm、2.5mm、3mm、3.5mm等。上述提及,当环形跑带F偏移至与防跑偏挡件1接触时,防跑偏挡件1可随着环形跑带F的传动而进行原位转动,即,防跑偏挡件1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环形跑带F的侧部接触,此时,将防跑偏挡件1与环形跑带F侧部接触的面称为挡面。示例地,如附图2及附图4所示,该防跑偏挡件1上设置有环形挡面101,该环形挡面101与环形跑带F的侧部间隙相对。通过在防跑偏挡件1上设置环形挡面101,使环形跑带F的侧部与环形挡面101之间的接触点始终在一条水平线上,利于环形跑带F的稳定传动。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减少环形跑带F与防跑偏挡件1之间的摩擦,确保达到静音效果,可以在环形挡面101上设置有减摩涂层。其中,减摩涂层使得环形挡面101更加光滑,尽可能地避免了其与环形跑带F之间的摩擦,对于实现静音效果以及防止环形跑带F磨损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还可以在环形挡面101上设置自润滑涂层,同样能够达到上述效果。基于上述防跑偏挡件1上设置有环形挡面101,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使防跑偏挡件1为滚轮,此时,滚轮的轮面作为环形挡面101。通过采用滚轮作为防跑偏挡件1,其不仅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等优点,还具有便于制备,成本较低等优点。当采用滚轮作为防跑偏挡件1时,基于其可以采用较小的体积,所占用的空间较小,例如可以在小于10mm的空间内进行安装,有效节约了空间。并且,基于该滚轮结构的防跑偏挡件1的存在,无须预张紧环形跑带F来防止其跑偏,可确保环形跑带F始终稳定地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跑带防跑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跑带防跑偏结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跑板底架(M)两侧或者跑板(N)底部两侧的两组防跑偏挡件(1);所述防跑偏挡件(1)与位于所述跑板(N)下方的环形跑带(F)的侧部以预设间隙相对;且,当所述环形跑带(F)偏移至与所述防跑偏挡件(1)接触时,所述防跑偏挡件(1)原位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带防跑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跑带防跑偏结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跑板底架(M)两侧或者跑板(N)底部两侧的两组防跑偏挡件(1);所述防跑偏挡件(1)与位于所述跑板(N)下方的环形跑带(F)的侧部以预设间隙相对;且,当所述环形跑带(F)偏移至与所述防跑偏挡件(1)接触时,所述防跑偏挡件(1)原位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带防跑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间隙为2mm-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带防跑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跑偏挡件(1)上设置有环形挡面(101);所述环形挡面(101)与所述环形跑带(F)的侧部以预设间隙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跑带防跑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面(101)上设置有减摩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跑带防跑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跑偏挡件(1)为滚轮;所述滚轮的轮面作为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辉景志峰李创奇王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金史密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