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折术后辅助康复训练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011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骨折术后辅助康复训练监控装置,包括云服务器、数据采集装置、医生接收终端和病患接收终端,数据采集装置具有采集摆动速度的摆动采集装置和采集应力的应力采集装置,应力采集装置与摆动采集装置通讯连接,摆动采集装置与云服务器数据传送连接,云服务器与医生接收终端数据双向连接,与病患接收终端单向连接,摆动采集装置还包括有带体和塑料壳体,带体的两端拆卸连接,塑料壳体拆卸装于带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监控装置,其能对手臂和下肢进行康复监控,监控功能多样,同时还能对病患的不标准训练起到报警作用,提高了病患的康复效果,应用时只需佩戴在手上或放置在鞋腔内即可,应用简易、方便,结构简易,体积小,易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骨折术后辅助康复训练监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监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骨折术后辅助康复训练的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医学领域中的康复训练主要用于帮助因疾病导致肌肉萎缩或者关节硬化的患者恢复肢体活动能力。现有技术中的康复训练方式通常依赖于理疗师;以上肢的康复训练为例,理疗师需要在每次康复训练中帮助患者进行上肢肢体规定动作的反复训练,这对于理疗师来说重复劳动负担过重,并且一个理疗师在同一时间只能对应负责一个患者的康复训练,无法实现医生和患者一对多的训练模式,从而浪费了人力成本,并且降低了训练效率;此外,医生不可能随时随地陪着骨折术后的病人做康复训练,极易造成病人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做训练,使病人的康复受到影响。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市面上也有出现对患者的康复进行监测的监测系统,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6年06月15日公开的,公布号为CN105664470A的专利技术专利和于2017年01月04日公开的,公布号为CN106267694A的专利技术专利,上述两个专利申请虽公开了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进行监测,但均只能对患者下肢的康复,监测功能单一,并同时存在应用不便的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对下肢和手臂的康复进行监测,监测功能多样、齐全,应用简易、方便,并显著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效率的用于骨折术后辅助康复训练监控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骨折术后辅助康复训练监控装置,包括云服务器、数据采集装置、医生接收终端和病患接收终端,上述数据采集装置具有采集摆动速度的摆动采集装置和采集应力的应力采集装置,上述摆动采集装置包括第一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LCD显示屏、报警器、WIFI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供电电源,上述应力采集装置包括第二微处理器、压力传感器、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供电电源,上述第二微处理器、上述压力传感器、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供电电源共同安装于一壳体内,其中:上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上述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上述第一微处理器为将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摆动速度处理成摆动次数的STM32微处理器,上述第一供电电源与上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上述LCD显示屏、报警器、WIFI模块和第一蓝牙模块分别与上述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上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上述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上述第二微处理器为STM32微处理器,上述第二供电电源与上述第二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上述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上述第二蓝牙模块电连接,上述第一蓝牙模块与上述第二蓝牙模块数据传送通讯连接,上述WIFI模块与上述云服务器数据传送通讯连接,上述云服务器通过网络协议与上述病患接收终端进行单向数据传送连接,上述云服务器通过网络协议与上述医生接收终端进行双向数据传送连接,上述医生接收终端具有输入病患康复训练的输入控制单元;上述摆动采集装置还包括有带体和塑料壳体,上述带体的两端端部拆卸连接配合,上述塑料壳体拆卸安装于上述带体上,上述第一STM32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报警器、WIFI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供电电源均安装于塑料壳体内,上述LCD显示屏安装在塑料壳体的表面上。上述带体的上表面中间部位处具有供塑料壳体放置于内的容置腔室,且上述带体位于容置腔室的腔口处具有防止塑料壳体掉出容置腔室外的挡位结构。上述带体为布带体,上述带体的第一端端部上表面缝固有公魔术贴,上述带体的第二端端部下底面缝固有母魔术贴,且上述公魔术贴和上述母魔术贴均呈沿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上述带体上表面中间部位处设有沿带体的宽度方向的崩紧布片,以带体的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上述崩紧布片的前侧沿与上述带体的前侧沿缝固在一起,上述崩紧布片的后侧沿与上述带体的后侧沿缝固在一起,上述崩紧布片与上述带体之间具有间距,此间距即为所述的容置腔室,上述崩紧布片的左、右两侧沿分别缝固有向下延伸的上塑料片,上述带体上表面对应于二个上塑料片处分别缝固有向上延伸的下塑料片,上述上塑料片的下端与上述下塑料片的上端呈左右相叠配合,上述上塑料片位于带体前后方向的长度和上述下塑料片位于带体前后方向的长度均与上述间距位于带体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同,上述上塑料片和上述下塑料片构成所述的挡位结构。上述病患接收终端为手机,上述医生接收终端具有供医生输入训练计划并发送至云服务器的APP软件的智能手机。上述摆动采集装置还包括有安装在腕带结构上的振动器,上述振动器的输入端与上述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骨折术后辅助康复训练监控装置,使用时,医生接收终端先将训练计划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该训练计划发送给病人接收终端,病人接收终端可根据接收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当手臂康复训练时,将带体佩戴在人体手腕上,此时人体手臂摆动时,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手臂摆动速度,采集到的摆动速度发送给第一微处理器,第一微处理器处理出摆动次数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LCD显示屏显示,同时经WIFI模块发送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根据网络协议发送给医生接收终端显示,则病患可根据LCD显示屏显示的内容清晰地得知训练具体情况,同时医生也能实时地掌控到病患的训练情况,以便医生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当下肢康复训练时,将带体缝固在脚踝处,应力采集装置放在鞋腔位于人体足后跟处,病患每行走一步时,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病患的行走速度,压力传感器采集病患的落脚应力,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经第一微处理器处理出行走步数信号,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应力信号经第二微处理器简易处理后经第二蓝牙模块发送给第一微处理器,第一微处理器将第二微处理器的信号和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由LCD显示屏显示出来,并同时经WIFI模块发送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根据网络协议发送给医生接收终端显示;另,通过报警器对病患的训练不标准起到提醒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监控装置,其能对手臂康复和下肢康复进行监控,监控功能多样、齐全,且监测的同时还能对病患的不标准训练起到报警作用,提高了病患的康复效果,同时,应用时只需佩戴在手上或放置在鞋腔内即可,应用简易、方便,具有结构简易,体积小,易携带等优点,并使医生实时掌握病患的训练情况,以便医生对病患的训练得以掌控,显著提高了患者康复训练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带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骨折术后辅助康复训练监控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云服务器、数据采集装置、医生接收终端和病患接收终端,数据采集装置具有采集摆动速度的摆动采集装置和采集应力的应力采集装置,摆动采集装置包括第一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LCD显示屏、报警器、WIFI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供电电源,加速度传感器用于采用手臂或足部的摆动速度,该第一微处理器为能将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摆动速度信号计算处理出摆动次数信号的STM32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供电电源与第一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为第一微处理器、LCD显示屏、报警器、WIFI模块与第一蓝牙模块供电,LCD显示屏、报警器、WIFI模块和第一蓝牙模块分别与第一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骨折术后辅助康复训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服务器、数据采集装置、医生接收终端和病患接收终端,上述数据采集装置具有采集摆动速度的摆动采集装置和采集应力的应力采集装置,上述摆动采集装置包括第一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LCD显示屏、报警器、WIFI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供电电源,上述应力采集装置包括第二微处理器、压力传感器、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供电电源,上述第二微处理器、上述压力传感器、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供电电源共同安装于一壳体内,其中:上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上述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上述第一微处理器为将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摆动速度处理成摆动次数的STM32微处理器,上述第一供电电源与上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上述LCD显示屏、报警器、WIFI模块和第一蓝牙模块分别与上述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上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上述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上述第二微处理器为STM32微处理器,上述第二供电电源与上述第二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上述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上述第二蓝牙模块电连接,上述第一蓝牙模块与上述第二蓝牙模块数据传送通讯连接,上述WIFI模块与上述云服务器数据传送通讯连接,上述云服务器通过网络协议与上述病患接收终端进行单向数据传送连接,上述云服务器通过网络协议与上述医生接收终端进行双向数据传送连接,上述医生接收终端具有输入病患康复训练的输入控制单元;上述摆动采集装置还包括有带体和塑料壳体,上述带体的两端端部拆卸连接配合,上述塑料壳体拆卸安装于上述带体上,上述第一STM32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报警器、WIFI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供电电源均安装于塑料壳体内,上述LCD显示屏安装在塑料壳体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折术后辅助康复训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服务器、数据采集装置、医生接收终端和病患接收终端,上述数据采集装置具有采集摆动速度的摆动采集装置和采集应力的应力采集装置,上述摆动采集装置包括第一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LCD显示屏、报警器、WIFI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供电电源,上述应力采集装置包括第二微处理器、压力传感器、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供电电源,上述第二微处理器、上述压力传感器、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供电电源共同安装于一壳体内,其中:上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上述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上述第一微处理器为将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摆动速度处理成摆动次数的STM32微处理器,上述第一供电电源与上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上述LCD显示屏、报警器、WIFI模块和第一蓝牙模块分别与上述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上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上述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上述第二微处理器为STM32微处理器,上述第二供电电源与上述第二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上述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上述第二蓝牙模块电连接,上述第一蓝牙模块与上述第二蓝牙模块数据传送通讯连接,上述WIFI模块与上述云服务器数据传送通讯连接,上述云服务器通过网络协议与上述病患接收终端进行单向数据传送连接,上述云服务器通过网络协议与上述医生接收终端进行双向数据传送连接,上述医生接收终端具有输入病患康复训练的输入控制单元;上述摆动采集装置还包括有带体和塑料壳体,上述带体的两端端部拆卸连接配合,上述塑料壳体拆卸安装于上述带体上,上述第一STM32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报警器、WIFI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供电电源均安装于塑料壳体内,上述LCD显示屏安装在塑料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洪庆程蔚张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闽南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