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虾菜共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0012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虾菜共生系统,包括水池、种植架,所述水池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呈环形分布的鱼类养殖区、虾类养殖区以及水质净化区,所述水质净化区设有向所述种植架供水的水泵,所述种植架排水至所述鱼类养殖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鱼虾菜共生系统可有效实现对养殖用水的可持续循环利用。

A symbiotic system for fish and shrimp dish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sh-shrimp-vegetable symbiosis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pond and a planting rack. The pond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fish culture area, a shrimp culture area and a water purification area from outside to inside. The water purification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pump for supplying water to the planting rack, and the planting rack drains to the fish culture area. Area. The symbiotic system of fish and shrimp dishes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recycling of aquaculture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虾菜共生系统
本技术涉及鱼类养殖以及蔬菜种植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鱼虾菜共生系统。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鱼、虾等不断朝水中排泄的粪便,使得水中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不利于上述水中动物的存活、生长,为了排除动物粪便带来的不利影响,通常是每隔一定时间置换池水,以清洁水质,但是该种做法非常浪费水资源,且人工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虾菜共生系统,实现对养殖用水的可持续循环利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鱼虾菜共生系统,包括水池、种植架,所述水池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呈环形分布的鱼类养殖区、虾类养殖区以及水质净化区,所述水质净化区设有向所述种植架供水的水泵,所述种植架排水至所述鱼类养殖区。进一步的,所述水质净化区通过过滤板分隔有水泵放置区,所述水泵放置区外侧设有生化球、生化棉。进一步的,所述水质净化区设有形成螺线形水道的第一围墙,所述水道的内端设有所述水泵放置区,所述水道的外端设有所述生化球、生化棉。进一步的,所述水质净化区设有作为所述水泵出水管道用的竖管道。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架具有多个,并等间隔地设于所述鱼类养殖区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竖管道的顶端设有可水平转动的喷淋臂。进一步的,所述竖管道的顶端朝向四周发散有多个支管道。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架设有挂钩,用于挂装在所述水池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虾类养殖区与所述鱼类养殖区、水质净化区之间均形成有第二围墙,所述第二围墙上设有可通断的通水口。进一步的,相邻所述第二围墙的顶部之间设有走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鱼虾菜共生系统通过鱼类养殖区、虾类养殖区以及种植架的设置,可同时供应鱼、虾以及蔬菜、花卉等植物,利用可持续循环、零排放的生产模式达到鱼虾菜的共生,实现了养鱼、养虾时少换水,种植蔬菜等植物时少施肥的有益效果。具体的,鱼类养殖区内的养殖废水流至虾类养殖区内,利用虾类自身摄食对水中藻类进行有效控制后,接着,养殖废水流入水质净化区实现进一步的过滤、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净化后,接着,利用水泵将净化后富含营养的水抽送至种植架内以保证蔬菜、花卉等植物对水分、肥料的需求,整个过程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易于维护、人工成本低,无需整池更换养殖废水,种植架即可种植蔬菜还可种植其他观赏类植物,种植架内多余水自动排至鱼类养殖区,充分做到循环利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鱼虾菜共生系统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竖管道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种植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鱼虾菜共生系统,包括水池、种植架10,水池呈圆形,水池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呈环形分布的鱼类养殖区20、虾类养殖区30以及水质净化区40,鱼类养殖区20、虾类养殖区30以及水质净化区40依次连通,鱼类养殖区20内的养殖废水经过虾类养殖区30、水质净化区40逐级过滤后得到净化,并通过在水质净化区40设置的水泵,来实现向种植架10供水,为了避免种植架10内多余的水分流失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本实施例特将种植架10内多余的水分排至鱼类养殖区20。为了做到可靠净化、防止水泵阻塞,在水质净化区40内通过过滤板分隔形成了水泵放置区,并在水泵放置区外侧放置了大量的生化球、生化棉。生化球用于养殖废水的初步过滤、微生物附着并分解有机污染物,生化棉用于养殖废水的深层次过滤、微生物附着并分解小分子有机污染物,尤其生化球、生化棉内寄生的硝化细菌有助于将鱼和虾所产生的氨氮分解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鱼和虾所产生的氨氮被微生物细菌分解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后,通过水泵输送至种植架10,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可以极大地减少外来水分以及肥料的需求。具体的,本实施例在水质净化区40内砌有呈螺线形的第一围墙,利用第一围墙形成螺线形水道50,在水道50的内端51安装过滤板形成水泵放置区,在水道50的外端52放置生化球、生化棉,使得水流必须经过生化球、生化棉实现生化过滤后才能流至水泵放置区。为了方便对种植架10的供水,本实施例在水质净化区40设有作为水泵出水管道用的竖管道60,具体可将竖管道60焊接于水池底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水质净化区40焊接支架,并在支架上绑定软管作为水泵的出水管道。为了实现大范围种植,本实施例在水槽四周设置了多个种植架10,多个种植架10等间隔地设于鱼类养殖区20的上方。为了方便拿取,具体在水池的侧壁上加工有挂槽,并在种植架10加工出挂钩11,实现将种植架10挂装在水池的侧壁上,为了方便排水,种植架10包括格栅结构的筐体,以助于排出多余水分,并可在筐体内放置吸水绵,以实现无土栽培。由于种植架10具有多个,为了实现全面覆盖浇灌,本实施例在竖管道60的顶端设有可水平转动的喷淋臂70,具体可通过旋转接头实现。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设计竖管道60的顶端朝向四周发散有多个支管道,每个支管道均朝向种植架10延伸。为了实现经久耐用,本实施例设计虾类养殖区30与鱼类养殖区20、水质净化区40之间均形成有第二围墙80,并在第二围墙80上设有可通断的通水口,具体在通水口安装阀门实现。为了方便养殖人员观测水质状况、维修保养水泵以及及时更换生化球、生化棉,本实施例还在相邻第二围墙的顶部之间搭建了方便人员通过的走道9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虾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种植架,所述水池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呈环形分布的鱼类养殖区、虾类养殖区以及水质净化区,所述水质净化区设有向所述种植架供水的水泵,所述种植架排水至所述鱼类养殖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虾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种植架,所述水池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呈环形分布的鱼类养殖区、虾类养殖区以及水质净化区,所述水质净化区设有向所述种植架供水的水泵,所述种植架排水至所述鱼类养殖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虾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净化区通过过滤板分隔有水泵放置区,所述水泵放置区外侧设有生化球、生化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虾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净化区设有形成螺线形水道的第一围墙,所述水道的内端设有所述水泵放置区,所述水道的外端设有所述生化球、生化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虾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净化区设有作为所述水泵出水管道用的竖管道。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华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