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架壳以及分体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9616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机支架壳以及分体电源,其中手机支架壳包括壳体、转接件、转轴以及支架环,壳体的正面为用于包裹手机的内腔,在壳体的背面设置有连接凸部和定位凸部,转接件与连接凸部转动连接,在转接件靠近壳体的一面上环形分布有多个与定位凸部相对应的定位凹部;转轴与转接件固定连接,转轴的延长方向平行与壳体的背面,支架环上设置有一断口,支架环的两端与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机支架壳的支架环通过转轴与转接件转动连接,转接件与壳体上的连接凸部转动连接,转接件可相对壳体转动且可通过多个定位凹部与定位凸部对应配合进行定位,结构简单且连接稳定。

Mobile phone bracket housing and split power supp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bile phone bracket shell and a split power supply, wherein the mobile phone bracket shell comprises a shell, a connecting piece, a rotating shaft and a bracket ring, the front face of the shell is an inner cavity for wrapping the mobile phone, a connecting convex part and a positioning convex part are arranged on the back of the shell, and the connecting convex part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convex part, and is close to the connecting piece. On one side of the shell, there are several positioning concaves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ing convex part;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adapter;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parallel to the back of the shell; a fra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ring;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 ring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two ends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bracket ring of the mobile phone bracket shell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adapter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adapter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convex part on the shell. The adapter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shell, and can be positioned through a plurality of positioning recesses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ing convex par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connection is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支架壳以及分体电源
本技术涉及手机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支架壳以及使用该手机支架壳的分体电源。
技术介绍
智能手机已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其中,为了降低手机外壳磨损,提高手机防摔性能,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机保护壳,而另一方面,为了方便长时间看视频,以及便于携带,市场上也出现了带支架环的手机保护壳;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支架环的手机保护壳一般是将支架环通过粘性胶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手机保护壳上,这样的连接结构不够稳定,支架环很容易与手机保护壳松脱,导致支撑不稳定,甚至直接与手机保护壳分离导致无法使用。故需要提供一种手机支架壳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机支架壳,支架环通过转轴与转接件转动连接,转接件与壳体上的连接凸部转动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支架环的手机保护壳的支架环与手机保护壳连接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机支架壳,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为用于包裹手机的内腔,在所述壳体的背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转接件,在所述转接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使得所述转接件可在所述壳体的背面上转动,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壳体的背面;转轴,与所述转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延长方向平行与所述壳体的背面;支架环,所述支架环与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连接凸部,在所述壳体的背面还设置有定位凸部,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连接凸部转动连接,在所述转接件靠近所述壳体的一面上环形分布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凸部相对应的定位凹部,使得所述转接件可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且可通过多个所述定位凹部与所述定位凸部对应配合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凸部包括三个延长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背面的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卡位凸部,在所述转接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凸部形成卡扣连接的连接孔。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延伸部一一对应的卸荷通槽,所述卸荷通槽用于减缓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时产生的形变应力,所述卸荷通槽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其中,在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凸部,两个所述定位凸部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凸部的两侧,所述定位凸部为长条形,在所述转接件背离所述壳体的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部的位置相对应的加强部。在本技术中,所述支架环和所述转轴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本技术中,在所述转接件靠近所述壳体的一面上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对应的固定槽,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固定槽将所述转轴压固在所述壳体背面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固定槽两端的槽口延出。在本技术中,在所述壳体的背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架环相对的定位槽。本技术还包括一种使用上述手机支架壳的分体电源,所述分体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和用于充电的充电壳体,所述充电壳体包括用于装夹对应的手机的所述手机支架壳以及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手机支架壳的内腔内的电路板;其中,在所述电源本体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输出电能的输出端子以及与所述支架环相对应的避位槽;在所述手机支架壳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输出端子相对应的插孔;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一面上的第一外部接头、电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另一面上的内部接头以及电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手机支架壳侧壁的一端的第二外部接头;所述内部接头通过柔性电路板延伸设置在所述手机支架壳的内侧壁上用于与装夹在所述手机支架壳内的手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外部接头的位置与所述插孔相对应,所述第一外部接头用于与穿过所述插孔的所述输出端子电性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源本体对与所述内部接头电性连接的手机充电,所述第二外部接头用于与外置的电子装置电性连接以与终端本体进行数据或电能的传输,在所述手机支架壳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部接头相对应的避位通孔。其中,在所述电源本体设置有所述输出端子的一面上内嵌设置有多个第一磁吸件,在所述手机支架壳上内嵌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对应的第二磁吸件以使得所述电源本体能固定连接在所述手机支架壳的背面上,进而使得所述输出端子能保持与所述第一外部接头电性接触。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手机支架壳的支架环通过转轴与转接件转动连接,转接件与壳体上的连接凸部转动连接,转接件可相对壳体转动且可通过多个定位凹部与定位凸部对应配合进行定位,结构简单且连接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分体电源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体电源的充电壳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体电源的充电壳体背面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分体电源的充电壳体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手机支架壳的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支架环的手机保护壳一般是将支架环通过粘性胶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手机保护壳上,这样的连接结构不够稳定,支架环很容易与手机保护壳松脱,导致支撑不稳定,甚至直接与手机保护壳分离导致无法使用。如下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手机支架壳的优选实施例。请参照图2、图3和图5,其中图2为本技术的分体电源的充电壳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体电源的充电壳体背面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手机支架壳的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本技术提供的手机支架壳的优选实施例为:一种手机支架壳,包括壳体、转接件、转轴以及支架环;其中,壳体的正面为用于包裹手机的内腔,在壳体的背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在转接件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使得转接件可在壳体的背面上转动,转动轴线垂直于壳体的背面;转轴与转接件固定连接,转轴的延长方向平行与壳体的背面;支架环上设置有一断口,支架环的两端与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如图3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该手机支架壳包括:壳体12、转接件22、转轴23以及支架环15;其中,壳体12的正面为用于包裹手机的内腔,在壳体12的背面设置有连接凸部和定位凸部26;转接件22与连接凸部转动连接,在转接件22靠近壳体12的一面上环形分布有多个与定位凸部26相对应的定位凹部222,使得转接件22可相对壳体12转动且可通过多个定位凹部222与定位凸部26对应配合进行定位;转轴23与转接件22转动连接,转轴23的延长方向平行与壳体12的背面;支架环15的两端与转轴23的两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支架环15和转轴23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的,连接凸部包括三个延长方向垂直于壳体12背面的延伸部24,在延伸部24的外侧远离壳体12的一端设置有卡位凸部,在转接件22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凸部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机支架壳以及分体电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支架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为用于包裹手机的内腔,在所述壳体的背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转接件,在所述转接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使得所述转接件可在所述壳体的背面上转动,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壳体的背面;转轴,与所述转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延长方向平行与所述壳体的背面;支架环,所述支架环与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支架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为用于包裹手机的内腔,在所述壳体的背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转接件,在所述转接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使得所述转接件可在所述壳体的背面上转动,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壳体的背面;转轴,与所述转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延长方向平行与所述壳体的背面;支架环,所述支架环与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连接凸部,在所述壳体的背面还设置有定位凸部,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连接凸部转动连接,在所述转接件靠近所述壳体的一面上环形分布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凸部相对应的定位凹部,使得所述转接件可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且可通过多个所述定位凹部与所述定位凸部对应配合进行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支架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部包括三个延长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背面的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卡位凸部,在所述转接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凸部形成卡扣连接的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支架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延伸部一一对应的卸荷通槽,所述卸荷通槽用于减缓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时产生的形变应力,所述卸荷通槽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支架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凸部,两个所述定位凸部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凸部的两侧,所述定位凸部为长条形,在所述转接件背离所述壳体的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部的位置相对应的加强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环和所述转轴为一体成型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壳,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佩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移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