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机输出的轴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9571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输出的轴连接结构,包括转子轴输入结构、磁力传输结构和输出轴结构;所述转子轴输入结构包括转子轴、电机主体和密封盖,所述转子轴设置在电机主体内部,所述密封盖设置在电机主体远离输出轴结构的一端,所述磁力传输结构中间设置有贯穿磁力传输结构的圆柱形孔,所述磁力传输结构内侧设置了环绕圆柱形孔的环绕结构;所述输出轴结构采用卡扣的方式连接在磁力传输结构的另一端,所述输出轴结构远离转子轴输入结构的一端设置输出固定槽,所述输出轴结构中央设置固定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又能加强密封性的一种新型电机输出的轴连接结构。

A new shaft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motor outpu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shaft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motor output, which comprises a rotor shaft input structure, a magnetic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d an output shaft structure; the rotor shaft input structure comprises a rotor shaft, a motor main body and a sealing cover, the rotor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motor main body, and the sealing cover is arranged far from the motor main body. One end of the output shaft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rical hole through the magnetic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n the middle of the magnetic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magnetic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n encircling structure around the cylindrical hole; the output shaft structure is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magnetic transmission structure by means of a snap, and the output shaft structure is far away from rotation. One end of the sub-shaft input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n output fixing groove, and the output shaft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fixing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ovel shaft connecting structure with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which can enhance the sealing property of the motor out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机输出的轴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钻机、切割机的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电机输出的轴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防水等级要求高的电机齿轮设备在输出轴端都是以常规的密封圈方式来实现防水的功能。由于密封圈与高速旋转的轴直接接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而且对密封件的材料的要求也很高,因为密封圈与轴配合太紧会导致电机的无用负载增加,影响电机的效率;配合太紧也会使磨损过大、导致部分零件过热后过早过快失效;配合太松起不到密封的作用,材料不好的话密封圈很快老化失去密封的作用,同时与密封圈配合的壳体的加工精度要求也很高,否则也会使得密封功能受损。另外,在工作过程中当钻头或锯片等切割工具被卡住,普通电机的过载保护一般说来都是切断电源,使机器停止运转,负载问题解决后,操作工按下过载保护的复位开关,然后启动机器重新开始工作,操作过程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合理,既能加强密封性、又能作为过载离合器的电机输出轴连接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电机输出的轴连接结构,包括电机端磁力装置、中间隔套装置、齿轮端磁力连接结构;所述电机端磁力装置通过转子前盖固定在电机端外壳上,所述中间隔套装置固定在中间连接外壳上,所述齿轮端磁力装置固定在齿轮端外壳上,所述电机端外壳、中间连接外壳、齿轮端外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端磁力装置包括定子、转子、转子前盖、电机端磁体保持架、电机端磁体、电机端磁体安装架、电机端磁力部件固定压板、电机端外壳、第一轴承、电机端磁力部件固定螺钉和第一密封圈;所述转子设置在电机端外壳内部,所述转子前盖固定在电机端外壳内孔的凹槽内,转子前盖外圈上设置三个第一密封圈,所述电机端磁体设置成台阶状,并固定在电机端磁体保持架上,所述电机端磁体保持架固定在电机端磁体安装架上,所述电机端磁体安装架装在转子上,所述电机端磁体安装架的固定方式是由电机端磁体固定螺钉通过电机端磁体固定压板来固定;所述齿轮端磁力连接结构包括齿轮端前盖、轴封、齿轮端磁体保持架、齿轮端磁体、齿轮端磁体安装架、挡环、齿轮输出轴和齿轮端外壳;所述齿轮输出轴设置在齿轮端外壳内部,所述齿轮端前盖定位在齿轮端外壳的内孔台阶上,通过挡环定位,齿轮端前盖外圈上和挡环的外圈上都设置三个第二密封圈,所述齿轮端磁体设置成台阶状,并固定在齿轮端磁体保护架上,所述齿轮端磁体保持架固定在齿轮端磁体安装架上,所述齿轮端磁体安装架装在齿轮输出轴上,所述齿轮端磁体安装架的固定方式是由齿轮端磁体固定螺钉通过齿轮端磁体固定压板来固定;所述中间隔套装置包括中间连接外壳、隔离密封薄片,所述隔离密封薄片采用特殊材料设置在中间连接外壳的内孔壁上,以防止齿轮箱中的油或其它混液体,渗透或逃逸到电机部分;所述中间连接外壳与齿轮端外壳和电机端外壳的连接处以密封圈密封。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密封薄片固定在中间连接壳体中,并保持不动。进一步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电机端磁力装置电性连接,并控制电机端磁力装置的运作。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本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电机主体部分前端的防水问题,设计简单合理。本技术采用将转子轴与输出轴分为两部分,转子轴在密封的电机主体内,而输出轴位于齿轮箱内,两个轴之间的力矩的传输通过磁力的作用来实现,从而保证了电机主体部分完美的密封效果,同时电机端磁力装置和齿轮端磁力装置又可组成为磁力联轴器,可用过过载耦合器,方便地对电机的过载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机输出的轴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转子1、定子2、转子轴3、转子前盖4、第一轴承5、电机端磁体保持架6、电机端磁体7、电机端磁体安装架8、隔离密封薄片9、齿轮端磁体保持架10、齿轮端磁体11、挡环12、齿轮端磁体安装架13、第二轴承14、齿轮输出轴16、齿轮端前盖18、齿轮端磁力部件固定螺钉19、齿轮端磁力部件固定压板20、齿轮端外壳21、中间连接外壳22、电机端磁力部件固定压板23、电机端磁力部件固定螺钉24、电机端外壳25、第一密封圈26,第二密封圈27,滚针轴承2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电机输出的轴连接结构,包括电机端磁力装置、中间隔套、齿轮端磁力连接结构。所述电机端磁力装置包括定子2、转子1、转子轴3、转子前盖4、第一轴承5、电机端磁体保持架6、电机端磁体7、电机端磁体安装架8、电机端磁力部件固定压板23、电机端外壳25、电机端磁力部件固定螺钉24和第一密封圈26。所述转子1设置在电机端外壳25内部,所述转子前盖4固定在电机端外壳25内孔的凹槽内,转子前盖4外圈上设置三个第一密封圈26,转子前盖4的内孔设置第一轴承5,所述转子轴3安置在第一轴承5内,所述电机端磁体7设置成台阶状,并固定在电机端磁体保持架6上,所述电机端磁体保持架6固定在电机端磁体安装架8上,所述电机端磁体安装架8装在转子1上,所述电机端磁体安装架8的固定方式是由电机端磁力部件固定螺钉24通过电机端磁力部件固定压板23来固定。所述齿轮端磁力连接结构包括齿轮端前盖18、轴封、第二轴承14、齿轮端磁体保持架10、齿轮端磁体11、齿轮端磁体安装架13、挡环12、齿轮输出轴16、齿轮端外壳21和滚针轴承28。所述齿轮输出轴16设置在齿轮端外壳21内部,两端由滚针轴承28和第二轴承14支撑,所述齿轮端前盖18定位在齿轮端外壳的内孔台阶上,通过挡环12定位,齿轮端前盖18外圈上和挡环12的外圈上都设置三个第二密封圈27,所述齿轮端磁体11设置成台阶状,并固定在齿轮端磁体11保护架上,所述齿轮端磁体11保持架10固定在齿轮端磁体安装架13上,所述齿轮端磁体安装架13装在齿轮输出轴上,所述齿轮端磁体安装架13的固定方式是由齿轮端磁力部件固定螺钉19通过齿轮端磁力部件固定压板20来固定。所述中间隔套装置包括中间连接外壳22、隔离密封薄片9,所述隔离密封薄片9采用特殊材料设置在中间连接外壳22的内孔壁上,以防止齿轮箱中的油或其它混液体,渗透或逃逸到电机部分;所述中间连接外壳22与齿轮端外壳21和电机端外壳25的连接处以密封圈密封。所述隔离密封薄片9固定在中间连接壳体中并不旋转,既不与电机端磁力装置和齿轮端磁力连接结构的轴接触,也较少受快速旋转过程中摩擦产生的温度的影响,因此不会磨损,也不必定期更换。所述电机端磁力装置和齿轮端磁力连接结构组成磁性联轴器,可用作过载离合器,当齿轮输出轴运行速度较慢时,一个图中未示出的传感器会自动检测,经由也是图中未显示的一个电子线路会动作关闭电机端磁力装置,磁力消失。当负载扭矩减小,也会由传感器检测到并传到电机端磁力装置,电机端磁力装置开关启动,磁力再次接合,并使电动部分运动,由此磁耦合作为过载离合器操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电机输出的轴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机输出的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端磁力装置、中间隔套装置、齿轮端磁力连接结构;所述电机端磁力装置通过转子前盖固定在电机端外壳上,所述中间隔套装置固定在中间连接外壳上,所述齿轮端磁力装置固定在齿轮端外壳上,所述电机端外壳、中间连接外壳、齿轮端外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端磁力装置包括定子、转子、转子前盖、电机端磁体保持架、电机端磁体、电机端磁体安装架、电机端磁力部件固定压板、电机端外壳、第一轴承、电机端磁力部件固定螺钉和第一密封圈;所述转子设置在电机端外壳内部,所述转子前盖固定在电机端外壳内孔的凹槽内,转子前盖外圈上设置三个第一密封圈,所述电机端磁体设置成台阶状,并固定在电机端磁体保持架上,所述电机端磁体保持架固定在电机端磁体安装架上,所述电机端磁体安装架装在转子上,所述电机端磁体安装架的固定方式是由电机端磁体固定螺钉通过电机端磁体固定压板来固定;所述齿轮端磁力连接结构包括齿轮端前盖、轴封、齿轮端磁体保持架、齿轮端磁体、齿轮端磁体安装架、挡环、齿轮输出轴和齿轮端外壳;所述齿轮输出轴设置在齿轮端外壳内部,所述齿轮端前盖定位在齿轮端外壳的内孔台阶上,通过挡环定位,齿轮端前盖外圈上和挡环的外圈上都设置三个第二密封圈,所述齿轮端磁体设置成台阶状,并固定在齿轮端磁体保护架上,所述齿轮端磁体保持架固定在齿轮端磁体安装架上,所述齿轮端磁体安装架装在齿轮输出轴上,所述齿轮端磁体安装架的固定方式是由齿轮端磁体固定螺钉通过齿轮端磁体固定压板来固定;所述中间隔套装置包括中间连接外壳、隔离密封薄片,所述隔离密封薄片采用特殊材料设置在中间连接外壳的内孔壁上,以防止齿轮箱中的油或其它混液体,渗透或逃逸到电机部分;所述中间连接外壳与齿轮端外壳和电机端外壳的连接处以密封圈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机输出的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端磁力装置、中间隔套装置、齿轮端磁力连接结构;所述电机端磁力装置通过转子前盖固定在电机端外壳上,所述中间隔套装置固定在中间连接外壳上,所述齿轮端磁力装置固定在齿轮端外壳上,所述电机端外壳、中间连接外壳、齿轮端外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端磁力装置包括定子、转子、转子前盖、电机端磁体保持架、电机端磁体、电机端磁体安装架、电机端磁力部件固定压板、电机端外壳、第一轴承、电机端磁力部件固定螺钉和第一密封圈;所述转子设置在电机端外壳内部,所述转子前盖固定在电机端外壳内孔的凹槽内,转子前盖外圈上设置三个第一密封圈,所述电机端磁体设置成台阶状,并固定在电机端磁体保持架上,所述电机端磁体保持架固定在电机端磁体安装架上,所述电机端磁体安装架装在转子上,所述电机端磁体安装架的固定方式是由电机端磁体固定螺钉通过电机端磁体固定压板来固定;所述齿轮端磁力连接结构包括齿轮端前盖、轴封、齿轮端磁体保持架、齿轮端磁体、齿轮端磁体安装架、挡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高斯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