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坤金专利>正文

微控织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97 阅读:4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微控织珠机,其主要是在织带用机具的供线座下方设有供珠滚筒,供珠滚筒以调速马达带动,令珠串与经线同步供料,在织带用机具将经线编织成经线排后,将珠串送至经线排侧,由纬线将珠串与经线排同时织合,制成具有珠串的织带。(*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控织珠机,其主要是于织带用机具的供线座侧设以供珠滚筒,将珠串与经线同步等速送入机具中,而在其经线编织完成而欲以纬线织合前,将珠串送至经线排的外侧,以令珠串可与经线排同时由纬线织合,而成为一具有珠串的布带。在服装界或是室内装璜领域,装饰用的珠体运用得相当广泛,尤其是在各种塑料不断被开发出来后,各种型态的装饰用珠体更是大为为风行,但由于加工技术及设备不完善,使得此类装饰用珠体均仅能够由手工缝制,如此不但因为人工费用高涨而使得各种精美的珠体的运用大受限制,同时亦使得生产相关产品的厂商因而大受影响。就以一般礼服花边或是窗帘的边摆装饰珠体观之,其一两尺的长度即可能耗费加工人员半天或更长的时间来缝制,因而使得其产品价格大幅提升,造成使用者相当大的负担。为解决此问题,在有关人士不断研究发展下,即有人将珠体制成以尼龙线串接而成的珠串,如此可令装饰用珠体在运用时更为方便而顺手。但事实上,以珠串来进行缝制时,虽然可省略在缝制时将珠体一一加以选择或排列的困扰,但仍须由加工人员以手工来进行缝制,故其所能够改进的程度仍然有限。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的装饰用珠体或是以尼龙线串接而成的珠串在运用至服装或其他装饰方面时的不便,积极加以研究改良,以期能够以更佳的设备制造出更完美的结构来供使用;经不断的研究改进后,终于发展出了将珠串缝制在布带侧边的结构,如此即可将具有珠串的布带以车缝的方式结合在服装或是室内装璜的产品上,因而可令其整体加工方式更为方便而迅速,同时亦可令此类产品的加工成本大幅降低,达到方便与实用的双重目的。但由于现有的布带是由织带用机具所编织而成的,其仅能够以经纬线进行编织,而无法将其珠串视为其中的经线同步进行编织,因而必须将现有的织带用机具加以改良才能够使用。本设计人经过长期不断尝试改良,终于开发出了能够进行自动加工的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微控织珠机,可自动化地将珠串织合于布带,以降低人工缝制珠体或珠串的高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微控织珠机,包括织带用机具及供线座,并设置有供珠滚筒,而该供珠滚筒则由马达经由链条带动转动,同时该马达可由一调速器来精密调整其转速,使珠串可以与经线同步送入织带用机具中;于供珠滚筒与织带用机具间设有一悬吊滚轮,并于悬吊滚轮下方连设有控制开关,珠串穿过悬吊滚轮后导入织带用机具中;在织带用机具的经线排被纬线织合前,由一供料管将珠串送至经线排侧,一压杆控制珠串与经线排的相对位置,由纬线将珠串与经线排一同编织成为珠带。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织带用机具的供线座及供珠滚筒部份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3、图4为本技术的珠串与经线排会合而由纬线进行织合部份的两种机具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由此图中可以看到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于右边一部分为织带用机具,其基本上与一般的织带机极为相似,在其左端为供线座20;经线60及纬线61由供线座20中拉出,再经由织带用机具10编织成为布带。而本技术的特色在于供线座20下方所设置的供珠滚筒30的结构,由于本技术的设计可配合不同数目的加工产品来同时进行制造,故其可配合不同数目的供珠滚筒30来供应珠串50。于此图中所示者,即为同时制造两条珠带51的机具,故于其供线座20下方设置有两组供珠滚筒30。配合图2所示本技术的织带用机具10的供线座20及供珠滚筒30部份结构的示意图来看,可进一步了解有关本技术供给珠串50部份的结构。每一供珠滚筒30均由一马达31经由链条32带动,而马达31均由一调速器33控制,如此设计即可精密地调整马达的转速,而可令珠串50以与经线60同步的速度进入织带用机具10中,以达到织合的功效。当珠串50由供珠滚筒30中导出后,在进入织带用机具10前先通过一悬吊轮40,该悬吊轮40的下方连接一控制开关41,用来控制珠串50持续供料,当珠串50用尽或是其间的尼龙线中断时,悬吊轮40即会失去支撑而下落,其即会带动下方的控制开关41中止织带用机具10的动作,因而可以避免因此而产生次品,而令本技术更为实用。于图3、图4中所示,为本技术的珠串50与经线排62会合而由纬线61进行织合部份的两种机具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于图中可以看出有关本技术的珠串50与织带用机具10中的经线排62编织成型部份的结构。织带用机具10在进行编织时,必须先将经线60作适当的编织,在汇整成为经线排62后再由纬线61进行织合,而本技术的珠串50则在经线60编织成为经线排62后由供料管70(或70’)送至经线排62的侧边,并以压杆71(或71’)来调整珠串50与经线排62的相对位置,而由纬线61来同时加以织合,令珠串50得以稳固地结合于布带侧边成为一珠带51,而可方便使用者运用。至于本技术的两种供料管70或70’及压杆71或71’,则视珠串50的形状来加以选择,亦即配合不同形式的珠串50,则采用不同的供料管及压杆,令其得以顺利地进行织合加工。本技术的设计,以供珠滚筒30来与织带用机具10作适当的配合,而在织带用机具10将其经线60编织成为经线排62后,由供料管将珠串50送至经线排62的侧边,而可与经线排62同步由纬线61加以织合,令珠串50可稳固地织合在布带的侧边成为一完整的珠带51,因而可供服装界或装璜业人士方便地运用。本技术的织珠机,可以将不同的珠串自动化地编织在布带侧边,突破了手工加工的困难,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品质更加稳定,成本大为降低,使产品更具市场竟争力。权利要求1.一种微控织珠机,包括织带用机具及供线座,其特征在于该织珠机设置有供珠滚筒,而该供珠滚筒则由马达经由链条带动转动,同时该马达可由一调速器来精密调整其转速,使珠串可以与经线同步送入织带用机具中;于供珠滚筒与织带用机具间设有一悬吊滚轮,并于悬吊滚轮下方连设有控制开关,珠串穿过悬吊滚轮后导入织带用机具中;在织带用机具的经线排被纬线织合前,由一供料管将珠串送至经线排侧,一压杆控制珠串与经线排的相对位置,由纬线将珠串与经线排一同编织成为珠带。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微控织珠机,其主要是在织带用机具的供线座下方设有供珠滚筒,供珠滚筒以调速马达带动,令珠串与经线同步供料,在织带用机具将经线编织成经线排后,将珠串送至经线排侧,由纬线将珠串与经线排同时织合,制成具有珠串的织带。文档编号A44C27/00GK2081658SQ9120056公开日1991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伍坤金 申请人:伍坤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控织珠机,包括织带用机具及供线座,其特征在于:该织珠机设置有供珠滚筒,而该供珠滚筒则由马达经由链条带动转动,同时该马达可由一调速器来精密调整其转速,使珠串可以与经线同步送入织带用机具中;于供珠滚筒与织带用机具间设有一悬吊滚轮, 并于悬吊滚轮下方连设有控制开关,珠串穿过悬吊滚轮后导入织带用机具中;在织带用机具的经线排被纬线织合前,由一供料管将珠串送至经线排侧,一压杆控制珠串与经线排的相对位置,由纬线将珠串与经线排一同编织成为珠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坤金
申请(专利权)人:伍坤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