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冰送冰一体的流态冰制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815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刮冰送冰一体的流态冰制冰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呈圆筒形的导热筒,且导热筒轴向与竖向相同,空腔由导热筒分为制冰腔及制冷腔,且制冰腔位于导热筒内壁侧,制冷腔位于导热筒外壁侧,制冰腔内同轴设置有一根转轴,壳体设置有电机,转轴外周沿轴向螺旋上升设置有螺旋刮片,导热筒的内壁呈正圆设置,螺旋刮片的半径与导热筒内壁半径相适配。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通过将导热筒的内壁设置成正圆,并将螺旋刮片与导热筒内壁等半径设置,使得螺旋刮片不但可将冰水混合物向上传输,而且能高效的刮除导热筒内壁上的冰,使得不但可以刮冰而且无需维护的一种刮冰送冰一体的流态冰制冰机。

Ice shaving machine with ice shaving and Ice Deliver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uid ice making machine which integrates scraping ice and feeding ice.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A cylindrical heat conducting tube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and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heat conducting tube is the same as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cavity is divided into an ice making cavity and a refrigerating cavity by the heat conducting tube, and the ice making cavity is loca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heat conducting tube, and the refrigerating cavity is loca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heat conducting tube.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hot cylinder, a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coaxial axis in the ice chamber, and a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shell. The spiral scraper is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heat conduct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a positive circle. The radius of the spiral scraper is matched with the radiu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heat conducting cylinder. By sett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heat conduction cylinder into a regular circle and setting the radius of the screw blad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heat conduction cylinder, the screw blade can not only transmit the ice-water mixture upward, but also efficiently scrape the ice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heat conduction cylinder so that not only ice can be scraped but also a kind of scraping without maintenance is provided. Ice sent ice integrated ice m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刮冰送冰一体的流态冰制冰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刮冰送冰一体的流态冰制冰机。
技术介绍
制冰机是一种将液态水通过制冷系统,使得液态水与制冷系统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通过降温的方式使液态水形成固定冰的一种的制冷机械设备。流态冰制冰机是最为常见的制冰机之一,用于制造状态介于流体与固体之间的流态冰。传统的流态冰制冰机如图2-图3所示,包括呈圆柱形的壳体1’,壳体1’内沿竖向方向贯穿设置有呈圆柱形的空腔11’,且空腔11’的轴向与竖向方向相同,壳体1’位于空腔11’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盖板12’及下盖板13’,通过上盖板12’及下盖板13’将空腔11’两端进行封闭,另外空腔11’内设置有一块呈圆筒形的导热筒2’,且导热筒2’与空腔11’同轴设置,将空腔11’分为位于导热筒2’内壁侧的制冰腔111’及位于导热筒2’外壁侧的制冷腔112’,其中,制冰腔111’下端设置有注水进口1111’,上端设置有冰沙出口1112’,另外制冰腔111’内沿轴向与制冰腔111’同轴设置有一根转轴4’,且上盖板12’固定有一驱动转轴4’转动的电机5’,另外,转轴4’外周沿轴向螺旋上升设置有送冰板3’。因此可通过注水进口1111’将液态水注入制冰腔111’,并通过在制冷腔112’内填充制冷剂,使得制冷剂通过导热筒2’与液态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液态水凝固成冰,期间,电机5’带动转轴4’及送冰板3’转动,使得液态水及冰共同沿着送冰板3’上升,且在上升期间由于冰水混合物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因此使得结成的冰呈流态状,最终在上端流态冰及液态水从冰沙出口1112’排出。除此之外,为了更高的提高制冰效率,传统的制冰机均会在送冰板3’外周周向等间距排列设置若干塑料长条刮片6’,并通过螺栓及弹簧使塑料长条刮片6’固定设置于送冰板3’外周,使得塑料长条刮片6’可随送冰板3’一起转动且紧贴导热筒2’内壁,因此送冰板3’在转动过程中便可通过塑料长条刮片6’对导热筒2’内壁上凝固附着的冰进行刮除,从而增强制冷剂与液态水的热传导效率。然而传统的设置同样具有一定的缺陷:第一,由于塑料长条刮片在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且塑料材质耐磨性一般,因此塑料长条刮片极易磨损,使得塑料长条刮片更换频繁;第二,由于塑料长条刮片需要通过螺栓及弹簧安装至送冰板外周,且塑料长条刮片更换频繁,因此其每次更换时过于繁琐,使得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导热筒的内壁设置成正圆,并将螺旋刮片与导热筒内壁等半径设置,使得螺旋刮片不但可将冰水混合物向上传输,而且能高效的刮除导热筒内壁上的冰,使得不但可以刮冰而且无需维护的一种刮冰送冰一体的流态冰制冰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制冰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块呈圆筒形的导热筒,且导热筒轴向与竖向相同,所述空腔由导热筒分为用于填充液态水的制冰腔及用于填充制冷剂的制冷腔,且制冰腔位于导热筒内壁侧,制冷腔位于导热筒外壁侧,所述制冰腔下端设置有注水进口,上端设置有冰沙出口,所述制冰腔内同轴设置有一根转轴,所述壳体设置有驱动转轴周向转动的电机,所述转轴外周沿轴向螺旋上升设置有用于将冰水混合物向上传输的螺旋刮片,且螺旋刮片与转轴联动设置,所述导热筒的内壁呈正圆设置,所述螺旋刮片的半径与导热筒内壁半径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制冰需要利用制冷剂对液态水进行吸热,使得液态水凝固成冰,因此通过在空腔内设置导热筒,使得导热筒将空腔分为制冷腔及制冰腔,从而可通过将液态水从注水进口添加至制冰腔,将制冷剂添加至制冷腔,使得制冷腔内的制冷剂吸收来自制冰腔内的液态水,致使液态水凝固成冰,期间,电机带动转轴以及螺旋刮片进行转动,使得冰水混合物在螺旋刮片的带动下从下至上传输,并在传输过程液态水逐渐凝固成流态冰,从而从上端的冰沙出口排出,另外,本实施例为了在将冰向上传输的过程中同时将导热筒内壁上的冰刮除,将导热筒内壁设置成正圆状,并将螺旋刮片的半径设置成与正圆状的导热筒内壁半径相同,使得螺旋刮片在转动过程中,时刻与导热筒内壁相抵,并刮除导热筒内壁上凝固的冰。其优点在于:第一,与传统制冰机中需要送冰板及塑料长条刮片共同作用才能完成刮冰、送冰工作相比,本技术直接采用设置螺旋刮片,使得螺旋刮片在工作过程中不但将并水混合物从下至上传输,而且在转动过程中将导热筒内壁上的冰刮除,从而使得刮冰送冰一体化,大大降低了制造工艺;第二,由于传统的塑料长条刮片通过弹簧相抵壁面进行刮冰,因此极易磨损,而本技术中导热筒内壁与螺旋刮片等半径的设置,使得两者之间存在一个较小的间隙,因为未实质性接触,不存在产生接触磨损,使得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无需更换维修,且由于小间隙的特点,使得导热筒内壁上残留的冰几乎可忽略不计,刮冰充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冷腔下端设置有制冷剂进口,上端设置有制冷剂出口,所述制冷腔内设置有引导制冷剂流动的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沿着制冷腔从下至上螺旋上升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制冷剂能充分的与制冰腔进行热交换,在制冷腔内设置呈螺旋上升的导流板,并将制冷剂进口设置在制冷腔底端,制冷剂出口设置在制冷剂上端,使得制冷剂从底端进入,并沿着导流板逐渐螺旋上升,最终从上端离开,从而使得制冷剂充分与导热筒接触,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冷腔内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混合制冷腔内的制冷剂的扰流件,各所述扰流件沿平行于导流板方向螺旋排布设置于制冷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冷腔内设置扰流件,使得制冷剂在流过扰流件时,受到扰流件的干扰而不得不绕过扰流件进行流动,从而致使制冷剂在扰流件的后方形成卡门涡街等涡流现象,使得层流状态下的制冷剂呈现出破坏层流状态并相互混合的现象,在相互混合之后,同一螺距位置的制冷剂几乎处于同温状态,使得制冷剂更加充分的与导热筒进行热交换,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另外,扰流件沿平行于导流板方向螺旋排布,使得相隔一定间距,便有一个扰流件对制冷剂进行扰动,从而充分的对整个制冷腔内的制冷剂进行混合,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扰流件包括用于将远离导热筒侧的制冷剂与靠近导热筒侧的制冷剂相互混合的第一扰流板及用于将制冷腔同一螺距内的上端制冷剂与下端制冷剂相互混合的第二扰流板,各所述扰流件中第一扰流板的数量为一块、第二扰流板的数量为两块,所述第一扰流板一端固定设置于导热筒,另一端沿着流道方向逐渐远离导热筒,两块所述第二扰流板一端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扰流板上下两侧,另一端沿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逐渐靠近相邻的导流板,呈沿制冷剂流动方向扩口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实际情况分析可知,在同一水平位置处,由于制冷腔内远离导热筒侧的制冷剂不与导热筒接触,因此其吸收来自导热筒的热量较少,使得升温较慢,温度较低,而制冷腔内靠近导热筒侧的制冷剂与导热筒直接接触,因此其吸收来自导热筒的热量较多,使得升温较快,温度较高,所以远离导热筒侧的制冷剂并未充分的进行能量交换,使得一个循环之后,能量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而降低了生产效率,本技术设置第一扰流板,通过第一扰流板将远离导热筒侧的制冷剂与靠近导热筒侧的制冷剂相互混合,从而使得靠近导热筒侧的制冷剂温度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刮冰送冰一体的流态冰制冰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刮冰送冰一体的流态冰制冰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制冰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块呈圆筒形的导热筒,且导热筒轴向与竖向相同,所述空腔由导热筒分为用于填充液态水的制冰腔及用于填充制冷剂的制冷腔,且制冰腔位于导热筒内壁侧,制冷腔位于导热筒外壁侧,所述制冰腔下端设置有注水进口,上端设置有冰沙出口,所述制冰腔内同轴设置有一根转轴,所述壳体设置有驱动转轴周向转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外周沿轴向螺旋上升设置有用于将冰水混合物向上传输的螺旋刮片,且螺旋刮片与转轴联动设置,所述导热筒的内壁呈正圆设置,所述螺旋刮片的半径与导热筒内壁半径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冰送冰一体的流态冰制冰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制冰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块呈圆筒形的导热筒,且导热筒轴向与竖向相同,所述空腔由导热筒分为用于填充液态水的制冰腔及用于填充制冷剂的制冷腔,且制冰腔位于导热筒内壁侧,制冷腔位于导热筒外壁侧,所述制冰腔下端设置有注水进口,上端设置有冰沙出口,所述制冰腔内同轴设置有一根转轴,所述壳体设置有驱动转轴周向转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外周沿轴向螺旋上升设置有用于将冰水混合物向上传输的螺旋刮片,且螺旋刮片与转轴联动设置,所述导热筒的内壁呈正圆设置,所述螺旋刮片的半径与导热筒内壁半径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冰送冰一体的流态冰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腔下端设置有制冷剂进口,上端设置有制冷剂出口,所述制冷腔内设置有引导制冷剂流动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丹君季海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冰力格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