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出水路的水龙头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578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出水路的水龙头壳体,包括其内具有上内腔、下内腔和侧内腔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腔与下内腔之间设有将二者隔开的隔挡部,隔挡部同时将侧内腔与上内腔、下内腔隔开;隔挡部内设有彼此独立的热原水进水流道、冷原水进水流道、原水出水流道、净化水进水流道和净化水出水流道;热原水进水流道、冷原水进水流道及净化水进水流道的进水端口均设于下内腔内,而出水端口均与侧内腔连通;原水出水流道和净化水出水流道的出水端口均设于上内腔内,而进水端口均与侧内腔连通。本水龙头外壳使得混合原水和净化水仅通过一个端口流出、且保证混合水和净化水不交叉污染。

Faucet shell with double outl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i-outlet faucet shell,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shell with an upper inner cavity, a lower inner cavity and a lateral inner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pper inner cavity and the lower inner cavity are separated by a barrier part, which separates the lateral inner cavity from the upper inner cavity and the lower inner cavity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barrier part is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The inlet and outlet ports of the hot water inlet channel, cold water inlet channel, raw water outlet channel, purified water inlet channel and purified water outlet channel are all located in the lower inner cavity, and the outlet ports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inner cavity. The outlet ports of the water outlet channel are all arranged in the upper inner cavity, and the inlet ports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The faucet shell enables the mixed raw water and purified water to flow out only through one port, and ensures that the mixed water and purified water are not cross-pollu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出水路的水龙头壳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净化水和原水双出水路的水龙头壳体。
技术介绍
混合水龙头是一种将冷热水混在一起、并能调节水温的龙头。其内部水龙头阀芯控制出水流量,使用时,只需用手轻轻扳动开关打开,再通过旋转来调节水温。随着净水器的问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饮用水和其它生活用水分离的方式,例如饮用水使用经净水器净化后的净化水,洗菜洗碗则使用普通的混合水即原水。这种方式无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大有好处。传统厨房中,为了能够取用净化水,需单独再安装一个净化水出水龙头,这造成了厨房水槽部分水龙头太多并且使用不便。也有些水龙头其内部设计成双水路和双开关,一个开关用于控制自来水,一个开关用于控制净化水,这种水龙头结构其内部流道设计非常复杂,并且有多个开关,造成水龙头成本高企。造成水龙头内部结构复杂、且必须采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现有水龙头阀芯不能实现净化水与原水完全独立分配。为此,需要设计出一款只采用一个开关便能实现对原水和净化水的出水进行独立分配的水龙头,进而使得该水龙头具备传统水龙头和净水水龙头一体化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使得混合原水和净化水仅通过一个端口流出、且保证混合水和净化水不交叉污染的双出水路的水龙头壳体,该壳体便于各水管进行连接。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出水路的水龙头壳体,包括外壳,由外壳构成的上内腔、下内腔和侧内腔,所述侧内腔用以内安装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腔与下内腔之间设有将二者隔开的隔挡部,隔挡部同时将侧内腔与上内腔、下内腔隔开;所述隔挡部内设有彼此独立的热原水进水流道、冷原水进水流道、原水出水流道、净化水进水流道和净化水出水流道;所述热原水进水流道、冷原水进水流道及净化水进水流道的进水端口均设于下内腔内,热原水进水流道、冷原水进水流道及净化水进水流道的出水端口均与侧内腔连通;所述原水出水流道和净化水出水流道的出水端口均设于上内腔内,原水出水流道和净化水出水流道的进水端口均与侧内腔连通。上述上内腔的上端连接有原水出水管,原水出水流道与原水出水管连通;所述净化水出水流道的出水端口连接有净化水出水管,该净化水出水管位于原水出水管内。进一步改进,上述外壳的上内腔的上端口插接有接头,接头的上端显露出外壳的上方,所述原水出水管套设在接头外。该结构方便将净化水出水管置于原水出水管内并与外壳连接,装配时,将接头先插接固定在外壳的上内腔的上端口,再将净化水出水管穿过接头后与净化水出水流道插接固定,最后,将原水出水管套设并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接头外完成组装。作为选择,上述原水出水管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接头外,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接头外周壁上的弹性片,弹性片上具有侧凸的卡柱,所述原水出水管的管壁上开有供卡柱卡配的定位孔。为进一步保证混合水和净化水不交叉污染,上述原水出水管的出水端固定有出水嘴,出水嘴内具有彼此阻断的独立的两个出水部,分别为仅与净化水出水管接通的净化水出水部,及仅与净化水出水管和原水出水管之间围成的环状空间接通的混合水出水部。出水嘴将净化水出水管与原水出水管完全独立开,不会相互触碰到,多个流出孔的设置,这种结构的出水方式增大了出水的水流速度,扩散了出水范围,出水时产生的水锤小,提高使用舒适度。具体的,上述出水嘴具有基板,基板的中心具有环形隔断壁,基板固定在原水出水管的出水端口,所述净化水出水管的出水端插设在所述环形隔断壁内,位于环形隔断壁内的基板部分形成所述净化水出水部,位于环形隔断壁外周的基板部分形成所述混合水出水部。上述隔挡部与外壳一体成型;或者,隔挡部为一独立的构件并安装固定在外壳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水龙头外壳的上内腔、下内腔、侧内腔均被所述隔挡部隔开互不干涉,且隔挡部内设有彼此独立的原水流道和净化水流道,使得原水和净化水在各自流道的导引下不交叉的、独立的流通于同一个水龙头内,从而实现传统水龙头和净水水龙头一体化功能,并确保原水和净化水不交叉污染。本水龙头中的热原水进水流道、冷原水进水流道及净化水进水流道的进水端口均设于下内腔并朝下设置方便热原水进水管、冷原水进水管、净化水进水管插接,原水出水流道和净化水出水流道设于上内腔并朝上设置则方便混合原水出水管和净化水出水管插接,净化水出水管位于原水出水管内,可使得混合原水和净化水仅通过水龙头的一个端口流出,又保证混合水和净化水不交叉污染,实现传统水龙头和净化器水龙头一体化功能,且原水出水流道和净化水出水流道的进水端口、及热原水进水流道、冷原水进水流道及净化水进水流道的出水端口均与侧内腔连通,而侧内腔安装有一个水龙头阀芯,因此只需要一个水龙头开关便可切换不同水路,无需另外单独设置净化水出水龙头,节省材料,减少装配空间,利于厨房布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7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水龙头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水龙头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水龙头阀芯的立体剖视图一(初始位置状态);图10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水龙头阀芯的立体剖视图二(初始位置状态);图11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水龙头阀芯的立体剖视图(正向旋转至出冷水状态);图12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水龙头阀芯的立体剖视图(正向旋转至完全出热水状态);图13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水龙头阀芯的立体剖视图(反向旋转至出净化水状态);图14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水龙头阀芯的立体分解图;图15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水龙头阀芯中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6所示,为水龙头壳体的优选实施例。一种双出水路的水龙头壳体,包括外壳6,由外壳6构成的上内腔61、下内腔64和侧内腔62,故外壳6大致呈T形,侧内腔62用以内安装水龙头阀芯。上内腔61与下内腔64之间设有将二者隔开的隔挡部X,隔挡部X与外壳6一体成型而成,隔挡部X同时将侧内腔62与上内腔61、下内腔64隔开,隔挡部X可以与外壳6一体成型;或者,隔挡部X为一独立的构件并安装固定在外壳6内。隔挡部X内设有彼此独立的热原水进水流道611、冷原水进水流道612、原水出水流道613、净化水进水流道614和净化水出水流道615;热原水进水流道611、冷原水进水流道612及净化水进水流道614的进水端口设于下内腔64内,热原水进水流道611、冷原水进水流道612及净化水进水流道614的出水端口均与侧内腔62连通;原水出水流道613和净化水出水流道615的出水端口设于上内腔61内,原水出水流道613和净化水出水流道615的进水端口均与侧内腔62连通。热原水进水流道611与下述水龙头阀芯的热原水进口11连通,冷原水进水流道612的出水端口与下述的冷原水进口12连通、净化水进水流道614的出水端口与下述的净化水进口14连通;原水出水流道613的出水端口与下述的水龙头阀芯的原水出口13连通、净化水出水流道615的出水端口与下述的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出水路的水龙头壳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出水路的水龙头壳体,包括外壳(6),由外壳(6)构成的上内腔(61)、下内腔(64)和侧内腔(62),所述侧内腔(62)用以内安装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腔(61)与下内腔(64)之间设有将二者隔开的隔挡部(X),隔挡部(X)同时将侧内腔(62)与上内腔(61)、下内腔(64)隔开;所述隔挡部(X)内设有彼此独立的热原水进水流道(611)、冷原水进水流道(612)、原水出水流道(613)、净化水进水流道(614)和净化水出水流道(615);所述热原水进水流道(611)、冷原水进水流道(612)及净化水进水流道(614)的进水端口均设于下内腔(64)内,所述热原水进水流道(611)、冷原水进水流道(612)及净化水进水流道(614)的出水端口均与侧内腔(62)连通;所述原水出水流道(613)和净化水出水流道(615)的出水端口设于上内腔(61)内,所述原水出水流道(613)和净化水出水流道(615)的进水端口均与侧内腔(6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出水路的水龙头壳体,包括外壳(6),由外壳(6)构成的上内腔(61)、下内腔(64)和侧内腔(62),所述侧内腔(62)用以内安装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腔(61)与下内腔(64)之间设有将二者隔开的隔挡部(X),隔挡部(X)同时将侧内腔(62)与上内腔(61)、下内腔(64)隔开;所述隔挡部(X)内设有彼此独立的热原水进水流道(611)、冷原水进水流道(612)、原水出水流道(613)、净化水进水流道(614)和净化水出水流道(615);所述热原水进水流道(611)、冷原水进水流道(612)及净化水进水流道(614)的进水端口均设于下内腔(64)内,所述热原水进水流道(611)、冷原水进水流道(612)及净化水进水流道(614)的出水端口均与侧内腔(62)连通;所述原水出水流道(613)和净化水出水流道(615)的出水端口设于上内腔(61)内,所述原水出水流道(613)和净化水出水流道(615)的进水端口均与侧内腔(6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出水路的水龙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腔(61)的上端连接有原水出水管(7),所述原水出水流道(613)与原水出水管(7)连通;所述净化水出水流道(615)的出水端口连接有净化水出水管(8),该净化水出水管(8)位于原水出水管(7)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出水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万海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