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柱角模的背楞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328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6:25
一种墙柱角模的背楞架,包括两个背楞架单元和多个紧固连接件;背楞架单元包括上横背楞、下横背楞、两个竖背楞和多个U型槽横杆;U型槽横杆的侧壁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通孔;竖背楞上与各U型槽横杆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通孔;紧固连接件包括螺母和螺栓,螺栓的头部设有手柄,螺母上设有两个限位凸沿;两个背楞架单元通过紧固连接件拼接;螺母处在第一个背楞架单元与该第二连接通孔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腔体中,螺栓的螺杆穿过对准的第一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螺栓的头部和螺母共同将第一个背楞架单元上靠近第二个背楞架单元内侧的竖背楞以及第二个背楞架单元上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侧壁板夹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背楞架的拼接、拆卸方便快速。

Back frame for corner formwork of wall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cking corrugated frame of a wall column angle mould, which comprises two backing corrugated frame units and a plurality of fastening connectors; the backing corrugated frame unit comprises an upper backing corrugated frame, a lower backing corrugated frame, two vertical backing corrugated frames and a plurality of U-shaped groove transverse bars; a plurality of first connecting through-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plates of the U-shaped groove transverse bars;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through-holes are arranged The fastening connector comprises a nut and a bolt, the head of the bolt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and the nut is provided with two limit convex edges; the two back-corrugated frame units are joined together by fastening connectors; the nut is in the cavity of the U-shaped groove transverse bar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through-hole of the first back-corrugated frame unit, and the screw of the bolt passes through the aligned on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re connected. The head of the bolt and the nut jointly clamp the vertical back corrugated near the inner side of the second back corrugated frame unit on the first back corrugated frame unit and the side panel of the corresponding U-groove transverse bar on the second back corrugated frame unit. The back fram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and fast for splicing and dismou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柱角模的背楞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墙柱角模的背楞架。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预先搭建模板系统。模板由背楞架和模板面板组成,模板面板安装于背楞架内侧,背楞架对模板面板进行支撑及加固,以防模板面板变形。背楞架由若干个背楞架单元拼接而成,通过连接件可将多个背楞架单元拼接成背楞架。为了浇筑墙的转角或柱的角部,需要通过连接件将两个背楞架单元进行拼接(两个背楞架单元通常相互垂直),并在背楞架单元内侧安装模板面板,形成相应的墙柱角模。目前,在进行背楞架单元的拼接时,通常需要借助工具实现连接件的安装,拆卸时同样需要借助工具拆开连接件,施工不够方便,影响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墙柱角模的背楞架,这种背楞架的拼接、拆卸方便快速,施工方便并有助于提高施工速度。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墙柱角模的背楞架,包括两个背楞架单元和多个紧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楞架单元包括上横背楞、下横背楞、两个竖背楞和多个U型槽横杆;上横背楞两端分别与两竖背楞上端连接,下横背楞两端分别与两竖背楞下端连接;各U型槽横杆均处于上横背楞与下横背楞之间,U型槽横杆两端分别与两个竖背楞连接;U型槽横杆包括上壁板、侧壁板和下壁板,上壁板、侧壁板和下壁板均为沿横向延伸的条形板,上壁板的内侧边沿与侧壁板的上边沿一体连接,下壁板的内侧边沿与侧壁板的下边沿一体连接,侧壁板上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第一连接通孔;竖背楞上与各U型槽横杆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与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腔体连通;所述紧固连接件包括螺母和螺栓,螺栓的头部设有手柄,螺母上设有两个限位凸沿;两个背楞架单元通过紧固连接件拼接,其中第一个背楞架单元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二个背楞架单元所在平面;第一个背楞架单元的一个竖背楞靠近第二个背楞架单元的内侧,且该竖背楞上的第二连接通孔与第二个背楞架单元上对应的U型槽横杆上相应的第一连接通孔对准;螺母处在第一个背楞架单元与该第二连接通孔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腔体中,并且螺母上的两个限位凸沿分别叠合在该U型槽横杆的上壁板外侧边沿、下壁板外侧边沿上;螺栓的螺杆穿过对准的第一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螺栓的头部和手柄处在第二个背楞架单元上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腔体中;螺栓的头部和螺母共同将第一个背楞架单元上靠近第二个背楞架单元内侧的竖背楞以及第二个背楞架单元上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侧壁板夹紧。在各对对准的第一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安装上紧固连接件后,这些紧固连接件共同将两个背楞架单元连接在一起,形成结构牢固的墙柱角模的背楞架。在将第二个背楞架单元与第一个背楞架单元拼接前,通常在第二个背楞架单元的内侧预先装上模板面板,预先装在第二个背楞架单元内侧的模板面板上设有供各紧固连接件中螺栓的螺杆穿过的通孔;螺栓的头部和螺母共同将第一个背楞架单元上靠近第二个背楞架单元内侧的竖背楞以及第二个背楞架单元上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侧壁板夹紧时,将预先装在第二个背楞架单元内侧的模板面板夹紧。按以上方式将三个以上的背楞架单元依次拼接,可形成用于浇筑具有多个角部的建筑构件的背楞架(例如,将四个背楞架单元依次拼接,可形成立柱模板的背楞架)。上述背楞架单元中,内侧是指用于安装模板面板的一侧,外侧是指背楞架单元背向模板面板的一侧。上述背楞架单元中,U型槽横杆的侧壁板上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第一连接通孔,这些第一连接通孔都可用于紧固连接件的安装。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选择第二个背楞架单元中各U型槽横杆上相应的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一个背楞架单元中靠近第二个背楞架单元内侧的竖背楞上各第二连接通孔分别对准。上述上横背楞、下横背楞和两个竖背楞共同组成背楞架单元的外框。通常将背楞架单元设置成多种不同尺寸的规格,例如其竖向尺寸(即竖背楞的长度)分为3000mm、1000mm、500mm三种,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优选方案中,上述背楞架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横背楞,各中间横背楞处于上横背楞与下横背楞之间,中间横背楞两端分别与两个竖背楞连接。中间横背楞的主要作用是使背楞架单元更为牢固,其数量根据竖背楞的长度确定,竖背楞越长则相应地设置越多中间横背楞,在竖背楞较短(如500mm)的情况下无需设置中间横背楞。通常,上述两个竖背楞相互平行,上横背楞、下横背楞、各中间横背楞和各U型槽横杆均与竖背楞相互垂直。通常竖背楞、上横背楞、下横背楞和中间横背楞均采用方管构成。竖背楞、上横背楞、下横背楞、中间横背楞、U型槽横杆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上述U型槽横杆的横截面呈U形,其上壁板、侧壁板和下壁板围成U型槽横杆的腔体,该腔体的开口朝外。用螺栓进行背楞架单元之间的拼接时,U型槽横杆的腔体可容纳螺栓的头部、螺母等部分,使整个背楞架更加美观。优选方案中,上述U型槽横杆还包括上加强筋和下加强筋,上加强筋和下加强筋均沿横向延伸,上加强筋的上边沿与上壁板的前侧边沿一体连接,下加强筋的下边沿与下壁板的前侧边沿一体连接;两个背楞架单元通过紧固连接件拼接时,螺母上的两个限位凸沿分别叠合在第一个背楞架单元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上加强筋、下加强筋上。通过设置上加强筋和下加强筋,可增大U型槽横杆的强度。上述手柄可以呈一字形、X形、三角形、五角星形或其它形状,通常只要其外廓不是圆形的即可。优选方案中,上述下横背楞的内侧边沿上设有多个模板面板下定位块;上横背楞的内侧边沿上设有多个模板面板上定位块。在背楞架单元内侧安装上模板面板后,模板面板下定位块能够顶住模板面板的下侧边沿部位,模板面板上定位块能够顶住模板面板的上侧边沿部位,增强模板面板的受压能力,防止模板面板的下侧边沿部位在混凝土的挤压下向外弯而导致漏浆。优选方案中,上述两竖背楞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竖向排列的至少一个高度微调连接通孔。通常,竖背楞上部的多个高度微调连接通孔等间距排列,最上面的高度微调连接通孔靠近竖背楞上端;竖背楞下部的多个高度微调连接通孔等间距排列,最下面的高度微调连接通孔靠近竖背楞下端。优选方案中,上述上横背楞和下横背楞上分别设有横向排列的至少一个(优选两个)第三连接通孔。通常,上横背楞上的第三连接通孔与下横背楞上的第三连接通孔数量相同且孔距一致。在大多数情况下,拼装好墙柱模板中的背楞架和模板面板后,需要在背楞架外侧加设背部加固支撑装置,为了便于背部加固支撑装置的安装,优选在上述背楞架单元中,有一个或两个中间横背楞上设有加固连接孔。加固连接孔可供螺栓穿过,实现与背部加固支撑装置相应构件之间的连接。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下横背楞上还设有两个定位孔。当背楞架下方的混凝土面不平整时,可在背楞架单元下方放置垫平材料,然后利用连接件(如螺栓)通过定位孔将垫平材料与下横背楞连接。本技术通过U型槽横杆、第一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和紧固连接件的配合,可实现将两个背楞架单元进行拼接,形成墙柱角模的背楞架,而且第一个背楞架单元上的U型槽横杆能够对紧固连接件的螺母进行限位,紧固连接件的头部设有手柄,使施工人员无需借助扳手等工具,即可方便快速的实现背楞架的拼接,施工方便,且施工速度快。另外,安装后紧固连接件的螺母与第一个背楞架单元上U型槽横杆之间的结合较为牢固,从而使背楞架单元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墙柱角模的背楞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柱角模的背楞架,包括两个背楞架单元和多个紧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楞架单元包括上横背楞、下横背楞、两个竖背楞和多个U型槽横杆;上横背楞两端分别与两竖背楞上端连接,下横背楞两端分别与两竖背楞下端连接;各U型槽横杆均处于上横背楞与下横背楞之间,U型槽横杆两端分别与两个竖背楞连接;U型槽横杆包括上壁板、侧壁板和下壁板,上壁板、侧壁板和下壁板均为沿横向延伸的条形板,上壁板的内侧边沿与侧壁板的上边沿一体连接,下壁板的内侧边沿与侧壁板的下边沿一体连接,侧壁板上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第一连接通孔;竖背楞上与各U型槽横杆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与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腔体连通;所述紧固连接件包括螺母和螺栓,螺栓的头部设有手柄,螺母上设有两个限位凸沿;两个背楞架单元通过紧固连接件拼接,其中第一个背楞架单元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二个背楞架单元所在平面;第一个背楞架单元的一个竖背楞靠近第二个背楞架单元的内侧,且该竖背楞上的第二连接通孔与第二个背楞架单元上对应的U型槽横杆上相应的第一连接通孔对准;螺母处在第一个背楞架单元与该第二连接通孔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腔体中,并且螺母上的两个限位凸沿分别叠合在该U型槽横杆的上壁板外侧边沿、下壁板外侧边沿上;螺栓的螺杆穿过对准的第一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螺栓的头部和手柄处在第二个背楞架单元上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腔体中;螺栓的头部和螺母共同将第一个背楞架单元上靠近第二个背楞架单元内侧的竖背楞以及第二个背楞架单元上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侧壁板夹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柱角模的背楞架,包括两个背楞架单元和多个紧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楞架单元包括上横背楞、下横背楞、两个竖背楞和多个U型槽横杆;上横背楞两端分别与两竖背楞上端连接,下横背楞两端分别与两竖背楞下端连接;各U型槽横杆均处于上横背楞与下横背楞之间,U型槽横杆两端分别与两个竖背楞连接;U型槽横杆包括上壁板、侧壁板和下壁板,上壁板、侧壁板和下壁板均为沿横向延伸的条形板,上壁板的内侧边沿与侧壁板的上边沿一体连接,下壁板的内侧边沿与侧壁板的下边沿一体连接,侧壁板上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第一连接通孔;竖背楞上与各U型槽横杆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与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腔体连通;所述紧固连接件包括螺母和螺栓,螺栓的头部设有手柄,螺母上设有两个限位凸沿;两个背楞架单元通过紧固连接件拼接,其中第一个背楞架单元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二个背楞架单元所在平面;第一个背楞架单元的一个竖背楞靠近第二个背楞架单元的内侧,且该竖背楞上的第二连接通孔与第二个背楞架单元上对应的U型槽横杆上相应的第一连接通孔对准;螺母处在第一个背楞架单元与该第二连接通孔对应的U型槽横杆的腔体中,并且螺母上的两个限位凸沿分别叠合在该U型槽横杆的上壁板外侧边沿、下壁板外侧边沿上;螺栓的螺杆穿过对准的第一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螺栓的头部和手柄处在第二个背楞架单元上对应的U型槽横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沁洲吴慧芳陈晓鸿陈泽阳赖小军周金冬陈新华赖广生王建新曾实彪郭金华林鸿达蔡东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保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