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丹参中药渣制备丹参专用有机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832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丹参中药渣制备丹参专用有机肥的方法,利用丹参中药渣与丹参的同源性,同时结合其它必要中药渣以及进一步优选结合特定微生物共同作用,利于功效成分丹参酮的形成,特定中药渣的组分及用量大大提高了丹参的抑菌性和抗病性;0.1‑0.3%纤维素酶的添加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各菌相互配合并采用逐降的温控方式,使得菌种络合和吸附能力能被提升为最强。施用该有机肥,丹参产量可达约2400Kg/亩,丹参酮8.06mg/g,重金属未检出,根腐病和夜斑病的发病率仅为3‑5%;对土壤中苯并蒽脱除率达到92.6%以上,二嗯英脱除率达到93.4%以上,实现增产和土壤改良双重效益。

Method for preparing Salvia miltiorrhiza special organic fertilizer by using Chinese medicine Danshen residu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paring special organic fertilizer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y using the residue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its homology with the residue of Salvia miltiorrhiza, combining with other necessary residues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and further optimizing the combined action of specific microorganism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effective component tanshinone, and greatly increases the composition and dosage of the specific residue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The addition of 0.1 0.3% cellulase had a very good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bacteria cooper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adopted a gradually decreasing temperature control mode, so that the bacterial complex and adsorption capacity could be enhanced to the strongest. The yield of Salvia miltiorrhiza was about 2400Kg/mu, tanshinone was 8.06mg/g, heavy metals were not detected, the incidence of root rot and night spot was only 3.5%; the removal rate of benzoanthracene in soil was over 92.6%,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dioxin was over 9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丹参中药渣制备丹参专用有机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肥料和土壤改良
,特别涉及一种丹参专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可获得,其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等,是宝贵的中药药材,由于其药用价值,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但丹参同其它中草药一样,也存在因土壤、环境污染导致的丹参中重金属超标,农残超标等严重问题,制约了丹参的应用。中药渣是中药材在提取药物有效成分后剩余的残渣,我国是中药大国,由此产生大量的中药渣,中药渣营养成分丰富,富含有纤维、多糖、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质轻、蓬松通气性好,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和轻基质原料,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药渣进行利用,变废为宝,利用中药渣生产化肥是比较常见的方法,例如:CN104151021A公开了一种中药渣复合肥料,其在复合肥料中添加了少量的中药渣;CN104151021A公开了一种利用中药渣制备的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利用中药渣、糖蜜、复合菌种进行发酵制备而成;CN105111022A也公开了一种利用中药渣制备的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同时也有利用中药渣有机肥栽培中药材的,例如CN106866190A公开了一种利用中药渣有机肥栽培中药材的方法及其应用。然而,上述中药渣制备的有机肥均是利用中药渣丰富的营养物质,该有机肥的普适性导致针对性不强。目前还没有专用于丹参的有效的专用肥。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其它“同源性”的构思,但不同作物存在特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丹参专用有机肥的方法以及按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丹参专用有机肥,该丹参专用有机肥本公司命名“金禾6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该有机肥能够提高丹参产量、显著降低丹参重金属含量,降低根霉病和叶斑的发病率,降解农药残留,增加土壤肥力。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丹参中药渣制备丹参专用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制备:(1)按质量份计,称取麦麸50-65份、鸡粪18-25份、尿素18-25份、酒糟40-50份、秸秆生物碳30-40份、腐殖酸35-50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粉碎,调整混合物水分含量为50-60%,称为料A;(2)中药渣的配制:丹参、金银花、桂皮、甘草、桔梗、苦参的混合中药渣,其中质量份配比为丹参70-80份、金银花20-30份、桂皮20-30份、甘草20-30份、桔梗20-30份、苦参20-30份,调整该混合物水分含量为10-30%,称为料B;(3)料A和料B按质量份1∶6的比例混合,再按质量计添加0.1-0.3%的纤维素酶,将混合料堆成宽3.0-3.5m、高1.0-1.5m、长3.0-3.5m的堆体,上面盖上带孔塑料薄膜(优选每平方米正中间有1孔,孔半径为20厘米),进行堆腐发酵,发酵堆体内部温度控制在55-60℃,堆酵时间12-24小时,得料C;(4)以质量计,按料C质量的0.5-1%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按料C质量的5-15%添加磷酸氢二铵,搅拌均匀,进行梯度降温的温控发酵,所述温控发酵步骤为:45-50℃发酵20-25h,之后将温度调整至37-43℃发酵48-72h,25-28℃时间为10-15h;(5)晾干:将发酵好的原料进行晾干,至含水分不超过8-10%;(6)成品包装。其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地衣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黑曲霉菌按质量比1∶1∶1∶1∶1配制而成。各菌株可以从菌种保藏中心购买,也可以从任何其它途径正常购买获得。优选各菌种的菌量达到2.0×108cfu/g以上;进一步优选的,按料C质量的15%添加磷酸氢二铵。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丹参专用有机肥能够显著降低丹参根霉病和叶斑病;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实际生产施用过程中,可采用20-100公斤/亩或20-100公斤/亩的施用量。本专利技术的菌均利用各类菌的共性,可通过任意途径购买获得。本专利技术获得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打破普适性使用中药渣的传统思维,利用丹参中药渣制备丹参专用有机肥,使得丹参产量明显增加,丹参酮含量显著提高,重金属含量也降低,常见的根腐病、叶斑病发病率又得到有效降低。这可能是因为,丹参中药渣中含有与丹参作物中同样结构组分,中药渣中的营养物质较其它中药渣更利于丹参的利用与吸收,也更利于丹参主要功效成分之一丹参酮的形成,特定中药渣的组分和配比大大提高了丹参的抑菌性和抗病性。但研究者发现,单独利用丹参并不能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丹参、金银花、桂皮、甘草、桔梗、苦参的配合使用,植物根系被特定中药渣中大量抗菌成分所保护,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活跃,与大量的有益菌共同与土壤致病菌产生拮抗作用,抑制其生长繁殖;黄酮类含量的增加也提高了抑制土壤致病菌的生长能力,多角度保护了农作物的根茎免受侵害,降低了植物发病率。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本专利技术的有机肥,丹参产量可达约2400Kg/亩,丹参酮8.06mg/g,重金属未检出,根腐病和夜斑病的发病率仅为6-8%。同时,该有机肥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本肥料营养丰富,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含有作物必需的营养物质,本专利技术亩产量高,降低作物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对土壤中苯并蒽脱除率达到92.6%以上,二嗯英脱除率达到93.4%以上,实现增产和土壤修复的双重效益。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其它“同源性”的构思,但不同作物存在特异性,并且本专利技术还配合其它必要的中药渣。(2)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按质量计添加0.1-0.3%的纤维素酶至关重要,料A和料B的预处理和预发酵结合后续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带来了好的效果,获得了大量营养物质和有益菌,对丹参的栽培以及土壤结构改良、重金属降解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通过添加少量纤维素酶,并且采用高温短时堆酵,可使粗硬的大分子纤维素被分解,但整体上又保留了纤维素的构架结构和成分,在后续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既可以利用底物充分发酵,同时又能够保留一定量纤维素成分,与麦麸及生物碳络合成坚固吸附性极强的吸附团,再加上微生物对重金属的络合和固定作用,共同牢固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丹参的吸收量。试验结果表明,与添加纤维素酶相比,未添加纤维素酶的堆酵在降低重金属方面效果相差显著。(3)同时地衣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黑曲霉菌按质量比1∶1∶1∶1∶1相互协同配合,采用逐渐下降的温控方式,也使得产生好的效果,大量菌种、营养有机物生成,菌种在种植过程中络合和吸附能力能被提升为最强。(4)本专利技术在堆酵后且在微生物发酵前适量添加磷酸氢二铵,其弱碱性可以中和堆酵过程中产生的酸,为后续微生物整体发酵提供适宜的pH值,也能够防止土壤被酸化或碱化,同时也能为作物提供磷氮肥,也为微生物提供氮源。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利用丹参中药渣制备丹参专用有机肥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制备:(1)按质量份计,称取麦麸50份、鸡粪18份、尿素18份、酒糟40份、秸秆生物碳30份、腐殖酸35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粉碎,调整混合物水分含量为50%,称为料A;(2)中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丹参中药渣制备丹参专用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制备:(1)按质量份计,称取麦麸50‑65份、鸡粪18‑25份、尿素18‑25份、酒糟40‑50份、秸秆生物碳30‑40份、腐殖酸35‑50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粉碎,优选调整混合物水分含量为50‑60%,称为料A;(2)中药渣的配制:丹参、金银花、桂皮、甘草、桔梗、苦参的混合中药渣,其中质量份配比为丹参70‑80份、金银花20‑30份、桂皮20‑30份、甘草20‑30份、桔梗20‑30份、苦参20‑30份,优选调整该混合物水分含量为10‑30%,称为料B;(3)料A和料B按质量份1∶6的比例混合,再按质量计添加0.1‑0.3%的纤维素酶,将混合料堆成宽3.0‑3.5m、高1.0‑1.5m、长3.0‑3.5m的堆体,上面盖上带孔塑料薄膜,进行堆腐发酵,发酵堆体内部温度控制在55‑60℃,堆酵时间12‑24小时,得料C;(4)以质量计,按料C质量的0.5‑1%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优选按料C质量的5‑15%添加磷酸氢二铵搅拌均匀,进行梯度降温的温控发酵,所述温控发酵步骤为:45‑50℃发酵20‑25h,之后将温度调整至37‑43℃发酵48‑72h,25‑28℃时间为10‑15h;(5)晾干:将发酵好的原料进行晾干,至含水分不超过8‑10%;(6)成品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丹参中药渣制备丹参专用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制备:(1)按质量份计,称取麦麸50-65份、鸡粪18-25份、尿素18-25份、酒糟40-50份、秸秆生物碳30-40份、腐殖酸35-50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粉碎,优选调整混合物水分含量为50-60%,称为料A;(2)中药渣的配制:丹参、金银花、桂皮、甘草、桔梗、苦参的混合中药渣,其中质量份配比为丹参70-80份、金银花20-30份、桂皮20-30份、甘草20-30份、桔梗20-30份、苦参20-30份,优选调整该混合物水分含量为10-30%,称为料B;(3)料A和料B按质量份1∶6的比例混合,再按质量计添加0.1-0.3%的纤维素酶,将混合料堆成宽3.0-3.5m、高1.0-1.5m、长3.0-3.5m的堆体,上面盖上带孔塑料薄膜,进行堆腐发酵,发酵堆体内部温度控制在55-60℃,堆酵时间12-24小时,得料C;(4)以质量计,按料C质量的0.5-1%添加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禾天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