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267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设置于两个墙体的转角处,包括转角本体及与转角本体连接的龙骨组件;所述龙骨组件设置有2组,2组龙骨组件分别扣接于转角本体的两个直角U型槽上,其另一侧通过L型卡扣件连接板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设置有钢龙骨,钢龙骨前侧和后侧三角形夹槽内设置有卡接件,钢龙骨为主要的受力点,卡接件的金属压条用于钢龙骨的间隙中,起到稳定结构,使龙骨凹槽两边受力均匀,平整玻璃框的作用,隔音胶条设于板墙与钢龙骨之间,起到隔音的效果,防止板墙与钢龙骨直接接触造成损坏。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aluminum corner column and plate wa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an aluminum corner column and a panel wall, which is arranged at the corners of two walls, including a corner body and a keel assembly connected with the corner body; the keel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two groups, and the two groups of keel components are respectively fastened on two right angle U-shaped grooves of the corner body, and the other side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connects the plate wall with L-type fasteners;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aluminum corner column and the plat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steel keel; the front and rear triangular chutes of the steel keel are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connector; the steel keel is the main force point; the metal pressing strip of the clamping connector is used in the gap of the steel keel to stabilize the structure and make the two grooves of the keel stable. The edge force is uniform and the glass frame is leveled. The sound insulation stri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late wall and the steel keel to prevent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direct contact between the plate wall and the steel k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越来越快,现有技术的室内门窗套口装修,通常是在墙体上连接定位基板,再在基板一侧表面涂覆胶粘剂胶合连接装饰组件。存在不足:一是采用所述的基板安装连接,增加了装修原材料成本和施工时间;二是安装连接所用的胶粘剂通常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甲苯物质,严重地污染了室内的空气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设置于两个墙体的转角处,包括转角本体及与转角本体连接的龙骨组件;所述龙骨组件设置有2组,2组龙骨组件分别扣接于转角本体的两个直角U型槽上,其另一侧通过L型卡扣件连接板墙;所述转角本体包括一方形架体,在该方形架体两个相邻侧面设置有直角U型槽,两个直角U型槽的连接处形成一方管体,所述两个直角U型槽的槽底分别设置有两个外凸的扣条;每组龙骨组件包括1个钢龙骨、2个卡接件;所述钢龙骨包括两个对称的龙骨架,两个对称的龙骨架左右背向紧贴连接,其前侧和后侧形成三角形夹槽,三角形夹槽的两个斜板分别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弯折板,其弯折后的板体与三角形夹槽底面相平行,并在该弯折后的板体端部再次向外弯折,形成卡扣;所述卡接件的一侧部为方形金属压条部,该方形金属压条部的两个侧边板体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带有间隙的平行卡板,两个平行卡板分别向外弯折,形成抵持板,该抵持板与平行卡板之间的角度为钝角;所述L型卡扣件的短边内侧设置有V型凸起;所述钢龙骨的第一弯折板外端平面均贴有隔音胶条,所述卡接件设于所述钢龙骨的三角形夹槽内,其抵持板的端部抵于所述三角形夹槽的两个角部,所述钢龙骨的卡扣扣入所述转角本体的扣条,其一侧的第一弯折板抵紧隔音胶条,隔音胶条另一面抵在直角U型槽的侧面;所述钢龙骨的另一侧通过L型卡扣件与板墙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角本体为铝制转角本体。进一步的,所述板墙是在墙体外设置板体,该板体在墙体端部折成直角U型体,所述L型卡扣件通过螺丝固定在直角U型体短侧板边缘;进一步的,所述L型卡扣件的短侧板卡入所述钢龙骨与所述卡接件之间的间隙处,使V型凸起卡接于所述钢龙骨的转角处。进一步的,所述转角本体与钢龙骨之间预留走线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设置有钢龙骨,钢龙骨前侧和后侧三角形夹槽内设置有卡接件,钢龙骨为主要的受力点,卡接件的金属压条用于钢龙骨的间隙中,起到稳定结构,使龙骨凹槽两边受力均匀,平整玻璃框的作用,隔音胶条设于板墙与钢龙骨之间,起到隔音的效果,防止板墙与钢龙骨直接接触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角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卡接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钢龙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L型卡扣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转角本体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安装步骤一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安装步骤二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安装步骤三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安装步骤四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安装步骤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照附图1-6,本技术的一种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设置于两个墙体的转角处,包括转角本体3及与转角本体3连接的龙骨组件;所述龙骨组件设置有2组,2组龙骨组件分别扣接于转角本体3的两个直角U型槽上,其另一侧通过L型卡扣件2连接板墙;所述转角本体3包括一方形架体,在该方形架体两个相邻侧面设置有直角U型槽,两个直角U型槽的连接处形成一方管体31,所述两个直角U型槽的槽底分别设置有两个外凸的扣条32;每组龙骨组件包括1个钢龙骨9、2个卡接件8;所述钢龙骨9包括两个对称的龙骨架,两个对称的龙骨架左右背向紧贴连接,其前侧和后侧形成三角形夹槽910,三角形夹槽910的两个斜板分别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弯折板,其弯折后的板体与三角形夹槽底面相平行,并在该弯折后的板体端部再次向外弯折,形成卡扣;所述卡接件8的一侧部为方形金属压条部83,该方形金属压条部83的两个侧边板体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带有间隙的平行卡板81,两个平行卡板81分别向外弯折,形成抵持板82,该抵持板82与平行卡板之间的角度为钝角;所述L型卡扣件2的短边内侧设置有V型凸起;所述钢龙骨9的第一弯折板外端平面均贴有隔音胶条7,所述卡接件8设于所述钢龙骨9的三角形夹槽910内,其抵持板82的端部抵于所述三角形夹槽910的两个角部,所述钢龙骨9的卡扣扣入所述转角本体3的扣条32,其一侧的第一弯折板抵紧隔音胶条7,隔音胶条7另一面抵在直角U型槽的侧面;所述钢龙骨9的另一侧通过L型卡扣件2与板墙连接。优选方案:所述转角本体3为铝制转角本体。优选方案:所述板墙是在墙体外设置板体,该板体在墙体端部折成直角U型体,所述L型卡扣件2通过螺丝固定在直角U型体短侧板边缘;优选方案:所述L型卡扣件2的短侧板卡入所述钢龙骨9与所述卡接件8之间的间隙处,使V型凸起卡接于所述钢龙骨9的转角处。优选方案:所述转角本体3与钢龙骨9之间预留走线腔10。实施例,以下是本技术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的安装步骤:步骤一,如图7所示,钢龙骨9的第一弯折板外端平面均贴有隔音胶条7;步骤二,如图8所示,将所述卡接件8设于所述钢龙骨9的三角形夹槽910内,其抵持板82的端部抵于所述三角形夹槽910的两个角部;形成龙骨组件,龙骨组件设置2个;步骤三,如图9所示,把龙骨组件卡在转角本体3的扣条32上;步骤四,如图10所示,把L型卡扣件用螺丝固定在板体的边缘,使L型卡扣件的短侧板垂直板体;步骤五,如图11所示,把L型卡扣件竖直卡入龙骨组件,使L型卡扣件的短侧板卡入钢龙骨9与所述卡接件8之间的间隙处,使L型卡扣件的V型凸起卡接于所述钢龙骨9的转角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设置于两个墙体的转角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角本体(3)及与转角本体(3)连接的龙骨组件;所述龙骨组件设置有2组,2组龙骨组件分别扣接于转角本体(3)的两个直角U型槽上,其另一侧通过L型卡扣件(2)连接板墙;所述转角本体(3)包括一方形架体,在该方形架体两个相邻侧面设置有直角U型槽,两个直角U型槽的连接处形成一方管体(31),所述两个直角U型槽的槽底分别设置有两个外凸的扣条(32);每组龙骨组件包括1个钢龙骨(9)、2个卡接件(8);所述钢龙骨(9)包括两个对称的龙骨架,两个对称的龙骨架左右背向紧贴连接,其前侧和后侧形成三角形夹槽(910),三角形夹槽(910)的两个斜板分别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弯折板,其弯折后的板体与三角形夹槽底面相平行,并在该弯折后的板体端部再次向外弯折,形成卡扣;所述卡接件(8)的一侧部为方形金属压条部(83),该方形金属压条部(83)的两个侧边板体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带有间隙的平行卡板(81),两个平行卡板(81)分别向外弯折,形成抵持板(82),该抵持板(82)与平行卡板之间的角度为钝角;所述L型卡扣件(2)的短边内侧设置有V型凸起;所述钢龙骨(9)的第一弯折板外端平面均贴有隔音胶条(7),所述卡接件(8)设于所述钢龙骨(9)的三角形夹槽(910)内,其抵持板(82)的端部抵于所述三角形夹槽(910)的两个角部,所述钢龙骨(9)的卡扣扣入所述转角本体(3)的扣条(32),其一侧的第一弯折板抵紧隔音胶条(7),隔音胶条(7)另一面抵在直角U型槽的侧面;所述钢龙骨(9)的另一侧通过L型卡扣件(2)与板墙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制转角柱与板墙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设置于两个墙体的转角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角本体(3)及与转角本体(3)连接的龙骨组件;所述龙骨组件设置有2组,2组龙骨组件分别扣接于转角本体(3)的两个直角U型槽上,其另一侧通过L型卡扣件(2)连接板墙;所述转角本体(3)包括一方形架体,在该方形架体两个相邻侧面设置有直角U型槽,两个直角U型槽的连接处形成一方管体(31),所述两个直角U型槽的槽底分别设置有两个外凸的扣条(32);每组龙骨组件包括1个钢龙骨(9)、2个卡接件(8);所述钢龙骨(9)包括两个对称的龙骨架,两个对称的龙骨架左右背向紧贴连接,其前侧和后侧形成三角形夹槽(910),三角形夹槽(910)的两个斜板分别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弯折板,其弯折后的板体与三角形夹槽底面相平行,并在该弯折后的板体端部再次向外弯折,形成卡扣;所述卡接件(8)的一侧部为方形金属压条部(83),该方形金属压条部(83)的两个侧边板体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带有间隙的平行卡板(81),两个平行卡板(81)分别向外弯折,形成抵持板(82),该抵持板(82)与平行卡板之间的角度为钝角;所述L型卡扣件(2)的短边内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达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包豪仕金属隔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