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15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属于建筑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本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包括进料管和储料仓,进料管的一端与储料仓的顶部连通,进料管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料泵,其特征在于:储料仓内侧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和粉料回收管一端连通的回收通孔,粉料回收管的另一端与储料仓的顶部连通等。本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的优点在于:粉料回收管的设置不仅利用储料仓内的气压的排出,同时能使排出的气体中的粉料通过回收管的相对下端或相对上端重新回到储料仓内,从而保证了粉料得以回收而不会随气体排放而白白流失。

Storage mechanism for building powder recovery easy to recy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terial storage mechanism for recycling building powd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t solves the problems of unreasonable design of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building powder material storage mechanism for recycling conveniently comprises a feeding pipe and a storage bin, one end of the feed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storage bin, and at least one feeding pump is arranged on the feeding pip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inside of the storage bin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recycling through hole for communicating with one end of the powder material recovery pipe and the other of the powder material recovery pipe. Th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storage bi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powder recovery pipe not only utilizes the air pressure discharge in the storage bin, but also enables the powder discharged from the gas to return to the storage bin through the lower or upper ends of the recovery pipe, thereby ensuring the powder to be recovered without discharging with the gas. Let go and run a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设备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
技术介绍
建筑粉料要存放到储料仓内,必须要用空气泵打上去,现有的存储建筑粉料的储料仓,在粉料输送过程中,由于储料仓的气压不断提高,为了防止储料仓因高压受损甚至爆炸,必须有个排气的步骤,而在排出储料仓内部分气体的同时,也会带走不少建筑粉料,这样导致建筑粉料还没有使用,就已经白白的损失、浪费掉了,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材料的使用效率,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不符合我国目前倡导的环保政策的规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解决了储料仓内排气时导致的建筑粉料损失的问题的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包括进料管和储料仓,进料管的一端与储料仓的顶部连通,进料管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料泵,其特征在于:储料仓内侧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和粉料回收管一端连通的回收通孔,粉料回收管的另一端与储料仓的顶部连通。粉料回收管的设置不仅利于储料仓内的气压的排出,同时能使排出的气体中的粉料通过回收管的相对下端或相对上端重新回到储料仓内,从而保证了粉料得以回收而不会随气体排放而白白流失。优选地,粉料回收管包括呈竖向向上设置的第一管段和与其连通的呈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相对低端与回收通孔连通,第二管段的相对低端与储料仓的顶部连通。利用竖向向上设置的第一管段内的排出气体在推动其自带的粉料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消耗排出气体的运动速度,以使排出气体中的一部分粉料能逐渐沉淀下来,最后能重新落回储料仓内,同时剩下一部分还未沉淀下来的粉料通过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二管段再次重新流入储料仓内,保证了随排出气体带出的粉料不受损失。优选地,第一管段与回收通孔之间设有向第一管段方向扩展的第一扩口部。第一扩口部的设置进一步延缓了排出气体的运行速度,从而有利于其带有的粉料的沉淀。优选地,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之间设有向第二管段方向扩展的第二扩口部。第二扩口部的设置使经过第一管段的排出气体进一步降低了流动速度,以便该排出气体中剩余的粉料能沉淀下来,并沿第二管段流回储料仓内。优选地,第一扩口部相对大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是相对小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的1.7倍至2.5倍;第二扩口部相对大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是相对小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的1.1倍至1.3倍。由于第一扩口部处的排出气体的流速要高于第二扩口部处的排出气体的流速,所以第一扩口部相对大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对相对小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的比值要大于第二扩口部相对大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对相对小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的比值。优选地,第一扩口部内相对小端内设有与其形状、大小相适配的第一回收过滤筛;第二扩口部内相对小端内设有与其形状、大小相适配的第二回收过滤筛。第一回收过滤筛和第二回收过滤筛不仅阻缓了排出气体的流速,与此同时也可以阻挡排出气体中的部分粉料,使其沉淀下来。优选地,第一回收过滤筛沿其中线方向设有与第一扩口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第二回收过滤筛沿其中线方向设有与第二扩口部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通过排出气体推动第一回收过滤筛和第二回收过滤筛,以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起来,进一步消耗了排出气体的动能,有利于减缓排出气体的流速。优选地,第一扩口部相对大端的端口的中心线与相对小端端口的中心线的夹角为52度至68度,且第一扩口部的中部凸设于第一扩口部中相对大端的端口的中心与相对小端端口的中心的连线的上方。通过改变排出气体的运行方向进一步延缓了其流速,同时增加了排出气体在粉料回收管内的流程。优选地,第二扩口部相对大端的端口的中心线与相对小端端口的中心线的夹角为45度至60度,且第一扩口部的中部凸设于第二扩口部中相对大端的端口的中心与相对小端端口的中心的连线的上方。使排出气体的运行方向得以改变,有利于延缓其流速,同时增加了排出气体在粉料回收管内的流程。优选地,粉料回收管与储料仓的顶部连通的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由麻布制成的回料套,回料套相对下端端口周侧缝设有供圈形弹性皮筋穿入的圈形通道,圈形通道内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回料套相对下端端口的横截面的面积。麻布制成的回料套的设置大大减少了回料套外的气体反向窜入,便于从粉料回收管出来的粉料更好地进入储料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的优点在于:、竖向向上设置的第一管段内的排出气体在推动其自带的粉料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逐步消耗了排出气体的动能,从而延缓了其运行速度,以使排出气体中的一部分粉料能逐渐沉淀下来,最后能重新落回储料仓内,同时剩下一部分还未沉淀下来的粉料通过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二管段再次重新流入储料仓内,保证了随排出气体带出的粉料不受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提供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提供了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中,进料管1、储料仓2、进料泵3、粉料回收管401、回收通孔402、第一管段403、第二管段404、第一扩口部405、第二扩口部406、第一回收过滤筛407、第二回收过滤筛408、第一转轴409、第二转轴410、回料套4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至2所示,本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包括进料管1和储料仓2,进料管1的一端与储料仓2的顶部连通,进料管1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料泵3,其特征在于:储料仓2内侧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和粉料回收管401一端连通的回收通孔402,粉料回收管401的另一端与储料仓2的顶部连通,粉料回收管401的设置不仅利于储料仓2内的气压的排出,同时能使排出的气体中的粉料通过回收管401的相对下端或相对上端重新回到储料仓2内,从而保证了粉料得以回收而不会随气体排放而白白流失。具体地,这里的粉料回收管401包括呈竖向向上设置的第一管段403和与其连通的呈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二管段404,第一管段403的相对低端与回收通孔402连通,第二管段404的相对低端与储料仓2的顶部连通,利用竖向向上设置的第一管段403内的排出气体在推动其自带的粉料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消耗排出气体的运动速度,以使排出气体中的一部分粉料能逐渐沉淀下来,最后能重新落回储料仓2内,同时剩下一部分还未沉淀下来的粉料通过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二管段404再次重新流入储料仓2内,保证了随排出气体带出的粉料不受损失;这里的第一管段403与回收通孔402之间设有向第一管段403方向扩展的第一扩口部405,第一扩口部405的设置进一步延缓了排出气体的运行速度,从而有利于其带有的粉料的沉淀;这里的第一管段403与第二管段404之间设有向第二管段404方向扩展的第二扩口部406,第二扩口部406的设置使经过第一管段403的排出气体进一步降低了流动速度,以便该排出气体中剩余的粉料能沉淀下来,并沿第二管段404流回储料仓2内;这里的第一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包括进料管(1)和储料仓(2),所述的进料管(1)的一端与储料仓(2)的顶部连通,所述的进料管(1)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料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料仓(2)内侧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和粉料回收管(401)一端连通的回收通孔(402),所述的粉料回收管(401)的另一端与储料仓(2)的顶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包括进料管(1)和储料仓(2),所述的进料管(1)的一端与储料仓(2)的顶部连通,所述的进料管(1)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料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料仓(2)内侧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和粉料回收管(401)一端连通的回收通孔(402),所述的粉料回收管(401)的另一端与储料仓(2)的顶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料回收管(401)包括呈竖向向上设置的第一管段(403)和与其连通的呈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二管段(404),所述的第一管段(403)的相对低端与回收通孔(402)连通,所述的第二管段(404)的相对低端与储料仓(2)的顶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段(403)与回收通孔(402)之间设有向第一管段(403)方向扩展的第一扩口部(4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段(403)与第二管段(404)之间设有向第二管段(404)方向扩展的第二扩口部(406)。5.根据权利要求4的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扩口部(405)相对大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是相对小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的1.7倍至2.5倍;所述的第二扩口部(406)相对大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是相对小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的1.1倍至1.3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益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