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上油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813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上油润滑装置,包括机箱一和机箱二,所述机箱一设置于所述机箱二的一侧,所述机箱一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辊轴一和辊轴二,且所述辊轴一和所述辊轴二通过传送带一传动连接,所述辊轴二的底部设置有电连接器,所述辊轴二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电机一连接,所述机箱一上设置有开关一,所述机箱二的内部设置有辊轴三,所述辊轴三通过传送带二与所述辊轴二连接,所述辊轴一、所述辊轴二和所述辊轴三之间套设有输送带,所述机箱二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均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上油装置。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An oil lubricated device for preventing ultraviolet from super flexible cotton yar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ultraviolet ultra-soft cotton filament oil lubric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1 and a chassis 2. The chassis 1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chassis 2. The inner part of the chassis 1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oller shaft 1 and a roller shaft 2, and the roller shaft 1 and the roller shaft 2 are connected by a conveyor belt 1 transmission. An electric connecto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oller shaft 2, and the roller shaft 2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through the electric connector. A switch is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1, and the roller shaft 3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hassis 2. The roller shaft 3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ller shaft 2 through the conveyor belt 2, and the roller shaft 1, the roller shaft 2 and the roller shaft 3. A conveyor belt is sleeved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chassis, and a fixed block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hassis. The top of the fixed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column. A roof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lumns, and an oil load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oof. Beneficial effect: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上油润滑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上油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是一种纺织面料,有单丝、股线、特种纱等多种类型,相比于真丝绸的光泽度来说,棉纶丝织品光泽较差,如同涂上了一层蜡质的感觉,同时用手来回摩擦,能感觉到面料之间的摩擦感。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的优点在于比较挺括,不起球,不起皱,方便清洁,超柔软,且具有防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现有的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还不具有专门的上油润滑设备,采用其他领域的上油润滑设备成本太高,设备结构复杂,对一般中小微型企业来说并不适用。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上油润滑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上油润滑装置,包括机箱一和机箱二,所述机箱一设置于所述机箱二的一侧,所述机箱一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辊轴一和辊轴二,且所述辊轴一和所述辊轴二通过传送带一传动连接,所述辊轴二的底部设置有电连接器,所述辊轴二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电机一连接,所述机箱一上设置有开关一,所述机箱二的内部设置有辊轴三,所述辊轴三通过传送带二与所述辊轴二连接,所述辊轴一、所述辊轴二和所述辊轴三之间套设有输送带,所述机箱二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均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上油装置,所述上油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进油口,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一侧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的底部设置有节流阀,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的底部设置有开关二,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喷头。进一步的,所述辊轴一和所述辊轴二的两端均与所述机箱一的内壁相固定,所述辊轴三与所述机箱二的内壁相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均与所述机箱二的对应侧端焊接。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顶部与所述顶板的底部焊接。进一步的,所述机箱一和所述机箱二的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输送带顶部对应位置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所述机箱一和所述机箱二,并在所述机箱一和所述机箱二之间设置有若干辊轴,并利用所述电机一带动所述辊轴二来驱动所述输送带传动,将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又经过所述上油装置,利用所述电磁阀控制润滑油进入,利用所述节流阀控制出油量,最后经过所述喷头对所述输送带上的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达到上油润滑的效果,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通过把所述辊轴一和所述辊轴二的两端均与所述机箱一的内壁相固定,所述辊轴三与所述机箱二的内壁相固定,起到固定的效果;通过把所述固定块均与所述机箱二的对应侧端焊接,防止固定连接的作用;通过把所述外壳的顶部与所述顶板的底部焊接,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通过把所述机箱一和所述机箱二的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使整个装置可以移动;通过把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输送带顶部对应位置处,方便对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进行上油润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上油润滑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上油润滑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1、机箱一;2、机箱二;3、辊轴一;4、辊轴二;5、传送带一;6、电连接器;7、电机一;8、开关一;9、辊轴三;10、传送带二;11、输送带;12、固定块;13立柱;14、顶板;15、上油装置;16、外壳;17、进油口;18、电磁阀;19、油泵;20、节流阀;21、手轮;22、开关二;23、喷头;24、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上油润滑装置。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上油润滑装置,包括机箱一1和机箱二2,所述机箱一1设置于所述机箱二2的一侧,所述机箱一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辊轴一3和辊轴二4,且所述辊轴一3和所述辊轴二4通过传送带一5传动连接,所述辊轴二4的底部设置有电连接器6,所述辊轴二4通过所述电连接器6与电机一7连接,所述机箱一1上设置有开关一8,所述机箱二2的内部设置有辊轴三9,所述辊轴三9通过传送带二10与所述辊轴二4连接,所述辊轴一3、所述辊轴二4和所述辊轴三9之间套设有输送带11,所述机箱二2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顶部均设置有立柱13,所述立柱13之间设置有顶板14,所述顶板14的底部设置有上油装置15,所述上油装置15包括外壳16,所述外壳16的一侧设置有进油口17,所述外壳16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18,所述电磁阀18的一侧设置有油泵19,所述油泵19的底部设置有节流阀20,所述外壳16上设置有手轮21,所述手轮21的底部设置有开关二22,所述外壳16的底部设置有喷头23。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所述机箱一1和所述机箱二2,并在所述机箱一1和所述机箱二2之间设置有若干辊轴,并利用所述电机一7带动所述辊轴二4来驱动所述输送带11传动,将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放置于所述输送带11上,又经过所述上油装置15,利用所述电磁阀18控制润滑油进入,利用所述节流阀20控制出油量,最后经过所述喷头23对所述输送带11上的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达到上油润滑的效果,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通过把所述辊轴一3和所述辊轴二4的两端均与所述机箱一1的内壁相固定,所述辊轴三9与所述机箱二2的内壁相固定,起到固定的效果;通过把所述固定块12均与所述机箱二2的对应侧端焊接,防止固定连接的作用;通过把所述外壳16的顶部与所述顶板14的底部焊接,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通过把所述机箱一1和所述机箱二2的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24,使整个装置可以移动;通过把所述喷头23设置于所述输送带11顶部对应位置处,方便对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进行上油润滑。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所述机箱一1和所述机箱二2,并在所述机箱一1和所述机箱二2之间设置有若干辊轴,并利用所述电机一7带动所述辊轴二4来驱动所述输送带11传动,将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放置于所述输送带11上,又经过所述上油装置15,利用所述电磁阀18控制润滑油进入,利用所述节流阀20控制出油量,最后经过所述喷头23对所述输送带11上的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达到上油润滑的效果,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上油润滑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上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一(1)和机箱二(2),所述机箱一(1)设置于所述机箱二(2)的一侧,所述机箱一(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辊轴一(3)和辊轴二(4),且所述辊轴一(3)和所述辊轴二(4)通过传送带一(5)传动连接,所述辊轴二(4)的底部设置有电连接器(6),所述辊轴二(4)通过所述电连接器(6)与电机一(7)连接,所述机箱一(1)上设置有开关一(8),所述机箱二(2)的内部设置有辊轴三(9),所述辊轴三(9)通过传送带二(10)与所述辊轴二(4)连接,所述辊轴一(3)、所述辊轴二(4)和所述辊轴三(9)之间套设有输送带(11),所述机箱二(2)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顶部均设置有立柱(13),所述立柱(13)之间设置有顶板(14),所述顶板(14)的底部设置有上油装置(15),所述上油装置(15)包括外壳(16),所述外壳(16)的一侧设置有进油口(17),所述外壳(16)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18),所述电磁阀(18)的一侧设置有油泵(19),所述油泵(19)的底部设置有节流阀(20),所述外壳(16)上设置有手轮(21),所述手轮(21)的底部设置有开关二(22),所述外壳(16)的底部设置有喷头(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紫外线超柔棉纶丝上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一(1)和机箱二(2),所述机箱一(1)设置于所述机箱二(2)的一侧,所述机箱一(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辊轴一(3)和辊轴二(4),且所述辊轴一(3)和所述辊轴二(4)通过传送带一(5)传动连接,所述辊轴二(4)的底部设置有电连接器(6),所述辊轴二(4)通过所述电连接器(6)与电机一(7)连接,所述机箱一(1)上设置有开关一(8),所述机箱二(2)的内部设置有辊轴三(9),所述辊轴三(9)通过传送带二(10)与所述辊轴二(4)连接,所述辊轴一(3)、所述辊轴二(4)和所述辊轴三(9)之间套设有输送带(11),所述机箱二(2)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顶部均设置有立柱(13),所述立柱(13)之间设置有顶板(14),所述顶板(14)的底部设置有上油装置(15),所述上油装置(15)包括外壳(16),所述外壳(16)的一侧设置有进油口(17),所述外壳(16)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18),所述电磁阀(1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洋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海峰加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