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01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所述漂浮湿地结构包括:第一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上层;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二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下层;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质层与所述第二基质层之间;利用发泡树脂定向发泡后将填料层与第一基质层、第二基质层粘合加固,形成支撑加固树脂纤维柱,所述定向发泡柱与填料层天然纤维加固后嵌于所述漂浮湿地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漂浮湿地随植物的生长或者受外力冲击出现沉陷现象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漂浮湿地加固防止沉陷,提高作业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A reinforced floating wetlan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inforced floating wetland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bstrate layer, the first substrate layer located at the top layer of the floating wetland; a second substrate layer, the second substrate layer located at the bottom layer of the floating wetland; and a filler layer, the filler layer arranged at the first one. Between the matrix layer and the second matrix layer, the packing layer is bonded with the first matrix layer and the second matrix layer after directional foaming of the foaming resin, and a supporting and strengthening resin fiber column is formed. The directional foaming column and the natural fiber of the packing layer are strengthened and embedded in the floating wetland.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floating wetland subsides with the growth of plants or under the impact of external force in the prior art, and achieves the technical effect of reinforcing and preventing the subsidence of the floating wetland and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
本技术涉及生态仿生
,尤其涉及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生态环保意识日俱增强,涉及水环境修复治理等建设项目逐步增多,生态工程建设开始重视生态功能恢复、生物物种多样性、自然资源保护与资源可循环利用等方向发展。我国在江河湖库水体污染问题上目前采用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生态方法,而漂浮湿地由于具有成本低、作用长效的特点被生态修复工程大量应用。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由于仿生湿地使用透水材料、天然纤维等柔性轻质材料,导致安装维护人员在水面维护作业时,湿地会出现沉陷,存在作业安全问题,同时,漂浮湿地随着植物的生长,湿地承重加大或者受风浪冲击也会出现沉陷现象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漂浮湿地随植物的生长或者受外力冲击出现沉陷现象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所述漂浮湿地结构包括:第一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上层;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二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下层;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质层与所述第二基质层之间;发泡树脂与天然纤维粘合而成的树脂纤维柱,所述树脂纤维柱嵌于所述漂浮湿地中,与所述漂浮湿地基质层相粘结。优选的,所述树脂纤维柱贯穿所述漂浮湿地基质层,嵌入所述基质层内。优选的,所述定向发泡树脂纤维柱均匀分布于所述漂浮湿地的结构中,对所述漂浮湿地进行加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1、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所述漂浮湿地结构包括:第一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上层;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二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下层;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质层与所述第二基质层之间;发泡树脂与天然纤维粘合而成的树脂纤维柱,所述粘合而成的纤维柱嵌于所述漂浮湿地中,与所述漂浮湿地相粘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仿生湿地使用透水材料、天然纤维等柔性轻质材料,导致安装维护人员在水面维护作业时,湿地会出现沉陷,存在作业安全问题,同时,漂浮湿地随着植物的生长,湿地承重加大或者受风浪冲击也会出现沉陷现象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漂浮湿地进行加固防沉陷,提高强度,加大浮力,从而增加作业安全性的技术效果。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树脂定向发泡,所述定向发泡的树脂贯穿所述漂浮湿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漂浮湿地长时间受外力冲击出现沉陷现象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漂浮湿地进行加固防沉陷,提高强度,加大浮力,从而增加作业安全性的技术效果。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所述的定向发泡树脂纤维柱均匀分布在漂浮湿地中,达到了漂浮湿地结构稳定,加固防沉陷、调节浮力的技术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树脂纤维柱分布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基质层1,第二基质层2,填料层3,树脂纤维柱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仿生湿地使用透水材料、天然纤维等柔性轻质材料,随植物生长承重加大、外力冲击时漂浮湿地会出现沉陷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结构如下: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所述漂浮湿地结构包括:第一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上层;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二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下层;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质层与所述第二基质层之间;发泡树脂与天然纤维粘合而成的树脂纤维柱,所述经定向发泡的纤维柱嵌于所述漂浮湿地中,与所述漂浮湿地相粘结。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请参考图1,所述漂浮湿地结构包括:第一基质层1,所述第一基质层1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上层;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基质层1设置在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上层,为所述漂浮湿地的表面第一层,一般采用合成纤维材料覆盖在水体上面。第二基质层2,所述第二基质层2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下层;具体来说,所述第二基质层2为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下层。填料层3,所述填料层3设置于所述第一基质层1与所述第二基质层2之间;具体来说,所述填料层3设置在所述漂浮湿地的中间层,具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基质层1和所述第二基质层2之间,采用将发泡树脂、天然陶粒、天然椰丝纤维组合在一起形成新一体化填料。发泡树脂与天然纤维粘合而成的树脂纤维柱4,所述树脂纤维柱4均匀分布嵌于所述漂浮湿地中,与所述漂浮湿地相粘结。具体来说,所述漂浮湿地中还嵌有所述树脂纤维柱4,所述树脂纤维柱4由发泡树脂和天然纤维进行聚合、模压、粘连形成所述树脂纤维柱4,将所述树脂纤维柱4通过相粘结嵌于所述漂浮湿地中,达到了加固漂浮湿地的技术效果。实施例二为了更清楚的阐述本技术,下面对本技术的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参考图2,具体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所述漂浮湿地主要有三层结构,分别为第一基质层1、填料层3和第二基质层2,所述第一基质层1为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上层,所述填料层3为中间层,所述第二基质层2为最下层,同时在所述漂浮湿地三层结构中均匀分布多个树脂纤维柱4,如图2所示,树脂纤维柱4贯穿所述漂浮湿地的三层结构,并且所述纤维柱内嵌入与所述的两层基质,所述树脂纤维柱4是将发泡树脂与天然纤维进行聚合、模压、粘连,形成树脂纤维柱4,由于树脂纤维柱4因为加入了天然纤维,经聚合模压粘连后,强度提高,浮力加大,基质粘连加固。达到了对漂浮湿地加固防止沉陷,提高作业安全性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1、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所述漂浮湿地结构包括:第一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上层;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二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下层;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质层与所述第二基质层之间;发泡树脂与天然纤维粘合而成的树脂纤维柱,所述树脂纤维柱嵌于所述漂浮湿地中,与所述漂浮湿地相粘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仿生湿地使用透水材料、天然纤维等柔性轻质材料,导致安装维护人员在水面维护作业时,湿地会出现沉陷,存在作业安全问题,同时,漂浮湿地随着植物的生长,湿地承重加大或者受风浪冲击也会出现沉陷现象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漂浮湿地进行加固防沉陷,提高强度,加大浮力,从而增加作业安全性的技术效果。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通孔,所述树脂纤维柱通过定向发泡嵌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湿地结构包括:第一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上层;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二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下层;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质层与所述第二基质层之间;发泡树脂定向发泡后,与天然纤维粘合而成的树脂纤维柱,所述树脂纤维柱嵌于所述漂浮湿地中,与所述漂浮湿地相粘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型漂浮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湿地结构包括:第一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上层;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二基质层位于所述漂浮湿地的最下层;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质层与所述第二基质层之间;发泡树脂定向发泡后,与天然纤维粘合而成的树脂纤维柱,所述树脂纤维柱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正大森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