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751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包括墨斗辊和数字墨斗。墨斗辊由墨斗辊电机驱动;数字墨斗安装在墨斗辊的上方并沿墨斗辊的轴向设置,每个数字墨斗对印张幅面上八个墨区;每个数字墨斗包括一个供墨泵、八个电磁换向阀、八个喷墨头和一个控制器;供墨泵通过墨泵电机驱动并具有一个油墨进孔和八个油墨出孔;八个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孔一一对应地与供墨泵的八个油墨出孔连接;每个电磁换向阀各自由一个气动开关驱动;八个喷墨头一一对应地与八个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孔连接并靠近墨斗辊的表面;控制器与八个电磁换向阀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供墨装置,它能实现印刷机的各个色组中墨量的分区精确控制。

Ink supply device for offset prin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k supply device for offset printing machines, comprising ink fountain rollers and digital ink drones. The ink bucket roller is driven by the ink bucket roller motor; the digital ink bucket is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ink bucket roller and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ink bucket roller; each digital ink bucket has eight ink areas on the printed sheet surface; each digital ink bucket includes an ink supply pump, eight electromagnetic reversing valves, eight ink jet heads and a controller; the ink supply pump is driven and controlled by the ink pump motor. It has one ink inlet hole and eight ink outlet holes; eight oil inlet hole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directional valve are connected one by one with eight ink outlets of the ink supply pump; each electromagnetic directional valve is driven by a pneumatic switch; eight ink jet heads are connected one by one with the oil outlet holes of the eight electromagnetic directional valves and close to the surface of the ink bucket roller; Th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to the eight electromagnetic reversing valves. The ink supply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precise control of ink quantity in each color group of the prin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品要能够真实地描述多种多样的色彩,千变万化的世界。印刷品色彩的表现跟印刷机墨量的供给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要想达到细致的色彩表现力,就需要对印刷机墨量供给进行精确控制。另外,现代大多数印刷作业都是短版作业,一副印版一次就印几千甚至一两百张印刷过程的墨量供给也就大不一样,每更换一次印版就要重新调整墨量供给,这就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墨量供给过程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使印刷品达到最佳色彩效果。目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包括机械式墨键的墨斗,作为印刷机单一色组的供墨装置。这种墨斗对墨键的控制方式可以是电控的(用电机驱动),也可以是手动的(用螺杆螺丝等)。通常,一个印刷图案,经过分色后,形成四色或更多颜色,分别制作色版在印刷机上叠印后还原成彩色印刷品。印刷机的每个色组完成一个单色的印刷工作。各个色组的印刷幅面被一致等分成若干墨区,每个色组配备一个墨斗,每个墨键对应一个墨区。调整一个墨键的开合度就能控制和调节该墨区供墨量的大小。在实际印刷生产时,根据每个单色机组的每个墨区的网点面积,设置相应墨键的开合度来达到对印刷色彩的控制。用墨量大的墨区,其墨键需要调大开孔,反之,用墨量小的墨区就需要调小开孔甚至彻底关闭这个墨区的墨键。墨键的开启和闭合的临界点称为零点。墨键从零点到最大开度被标定一个开合度值,不同的印刷机厂商设定各自的开合度值范围。墨键不是计量型的控制单元,其开合度值是各印刷机系统提供的相对参考值。由于墨键是机械构件,开孔的实际调整尺寸范围很小(常用范围在0~0.2毫米),使得零位的校准、开合度的精准控制等难度较大:同一个墨斗上的各个墨键之间的一致性较弱;绝对精确度和相对精确度都无法保证;除了墨斗和墨键之外。传统印刷机供墨方式和机构中还用到其他机械接触和机械控制方式来传递油墨,具体的,以摆动方式工作的传墨辊,墨斗辊转速、墨辊之间的接触时间和动作的控制精度,这些机构和工作原理使得实际供墨量的计算、调整和控制更加困难,无法精确量化。针对这些问题,在印刷流程中采用了多种技术,具体的,有设定各个墨斗的放墨曲线来逼近供墨量与开合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但都不能从本质上实现油墨供应的精准量化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它能实现印刷机各个色组中墨量的分区精确控制,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高,可调整范围大,实现单方向的油墨传输,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印刷机供墨系统中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包括墨斗辊、至少一个数字墨斗和储墨罐,其中,所述墨斗辊跨接在印刷机的一对主墙板上并由墨斗辊电机驱动;所述数字墨斗安装在墨斗辊的上方并沿墨斗辊的轴向设置,每个数字墨斗对印张幅面上八个墨区;所述储墨罐通过主供墨管与各个数字墨斗连接;每个数字墨斗包括一个供墨泵、八个电磁换向阀、八个喷墨头和一个控制器;其中,所述供墨泵通过墨泵电机驱动,该供墨泵具有一个与所述主供墨管连接的油墨进孔,该供墨泵具有八个油墨出孔;八个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孔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供墨泵的八个油墨出孔连接;每个电磁换向阀各自由一个气动开关驱动,每个气动开关均与压缩气源连接;八个喷墨头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八个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孔连接,八个喷墨头的另一端靠近墨斗辊的表面;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八个电磁换向阀的气动开关连接。上述的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其中,所述供墨泵为齿轮泵,该供墨泵包括一个主动齿轮和八个从动齿轮,该八个从动齿轮均分为两组从动齿轮,每组从动齿轮中的四个从动齿轮依次啮合在主动齿轮的两侧,每个从动齿轮对应一个油墨出孔。上述的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其中,所述电磁换向阀包括旋转阀、驱动机构和连接销;所述旋转阀包括阀体和阀芯,其中,所述阀体呈圆筒形且顶部带有一圆盘,该阀体的中部径向均布地开设若干个回油孔,阀体的下部径向均布地开设与回油孔的数量相同的出油孔,并且若干个出油孔与若干个回油孔一一对应地以相同的角度错开;所述阀芯为顶部带有凸头的圆柱体并以凸头位于阀体的圆盘上方的方式可转动地插设在阀体的内腔中,该凸头的表面上开设一个沉槽孔,该阀芯的底面的中心开设一个盲孔结构的进油孔,并在该进油孔的孔壁的上部径向均布地开设与阀体上的回油孔的数量相同的回油通孔,该进油孔的孔壁的下部径向均布地开设与阀体上的出油孔的数量相同的出油通孔,并且若干个出油通孔与若干个回油通孔一一对应地以相同的角度错开;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腔室、活塞、弹簧、压缩气源和气动开关,其中,所述气腔室的前端壁上开设一个通气孔,该气腔室的侧壁中部开设一个通槽;所述活塞设在气腔室中并且该活塞的前部和后部与气腔室的侧壁可移动地密封接触,该活塞的中部外周面上开设一环槽;所述弹簧设在活塞的后端与气腔室的后端壁之间;所述压缩气源通过气动开关与所述气腔室的通气孔连接;所述连接销的下端插在阀芯的沉槽孔中,该连接销的上端从所述驱动机构的气腔室的通槽伸入气腔室并嵌设在所述活塞的环槽内。本技术的胶印机的供墨装置,以各个色版的油墨面积,计算各个墨区的墨量,并以各个墨区的墨量为依据计算与各个墨区对应的电磁换向阀的开启频率和开启持续时间,并通过控制器按照计算的电磁换向阀的开启频率和开启持续时间控制各个电磁换向阀动作,实现对各个墨区的上模量的数字化控制,并以各个色版的油墨密度和印刷速度为依据,调节墨泵电机和墨斗辊电机的速度和,使各个墨区的油墨密度值达标。本技术的供墨控制方法,能实现印刷机各个色组中墨量的分区精确控制,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高,可调整范围大,还可以大大缩短印刷过程辅助时间(主要是换版到生产出合格印刷品的时间),同时还更加容易生产出色彩逼真的印刷品,使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胶印机的供墨装置的立体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胶印机的供墨装置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的胶印机的供墨装置中的电磁换向阀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胶印机的供墨装置中的电磁换向阀的轴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包括墨斗辊1、数字墨斗2和储墨罐(图中未示)。每个数字墨斗2对应印张幅面上八个墨区;如果需要十六个墨区应设置两个墨斗,二十四个墨区应设置三个数字墨斗,以此类推,本实施例以两个数字墨斗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墨斗辊1跨接在印刷机的一对主墙板100上并由墨斗辊电机10驱动转动;两个数字墨斗2安装在主墙板100上并位于墨斗辊1的上方,且沿墨斗辊1的轴向设置,即一左一右设置;储墨罐通过主供墨管与各个数字墨斗2连接;每个数字墨斗2包括一个供墨泵21、八个电磁换向阀22(图中有十个电磁换向阀,其中两个电磁换向阀为冗余设置)、八个喷墨头(图中未示)和一个控制器3;其中:供墨泵21通过墨泵电机20驱动,该墨泵电机20通过电机座板200安装在主墙板100上;供墨泵21的泵体连接在电机座板200的前端面上,该供墨泵21具有一个与主供墨管的连接的油墨进孔并具有八个油墨出孔;供墨泵21为齿轮泵,该供墨泵21包括一个主动齿轮211和八个从动齿轮212(图中有十个从动齿轮,其中两个从动齿轮为冗余设置),该八个从动齿轮212均分为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包括墨斗辊、至少一个数字墨斗和储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斗辊跨接在印刷机的一对主墙板上并由墨斗辊电机驱动;所述数字墨斗安装在墨斗辊的上方并沿墨斗辊的轴向设置,每个数字墨斗对印张幅面上八个墨区;所述储墨罐通过主供墨管与各个数字墨斗连接;每个数字墨斗包括一个供墨泵、八个电磁换向阀、八个喷墨头和一个控制器;其中,所述供墨泵通过墨泵电机驱动,该供墨泵具有一个与所述主供墨管连接的油墨进孔,该供墨泵具有八个油墨出孔;八个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孔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供墨泵的八个油墨出孔连接;每个电磁换向阀各自由一个气动开关驱动,每个气动开关均与压缩气源连接;八个喷墨头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八个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孔连接,八个喷墨头的另一端靠近墨斗辊的表面;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八个电磁换向阀的气动开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包括墨斗辊、至少一个数字墨斗和储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斗辊跨接在印刷机的一对主墙板上并由墨斗辊电机驱动;所述数字墨斗安装在墨斗辊的上方并沿墨斗辊的轴向设置,每个数字墨斗对印张幅面上八个墨区;所述储墨罐通过主供墨管与各个数字墨斗连接;每个数字墨斗包括一个供墨泵、八个电磁换向阀、八个喷墨头和一个控制器;其中,所述供墨泵通过墨泵电机驱动,该供墨泵具有一个与所述主供墨管连接的油墨进孔,该供墨泵具有八个油墨出孔;八个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孔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供墨泵的八个油墨出孔连接;每个电磁换向阀各自由一个气动开关驱动,每个气动开关均与压缩气源连接;八个喷墨头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八个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孔连接,八个喷墨头的另一端靠近墨斗辊的表面;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八个电磁换向阀的气动开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泵为齿轮泵,该供墨泵包括一个主动齿轮和八个从动齿轮,该八个从动齿轮均分为两组从动齿轮,每组从动齿轮中的四个从动齿轮依次啮合在主动齿轮的两侧,每个从动齿轮对应一个油墨出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换向阀包括旋转阀、驱动机构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钢傅心中彭勇
申请(专利权)人: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