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杜鹃的山体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707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杜鹃的山体栽培方法,涉及杜鹃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种植区;(2)、梯带加固;(3)、铺设排水暗管;(4)、开挖种植沟;(5)、杜鹃育苗;(6)、杜鹃定植;(7)、日常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降低杜鹃种植成本和提高杜鹃的成活率。

A mountain culture method for Rhododendr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untainous cultivation method of Rhododendron,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hododendron cultivatio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setting up a planting area; (2) strengthening a ladder; (3) laying a drainage pipe; (4) digging a planting ditch; (5) breeding rhododendron; (6) planting Rhododendron; (7) daily management.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planting cost of Rhododendron and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of Rhododendr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杜鹃的山体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杜鹃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杜鹃的山体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现有技术中,杜鹃种植的成活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杜鹃的山体栽培方法,可以降低杜鹃种植成本和提高杜鹃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杜鹃的山体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种植区选择丘陵地带,选择向阳山体的坡面,且所述山体南面具有海拔高出10~50m的另一山体,按等高线的垂直方向划分出多个杜鹃栽培区,在各个杜鹃栽培区中挖出梯带,清除梯带的杂草、杂物、浮土、浮石,平整梯带;(2)、梯带加固沿梯带的内缘垂直于梯带打入护桩,护桩为间隔或者连续设置,形成梯带加固结构;(3)、铺设排水暗管在靠近梯带内缘的土壤中铺设排水暗管,排水暗管为前后贯通管状结构,且其侧壁设有若干细孔;(4)、开挖种植沟在梯带中沿梯带长度方向开挖种植沟,在种植沟中回填营养土,机械夯实;(5)、杜鹃育苗在大棚内育苗,得到幼苗;(6)、杜鹃定植选择根系发达的幼苗,在其根部涂保湿剂,定植在种植沟中,覆土压实并浇透水;(7)、日常管理。其中,所述步骤(1)中梯带的梯面宽度为3~3.5m,梯带的梯面呈外高内低,在梯带的外缘作土埂,在上下相邻杜鹃栽培区之间的山体坡面上撒播香根草种子。其中,所述步骤(2)护桩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护桩的一侧壁紧贴梯带后侧的山体设置。其中,所述步骤(5)中杜鹃育苗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杜鹃花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取一节作为插穗,摘除多余叶片,留顶端2~3片叶子,将插穗基部5~6cm置于太阳下暴晒30~50min,插穗的其余部分用遮阳网包裹,暴晒后放置阴凉处,向腐叶土中滴加入多菌灵溶液,调成糊状混合物,再向糊状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竹醋液调节PH值为5~6,将插穗基部5~6cm插入至其中,静置20~30min,取出晾干后待用;(2)、扦插育苗在大棚内设置苗床,苗床底部覆盖一层厚度为15~25cm的细土,然后在细土上覆盖一层厚度为4~5cm的营养土,将步骤(1)处理后的插穗斜扦入营养土中,插穗直立、叶面朝上,扦插后浇透水,并进行常规养护;(3)、炼苗待插穗生根后10~15天进行炼苗处理,炼苗前3天将大棚内湿度的降至60~70%,炼苗第10~12天将幼苗移出大棚。其中,所述步骤(6)保湿剂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腐殖土35~45份、吸水树脂18~22份、羧甲基纤维素14~16份、海藻酸钠14~16份、植物秸秆10~12份、凹凸棒土9~11份、谷氨酸钠5~8份、ABT生根粉5~8份、聚乙烯醇4~6份、硼砂4~6份、硝酸钾1~3份、硫酸镁1~3份和水20~30份。其中,所述步骤(7)日常管理包括: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其中,所述肥水管理包括:每隔20~30天,向杜鹃叶面喷施营养液。其中,所述营养土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腐殖土55~65份、生根剂10~12份、保水剂2~3份、硅藻土2~3份、蛭石1~2份、苔藓1~2份、0.1%萘乙酸水溶液1~2份、海绿素0.6~0.8份、松针粉0.4~0.6份、菇渣0.4~0.6份和多菌灵0.1~0.2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降低杜鹃种植成本和提高杜鹃的成活率,具体如下:(1)、本专利技术在丘陵地带选择向阳山体的坡面种植杜鹃,并且该山体南面具有海拔高出10~50m的另一山体,提供杜鹃生长所需的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且可以接收一定量的散射光,提高杜鹃的成活率和长势;按等高线的垂直方向划分出多个杜鹃栽培区,在各个杜鹃栽培区中挖出梯带,在剃带内种植杜鹃,方便人工进行养护,梯带的梯面呈外高内低,在梯带的外缘作土埂,可以防止水土和养分流失,特别是在降雨量丰富的季节,在上下相邻杜鹃栽培区之间的山体坡面上撒播香根草种子,可以进一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防止产生坡面坍塌等问题;(2)、本专利技术沿梯带的内缘垂直于梯带打入护桩,护桩为间隔或者连续设置,形成梯带加固结构,进一步加固了剃带上的种植区,防止坍塌,并且形成的剃带可以长期使用;(3)、本专利技术在梯带中沿梯带长度方向开挖种植沟,在种植沟中回填营养土,营养土包括腐殖土、生根剂、保水剂、硅藻土、蛭石和苔藓等原料,供给杜鹃生长所需养分和土壤环境,配合剃带结构,使得杜鹃可以在自然的山体坡面上健壮生长,在山体上种植同样也降低了成本,且可以美化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杜鹃的山体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种植区选择丘陵地带,选择向阳山体的坡面,且所述山体南面具有海拔高出10m的另一山体,按等高线的垂直方向划分出多个杜鹃栽培区,在各个杜鹃栽培区中挖出梯带,清除梯带的杂草、杂物、浮土、浮石,平整梯带;(2)、梯带加固沿梯带的内缘垂直于梯带打入护桩,护桩为间隔或者连续设置,形成梯带加固结构;(3)、铺设排水暗管在靠近梯带内缘的土壤中铺设排水暗管,排水暗管为前后贯通管状结构,且其侧壁设有若干细孔;(4)、开挖种植沟在梯带中沿梯带长度方向开挖种植沟,在种植沟中回填营养土,机械夯实;(5)、杜鹃育苗在大棚内育苗,得到幼苗;(6)、杜鹃定植选择根系发达的幼苗,在其根部涂保湿剂,定植在种植沟中,覆土压实并浇透水;(7)、日常管理。其中,所述步骤(1)中梯带的梯面宽度为3m,梯带的梯面呈外高内低,在梯带的外缘作土埂,在上下相邻杜鹃栽培区之间的山体坡面上撒播香根草种子。所述步骤(2)护桩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护桩的一侧壁紧贴梯带后侧的山体设置。其中,所述步骤(5)中杜鹃育苗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杜鹃花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取一节作为插穗,摘除多余叶片,留顶端2片叶子,将插穗基部5cm置于太阳下暴晒30min,插穗的其余部分用遮阳网包裹,暴晒后放置阴凉处,向腐叶土中滴加入多菌灵溶液,调成糊状混合物,再向糊状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竹醋液调节PH值为5,将插穗基部5cm插入至其中,静置20min,取出晾干后待用;(2)、扦插育苗在大棚内设置苗床,苗床底部覆盖一层厚度为15cm的细土,然后在细土上覆盖一层厚度为4cm的营养土,将步骤(1)处理后的插穗斜扦入营养土中,插穗直立、叶面朝上,扦插后浇透水,并进行常规养护;(3)、炼苗待插穗生根后10天进行炼苗处理,炼苗前3天将大棚内湿度的降至60%,炼苗第10天将幼苗移出大棚。其中,所述步骤(6)保湿剂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腐殖土35份、吸水树脂18份、羧甲基纤维素14份、海藻酸钠14份、植物秸秆10份、凹凸棒土9份、谷氨酸钠5份、ABT生根粉5份、聚乙烯醇4份、硼砂4份、硝酸钾1份、硫酸镁1份和水20份。其中,所述步骤(7)日常管理包括: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所述肥水管理包括:每隔20天,向杜鹃叶面喷施营养液。所述营养土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腐殖土55份、生根剂10份、保水剂2份、硅藻土2份、蛭石1份、苔藓1份、0.1%萘乙酸水溶液1份、海绿素0.6份、松针粉0.4份、菇渣0.4份和多菌灵0.1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杜鹃的山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种植区选择丘陵地带,选择向阳山体的坡面,且所述山体南面具有海拔高出10~50m的另一山体,按等高线的垂直方向划分出多个杜鹃栽培区,在各个杜鹃栽培区中挖出梯带,清除梯带的杂草、杂物、浮土、浮石,平整梯带;(2)、梯带加固沿梯带的内缘垂直于梯带打入护桩,护桩为间隔或者连续设置,形成梯带加固结构;(3)、铺设排水暗管在靠近梯带内缘的土壤中铺设排水暗管,排水暗管为前后贯通管状结构,且其侧壁设有若干细孔;(4)、开挖种植沟在梯带中沿梯带长度方向开挖种植沟,在种植沟中回填营养土,机械夯实;(5)、杜鹃育苗在大棚内育苗,得到幼苗;(6)、杜鹃定植选择根系发达的幼苗,在其根部涂保湿剂,定植在种植沟中,覆土压实并浇透水;(7)、日常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杜鹃的山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种植区选择丘陵地带,选择向阳山体的坡面,且所述山体南面具有海拔高出10~50m的另一山体,按等高线的垂直方向划分出多个杜鹃栽培区,在各个杜鹃栽培区中挖出梯带,清除梯带的杂草、杂物、浮土、浮石,平整梯带;(2)、梯带加固沿梯带的内缘垂直于梯带打入护桩,护桩为间隔或者连续设置,形成梯带加固结构;(3)、铺设排水暗管在靠近梯带内缘的土壤中铺设排水暗管,排水暗管为前后贯通管状结构,且其侧壁设有若干细孔;(4)、开挖种植沟在梯带中沿梯带长度方向开挖种植沟,在种植沟中回填营养土,机械夯实;(5)、杜鹃育苗在大棚内育苗,得到幼苗;(6)、杜鹃定植选择根系发达的幼苗,在其根部涂保湿剂,定植在种植沟中,覆土压实并浇透水;(7)、日常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鹃的山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梯带的梯面宽度为3~3.5m,梯带的梯面呈外高内低,在梯带的外缘作土埂,在上下相邻杜鹃栽培区之间的山体坡面上撒播香根草种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鹃的山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护桩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护桩的一侧壁紧贴梯带后侧的山体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鹃的山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杜鹃育苗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杜鹃花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取一节作为插穗,摘除多余叶片,留顶端2~3片叶子,将插穗基部5~6cm置于太阳下暴晒30~50min,插穗的其余部分用遮阳网包裹,暴晒后放置阴凉处,向腐叶土中滴加入多菌灵溶液,调成糊状混合物,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雪立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