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四向伸缩弹性的合成革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696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四向伸缩弹性的合成革制造方法,是将一可被四向拉伸的针织基材,以无张力拉引的方式定位在一输送链条单元上并将其往一定方向输送,再将液态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涂布在该针织基材上以形成一涂布层,且继续将涂布有涂布层的针织基材导入一凝固槽中,促使涂布层产生多微孔性结构以形成一发泡体。最后再以水柱冲洗发泡体、进行干燥,就可生产出制造容易、品质稳定且具高度弹性的合成革成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革,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一般湿式弹性合成革的作法,是以一不可拉伸的底布在其上涂覆一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经由湿式发泡后,将底布与聚氨基甲酸酯发泡层分离,另外再预先准备一弹性基布,以供与聚氨基甲酸酯发泡层贴合。此种制程不但不能一贯作业,且弹性基布与聚氨基甲酸酯发泡层贴合时的张力控制不易,容易造成弹性基布张力不平均,以致产品品质无法提升。现有另一种弹性合成革的制法,是将一混含有弹性纤维的弹性基布与一不可拉伸的底布先行贴合,经一般湿式合成革制程后,再将底布剥离。此种制程的加工程序较为繁琐,且必须将弹性基布与底布贴合后再分离,既浪费时间也浪费成本。诚然,合成革在民生用品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举凡服饰、鞋子、皮包、家俱、汽车…等等都已大量使用,但是传统合成革因其制程的限制通常无法达到轻、薄及具四向弹性的要求。因此,合成革应用在服饰、鞋子上时,因在肘、膝关节,甚至踝关节处无法配合人体活动的需求而任意拉伸,所以常让穿着者有不舒适的感觉,导致合成革的价值感无法提升,大幅降低合成革的经济效益,而一般弹性合成革不是只能沿横向方向拉伸,就是制程繁琐、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生产时张力的控制与针织基材的选用,而可生产出制造容易、品质稳定且具高度弹性的合成革。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A)制备一沿一横向方向及一与横向方向垂直的纵向方向皆可被拉伸的针织基材;(B)将该针织基材对应于纵向方向的二侧缘定位在一具有数定位件的输送链条单元上,促使输送链条单元带动针织基材处于无张力拉引的状态下朝一定方向产生运转;(C)将一依一定比例溶于溶剂中的一液态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涂布至少一次于该针织基材上,且在该针织基材至少一面上形成固设的涂布层;(D)将已涂布有涂布层的针织基材导入一凝固槽中,该凝固槽中装盛有预定比例的水与二甲基甲醯胺的混合液,且使涂布层中的溶剂与配合液的水产生置换作用,就可产生多微孔性结构,直到凝固为止,且在针织基材上形成一发泡体;(E)以表面设有多数穿孔的中空滚轮,由内而外喷出水柱,并对发泡体中的二甲基甲醯胺完全洗净为止;(F)干燥。借上述步骤,可以一贯作业方式制成弹性佳、可被四向拉伸的合成革。上述的,其特征在于该针织基材具有多数互相连络的环套部,该环套部各具有一呈U形的循环部及一连结在沿横向方向并排设置的二个循环部之间的连结部,且该环套部沿与横向方向垂直的纵向方向互相连络,该循环部呈活动地互相叠套。上述的,其特征在于该发泡体一顶面可再形成一皮面层。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归纳如下一、当合成革应用于服饰、鞋类制品时,利用针织基材10可被四向拉伸的特性,可使人体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的活动更顺畅,符合人体活动的需要及穿著时的舒适性。二、针织基材10中不含弹性纤维,所以可降低制作成本。三、产品变化性高,合成革可制成各种厚度规格。利用皮面层30的可加工特性,可将合成革加工制成磨面皮、镜面皮、小牛皮…等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图2是沿图1中的直线2-2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一针织基布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成品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是配合一制造设备进行预定制造流程,该制造设备包含一机台100、一设置在该机台100一侧端部的卷出装置110、一设于该卷出装置110一侧的展布装置120、一设于该展布装置120一侧且可朝一定方向运转的输送链条单元130、一邻近该展布装置120且可供该输送链条单元130通过的烫平装置140、一对应输送链条单元130输送方向而位于该烫平装置140下游的涂布装置150、一对应输送链条单元130输送方向而位于该涂布装置150下游的凝固槽160、一对应输送链条单元130输送方向而位于该凝固槽160下游的水洗装置170及一设于该水洗装置170一侧的烘干装置180。且如图2所示,该输送链条单元130具有多数沿运转方向互相枢接的链接件131、一间隔固设在该等链接件131上的连接板132及多数凸设在该连接板132上的定位件133,本实施例的定位件133是采用钉柱状。该水洗装置170具有数中空滚轮171。且该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步骤一配合参阅图3,预先制备一针织基材10,并将该针织基材10以未拉伸地卷绕成捆。该针织基材10是以不具弹性的纤维(可为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利用平织法或平棱互织法织制而成,并具有多数互相连络且彼此之间保有间隙的环套部11。该等环套部11各具有一呈U形的循环部111及一连结在沿一横向方向X并排设置的二个循环部111之间的连结部112,且该等环套部11沿一与横向方向X垂直的纵向方向Y互相连络时,可使该等循环部111呈活动地互相叠套,促使该针织基材10沿横向方向X及纵向方向Y皆可被拉伸,而具有四向拉伸的延展特性。步骤二将该针织基材10轴设在该卷出装置110上,且利用卷出装置110以动力卷出,确保针织基材10不被张力所拉引。步骤三利用该展布装置120将针织基材10确实平整展开。步骤四平整展开后的针织基材10对应于纵向方向Y的二侧缘定位在该输送链条单元130的定位件133上,利用输送链条单元130牵引带动具有固定宽度的针织基材10处于无张力拉引的状态下朝一定方向产生定速前进。步骤五针织基材10受输送链条单元130带动经过具有加热功能的烫平装置140,促使针织基材10表面烫平。步骤六烫平后的针织基材10经过涂布装置150,该涂布装置150可将液态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涂覆在针织基材10表面,且在该针织基材10上形成一涂布层。该一液态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是依一定比例溶于溶剂(Dimethyl Formanide简称DMF,就是二甲基甲醯胺)中,且其固形份为5~20%,并可依实际需要添加木质纤维素、阳离子界面活性剂、阴离子界面活性剂、色料…等等。步骤七将已涂布有涂布层的针织基材10导入凝固槽160中,历时5~10分钟,直到凝固为止。该凝固槽160中装盛有预定比例的水与二甲基甲醯胺(比例可由0%~30%)的混合液,且使涂布层中的溶剂与配合液的水产生置换作用,就可在原有的涂布层中产生多微孔性结构,且可在针织基材10上形成一发泡体20(如图4所示)。步骤八将表面已形成有发泡体的针织基材10再利用输送链条单元130导入该水洗装置170中,并绕过表面设有多数穿孔的中空滚轮171,利用中空滚轮171由内而外喷出加压水柱,可对发泡体20中的二甲基甲醯胺完全洗净。步骤九洗净后的针织基材10及固覆于其上的发泡体20可自水洗装置170中导出,并利用烘干装置180进行烘干干燥,就可获得合成革成品。如图4所示,该合成革包含一针织基材10及一发泡体20。利用发泡体20所产生的弹性特性,以及针织基材10可被四向拉伸作用,不论朝横向方向X或纵向方向Y施力拉引时,皆可大幅度伸展(横向方向X及纵向方向Y的延伸率皆在10%以上)。当拉力消失时又可迅速回复到未受力前的状态,使得应用本专利技术所制成的产品具有类似真皮的厚实触感、舒适性佳、耐用、不易变形、弹性佳…等优点。再者,该发泡体20一顶面更可再形成一皮面层30,该皮面层30可进行研磨、印刷、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四向伸缩弹性的合成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A)制备一沿一横向方向及一与横向方向垂直的纵向方向皆可被拉伸的针织基材;    (B)将该针织基材对应于纵向方向的二侧缘定位在一具有数定位件的输送链条单元上,促使输送链条单元带动针织基材处于无张力拉引的状态下朝一定方向产生运转;    (C)将一依一定比例溶于溶剂中的一液态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涂布至少一次于该针织基材上,且在该针织基材至少一面上形成固设的涂布层;     (D)将已涂布有涂布层的针织基材导入一凝固槽中,该凝固槽中装盛有预定比例的水与二甲基甲醯胺的混合液,且使涂布层中的溶剂与配合液的水产生置换作用,就可产生多微孔性结构,直到凝固为止,且在针织基材上形成一发泡体;    (E)以表面设有多数穿孔的中空滚轮,由内而外喷出水柱,并对发泡体中的二甲基甲醯胺完全洗净为止;    (F)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锡钦
申请(专利权)人:豊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