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科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865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牙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牙科扳手,包括握持体及装设于握持体一端的转接体;握持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转接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及第三转轴,第一转轴经由第二转轴驱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设有显露出转接体的安装孔;实际使用时,外界的旋转头装入到安装孔内,牙科医生手持握持体并将旋转头伸入口腔患者的口腔内,利用在口腔外部驱动第一轴体转动即可实现口腔内旋转头的转动,相较于传统口腔扳手在口腔内的横向移动,以旋转运动代替传统口腔扳手的横向移动,力矩调节方便,在有限的口腔空间内即可方便地完成种植螺丝的安装,大大提升种植螺丝安装的效率。

A dental wrench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ental tools, in particular to a dental wrench, which comprises a holding body and a switching body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holding body; a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in the holding body;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a third rotating shaft are connected in the switching body; and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drives the third rotating shaft through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third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to reveal the connecting body; in practical use, the external rotating head is mounted in the mounting hole, and the dentist holds the body in hand and extends the rotating head into the oral cavity of the patient. The rotating head in the oral cavity can be realized by driving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outside the oral cavity, which is comparable to the traditional oral wrench. The transverse movement of the hand in the oral cavity replaces the transverse mov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oral wrench with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The torque adjustment is convenient.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implant screw can be conveniently completed in the limited oral space,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implant screw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科扳手
本技术涉及牙科工具
,尤其公开了一种牙科扳手。
技术介绍
当人们的牙齿损伤后,需要针对损伤的牙齿进行医治,此时就需要利用专门的牙科工具,例如,利用牙科工具对损伤的牙齿进行钻牙洞、牙齿切削、种植螺丝等。现有市场上通用的牙科工具就相当于一个小扳手,俗称牙科扳手,实际使用时,将牙科扳手的一端伸入到口腔内,牙科医生抓持牙科扳手的另一端,利用牙科扳手的横向移动进而实现对损伤牙齿的作业(如钻牙洞、牙齿切削或种植螺丝等),由于口腔内空间相对较小,牙科扳手的转动角度也很有限,致使牙科扳手的操作十分不便,不利于对损伤牙齿作业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扳手,以旋转运动代替传统口腔扳手的横向移动,在有限的口腔空间内即可方便地完成种植螺丝的安装,大大提升种植螺丝安装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牙科扳手,包括握持体及装设于握持体一端的转接体,握持体与转接体交叉设置;所述握持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转接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及第三转轴,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与握持体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与转接体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三转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交叉设置,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与第三转轴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交叉设置,第一转轴经由第二转轴驱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设有显露出转接体的安装孔。优选地,所述握持体包括握把及自握把的一端弯折延伸的转接头,转接体可拆卸地连接于转接头,第一转轴的一端装设有第一齿圈,第二转轴的一端装设有与第一齿圈啮合的第二齿圈,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三齿圈,第三转轴装设有与第三齿圈啮合的第四齿圈。优选地,所述转接头可拆卸地连接于握把,转接头设有螺接于握把一端的基部及自基部弯折延伸的转接部,第二转轴装设于转接部,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与转接部的中心轴线重合,转接体螺接于转接部。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包括第一轴套及转动连接于第一轴套内的第一轴体,第二齿圈、第三齿圈分别装设于第一轴体的两端,第一轴套位于第二齿圈与第三齿圈之间,第一轴套螺接于转接头。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套设有限位圈,限位圈自第一轴套的外表面凸设而成,第一轴套的外侧套设有抵接于限位圈一端的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套螺接于转接头,第一固定套设有用于抵接转接部远离基部一端的第一挡至圈。优选地,所述转接体包括容置筒、活动套设于容置筒一端的固定筒及装设于容置筒一端的第二固定套,第一轴套、第三转轴均位于容置筒内,第二固定套套设于第一轴套并抵接于限位圈的另一端;第二固定套设有突伸出容置筒的第二挡至圈,固定筒内设有用于抵接第二挡至圈的限位台阶,第二挡至圈位于限位台阶与第一挡至圈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挡至圈设有环绕限位圈的多个第一卡块,第二挡至圈设有环绕限位圈的多个第二卡块,多个第一卡块与多个第二卡块交错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三转轴包括装设于转接体内的第二轴套、容设于第二轴套内的第二轴体、装设于第二轴套与第二轴体之间的滚动轴承,第四齿圈套设于第二轴体,第二轴套设有让位孔,第三齿圈经由让位孔与第四齿圈啮合,安装孔设置于第二轴体。优选地,所述第四齿圈包括齿环部及与齿环部连接的齿套部,齿环部及齿套部均套设于第二轴体,滚动轴承套设于齿套部并抵接于齿环部的一端,齿环部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三齿圈啮合的多个齿部,齿部自齿环部的外表面凸设而成。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突伸出握持体,第一转轴突伸出握持体的一端装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装设于第一转轴的驱动块、装设于驱动块并套设于第一转轴的卡盘、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的捏持块、套设于驱动块的套筒,驱动块位于握持体与捏持块之间,卡盘位于驱动块远离捏持块的一端,卡盘靠近捏持块的一侧设有多个凹坑,多个凹坑围绕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捏持块靠近卡盘的一端设有突柱,突柱滑动连接有限位筒,突柱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限位筒及捏持块,限位筒远离捏持块的一端用于贯穿驱动块并突伸入凹坑内;套筒的外侧或捏持块的外侧设有多个力矩标识,多个力矩标识环绕套筒的中心轴线设置或环绕捏持块的中心轴线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外界的旋转头装入到安装孔内,牙科医生手持握持体并将旋转头伸入口腔患者的口腔内,利用在口腔外部驱动第一轴体转动即可实现口腔内旋转头的转动,相较于传统口腔扳手在口腔内的横向移动,以旋转运动代替传统口腔扳手的横向移动,在有限的口腔空间内即可方便地完成种植螺丝的安装,大大提升种植螺丝安装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套、第一轴套及第一轴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固定套、第二轴套及第二轴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握持体2—转接体3—握把4—转接头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第四齿圈9—安装孔11—基部12—转接部13—第一轴套14—第一轴体15—限位圈16—第一固定套17—第一挡至圈18—容置筒19—固定筒21—第二固定套22—第二挡至圈23—第一卡块24—第二卡块25—第二轴套26—第二轴体27—滚动轴承28—让位孔29—齿环部31—齿套部32—齿部33—防护壳34—露孔35—卡片36—卡口37—驱动块38—卡盘39—捏持块41—套筒42—凹坑43—突柱44—限位筒45—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牙科扳手,包括握持体1及装设在握持体1一端上的转接体2,握持体1与转接体2交叉设置,即转接体2自握持体1的一端弯折延伸而成;所述握持体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转接体2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6及第三转轴7,第一转轴5的中心轴线与握持体1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转轴6的中心轴线与转接体2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三转轴7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6的中心轴线交叉设置,优选地,第三转轴7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6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即第三转轴7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6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一转轴5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与第三转轴7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交叉设置,第一转轴5经由第二转轴6驱动第三转轴7转动,优选地,第一转轴5远离第二转轴6的一端突伸出握持体1,方便牙科医生抓持第一转轴5远离第二转轴6的一端,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5突伸出握持体1的一端还装设有驱动盘,使用时牙科医生抓持驱动盘转动第一转轴5,第三转轴7设有显露出转接体2的安装孔9。实际使用时,外界的旋转头装入到安装孔9内,牙科医生手持握持体1并将旋转头伸入口腔患者的口腔内,牙科医生在口腔外部驱动第一轴体5远离第二轴体6的一端转动即可实现口腔内旋转头的转动,相较于传统口腔扳手在口腔内的横向移动,以旋转运动代替传统口腔扳手的横向移动,力矩调节方便,在有限的口腔空间内即可方便地完成种植螺丝的安装,大大提升种植螺丝安装的效率。此外,牙科医生通过拧动第一轴体5实现旋转头的转动,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轴体5转动的角度大小,实现旋转头转动的精细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牙科扳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科扳手,包括握持体及装设于握持体一端的转接体,握持体与转接体交叉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转接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及第三转轴,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与握持体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与转接体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三转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交叉设置,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与第三转轴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交叉设置,第一转轴经由第二转轴驱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设有显露出转接体的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科扳手,包括握持体及装设于握持体一端的转接体,握持体与转接体交叉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转接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及第三转轴,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与握持体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与转接体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三转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交叉设置,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与第三转轴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交叉设置,第一转轴经由第二转轴驱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设有显露出转接体的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体包括握把及自握把的一端弯折延伸的转接头,转接体可拆卸地连接于转接头,第一转轴的一端装设有第一齿圈,第二转轴的一端装设有与第一齿圈啮合的第二齿圈,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三齿圈,第三转轴装设有与第三齿圈啮合的第四齿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可拆卸地连接于握把,转接头设有螺接于握把一端的基部及自基部弯折延伸的转接部,第二转轴装设于转接部,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与转接部的中心轴线重合,转接体螺接于转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科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包括第一轴套及转动连接于第一轴套内的第一轴体,第二齿圈、第三齿圈分别装设于第一轴体的两端,第一轴套位于第二齿圈与第三齿圈之间,第一轴套螺接于转接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科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设有限位圈,限位圈自第一轴套的外表面凸设而成,第一轴套的外侧套设有抵接于限位圈一端的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套螺接于转接头,第一固定套设有用于抵接转接部远离基部一端的第一挡至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科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体包括容置筒、活动套设于容置筒一端的固定筒及装设于容置筒一端的第二固定套,第一轴套、第三转轴均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高斯迈牙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