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复位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863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复位钳,包括左钳臂,所述左钳臂的右侧为右钳臂,所述左钳臂与右钳臂之间安装有卡齿条,所述左钳臂与右钳臂之间的顶端中间安装有定位件,在卡齿条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卡齿,所述卡齿条右侧弯曲部分安装有固定螺丝,所述左钳臂的右侧连接有左钳齿,所述左钳齿的旁边为右钳齿,所述右钳齿连接有右钳臂,在右钳臂的底端设有指圈,所述左钳齿与右钳齿之间安装有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左钳齿与右钳齿均为锥形齿槽,能够保证钳齿在固定断骨时能够保证断骨在固定后能够紧紧的锁住断骨,防止断骨在钻孔时发生移位,造成二次损伤,通过提高钻头的定位的稳定性,避免错误钻孔导致医源性损伤出现以及造成患者的恢复期时间延长的问题出现。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reduction forcep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rthopaedic reduction clamp, which comprises a left forceps arm, the right side of the left forceps arm is a right forceps arm, a clamping rack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eft forceps arm and the right forceps arm, a positioning pie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op end of the left forceps arm and the right forceps arm, and a clamping tooth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clamping rack, and the clamping rack is bent on the right side. A fixed screw is arranged in the curved part,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left clamp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clamp tooth, and the right clamp tooth is adjacent to the left clamp tooth. The right clamp tooth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clamp arm, and a finger rin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ight clamp arm. A fix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eft clamp tooth and the right clamp tooth, and the left clamp tooth and the right clamp tooth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both conical grooves. It can ensure that the fractured bone can be locked tightly after fixation, prevent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fractured bone during drilling, cause secondary damage, and avoid iatrogenic injury caused by wrong drilling and prolong the recovery time of the patients by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drill positioning. App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复位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骨科复位钳。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并且使用的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提升,医疗器械也在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力求为患者带来更大的方便性与舒适度,复位钳作为骨科经常用到的医疗设备,复位钳一是由于尺寸较大,而且需要刺入人体中进行操作,一是如果断裂的骨头离神经或者血管较近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大出血或者神经损伤造成医源性损伤,再有医生如果找不准断骨的位置或者固定的不好,需要进行从新固定,造成手术时间过长,以及肌肉组织受到较大损害,影响患者的恢复,再有一般的骨科复位钳只是具有固定作用,不具备钻孔的作用,需要载使用辅助设备进行钻孔,导致手术时间长等问题出现,且即使具有钻孔的功能,钻孔的位置的精确性不够,且容易在钻孔时发生位移,从而导致断骨的二次损伤,延长手术时间,造成伤患恢复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科复位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骨科复位钳,包括左钳臂,所述左钳臂的右侧为右钳臂,所述左钳臂与右钳臂之间安装有卡齿条,所述左钳臂与右钳臂之间的顶端中间安装有定位件,在卡齿条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卡齿,所述卡齿条右侧弯曲部分安装有固定螺丝,所述左钳臂的右侧连接有左钳齿,所述左钳齿的旁边为右钳齿,所述右钳齿连接有右钳臂,在右钳臂的底端设有指圈,所述左钳齿与右钳齿之间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右侧连接有钻头调节杆,在钻头调节杆的中间安装有钻头调节活动轴,在钻头调节杆的顶端通过活动关节连接有钻头,所述钻头与钻头调节杆之间连接有固定钻头支杆,所述固定件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钉,所述固定件的下方连接有调节杆,在调节杆的下方为固定件调节杆,所述固定件调节杆与调节杆之间安装有调节轴,所述固定调节杆与右钳臂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活动调节轴。进一步的,所述卡齿条上均匀分布深度为0.5cm的沟棱。进一步的,所述左钳齿与右钳齿的顶端均设有锥形齿槽。进一步的,所述钻头的长度为0.8cm。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形状为T字形。进一步的,所述卡齿的齿轮深度为0.5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齿条的上面均匀分布有沟棱,使得复位钳在固定住段骨时能够保证复位钳的位置固定,配合使用卡齿与固定螺丝,使得左钳臂与右钳臂之间的距离保持固定不变,从而保证使用复位钳的稳定性,避免复位钳产生松懈造成的二次固定延长手术时间,所述左钳齿与右钳齿均为锥形齿槽,能够保证钳齿在固定断骨时能够保证断骨在固定后能够紧紧的锁住断骨,从而防止断骨在钻孔时发生移位,造成二次损伤,通过设置钻头,使得复位钳在固定好断骨之后即可通过钻头对断骨进行钻孔,同时通过钻头调节杆能够准确的定位钻头的位置,提高钻头的精准性,同时通过固定钻头支杆调节钻头的角度,使得钻头能够对任意断裂的骨头进行多角度连接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控卡齿条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加右钳齿示意图。图中,1-左钳臂,2-卡齿条,3-固定件,4-左钳齿,5-右钳齿,6-定位件,7-调节杆,8-活动调节轴,9-右钳臂,10-指圈,11-钻头调节杆,12-钻头,13-活动关节,14-钻头调节活动轴,15-固定钉,16-调节轴,17-固定件调节杆,18-固定钻头支杆,19-卡齿,20-固定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骨科复位钳,包括左钳臂1,所述左钳臂1的右侧为右钳臂9,所述左钳臂1与右钳臂9之间安装有卡齿条2,所述卡齿条2上均匀分布深度为0.5cm的沟棱,使得复位钳在固定住段骨时能够保证复位钳的位置固定,配合使用卡齿19与固定螺丝20,且保证在固定住断骨后,左钳臂1与右钳臂9之间的距离保持固定不变,从而保证使用复位钳固定断骨的稳定性,避免复位钳产生松懈造成的二次固定延长手术时间,以及造成医源性损伤。所述左钳臂1与右钳臂9之间的顶端中间安装有定位件6,在卡齿条2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卡齿19,所述卡齿19的齿轮深度为0.5cm,卡齿19与卡齿条2上的沟棱相互契合,保证钳臂移动到相应的距离后能够紧紧的契合在一起,保证钳臂固定的稳定性,再有通过配合使用固定螺丝20能够保证钻孔时产生的振动也无法影响钳臂的稳定度,进一步防止复位钳移位的可能性发生。所述卡齿条2右侧弯曲部分安装有固定螺丝20,所述左钳臂1的右侧连接有左钳齿4,所述左钳齿4的旁边为右钳齿5,所述右钳齿5连接有右钳臂9,在右钳臂9的底端设有指圈10,所述左钳齿4与右钳齿5之间安装有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的形状为T字形,固定件3在对钻头12进行角度以及位置进行调节固定后,T的形状可以保证医生在操作时可以在体外对进入人体的钻头12进行操作。所述左钳齿4与右钳齿5的顶端均设有锥形齿槽,能够保证钳齿在固定断骨时能够保证断骨在固定后能够紧紧的锁住断骨,从而防止断骨在钻孔时发生移位,造成二次损伤。所述固定件3右侧连接有钻头调节杆11,在钻头调节杆11的中间安装有钻头调节活动轴14,在钻头调节杆11的顶端通过活动关节13连接有钻头12,所述钻头12的长度为0.8cm,人骨的骨壁并不厚,一般情况下该长度足够钻穿骨壁。所述钻头12与钻头调节杆11之间连接有固定钻头支杆18,所述固定件3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钉15,所述固定件3的下方连接有调节杆7,在调节杆7的下方为固定件调节杆17,所述固定件调节杆17与调节杆7之间安装有调节轴16,所述固定调节杆17与右钳臂9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活动调节轴8。本技术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增加了钻孔的功能,且配合角度调节和位置调节的功能,进一步保证钻孔位置的准确性,从而减少手术的时间(2)锥形的钳齿能够保证复位钳在固定断骨能够紧紧的锁住两块断骨,防止断骨发送位移,且锥形的形状能够对人体的大部分骨头进行固定;(3)一定深度的卡齿条能够与卡齿进行契合,同时又增加了固定螺丝,进一步的保证了钳臂固定之后的稳定性,防止复位钳发生不必要的移位;(4)复位钳的形状为倾斜的形状,在对人体的断骨位置进行操作时对人体中刁钻的断骨进行复位操作,提高了复位钳的实用价值。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骨科复位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复位钳,包括左钳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臂(1)的右侧为右钳臂(9),所述左钳臂(1)与右钳臂(9)之间安装有卡齿条(2),所述左钳臂(1)与右钳臂(9)之间的顶端中间安装有定位件(6),在卡齿条(2)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卡齿(19),所述卡齿条(2)右侧弯曲部分安装有固定螺丝(20),所述左钳臂(1)的右侧连接有左钳齿(4),所述左钳齿(4)的旁边为右钳齿(5),所述右钳齿(5)连接有右钳臂(9),在右钳臂(9)的底端设有指圈(10),所述左钳齿(4)与右钳齿(5)之间安装有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右侧连接有钻头调节杆(11),在钻头调节杆(11)的中间安装有钻头调节活动轴(14),在钻头调节杆(11)的顶端通过活动关节(13)连接有钻头(12),所述钻头(12)与钻头调节杆(11)之间连接有固定钻头支杆(18),所述固定件(3)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钉(15),所述固定件(3)的下方连接有调节杆(7),在调节杆(7)的下方为固定件调节杆(17),所述固定件调节杆(17)与调节杆(7)之间安装有调节轴(16),所述固定调节杆(17)与右钳臂(9)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活动调节轴(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复位钳,包括左钳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臂(1)的右侧为右钳臂(9),所述左钳臂(1)与右钳臂(9)之间安装有卡齿条(2),所述左钳臂(1)与右钳臂(9)之间的顶端中间安装有定位件(6),在卡齿条(2)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卡齿(19),所述卡齿条(2)右侧弯曲部分安装有固定螺丝(20),所述左钳臂(1)的右侧连接有左钳齿(4),所述左钳齿(4)的旁边为右钳齿(5),所述右钳齿(5)连接有右钳臂(9),在右钳臂(9)的底端设有指圈(10),所述左钳齿(4)与右钳齿(5)之间安装有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右侧连接有钻头调节杆(11),在钻头调节杆(11)的中间安装有钻头调节活动轴(14),在钻头调节杆(11)的顶端通过活动关节(13)连接有钻头(12),所述钻头(12)与钻头调节杆(11)之间连接有固定钻头支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杨婷邹礼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