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台灯光斑散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5335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舞台灯光斑散光系统,包括支架、移动平台、驱动系统、散光片、开合支架和顶块;支架上设有靠近光源的入射孔及远离光源的出射孔,入射孔和出射孔之间沿着光路照射的方向设置有直线导轨,移动平台通过直线导轨与支架滑动连接;且支架上沿着光路照射的方向安装有驱动系统,驱动系统与移动平台传动连接带动移动平台直线移动;移动平台的两侧分别旋转连接有开合支架,两侧的开合支架镜向设置,且开合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呈半圆形的散光片,使开合支架相互闭合时两块半圆形散光片拼接出一个完整的圆形;顶块设于支架的入射孔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散光片就距离调整及开闭,实现光斑的调整或取消光斑的照明效果。

A spotlight system for stage light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tage lamp speckle light system, including a bracket, a moving platform, a driving system, an astigmatic plate, an opening and closing bracket and a top block;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n incident hole close to the light source and an exit hole far from the light source, and a linear guide rai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cident hole and the exit hole in the direction of illumination along the light path, and the moving platform passes through. The linear guide rail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bracket, and the bracket is equipped with a driving system alo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path illumination, and the driving system and the driving connection of the mobile platform drive the mobile platform to move in a straight line; the two sides of the mobile platform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opening and closing brackets respectively, and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brackets on both sides are arranged in mirror direction, and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brackets are fixed and installed on the opening The semi-circular astigmatism sheet makes the two semi-circular astigmatism sheets splice into a complete circle when the open and close brackets close each other, and the top block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incident hole of the bracket.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adjustment and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astigmatic sheet on the distance, realize the adjustment of the spot or cancel the illumination effect of the s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舞台灯光斑散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舞台灯光斑散光系统。
技术介绍
舞台灯是一种照明集中,亮度较高的照明设备,其中为了实现灯光的散射功能,需要配备光斑散光系统。光斑散光系统主要是通过调整能够散射灯光的散光片与光源的距离,从而控制散光光斑的效果。同时,光斑散光系统还必须具备取消散光的功能,以获得清晰的光照效果。现有技术的光斑散光系统并不一定能够实现这些功能。而且对于核心部件——散光片的安装固定也是一个技术难题,传统上采用玻璃胶粘贴固定的形式,然而在舞台灯这种高功率高发热的环境下,玻璃胶很容易软化失效,导致散光片很容易脱落损坏。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舞台灯光斑散光系统,能够实现散光片就距离调整及开闭,实现光斑的调整或取消光斑的照明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舞台灯光斑散光系统,包括支架、移动平台、驱动系统、散光片、开合支架和顶块;支架上设有靠近光源的入射孔及远离光源的出射孔,入射孔和出射孔之间沿着光路照射的方向设置有直线导轨,移动平台通过直线导轨与支架滑动连接;且支架上沿着光路照射的方向安装有驱动系统,驱动系统与移动平台传动连接带动移动平台直线移动;移动平台的两侧分别旋转连接有开合支架,两侧的开合支架镜向设置,且开合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呈半圆形的散光片,使开合支架相互闭合时两块半圆形散光片拼接出一个完整的圆形;顶块设于支架的入射孔前,使移动平台移动至入射孔前方时顶块顶开两个开合支架。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旋转底座、扭力弹簧及一条与顶块配合作用的档杆;支架主体呈半环形,其底部与旋转底座刚性连接固定;旋转底座通过一条旋转轴与移动平台旋转连接;旋转底座与移动平台之间设有扭力弹簧用于旋转闭合复位;档杆固定于旋转底座上,且档杆与旋转底座的旋转中心偏心设置,使顶块顶到档杆时整个旋转底座绕旋转轴转动进行张开动作。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主体底部凸出设有一个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用于固定的通孔;所述旋转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一道与连接部配合的插槽,插槽的两侧设有螺纹孔;连接部插接于插槽之中,且通过螺丝穿过插槽两侧的螺纹孔及连接部的通孔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平台上还固定设有一条限位杆,使旋转底座旋转至闭合位时抵设于限位杆上限位。进一步的,所述散光片通过固定夹片夹设于支架主体上,固定夹片上设有向散光片凸出延伸的带弹性的夹趾,固定夹片通过螺丝与支架主体固定连接,使夹趾夹持于散光片的边缘。进一步的,所述散光片的边缘设有沿厚度方向凸起的凸缘,夹趾嵌设于凸缘的内侧将散光片夹持于支架主体之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片的夹趾上套设有胶套。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传动带、带轮及电机;两个带轮分别旋转连接于支架上,传动带绕接于两带轮上,其沿着光路照射的方向设置;电机与其中一个带轮传动连接带动传动带传动,移动平台与传动带传动连接实现前后滑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舞台灯光斑散光系统,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驱动系统能够沿着光路的方向调节散光片与光源的距离,从而调整光斑的实际效果。同时散光片能够打开,实现舞台灯光的直线通过,取消散射光斑的效果。且作为光斑生成的主要部件——散光片的固定形式采用了更为稳定且可靠的夹持式,无惧舞台灯内部的高温工作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舞台灯光斑散光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移动平台、开合支架及驱动系统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移动平台3、驱动系统4、散光片5、开合支架6、直线导轨7、顶块8、支架主体9、转动底座10、扭力弹簧11、档杆12、限位杆13、固定夹片14、夹趾15、传动带16、带轮17、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舞台灯光斑散光系统,包括支架1、移动平台2、驱动系统3、散光片4、开合支架5和顶块7;支架1上设有靠近光源的入射孔及远离光源的出射孔,入射孔和出射孔之间沿着光路照射的方向设置有直线导轨6,移动平台2通过直线导轨6与支架1滑动连接;且支架1上沿着光路照射的方向安装有驱动系统3,驱动系统3与移动平台2传动连接带动移动平台2直线移动;移动平台2的两侧分别旋转连接有开合支架5,两侧的开合支架5镜向设置,且开合支架5上固定安装有呈半圆形的散光片4,使开合支架5相互闭合时两块半圆形散光片4拼接出一个完整的圆形;顶块7设于支架1的入射孔前,使移动平台2移动至入射孔前方时顶块7顶开两个开合支架5。散光片4具有散射光线形成光斑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中一分为二,对半分成两块半圆形的散光片4,能够随开合支架5实现开合动作。驱动系统3带动移动平台2沿着光路的方向直线移动,从而带动散光片4移动调整与光源之间的距离,实现光斑的变化调整。当移动平台2移动至接近入射孔时,受顶块7的作用会带动开合支架5张开,从而使两片散光片4打开,让光线直接通过形成清晰的光照效果。一般来说,出射孔附近会装设出光的透镜片,此处附图中省略。详见图2,作为优选,所述开合支架5包括支架主体8、旋转底座9、扭力弹簧10及一条与顶块7配合作用的档杆11;支架主体8呈半环形,其底部与旋转底座9刚性连接固定;旋转底座9通过一条旋转轴与移动平台2旋转连接;旋转底座9与移动平台2之间设有扭力弹簧10用于旋转闭合复位;档杆11固定于旋转底座9上,且档杆11与旋转底座9的旋转中心偏心设置,使顶块7顶到档杆11时整个旋转底座9绕旋转轴转动进行张开动作。开合支架5的开合动作是实现散光片4开合的关键,其具体原理是:旋转底座9通过扭力弹簧10常闭复位,仅当移动平台2移动至顶块7处时,顶块7顶到档杆11,使旋转底座9旋转发生张开动作,从而带动整个支架主体8乃至散光片4旋转张开,就像两扇门一样。当移动平台2远离顶块7移动时,旋转底座9又在扭力弹簧10的常闭复位弹力作用下复位闭合。支架主体8与旋转底座9宜采用分体式组装的结构来方便加工制造。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主体8底部凸出设有一个连接部(未图示),连接部上设有用于固定的通孔;所述旋转底座9的顶部开设有一道与连接部配合的插槽(未图示),插槽的两侧设有螺纹孔;连接部插接于插槽之中,且通过螺丝穿过插槽两侧的螺纹孔及连接部的通孔进行固定。详见图2,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平台2上还固定设有一条限位杆12,使旋转底座9旋转至闭合位时抵设于限位杆12上限位,以确保散光片4的正常闭合。另外,散光片4的固定安装方式也是本专利技术重要技术特征。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散光片4通过固定夹片13夹设于支架主体8上,固定夹片13上设有向散光片4凸出延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舞台灯光斑散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移动平台、驱动系统、散光片、开合支架和顶块;支架上设有靠近光源的入射孔及远离光源的出射孔,入射孔和出射孔之间沿着光路照射的方向设置有直线导轨,移动平台通过直线导轨与支架滑动连接;且支架上沿着光路照射的方向安装有驱动系统,驱动系统与移动平台传动连接带动移动平台直线移动;移动平台的两侧分别旋转连接有开合支架,两侧的开合支架镜向设置,且开合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呈半圆形的散光片,使开合支架相互闭合时两块半圆形散光片拼接出一个完整的圆形;顶块设于支架的入射孔前,使移动平台移动至入射孔前方时顶块顶开两个开合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舞台灯光斑散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移动平台、驱动系统、散光片、开合支架和顶块;支架上设有靠近光源的入射孔及远离光源的出射孔,入射孔和出射孔之间沿着光路照射的方向设置有直线导轨,移动平台通过直线导轨与支架滑动连接;且支架上沿着光路照射的方向安装有驱动系统,驱动系统与移动平台传动连接带动移动平台直线移动;移动平台的两侧分别旋转连接有开合支架,两侧的开合支架镜向设置,且开合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呈半圆形的散光片,使开合支架相互闭合时两块半圆形散光片拼接出一个完整的圆形;顶块设于支架的入射孔前,使移动平台移动至入射孔前方时顶块顶开两个开合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光斑散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旋转底座、扭力弹簧及一条与顶块配合作用的档杆;支架主体呈半环形,其底部与旋转底座刚性连接固定;旋转底座通过一条旋转轴与移动平台旋转连接;旋转底座与移动平台之间设有扭力弹簧用于旋转闭合复位;档杆固定于旋转底座上,且档杆与旋转底座的旋转中心偏心设置,使顶块顶到档杆时整个旋转底座绕旋转轴转动进行张开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舞台灯光斑散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底部凸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占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筑梦灯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